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7768U -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7768U
CN207477768U CN201720172964.3U CN201720172964U CN207477768U CN 207477768 U CN207477768 U CN 207477768U CN 201720172964 U CN201720172964 U CN 201720172964U CN 207477768 U CN207477768 U CN 207477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feeding
nasal tube
chamber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29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01729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7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7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7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主要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包括上药鼻管、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输送主管和雾化给药装置,所述鼻管固定装置包括扩撑气囊环、充气管和充气球囊,所述分流三通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和输送主管相连通,所述输送主管上设有单向控制阀,所述雾化给药装置包括螺纹接头、雾化腔、药剂腔、加压装置和电池腔,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软管和加压手捏球囊,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仅仅采用鼻孔进药的方式,将药雾吸入呼吸道及肺内以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时,药雾流出引起眼部不适、对脸部皮肤的伤害;婴幼儿进行雾化治疗时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一到寒冬,各大医院儿科雾化理疗室里,会满满当当坐着不少戴着面罩做雾化的患儿,他们大多是因为感冒后咳嗽不止、吃药也没见好,才听从医生建议来做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或微粒,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及肺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雾化吸入治疗多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但现有的雾化吸入治疗上药装置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的雾化吸入治疗上药装置大多采用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与头部不能紧密贴和,药雾会从呼吸面罩与头部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适;而且采用呼吸面罩吸药时,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可能经皮肤吸收的药量,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2、婴幼儿在采用呼吸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经常哭闹、不配合上药,面罩会经常掉落,药雾流出后会刺激婴幼儿的眼睛,更会引起婴幼儿的不适,而且药雾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细嫩的皮肤,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它仅仅采用鼻孔进药的方式,将药雾吸入呼吸道及肺内以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时,药雾会从呼吸面罩与头部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吸药之后不必再进行清洗脸部,避免了脸部皮肤吸收药雾后对皮肤的伤害;特别是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不再使用呼吸面罩能够更容易的进行控制,避免药雾流出后会刺激婴幼儿的眼睛、伤害婴幼儿的脸部皮肤,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包括上药鼻管、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输送主管和雾化给药装置,所述上药鼻管为2个,所述上药鼻管一端设有弧形上药头,所述弧形上药头上设有出药孔,所述弧形上药头外表面附着有吸热降温片,所述鼻管固定装置包括扩撑气囊环、充气管和充气球囊,所述扩撑气囊环与上药鼻管粘结,所述充气管附着粘结在上药鼻管上,所述充气管一端与扩撑气囊环连通,所述充气管另一端与充气球囊连通,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止流夹,所述分流三通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和输送主管相连通,所述输送主管与分流三通连接一端设有集液槽,所述输送主管上设有单向控制阀,所述雾化给药装置包括螺纹接头、雾化腔、药剂腔、加压装置和电池腔,所述螺纹接头与输送主管底部螺纹连接,所述雾化腔顶端与输送主管连通,所述雾化腔与药剂腔之间设有通气隔板,所述通气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软管和加压手捏球囊,所述连接软管一端与雾化腔连通,所述连接软管另一端与加压手捏球囊连通,所述药剂腔底部设有加热片,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加热片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扩撑气囊环上设有透气孔。
所述分流三通上设有胶贴。
所述输送主管外侧粘结有棉棒放置环带,所述棉棒放置环带内设有清鼻棉棒。
所述药剂腔侧壁上设有注药孔,所述注药孔上设有密封盖。
所述雾化给药装置上设有颈部套。
所述电池腔底部设有腔盖,所述腔盖一端通过合页与电池腔侧壁铰接,所述腔盖另一端与电池腔侧壁卡接。
