CN207490616U -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0616U
CN207490616U CN201721431263.3U CN201721431263U CN207490616U CN 207490616 U CN207490616 U CN 207490616U CN 201721431263 U CN201721431263 U CN 201721431263U CN 207490616 U CN207490616 U CN 20749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platform
platform
wireless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1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乐祥
郭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Ju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J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Ju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J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312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线充电器及手机,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开设有电源插槽;容置发射线圈、且放置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平台;无线充电平台与底座转动连接;当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对无线充电平台进行限位的限位件;用于将待充电设备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第二夹持件与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以使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待充电设备的夹持空间;为夹持空间提供夹紧力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位于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分别与第一夹持体以及第二夹持体连接;该无线充电器便于查看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以及便于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种类众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而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也种类繁多,由于充电设备的充电原理、接口尺寸以及设备大小等均不相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无线充电技术能够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精简设备配件,使得不同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互相兼容,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结构比较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线充电器及手机,该无线充电器便于查看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以及便于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无线充电器,包括电压变换模块、发射线圈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用于容置电压变换模块的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外部电源插设的电源插槽;
用于容置发射线圈、且放置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平台;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相对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呈角度;
用于当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对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用于将待充电设备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夹持空间;
为所述夹持空间提供夹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体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竖直台;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为方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包括放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顶面,与所述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以及与所述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
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竖直台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相对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板呈角度。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竖直台转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开设有通孔;所述竖直台开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配合的缺口;
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铰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通孔的轴心线重合;
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竖直台。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销轴;位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多个插孔;
当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所述销轴与所述插孔插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二滑道;
所述第一夹持板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且与所述第一滑道垂直连接;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板位于所述第四侧面、且与所述第二滑道垂直连接;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设有滑轨;
所述第一滑道嵌入所述滑轨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道嵌入所述滑轨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板上均设有操作通孔。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四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散热片,且多个所述散热片外露于所述操作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为四棱台,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顶面以及散热底面;
所述散热底面布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手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无线充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包括电压变换模块、发射线圈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容置电压变换模块的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外部电源插设的电源插槽;用于容置发射线圈、且放置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平台;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相对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呈角度;用于当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对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进行限位的限位件;用于将待充电设备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夹持空间;为所述夹持空间提供夹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体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体连接;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由于无线充电平台与底座转动连接,所以可将无线充