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4326U - 开关面板 - Google Patents

开关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4326U
CN207474326U CN201721366447.6U CN201721366447U CN207474326U CN 207474326 U CN207474326 U CN 207474326U CN 201721366447 U CN201721366447 U CN 201721366447U CN 207474326 U CN207474326 U CN 207474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nsing
shell
sensing board
pedestal
swit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64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墩
庄佳卿
庄伟斌
陈赞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64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4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4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4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和与面板组件连接的基座组件,其中,面板组件包括镂空的外壳、与安装于外壳的一面的触控板和安装于外壳的另一面的触控感应板,触控板与触控感应板穿过所述外壳的镂空部分电性连接,触控感应板设置至少一个磁性开关,磁性开关用于实现至少包括防止误复位的预设功能,基座组件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接的驱动板,驱动板与触控感应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在触控感应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磁性开关,当预设功能为配置程序复位时,只有外界在用磁性物质接触该开关面板时,磁性开关才能导通,完成配置程序复位操作,避免外界只进行机械操作即可完成配置程序复位的工作。

Description

开关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照明开关逐渐普及。利用智能照明开关,用户可以在一个开关上控制全屋的灯具和其它设备,方便用户的生活。现有的智能照明开关通常使用机械按键组合按压方式进行配对或者复位操作,如果用户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智能照明开关的配置程序复位,从而导致灯具或者其它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照明开关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配置程序复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开关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和与所述面板组件连接的基座组件,其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镂空的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一面的触控板和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另一面的触控感应板,所述触控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穿过所述外壳的镂空部分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感应板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用于实现至少包括防止误复位的预设功能,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连接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一面设有插针端子,所述触控感应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插针端子对应的插针底座,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通过所述插针端子和所述插针底座的插接实现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安装所述触控感应板的一面上设有矩形凸缘,所述矩形凸缘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所述触控感应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上且在所述矩形凸缘的内侧的每一条边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触控感应板的边缘设有导槽和导孔,所述导槽以及所述导孔的内轮廓与所述凸块的外轮廓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所述触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驱动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分设有至少一个火线孔和零线孔,所述火线孔用于接入电器,所述零线孔用于接入零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外壳的对应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对接形成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开关面板在触控感应板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磁性开关,当预设功能为配置程序复位时,只有外界在用磁性物质接触该开关面板时,磁性开关才能导通,完成配置程序复位操作,避免外界只进行机械操作即可完成配置程序复位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面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基座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图2所示的C部分放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1 触控板 44 导槽
12 触控感应板 45 导孔
13 外壳 46 限位凸台
121 磁性开关 47 限位凹槽
122 插针底座 48 凸筋
123 触控感应组件 51 第一安装孔
21 底座 52 第二安装孔
22 驱动板 53 螺丝
221 插针端子 54 火线孔