所述腔盖与电池腔侧壁卡接一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钩环。
所述上药鼻管、输送主管、连接软管均为橡胶软管。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装置包括上药鼻管、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输送主管和雾化给药装置,使用时将上药鼻管插入鼻腔适当长度,用鼻管固定装置将上药鼻管稳定的固定在鼻腔内,分流三通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和输送主管相连通,雾化给药装置内产生的药雾通过输送主管、分流三通流入到上药鼻管,然后从上药鼻管上的出药孔流出,经鼻腔进入到呼吸道及肺内。这样一来,仅仅采用鼻腔进药的方式,就能将药雾吸入呼吸道及肺内以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时,药雾会从呼吸面罩与头部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吸药之后不必再进行清洗脸部,避免了脸部皮肤吸收药雾后对皮肤的伤害;特别是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不再使用呼吸面罩能够更容易的进行控制,避免药雾流出后会刺激婴幼儿的眼睛、伤害婴幼儿的脸部皮肤,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2、在扩撑气囊环上设设置透气孔有两个作用。第一,当上药鼻管上药雾流量过快时,多余的药雾会从透气孔流出至鼻腔外;第二,当呼气时,鼻腔内的呼出气体经过透气孔呼出至鼻腔外,便于患者呼吸。
3、通过在分流三通上设置胶贴,当使用本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胶贴能够将分流三通固定在上唇与鼻孔之间,避免上药鼻管从鼻腔内拉出,使上药鼻管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鼻腔内。
4、雾化吸入治疗前需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在输送主管外侧粘结有棉棒放置环带,棉棒放置环带内设有清鼻棉棒,雾化吸入治疗前清鼻棉棒用来清理鼻腔分泌物。
5、通过在药剂腔侧壁上设置注药孔,能够方便的对药剂腔内进行注入药剂,通过在注药孔上设置密封盖,使用本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能够保证药剂腔的密封。
6、婴幼儿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经常哭闹、不配合上药,通过在雾化给药装置上设置颈部套,颈部套套在婴幼儿的颈部,能够方便的将雾化给药装置固定,使医务人员能够腾出手来控制住婴幼儿,保证婴幼儿安全有效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7、通过在电池腔底部设置腔盖,能够方便的对蓄电池进行更换。
8、通过在腔盖与电池腔侧壁卡接一端设置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钩环,能够更加方便的打开腔盖。
9、通过将上药鼻管、输送主管、连接软管均设为橡胶软管,橡胶软管质量轻、韧性好,使用起来更加轻巧、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主管和雾化给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I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扩撑气囊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I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上药鼻管;2、分流三通;3、输送主管;4、弧形上药头;5、出药孔;6、吸热降温片;7、扩撑气囊环;8、充气管;9、充气球囊;10、止流夹;11、集液槽;12、单向控制阀;13、螺纹接头;14、雾化腔;15、药剂腔;16、通气隔板;17、通气孔;18、连接软管;19、加压手捏球囊;20、加热片;21、蓄电池;22、透气孔;23、胶贴;24、棉棒放置环带;25、清鼻棉棒;26、注药孔;27、密封盖;28、颈部套;29、腔盖;30、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主体结构包括上药鼻管1、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2、输送主管3和雾化给药装置,所述上药鼻管1为2个,使用时分别插入两个鼻孔中。所述上药鼻管1一端设有弧形上药头4,通过设置弧形上药头4,将上药鼻管1插入鼻孔中时,能够避免戳破鼻腔内壁。所述弧形上药头4上设有出药孔5,出药孔5是药雾进入鼻腔内的通道。所述弧形上药头4外表面附着有吸热降温片6,吸热降温片6能够对药雾进行降温。所述鼻管固定装置包括扩撑气囊环7、充气管8和充气球囊9,所述扩撑气囊环7与上药鼻管1粘结,扩撑气囊环7与上药鼻管1粘结能够避免扩撑气囊环7从上药鼻管1上脱落。所述充气管8附着粘结在上药鼻管1上,充气管8附着粘结在上药鼻管1上能够避免充气管8在鼻腔内晃动,引起不适。所述充气管8一端与扩撑气囊环7连通,所述充气管8另一端与充气球囊9连通,所述充气管8上设有止流夹10,用鼻管固定装置将上药鼻管1固定时,通过压缩充气球囊9,将充气球囊9内的空气经由充气管8进入到扩撑气囊环7中,使扩撑气囊环7膨胀扩撑,膨胀后的扩撑气囊环7能够撑住鼻腔内壁,进而将上药鼻管1固定。所述分流三通2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1和输送主管3相连通,分流三通2的设置能够将输送主管3内的药雾分流到两个上药鼻管1内。所述输送主管3与分流三通2连接一端设有集液槽11,药雾在分流三通2和上药鼻管1内流动时,由于分流三通2和上药鼻管1的温度低,有一部分会冷凝成液态,集液槽11就用来收集液态药雾。所述输送主管3上设有单向控制阀12,通过设置单向控制阀12,保证了药雾只能从雾化给药装置流到分流三通2内,而不能倒流。所述雾化给药装置包括螺纹接头13、雾化腔14、药剂腔15、加压装置和电池腔,所述螺纹接头13与输送主管3底部螺纹连接,所述雾化腔14顶端与输送主管3连通,雾化腔14用来暂存药雾。所述雾化腔14与药剂腔15之间设有通气隔板16,所述通气隔板16上设有通气孔17,通气孔17用来将药剂腔15产生的药雾输送至雾化腔14。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软管18和加压手捏球囊19,所述连接软管18一端与雾化腔14连通,所述连接软管18另一端与加压手捏球囊19连通,通过按压加压手捏球囊19,能够将雾化腔14内的药雾压送至分流三通2。所述药剂腔15底部设有加热片20,加热片20用来加热液态药剂,从而将药剂雾化。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与加热片20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21用来给加热片20供电。本装置仅仅采用鼻腔进药的方式,就能将药雾吸入呼吸道及肺内以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使用呼吸面罩时,药雾会从呼吸面罩与头部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刺激眼睛,引起眼部不适,吸药之后不必再进行清洗脸部,避免了脸部皮肤吸收药雾后对皮肤的伤害;特别是婴幼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不再使用呼吸面罩能够更容易的进行控制,避免药雾流出后会刺激婴幼儿的眼睛、伤害婴幼儿的脸部皮肤,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所述扩撑气囊环7上设有透气孔22。通过设置透气孔22,当上药鼻管1上药雾流量过快时,多余的药雾会从透气孔22流出至鼻腔外;当呼气时,鼻腔内的呼出气体经过透气孔22呼出至鼻腔外,便于患者呼吸。