电平台进行转动至与底座呈所需的角度,当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所需的角度后,限位件将无线充电平台固定,使得无线充电平台不能转动,实现无线充电平台与底座呈角度,当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平台后,可使用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形成的夹持空间夹持待充电设备,夹持空间通过弹性组件夹紧待充电设备,由于无线充电平台与底座呈角度,使得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高于水平面,使得用户在较远处较易观察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且用户在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时,由于充电设备的位置高于水平面,用户能够平行地与充电设备接触进行使用,避免用户倾斜身体与充电设备接触使用,便于用户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中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底板;101-竖直台;102-电源插槽;200-无线充电平台;201-第二侧面;202-第三侧面;203-滑轨;300-插孔;400-第一夹持板;401-第一滑道;402-第二夹持板;403-第二滑道;404-操作通孔;500-散热片;60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无线充电器,如图1所示,包括电压变换模块、发射线圈以及外壳,外壳包括:
用于容置电压变换模块的底座,其中,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外部电源插设的电源插槽102;
用于容置发射线圈、且放置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平台200;无线充电平台200与底座转动连接以使无线充电平台200相对底座与底座呈角度;
用于当无线充电平台200转动到位时,对无线充电平台200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用于将待充电设备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其中,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无线充电平台200滑动连接,第二夹持件与无线充电平台200滑动连接以使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待充电设备的夹持空间;
为夹持空间提供夹紧力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位于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夹持体以及第二夹持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由于无线充电平台200与底座转动连接,所以可将无线充电平台200进行转动至与底座呈所需的角度,当无线充电平台200转动到所需的角度后,限位件将无线充电平台200固定,使得无线充电平台200不能转动,实现无线充电平台200与底座呈角度,当待充电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平台200后,可使用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形成的夹持空间夹持待充电设备,夹持空间通过弹性组件夹紧待充电设备,由于无线充电平台200与底座呈角度,使得待充电设备的位置高于水平面,使得用户在较远处较易观察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且用户在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时,由于充电设备的位置高于水平面,用户能够平行地与充电设备接触进行使用,避免用户倾斜身体与充电设备接触使用,便于用户使用充电中的充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充电平台200为光滑、且平整的无线充电平台200;弹簧组件包括弹簧,通过弹簧的变形能够夹紧不同大小的待充电设备;其中,待充电设备为手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包括底板100以及与底板100垂直的竖直台101;无线充电平台200为方形,无线充电平台200包括放置待充电设备的顶面,与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201,以及与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202以及第四侧面;
无线充电平台200与竖直台101转动连接以使无线充电平台200相对底板100与底板100呈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优选地,无线充电平台200为长方形,且为了保持该无线充电器的完整性以及美观,所述的竖直台101与无线充电平台200构成的平面与底板100平面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靠近第一侧面,无线充电平台200通过铰接轴与竖直台101转动连接;无线充电平台200开设有通孔;竖直台101开设有与无线充电平台200配合的缺口;
铰接轴穿过通孔以使无线充电平台200与铰接轴转动连接,其中,铰接轴的轴心线与通孔的轴心线重合;
位于缺口中,铰接轴的两端固定于竖直台1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对于无线充电平台200与竖直台101的转动连接而言,是通过无线充电平台200与铰接轴转动连接,铰接轴两端固定于竖直台101上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铰接轴能够穿过通孔,为了使得无线充电平台200能够较顺利地在铰接轴上转动,于是,铰接轴的形状需要与通孔的形状一致,例如,通孔的横截面积为圆形,则需要铰接轴的横截面积为圆形;同时,缺口的形状需要确保无线充电平台200在大角度范围进行转动,例如,该缺口为长方体,包括与底板100重合的底面,与底面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以及朝向无线充电平台200的第二开口,无线充电平台200在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之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件包括安装在底板100的销轴;位于第三侧面202,无线充电平台200上开设有与销轴配合的多个插孔300;
当无线充电平台200转动到位时,销轴与插孔300插设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底板100上的销轴是通过弹簧安装在底板100上,即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底板100,另一端连接该销轴;无线充电平台200上的多个插孔300能够实现无线充电平台200与底座之间呈现多个角度,以满足用户所需。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400以及与弹簧组件连接的第一滑道401,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板402以及与弹簧组件连接的第二滑道403;
第一夹持板400位于第三侧面202、且与第一滑道401垂直连接;位于第二侧面201,第一滑道401与无线充电平台200滑动连接;
第二夹持板402位于第四侧面、且与第二滑道403垂直连接;位于第二侧面201,第二滑道403与无线充电平台200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通过第一滑道401与无线充电平台200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滑道403与无线充电平台200的滑动连接能够较容易的实现夹持空间大小的改变,例如,当夹持的待充电设备较大时,为了能够适应待充电设备,第一滑道401与第二滑道403向相反方向远离运动以扩大第一夹持板400与第二夹持板402之间的夹持空间,同时,弹簧发生形变,使得夹持空间能够夹紧待充电设备,当待充电设备结束充电时,弹簧恢复原位,同时带动第一滑道401与第二滑道403向反方向靠近运动至第一夹持板400与第二夹持板402恢复至原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板400设有朝向第二夹持板402、且与待充电设备相配合的第一凹槽,第二夹持板402设有朝向第一夹持板400、且与待充电设备相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对待充电设备的作用,能够对待充电设备起到围住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位于第二侧面201,无线充电平台200上设有滑轨203;
第一滑道401嵌入滑轨203内与滑轨203滑动连接,第二滑道403嵌入滑轨203内与滑轨203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为了进一步较容易地实现夹持空间大小的改变,于是,在位于第二侧面201,无线充电平台200上设有滑轨203,需要说明的是,滑轨203内表面为光滑平免。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夹持板400以及第二夹持板402上均设有操作通孔4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操作通孔404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对电子设备进行临时操作控制,例如,对电子设备进行关机等操作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充电平台200上的插孔300外露于操作通孔404,便于插销对无线充电平台200的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位于第四侧面,无线充电平台200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散热片500,且多个散热片500外露于操作通孔404。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在无线充电平台200上布置有多个散热片500,用于对该无线充电器进行散热,通过散热片500的散热,使得该无线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变长,其中,散热片500的厚度为2~6m;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片500的布置包括横向布置以及纵向布置;横向布置的散热片的个数为6~10片,纵向布置的散热片的个数为4~6片,能够增加散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散热片500的形状为四棱台,散热片500包括散热顶面以及散热底面;
