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7938U - 一种防尘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7938U
CN207487938U CN201721542998.3U CN201721542998U CN207487938U CN 207487938 U CN207487938 U CN 207487938U CN 201721542998 U CN201721542998 U CN 201721542998U CN 207487938 U CN207487938 U CN 207487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orne dust
test box
frame
area
trache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42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e Automotiv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e Automotiv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e Automotiv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e Automotive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42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7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7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7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试验箱,属于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一种防尘试验箱包括上部为工作区和下部为扬尘区的箱体,工作区和扬尘区之间设置有呈金属网状的网架,在扬尘区的底部设置有吹气结构,同时,出气结构为管道交织设置的吹气架和与吹气架连通的气管,气管连接于气泵或外部供气装置上,且气管上设置有连接于控制器上的气阀;本实用新型通过吹气结构将扬尘区中的灰尘扬起到工作区中,实现了对待检测灯具的防尘检测,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扬尘的频率、大小以及时长,测试适应性更高,结果更准确,还将扬尘区呈倒立的锥形设置,防止灰尘的滞留,实现自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尘试验箱。
背景技术
生活中,很多产品都在自然环境中被使用,适应自然环境中使用所需要的条件是这些产品必须具备的。
灯具作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工具,并且灯具的使用环境各式各样,对于自然环境中使用的灯具,需具备一定的防尘性才能保证灯具的正常工作。当灯具内进入灰尘后,不仅影响了灯具中光线的照射,造成灯具不明亮的问题,还会阻断散热,造成灯具的损坏,缩短了灯具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灯具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防尘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防尘试验箱,以设置带有门的密封的箱体,箱体的上部为工作区,箱体的下部为扬尘区,工作区和扬尘区之间设置有网架,网架上放置待检测的灯具,通过扬尘区将灰尘以需要的扬尘速度和频率吹入工作区,灰尘在工作区与待检测灯具接触进行防尘试验,并将扬尘区呈倒置的锥形设置,有效防止了灰尘在箱体内壁上的滞留,自动清理程度更高,并且箱体的门为密封门,防止了灰尘的泄露而造成环境的污染,保障性更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尘试验箱,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箱体、吹气结构、网架以及控制器,箱体设置有内腔,内腔的上部为工作区、内腔的下部为扬尘区,并于内腔的工作区和扬尘区之间设置有一网架,扬尘区底部连接有吹气结构,吹气结构线连接于控制器上,箱体上且位于工作区的侧壁上开设有门,箱体在扬尘区的形状呈倒立的锥形设置,扬尘区底部的横截面小于顶部的横截面。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门的框体上且靠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门上设置有观察区,观察区嵌设有透明板。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网架呈交织的金属网设置,且网架底部设置有加强架,网架固定于加强架上。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加强架包括若干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相互垂直设置,横杆和竖杆组成“田”字形框架,且加强架的外围框架固定于箱体的内腔的内壁上。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吹气结构包括吹气架,吹气架由若干管道组成,管道交织设置,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吹气结构还包括气管,气管为软管,气管连接于管道上并与管道连通。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气管背离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气阀,气阀连接于气泵或供气管道上。
上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中,控制器连接于气阀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箱体内设置有工作区和扬尘区,并将两区通过网架隔开,并且网架上放置有待检测灯具,便于将等检测灯具暴露在充满灰尘的环境中,保证了防尘检测的顺利进行;2、设置有吹气结构,吹气结构包括吹气架和气管,吹气架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便于吹气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工作区中被扬起的灰尘的均匀分布,保证了防尘检测的准确性;3、吹气装置设置有气阀,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可实现扬尘大小、扬尘频率以及扬尘时长的控制,扩大了检测条件的设定,提高了适应性,同时,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扬尘区的形状呈倒置的锥形设置,有效防止了灰尘在扬尘区壁体上的滞留,达到自清理的目的,同时,倒置的锥形还能缩小吹气结构处的横截面积,保证了吹气结构能充分的将灰尘吹起,扬尘效果更好;5、设置有带密封条和观察区的门,防止了灰尘的泄露,环保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观察区能观察箱体内的运作情况,便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试验箱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网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强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吹气架的结构图。
附图中:1、箱体;11、工作区;12、扬尘区;13、门;131、密封条;132、观察区;2、网架;21、加强架;3、吹气结构;31、吹气架;32、气管;4、控制器;5、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试验箱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网架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加强架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吹气架的结构图。如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试验箱包括:箱体1、工作区11、扬尘区12、门13、密封条131、观察区132、网架2、加强架21、吹气结构3、吹气架31、气管32、控制器4以及气阀5。
具体的,箱体1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上部为工作区11,空腔的下部为扬尘区12,通过扬尘区12将灰尘吹起并吹到工作区11,对工作区11的待检测灯具进行防尘检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的,空腔内,且位于工作区11和扬尘区12之间设置有一网架2,网架2将工作区11和扬尘区12分开,网架2作为待检测灯具的放置载体,网架2呈交织的金属网设置,便于灰尘从扬尘区12进入到工作区11,网架2位于工作区11的一侧为放置待检测灯具的一侧,同时,网架2底部设置有加强架21,网架2固定于加强架21上,且加强架21包括若干横杆和竖杆,横杆和竖杆相互垂直设置,横杆和竖杆组成“田”字形框架,且加强架21的外围框架固定于箱体1的内腔的内壁上,不仅加强了对网架2的支撑,提高了网架2的承重能力,同时,还解决了网架2在长时间使用后易折断的问题。