31 第一凹槽 55 零线孔
32 第二凹槽 56 透气孔
33 第三凹槽 57 凸柱
34 第四凹槽 58 第三安装孔
35 第五凹槽 61 卡块
43 凸块 62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进行说明。如图1至4,该开关面板包括面板组件10和与面板组件10连接的基座组件20。面板组件10包括镂空的外壳13,与外壳13连接的触控板11和安装于外壳13的另一面的触控感应板12。基座组件20包括底座21和与底座21连接的驱动板22。触控板11采用亚克力、玻璃、树脂玻璃等绝缘材料。在触控板11上设置多个触摸按键,每个触摸按键在触控感应板12上都有与之对应的触控感应组件123,触控感应组件123的高度与外壳13的镂空部分的厚度相同,而触控感应组件123要与触控板11紧密粘接,在加工时保证触控感应组件123与触控板11之间没有空气,从而不影响触摸按键的灵敏度。这样,在用户点击触摸按键时,触控感应组件123接收到指令,开关面板进行相应工作。由此,触控板11与触控感应板12穿过外壳13的镂空部分完成电性连接。此外,触控感应板12设置至少一个磁性开关121,磁性开关121通过锡焊以安装于触控感应板12上,磁性开关121可采用干簧管,当磁性物质靠近磁性开关121时,磁性开关121被导通,从而完成一个回路。由此,如果设定这一回路的功能,磁性开关121就能用于实现预设功能,如配置程序复位。
优选地,触控板11的厚度设置在0至10mm之间,使触控感应板12能够容易感应到用户在触控板11上的操作。
优选地,触控板11的材料采用玻璃,厚度设置为3至6mm的区间,玻璃比较坚硬,耐磨度也相对较高,使开关面板更加耐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触控感应板12上设置至少一个用于实现预设功能的磁性开关121,当预设功能为配置程序复位时,只有外界在用磁性物质接触该开关面板时,磁性开关121才能导通,完成配置程序复位操作,避免外界只进行机械操作即可完成配置程序复位的工作,进而避免误操作导致程序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功能还可以是识别不同用户,当磁性开关121导通后,配置程序切换为当前用户的偏好设置;预设功能或者是解锁开关面板操作,当磁性开关121导通后,解锁当前开关面板的触控板11,使用户能对开关面板进行操作,避免无关人员随意操作开关面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板22的一面设有插针端子221,触控感应板12的一面设有与插针端子221对应的插针底座122。插针端子221和插针底座122均通过锡焊以安装。通过插针端子221与插针底座122的结合,驱动板22与触控感应板12实现电性连接,触控感应板12得以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3的安装触控感应板12的一面上设有轴对称的矩形凸缘41,矩形凸缘41的所围面积大于触控感应板12的水平方向横截面积,触控感应板12的水平方向横截面积大于外壳13的镂空部分所围面积。如此,触控感应板12被安装于外壳13的内侧中心,受到矩形凸缘41的固定及保护,而不会随便变动位置从而造成损坏。此外,矩形凸缘41与外壳13的壳体间设有多条轴对称布置的加强筋42,矩形凸缘41、加强筋42与外壳13一体成型。加强筋42用于提高矩形凸缘41的强度,且各对向的矩形凸缘41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及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矩形凸缘41的内侧,外壳13上的每一条边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43,凸块43呈轴对称布置,凸块43与外壳13一体成型。触控感应板12的边缘设有与各个凸块43位置对应的导槽44和导孔45,导槽44以及导孔45的内轮廓与凸块43的外轮廓相匹配。图5中的上下两侧,触控感应板12的边缘设置导孔45;左右两侧,触控感应板12的边缘则设置导槽44。导孔45与凸块43过盈配合,使触控感应板12能够固定连接在外壳13上;导槽44也与凸块43配合连接,不仅使触控感应板12能固定连接在外壳13上,而且方便在后续维护时取下触控感应板12。通过导槽44和导孔45与凸块43的配合,触控感应板12能够紧密安装于外壳13内部并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3设有第一凹槽31,第一凹槽3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扇形、圆形或者圆角矩形等多种美观形状。第一凹槽31位于外壳13的正面,外壳13的周边向安装开关面板的承载面平滑过渡,以免拆装外壳13时触控板11受到损伤。在第一凹槽31内安装触控板11,利用黏性物质,如胶水,将触控板11粘接在第一凹槽31内。触控板11的形状与第一凹槽31的形状一致,且水平方向横截面积应当略小于第一凹槽31,其厚度也应当小于或等于第一凹槽31的厚度,以使触控板11能完整放入第一凹槽31中。在触控板11和第一凹槽31的边缘交界处,可加入一圈胶条,填补触控板11和第一凹槽31的缝隙,同时使触控板11得到一定的保护,避免触控板11和第一凹槽31直接接触在一起时的潜在伤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和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21设有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的深度应大于驱动板22的厚度,第二凹槽32的水平方向横截面积大于驱动板22的水平方向横截面积。其中,驱动板22的正面安装大部分电子元件,反面安装插针端子221,驱动板22的厚度为插针端子221的顶端至驱动板22的正面电子元件最高处的竖直方向上的总长。第二凹槽32的横截面为矩形,在第二凹槽32的四个角落均设置凸柱57,竖直方向上凸柱57的高度应高于驱动板22上最高的电子元件。凸柱57为中空状,中空位置设有第二安装孔52。驱动板22的边缘四角设有第三安装孔58,驱动板22通过螺丝53穿过第三安装孔58和第二安装孔52安装到凸柱57上,驱动板22的正面朝下安装。由此,面板组件10和基座组件20通过插针端子221和插针底座122的结合使用,方便对该开关面板维护时取下面板组件10。同时,不论是面板组件10上的任一零件还是基座组件20上的任一零件损坏,都不需要把整个开关面板换下,只需要维修面板组件10或基座组件20中的一方的零件,节约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21分设有至少一个火线孔54和零线孔55,火线孔54用于接入各种电器,零线孔55用于接入零线。由此,开关面板可以控制多种电器,不只是灯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2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13与底座21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在外壳13的边缘内侧,每一边上都有多个卡块61。相应地,在底座21的边缘每一边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卡槽62,一个卡槽62对应两个卡块61。在外壳13的边缘左右两内侧,还设有数个限位凸台46,相应地在底座21的边缘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数个限位凹槽47。