为了能够将分流三通2固定在上唇与鼻孔之间,所述分流三通2上设有胶贴23。当使用本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通过将分流三通2固定在上唇与鼻孔之间,能够避免上药鼻管1从鼻腔内拉出,使上药鼻管1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鼻腔内。
为了在治疗前方便的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所述输送主管3外侧粘结有棉棒放置环带24,所述棉棒放置环带24内设有清鼻棉棒25。
本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前,为了能够方便的对药剂腔15内进行注入药剂,所述药剂腔15侧壁上设有注药孔26,本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药剂腔15的密封,所述注药孔26上设有密封盖27。
婴幼儿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上药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婴幼儿进行控制,所述雾化给药装置上设有颈部套28。颈部套28套在婴幼儿的颈部,能够方便的将雾化给药装置固定,使医务人员能够腾出手来控制住婴幼儿,保证婴幼儿安全有效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为了能够方便的对蓄电池21进行更换,所述电池腔底部设有腔盖29,所述腔盖29一端通过合页与电池腔侧壁铰接,所述腔盖29另一端与电池腔侧壁卡接。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打开腔盖29,所述腔盖29与电池腔侧壁卡接一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钩环30。
为了使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述上药鼻管1、输送主管3、连接软管18均为橡胶软管。橡胶软管质量轻、韧性好,使用起来更加轻巧、方便。
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上药鼻管1插入鼻腔适当长度,用鼻管固定装置将上药鼻管1稳定的固定在鼻腔内,用鼻管固定装置将上药鼻管1固定时,通过压缩充气球囊9,将充气球囊9内的空气经由充气管8进入到扩撑气囊环7中,使扩撑气囊环7膨胀扩撑,膨胀后的扩撑气囊环7能够撑住鼻腔内壁,进而将上药鼻管1固定。分流三通2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1和输送主管3相连通,雾化给药装置内产生的药雾通过输送主管3、分流三通2流入到上药鼻管1,上药鼻管1上的吸热降温片6能够对药雾进行降温,然后从上药鼻管1上的出药孔5流出,经鼻腔进入到呼吸道及肺内。雾化给药装置产生的药雾并通过输送主管3输送至分流三通2的原理是:蓄电池21与加热片20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21用来给药剂腔15底部的加热片20供电,加热片20加热液态药剂从而将药剂雾化,再通过通气隔板16上的通气孔17将药剂腔15产生的药雾输送至雾化腔14,雾化腔14用来暂存药雾,通过按压加压手捏球囊19,能够将雾化腔14内的药雾压送至输送主管3底部,然后经过输送主管3上的单向控制阀12流到分流三通2内。单向控制阀12保证了药雾只能从雾化给药装置流到分流三通2内,而不能倒流。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主体结构包括上药鼻管1、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2、输送主管3和雾化给药装置,所述上药鼻管1为2个,所述上药鼻管1一端设有弧形上药头4,所述弧形上药头4上设有出药孔5,所述弧形上药头4外表面附着有吸热降温片6,所述鼻管固定装置包括扩撑气囊环7、充气管8和充气球囊9,所述扩撑气囊环7与上药鼻管1粘结,所述扩撑气囊环7上设有透气孔22,所述充气管8附着粘结在上药鼻管1上,所述充气管8一端与扩撑气囊环7连通,所述充气管8另一端与充气球囊9连通,所述充气管8上设有止流夹10,所述分流三通2上设有胶贴23,所述分流三通2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1和输送主管3相连通,所述输送主管3与分流三通2连接一端设有集液槽11,所述输送主管3上设有单向控制阀12,所述输送主管3外侧粘结有棉棒放置环带24,所述棉棒放置环带24内设有清鼻棉棒25,所述雾化给药装置包括螺纹接头13、雾化腔14、药剂腔15、加压装置和电池腔,所述螺纹接头13与输送主管3底部螺纹连接,所述雾化腔14顶端与输送主管3连通,所述雾化腔14与药剂腔15之间设有通气隔板16,所述通气隔板16上设有通气孔17,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软管18和加压手捏球囊19,所述连接软管18一端与雾化腔14连通,所述连接软管18另一端与加压手捏球囊19连通,所述药剂腔15侧壁上设有注药孔26,所述注药孔26上设有密封盖27,所述药剂腔15底部设有加热片20,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与加热片20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池腔底部设有腔盖29,所述腔盖29一端通过合页与电池腔侧壁铰接,所述腔盖29另一端与电池腔侧壁卡接。所述腔盖29与电池腔侧壁卡接一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钩环30。所述雾化给药装置上设有颈部套28。所述上药鼻管1、输送主管3、连接软管18均为橡胶软管。

Claims (9)

