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8395U -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8395U
CN207468395U CN201720770620.2U CN201720770620U CN207468395U CN 207468395 U CN207468395 U CN 207468395U CN 201720770620 U CN201720770620 U CN 201720770620U CN 207468395 U CN207468395 U CN 207468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skeleton
oxidation pond
processing unit
organic waste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06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怀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tuotian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 Ti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 Ti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 Tiand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06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8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8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8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依次连接,所述氧化池上端安装有表面曝气装置,所述氧化池内放置有20%至40%的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悬浮生物填料包括骨架和包覆层,所述骨架的外侧包覆有包覆层,所述骨架内侧设置有支撑体,所述骨架采用聚烯烃类塑料,所述包覆层表面包括多个孔,所述包覆层采用聚氨酯泡沫PUF材料。该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和氨氮等。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急速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放到自然水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并引发了人体健康问题。为此国家多次制订并颁布更为严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使得各排污企业以及各污水处理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如何实现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这无疑需要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以实现国家新标准的排放要求。但目前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国家新排放标准的要求。为此,国家采取相应的资金措施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强科研投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以适应国家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
目前,污水处理装置通常由底部分布若干曝气头的氧化池、与氧化池连通的积水池构成,该污水处理装置,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氨氮等难以去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和氨氮的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依次连接,所述氧化池上端安装有表面曝气装置,所述氧化池内放置有20%至40%的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悬浮生物填料包括骨架和包覆层,所述骨架的外侧包覆有包覆层,所述骨架内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骨架采用聚烯烃类塑料,所述包覆层表面包括多个孔,所述包覆层采用聚氨酯泡沫PUF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斜管式沉淀池。
采用斜管式沉淀池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曝滤装置、浸没式超滤组件以及水泵,所述曝滤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沉淀池的箱体底部,所述浸没式超滤组件安装第二沉淀池的箱体中部,所述浸没式超滤组件上端连接有水泵。
采用这种过来吧方式,过滤精度高、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抗污能力高,性能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池内的悬浮生物填料为30%。
氧化池内的悬浮生物填料为30%,放置这个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在氧化池内,能够保证水流在经过悬浮生物填料是能够循环运动,保证污水与悬浮生物的充分接触,提高挂膜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池的底端设置有集水堰。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堰包括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所述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设置在氧化池底端两侧。
这样可以将污水直接与氧化池接触,使得污水与氧化池直接发生反应,节省污水处理工序,节省处理污水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形状为空心圆柱,所述骨架的厚度为1至3mm,所述骨架的外径为10至30mm,所述包覆层的表面包括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为50至60ppi。
骨架采用低成本、高机械强度低密度材料的聚烯烃塑料,这样能够减少悬浮填料在运行过程当中的磨损,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包覆层包括多个孔,这样可以能够缩短挂膜时间,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包覆层包覆在骨架外侧,骨架内侧设置有支撑体,支撑体能够保证骨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冲撞而导致骨架和包覆层变形,从而延长悬浮生物填料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悬浮生物填料骨架的外径以及厚度,包覆层的孔径控制,从而获取更好的挂膜质量以及废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十字交叉设置。