将外壳13向底座21挤压时,限位凸台46与限位凹槽47结合在一起限制按压的准确方向。在底座21的边缘四角分别设置同样的第五凹槽35,相应地在外壳13的边缘内侧四角设有同样的凸筋48,第五凹槽35与凸筋48的结合使外壳13相对于底座21位置固定。按压完成后,卡块61便在卡槽62内,卡紧外壳13与底座2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21的前后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三凹槽33,对应地外壳13的前后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四凹槽34。在开关面板安装完成后,第三凹槽33与第四凹槽34的结合处会留有缝隙,在用户需要拆开开关面板时,只需要将可伸入该缝隙的工具插入并向外扒开,面板组件10即可拆下。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21的左右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一安装孔51,利用螺丝可将开关面板固定于墙体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座21的底部设有轴对称布置的透气孔56,将开关面板内部与外部连通,达到散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开关面板,包括面板组件和与所述面板组件连接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镂空的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一面的触控板和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另一面的触控感应板;
所述触控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穿过所述外壳的镂空部分电性连接;
所述触控感应板设置至少一个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用于实现至少包括防止误复位的预设功能;
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连接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的一面设有插针端子,所述触控感应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插针端子对应的插针底座,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触控感应板通过所述插针端子和所述插针底座的插接实现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安装所述触控感应板的一面上设有矩形凸缘,所述矩形凸缘所围成的区域内安装所述触控感应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且在所述矩形凸缘的内侧的每一条边均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所述触控感应板的边缘设有导槽和导孔,所述导槽以及所述导孔的内轮廓与所述凸块的外轮廓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所述触控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驱动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分设有至少一个火线孔和零线孔,所述火线孔用于接入电器,所述零线孔用于接入零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外壳的对应两侧边缘上均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对接形成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透气孔。
CN201721366447.6U 2017-10-23 2017-10-23 开关面板 Active CN207474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6447.6U CN207474326U (zh) 2017-10-23 2017-10-23 开关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6447.6U CN207474326U (zh) 2017-10-23 2017-10-23 开关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4326U true CN207474326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6447.6U Active CN207474326U (zh) 2017-10-23 2017-10-23 开关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4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3000B (zh) 可伸缩智能显示多功能电源装置
CN207910754U (zh) 一种触摸按键开关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6766652A (zh) 显示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抽屉
CN207474326U (zh) 开关面板
CN208539879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按键及电子产品
CN205747531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仪表
CN207517282U (zh) 薄型智能平板
CN205784124U (zh) 冰箱
CN106196534A (zh) 蜗壳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机
CN205071503U (zh) 多接口终端设备安装盒
CN207427334U (zh) 一种薄型智能平板
CN209591401U (zh) 一种集触摸感应于一体的led显示模块
CN204948548U (zh) 控制面板结构
CN206626765U (zh) 蜗壳结构及具有其的新风机
CN204966349U (zh) 键盘
CN203377126U (zh) 一种集成控制开关
CN206041002U (zh) 一种利用弹簧接地的连接装置及led全彩显示屏
CN208139682U (zh) 一种智能冰箱wifi芯片安装衬盒
CN207398468U (zh) 暗装开关插座底盒的装配结构
CN206291077U (zh) 一种拼装led灯板
CN207881968U (zh) 空调检测装置
CN206671426U (zh) 一种电容性能测定装置
CN208985933U (zh) 一种家用断路器
CN207517562U (zh) 一种安装有电源线路板的开关
CN215579200U (zh) 一种拆装便捷的接线端子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