1.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药鼻管(1)、鼻管固定装置、分流三通(2)、输送主管(3)和雾化给药装置,所述上药鼻管(1)为2个,所述上药鼻管(1)一端设有弧形上药头(4),所述弧形上药头(4)上设有出药孔(5),所述弧形上药头(4)外表面附着有吸热降温片(6),所述鼻管固定装置包括扩撑气囊环(7)、充气管(8)和充气球囊(9),所述扩撑气囊环(7)与上药鼻管(1)粘结,所述充气管(8)附着粘结在上药鼻管(1)上,所述充气管(8)一端与扩撑气囊环(7)连通,所述充气管(8)另一端与充气球囊(9)连通,所述充气管(8)上设有止流夹(10),所述分流三通(2)的三个开口分别与上药鼻管(1)和输送主管(3)相连通,所述输送主管(3)与分流三通(2)连接一端设有集液槽(11),所述输送主管(3)上设有单向控制阀(12),所述雾化给药装置包括螺纹接头(13)、雾化腔(14)、药剂腔(15)、加压装置和电池腔,所述螺纹接头(13)与输送主管(3)底部螺纹连接,所述雾化腔(14)顶端与输送主管(3)连通,所述雾化腔(14)与药剂腔(15)之间设有通气隔板(16),所述通气隔板(16)上设有通气孔(17),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软管(18)和加压手捏球囊(19),所述连接软管(18)一端与雾化腔(14)连通,所述连接软管(18)另一端与加压手捏球囊(19)连通,所述药剂腔(15)底部设有加热片(20),所述电池腔内设有蓄电池(21),所述蓄电池(21)与加热片(20)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撑气囊环(7)上设有透气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三通(2)上设有胶贴(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主管(3)外侧粘结有棉棒放置环带(24),所述棉棒放置环带(24)内设有清鼻棉棒(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腔(15)侧壁上设有注药孔(26),所述注药孔(26)上设有密封盖(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给药装置上设有颈部套(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腔底部设有腔盖(29),所述腔盖(29)一端通过合页与电池腔侧壁铰接,所述腔盖(29)另一端与电池腔侧壁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盖(29)与电池腔侧壁卡接一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钩环(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鼻管(1)、输送主管(3)、连接软管(18)均为橡胶软管。
CN201720172964.3U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7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2964.3U CN207477768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2964.3U CN207477768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7768U true CN207477768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3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29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77768U (zh) 2017-02-27 2017-02-27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7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872A (zh) * 2018-09-10 2019-02-15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雾化鼻疗清洗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872A (zh) * 2018-09-10 2019-02-15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雾化鼻疗清洗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64404U (zh) 一种耳鼻喉科用雾化器
CN205659225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智能雾化机
CN109498950B (zh) 一种小儿内科呼吸智能呼吸器
CN206391328U (zh) 一种带麻醉药喷洒结构的气管导管
CN207477768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上药装置
CN105435347B (zh) 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
CN203777435U (zh) 一种口鼻雾化器
CN104208778A (zh)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CN209316628U (zh) 一种急诊内科用快速安全吸痰器
CN208591418U (zh) 一种新型儿科呼吸治疗用雾化器
CN204951857U (zh) 呼吸内科哮喘治疗器
CN203342150U (zh) 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CN204106767U (zh) 用于呼吸回路的雾化给药系统
CN208405651U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
CN211024631U (zh) 一种大内科用输氧装置
CN20295107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CN206923718U (zh) 一种医用补给型口罩
CN207253552U (zh) 一种儿童雾化器固定装置
CN208372261U (zh) 一种新型经口湿化装置
CN207477791U (zh) 一种经高级气道气管内给药的装置
CN215653262U (zh) 一种临床氧疗用吸氧面罩
CN216319361U (zh) 一种带气囊的气管切开外套管
CN214860222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13374501U (zh) 一种鼻导管和面罩一体的吸氧管
CN203663239U (zh) 一种雾化器接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