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6350U -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76350U CN207476350U CN201721606302.9U CN201721606302U CN207476350U CN 207476350 U CN207476350 U CN 207476350U CN 201721606302 U CN201721606302 U CN 201721606302U CN 207476350 U CN207476350 U CN 207476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binet
- filter plate
- housing
- hole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内部,且壳体外壁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该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水泵之间的配合,当壳体内营养液过多时,第一过滤板将壳体内的陶粒进行过滤,使多余的营养液穿过第一过滤板进入箱体内第二过滤板的上方,第二过滤板能够将营养液内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水泵工作能够将箱体内过滤后的营养液经过输水软管从喷头喷洒出,从而对壳体内的植物进行浇灌,从而使营养液能够循环再次利用,给人们在对植物栽培时带来了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在人们对植物栽培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对植物浇灌营养液来加快植物的生长,在人们给植物浇灌营养液时,通常都是人们手持花洒对植物进行浇灌营养液,但由于人工手持花洒一般无法控制营养液的浇灌量,从而可能会使营养液的浇灌量过多而使植物无法及时吸收,多余的营养液一般都会从土壤中渗透流出,且由于传统的植物栽培装置一般都不具有营养液回收的功能,从而会造成营养液的浪费,给人们在对植物栽培时带来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植物栽培装置一般都不具有营养液回收的功能,从而会造成营养液的浪费,给人们在对植物栽培时带来一定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箱体内部,且壳体外壁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盖板的上表面搭接,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两侧面的下方,且盖板的左侧面通过合页与箱体外壁左侧面的上方固定连接,且盖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第二固定块上表面开设的卡槽内,且卡块右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二固定块的左侧面与箱体外壁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面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对应第一过滤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二通孔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箱体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输水软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水软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外壁左侧面开设的第三通孔并与喷头相连通,所述喷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上表面,且喷头位于壳体的左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过滤孔的直径小于壳体内部陶粒的直径,且第二过滤板过滤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板过滤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壳体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箱体外壁下表面的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与蓄电池,且控制面板位于蓄电池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与水泵之间的配合,当壳体内营养液过多时,能够将营养液内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水泵工作能够将箱体内过滤后的营养液对壳体内的植物再次进行浇灌,从而使营养液能够循环再次利用,减少了营养液的浪费,给人们在对植物栽培时带来了方便。
(2)、该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通过合页、卡块、卡槽与把手之间的配合,人们通过推动把手使盖板围绕合页反转,使卡块从卡槽内抽出,从而能够将盖板进行打开,方便人们对箱体内部进行清理,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盖板、3第一通孔、4壳体、5第一过滤板、6第一固定块、7合页、8卡块、9第二固定块、10卡槽、11固定板、12第二通孔、13第二过滤板、14水泵、15输水软管、16第三通孔、17喷头、18固定杆、19支撑腿、20把手、21蓄电池、2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外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9,且四个支撑腿19分别位于箱体1外壁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设置四个支撑腿19,能够使箱体1的支撑更加稳固,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2与蓄电池21,且控制面板22位于蓄电池21的上方,蓄电池2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蓄电池21,能够储存电能,方便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且控制面板22的输出端与水泵14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22,能够方便人们对水泵14工作状态的操作控制,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把手20位于壳体4的右侧,盖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壳体4,壳体4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3并延伸至箱体1内部,且壳体4外壁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通过设两个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能够支撑壳体4,使壳体4不会掉入箱体1内部,第一固定块6的下表面与盖板2的上表面搭接,且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5,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5,第一过滤板5能够将营养液内较大的陶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营养液进入第二过滤板13的上方,第一过滤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4内壁两侧面的下方,且盖板2的左侧面通过合页7与箱体1外壁左侧面的上方固定连接,且盖板2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卡块8卡接在第二固定块9上表面开设的卡槽10内,且卡块8右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通过设置卡块8的形状,能够使盖板2在围绕合页7旋转时,卡块8不会卡在卡槽10内造成盖板2无法打开的情况发生,且第二固定块9的左侧面与箱体1外壁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两侧面分别与箱体1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1的上表面对应第一过滤板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3,第一过滤板5过滤孔的直径小于壳体4内部陶粒的直径,且第二过滤板13过滤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板5过滤孔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二过滤板13,第二过滤板13能够将营养液内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营养液穿过第二过滤板13进入箱体1底部,第二过滤板13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泵14,通过设置水泵14,水泵14工作能够将箱体1内过滤后的营养液经过输水软管15从喷头17喷洒出,从而对壳体4内的植物进行浇灌,水泵14与输水软管15的一端相连通,输水软管15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外壁左侧面开设的第三通孔16并与喷头17相连通,喷头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盖板2的上表面,且喷头17位于壳体4的左上方。