具体的,空腔内,且位于扬尘区12设置有吹气结构3,吹气结构3设置于扬尘区12的底部,吹气结构3包括吹气架31和气管32,吹气架31上连接有气管32,气管32与气泵或外部供气装置连接,实现通过气管32对吹气架31供气,从而保证了吹气架31将扬尘区12中的灰尘吹出,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更加具体的,吹气架31由若干管道组成,管道交织设置,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吹气架31上的若干管道均与气管32连接并连通,保证了对吹气架31的供气,同时,气管32为软管,便于气管32在吹气架31上的布置,还保证了气管32在扬尘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刚性碰撞,防止了气管32的损坏,延长了气管32的使用寿命。
更加具体的,在气管32上且位于气管32连接气泵或外部供气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气阀5,且气阀5连接于控制器4上,通过控制器4控制气阀5的通气量和通气时间来达到控制扬尘区12的扬尘大小、扬尘频率以及扬尘时长,可调范围更广,适应性更高。
更加具体的,空腔在扬尘区12的形状呈倒置的锥形设置,且扬尘区12的底部的横截面小于扬尘区12顶部的横截面,保证了扬尘区12呈下小上大的倾斜设置,有效防止了灰尘在空腔侧壁上的滞留,实现了装置的自清理,保证了设备的整洁性,同时,还缩小了吹气结构3处的横截面积,保证了吹气结构3能充分的将灰尘吹起,扬尘效果更好。
更加具体的,箱体1上且位于工作区11的侧壁上开设有门13,便于对待检测灯具的取放,同时,门13的框体上且靠近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131,实现了对工作区11的密封,防止了灰尘从箱体1中泄露出而造成环境污染,还在门13上设置有观察区132,观察区132嵌设有透明板,便于操作者通过观察区132对内部工作区11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便于操作者控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4带有显示器,且显示器为触屏显示器,能手动输入扬尘的参数,达到检测的目的,操作更直观且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吹气架31上且位于吹气架31的管道交织处连接有气管32,便于气体在吹气架31中的均匀分布,保证了扬尘的均匀性,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试验箱,包括上部为工作区11和下部为扬尘区12的箱体1,工作区11和扬尘区12之间设置有呈金属网状的网架2,在扬尘区12的底部设置有吹气结构3,同时,出气结构为管道交织设置的吹气架31和与吹气架31连通的气管32,气管32连接于气泵或外部供气装置上,且气管32上设置有连接于控制器4上的气阀5;通过吹气结构3将扬尘区12中的灰尘扬起到工作区11中,实现了对待检测灯具的防尘检测,同时,通过控制器4控制扬尘的频率、大小以及时长,测试适应性更高,结果更准确,还将扬尘区12呈倒立的锥形设置,防止灰尘的滞留,实现自清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吹气结构、网架以及控制器,所述箱体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部为工作区、所述内腔的下部为扬尘区,并于所述内腔的所述工作区和所述扬尘区之间设置有一所述网架,所述扬尘区底部连接有所述吹气结构,所述吹气结构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上,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区的侧壁上开设有门,所述箱体在所述扬尘区的形状呈倒立的锥形设置,所述扬尘区底部的横截面小于顶部的横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的框体上且靠近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上设置有观察区,所述观察区嵌设有透明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呈交织的金属网设置,且所述网架底部设置有加强架,所述网架固定于所述加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架包括若干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组成“田”字形框架,且所述加强架的外围框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内腔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结构包括吹气架,所述吹气架由若干管道组成,所述管道交织设置,所述管道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结构还包括气管,所述气管为软管,所述气管连接于所述管道上并与所述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背离所述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气阀,所述气阀连接于气泵或供气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尘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气阀上。
CN201721542998.3U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防尘试验箱 Active CN207487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2998.3U CN20748793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防尘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2998.3U CN20748793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防尘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7938U true CN207487938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42998.3U Active CN207487938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防尘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79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8688A (zh) * 2020-03-12 2020-06-09 王雪云 一种电气柜体自动展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8688A (zh) * 2020-03-12 2020-06-09 王雪云 一种电气柜体自动展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7938U (zh) 一种防尘试验箱
CN106403619B (zh) 防止淤积的水密封装置
CN203932744U (zh) 一种jp综合配电箱
CN208490064U (zh) 一种户外通讯设备用防水性能好的通讯柜
CN207380636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
CN207423555U (zh) 一种凝汽器清洗机器人试验平台
CN206672564U (zh) 一种可前后维护的led显示屏
CN215450083U (zh) 一种应用于计算机信息采集的大数据处理终端
CN201615692U (zh) 多道密封鼓风环式冷却机
CN212176737U (zh) 一种吊顶式机房
CN113376025A (zh) 一种建筑试块检测装置
CN205238281U (zh) 混凝土搅拌机
CN213718552U (zh) 一种防尘散热电气柜
CN207603016U (zh) 一种防尘可调节高度的电气柜
CN212881516U (zh) 一种化工工艺气体回收利用装置
CN211448742U (zh) 一种地下采矿用通风装置
CN205870193U (zh) 用于钣金加工的自动除尘打磨生产线
CN20902727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回转窑大齿圈密封装置
CN220709099U (zh) 一种抑尘剂抑尘效果测试装置
CN205437422U (zh) 一种用于腔体耦合器焊接的工作台
CN105738369A (zh) 一种触摸屏目检暗箱
CN215374373U (zh) 一种新型管路升降式侧漏防堵气密试验机
CN211866139U (zh) 扭转试验机试验烟尘环保收集装置
CN207254899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通风橱
CN2427787Y (zh) 鼓风冷却机环形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ning

Inventor after: Zhu Xingda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