散热底面布置在无线充电平台20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优选地,散热片500的形状为四棱台,增大了散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安设USB充电接口的开口6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器,底座上设有的用于安设USB充电接口的开口600增大了该无线充电器的使用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无线充电器,包括电压变换模块、发射线圈以及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用于容置所述电压变换模块的底座,其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外部电源插设的电源插槽;
用于容置所述发射线圈、且放置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平台;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相对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呈角度;
用于当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对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用于将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待充电设备的夹持空间;
为所述夹持空间提供夹紧力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以及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垂直的竖直台;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为方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包括放置所述待充电设备的顶面,与所述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以及与所述顶面垂直、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
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竖直台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相对所述底板与所述底板呈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竖直台转动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平台开设有通孔;所述竖直台开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配合的缺口;
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通孔以使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与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铰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通孔的轴心线重合;
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竖直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销轴;位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销轴配合的多个插孔;
当所述无线充电平台转动到位时,所述销轴与所述插孔插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一滑道,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二滑道;
所述第一夹持板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且与所述第一滑道垂直连接;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板位于所述第四侧面、且与所述第二滑道垂直连接;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无线充电平台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设有滑轨;
所述第一滑道嵌入所述滑轨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道嵌入所述滑轨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板上均设有操作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四侧面,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散热片,且多个所述散热片外露于所述操作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形状为四棱台,所述散热片包括散热顶面以及散热底面;
所述散热底面布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平台上。
10.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
CN201721431263.3U 2017-10-30 2017-10-30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Active CN20749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1263.3U CN207490616U (zh) 2017-10-30 2017-10-30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1263.3U CN207490616U (zh) 2017-10-30 2017-10-30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0616U true CN207490616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8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1263.3U Active CN207490616U (zh) 2017-10-30 2017-10-30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0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639A (zh) * 2018-08-23 2018-12-28 东莞市昱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多功能电源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639A (zh) * 2018-08-23 2018-12-28 东莞市昱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无线充电的多功能电源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57624A1 (en) Charging connector and charging apparatus
CN204669017U (zh) 一种支架式充电宝
CN108173322A (zh) 一种可调整支撑角度的防掉落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WO2018214507A1 (zh) 一种触点式便携移动电源
CN206100388U (zh) 一种可为蓝牙耳机充电的收纳盒
CN207490616U (zh) 无线充电器及手机
CN205753559U (zh) 磁吸手机充电支架及磁吸手机充电装置
CN109883667B (zh) 一种全自动插拔耐久试验装置
CN201845794U (zh) 翻盖折叠式电子设备备用太阳能电池
CN209119851U (zh) 一种可持续充电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7910528U (zh) 一种可调整支撑角度的防掉落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1731239U (zh) 一种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CN211018364U (zh) 一种便于老年人手机存放的充电装置
CN209169980U (zh) 一种可对多个移动电源充电及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座
CN210577828U (zh) 一种经济型充电电源装置
CN209313489U (zh) 支架式无线充电器
CN107017677A (zh) 背夹式移动电源
CN209626988U (zh)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
CN202840589U (zh) 磁力式隐藏充电探针的充电底座
CN206948002U (zh) 一种电脑机箱用的无线充电支架
CN207504595U (zh) 一种翻折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08126374U (zh) 笔记本电脑功能测试机
CN208028598U (zh) 一种具有散热作用的手机无线充电器壳体
CN206759097U (zh) 背夹式移动电源
CN204089231U (zh) 背夹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