使用时,人们在手动浇灌后多余的营养液会从壳体4中渗透并穿过第一过滤板5,第一过滤板5将营养液内较大的陶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营养液进入第二过滤板13的上方,第二过滤板13将营养液内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完成的营养液穿过第二过滤板13进入箱体1底部,然后人们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2使水泵14开始工作,水泵14工作抽取箱体1内过滤完成的营养液,使营养液经过输水软管15从喷头17喷洒到植物的表面,当箱体1内第二过滤板13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时,人们首先将壳体4从盖板2上第一通孔3内抽出,然后人们推动把手20,使盖板2围绕合页7反转,同时将卡块8从卡槽10内抽出,从而使盖板2打开,然后人们对箱体1内部的第二过滤板13进行清理。
综上可得,(1)、该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通过第一过滤板5、第二过滤板13与水泵14之间的配合,当壳体4内营养液过多时,第一过滤板5将壳体4内的陶粒进行过滤,使多余的营养液穿过第一过滤板5进入箱体1内第二过滤板13的上方,第二过滤板13能够将营养液内的砂石杂质进行过滤,水泵14工作能够将箱体1内过滤后的营养液经过输水软管15从喷头17喷洒出,从而对壳体4内的植物再次进行浇灌,从而使营养液能够循环再次利用,减少了营养液的浪费,给人们在对植物栽培时带来了方便。
(2)、该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通过合页7、卡块8、卡槽10与把手20之间的配合,人们通过推动把手20使盖板2围绕合页7反转,使卡块8从卡槽10内抽出,从而能够将盖板2进行打开,方便人们对箱体1内部进行清理,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壳体(4),所述壳体(4)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3)并延伸至箱体(1)内部,且壳体(4)外壁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下表面与盖板(2)的上表面搭接,且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板(5),所述第一过滤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4)内壁两侧面的下方,且盖板(2)的左侧面通过合页(7)与箱体(1)外壁左侧面的上方固定连接,且盖板(2)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卡接在第二固定块(9)上表面开设的卡槽(10)内,且卡块(8)右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且第二固定块(9)的左侧面与箱体(1)外壁右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两侧面分别与箱体(1)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1)的上表面对应第一过滤板(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13),所述第二过滤板(13)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两侧面固定连接,且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与输水软管(1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输水软管(15)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外壁左侧面开设的第三通孔(16)并与喷头(17)相连通,所述喷头(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盖板(2)的上表面,且喷头(17)位于壳体(4)的左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5)过滤孔的直径小于壳体(4)内部陶粒的直径,且第二过滤板(13)过滤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过滤板(5)过滤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0),所述把手(20)位于壳体(4)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9),且四个支撑腿(19)分别位于箱体(1)外壁下表面的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2)与蓄电池(21),且控制面板(22)位于蓄电池(2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1)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2)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面板(22)的输出端与水泵(14)的输入端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06302.9U CN207476350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06302.9U CN207476350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76350U true CN207476350U (zh) | 2018-06-12 |
Family
ID=62471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06302.9U Active CN207476350U (zh) | 2017-11-27 | 2017-11-27 |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763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2398A (zh) * | 2018-10-29 | 2019-02-22 | 徐岩军 | 一种设有水土筛选结构的塑料景观盆 |
-
2017
- 2017-11-27 CN CN201721606302.9U patent/CN2074763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2398A (zh) * | 2018-10-29 | 2019-02-22 | 徐岩军 | 一种设有水土筛选结构的塑料景观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71015U (zh) | 一种市政园林用蓄水种植板 | |
CN206611888U (zh) | 一种可移动彩叶树种育苗装置 | |
CN108633539A (zh) | 一种适用于多种作物的农业种植架 | |
CN209931014U (zh) | 一种自循环花鱼共赏景观系统 | |
CN111937735A (zh) | 一种雾化式无土花槽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643462U (zh) | 一种林业用高存活率育苗装置 | |
CN207476350U (zh) | 一种大型植物的栽培装置 | |
KR20150080116A (ko) | 안개분무를 이용한 재배장치 | |
CN208754898U (zh) | 一种水培定植篮及应用其的立体水培定植设备 | |
CN215454196U (zh) | 一种植物养殖培养架 | |
CN207011348U (zh) | 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大棚 | |
CN21393906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速生苗木培育箱 | |
CN212589244U (zh) | 一种园林用幼苗培育装置 | |
CN209047181U (zh) | 一种家庭园艺无土栽培生产装置 | |
CN207118383U (zh) | 一种便于移栽的育苗箱 | |
CN220528754U (zh) | 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 |
CN215912703U (zh) | 一种茶花培育装置 | |
CN215269476U (zh) | 一种园林植被培育系统 | |
CN220343024U (zh) | 一种园林植物栽培温室育苗装置 | |
CN215301760U (zh) | 一种林业工程树苗存储设备 | |
CN212520146U (zh) | 一种农业植保用育苗箱 | |
CN215421959U (zh) |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番茄栽培装置 | |
CN218789413U (zh) | 一种提升百香果存活率的育苗箱 | |
CN220986097U (zh) | 一种植物栽培育苗箱 | |
CN217657263U (zh) | 一种具有灌溉功能的种植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