这种结构稳定了骨架的形状,使得骨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冲撞而导致骨架和包覆层变形,从而延长悬浮生物填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保证水的流动性,保证水能够充分与悬浮生物填料接触,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包覆材料和所述骨架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氧化池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污水经过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初步过滤大颗粒的物质,随后污水进入氧化池,污水经过悬浮生物填料,水中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吸附、吸收,有机物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被氧化分解,一部分通过氧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稳定的无机物,另一部分进行生物合成产生新的微生物细胞,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最后污水经过第二沉淀池,将污水进行第二次沉淀,从而进一步的过滤污水。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悬浮生物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沉淀池,11、斜管式沉淀池,2、氧化池,21、曝气装置,22、集水堰,23、第一连通管,3、第二沉淀池,31、曝光装置,32、浸没式超滤组件,33、水泵,4、悬浮生物填料,41、骨架,42、包覆层,43、支撑体,431、第一支撑条,432、第二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1、氧化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1、氧化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3依次连接,氧化池2上端安装有表面曝气装置21,氧化池2内放置有20%至40%的悬浮生物填料4,悬浮生物填料4包括骨架41和包覆层42,骨架41的外侧包覆有包覆层42,骨架41内侧设置有支撑件,骨架41采用聚烯烃类塑料,包覆层42表面包括多个孔,包覆层42采用聚氨酯泡沫PUF材料。
污水经过第一沉淀池1,第一沉淀池1初步过滤大颗粒的物质,随后污水进入氧化池2,污水经过悬浮生物填料4,水中污染物被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吸附、吸收,有机物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被氧化分解,一部分通过氧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稳定的无机物,另一部分进行生物合成产生新的微生物细胞,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最后污水经过第二沉淀池3,将污水进行第二次沉淀,从而进一步的过滤污水。
其中,第一沉淀池1包括斜管式沉淀池11。
采用斜管式沉淀池11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其中的,第二沉淀池3包括曝滤装置31、浸没式超滤组件32以及水泵33,曝滤装置31安装在第二沉淀池3的箱体底部,浸没式超滤组件32安装第二沉淀池的箱体中部,浸没式超滤组件32上端连接有水泵33。
采用这种过来吧方式,过滤精度高、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抗污能力高,性能稳定。
其中,氧化池2内的悬浮生物填料4为30%。氧化池2内的悬浮生物填料4为30%,放置这个比例的悬浮生物填料4在氧化池2内,能够保证水流在经过悬浮生物填料4是能够循环运动,保证污水与悬浮生物的充分接触,提高挂膜速度。
具体的,氧化池2的底端设置有集水堰25。
更具体的,集水堰25包括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设置在氧化池2底端两侧。
其中,氧化池2底部设有进水管22。这样可以将污水直接与氧化池2接触,使得污水与氧化池2直接发生反应,节省污水处理工序,节省处理污水的效率。
其中,骨架41形状为空心圆柱,骨架41的厚度为1至3mm,骨架41的外径为10至30mm,包覆层42的表面包括多个圆孔,圆孔的孔径为50至60ppi。骨架41采用低成本、高机械强度低密度材料的聚烯烃塑料,这样能够减少悬浮填料在运行过程当中的磨损,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包覆层42包括多个孔,这样可以能够缩短挂膜时间,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包覆层42包覆在骨架41外侧,骨架41内侧设置有支撑体43,支撑体43能够保证骨架41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冲撞而导致骨架41和包覆层42变形,从而延长悬浮生物填料4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悬浮生物填料4骨架41的外径以及厚度,包覆层42的孔径控制,从而获取更好的挂膜质量以及废水处理效果。
其中,支撑体43包括第一支撑条431和第二支撑条432,第一支撑条431和第二支撑条432十字交叉设置。这种结构稳定了骨架41的形状,使得骨架41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冲撞而导致骨架41和包覆层42变形,从而延长悬浮生物填料4的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够保证水的流动性,保证水能够充分与悬浮生物填料4接触,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具体的,包覆材料和骨架4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沉淀池1和氧化池2通过第一连通管23连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氧化池以及第二沉淀池依次连接,所述氧化池上端安装有表面曝气装置,所述氧化池内放置有20%至40%的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悬浮生物填料包括骨架和包覆层,所述骨架的外侧包覆有包覆层,所述骨架内侧设置有支撑体,所述骨架采用聚烯烃类塑料,所述包覆层表面包括多个孔,所述包覆层采用聚氨酯泡沫PUF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斜管式沉淀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曝滤装置、浸没式超滤组件以及水泵,所述曝滤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沉淀池的箱体底部,所述浸没式超滤组件安装在第二沉淀池的箱体中部,所述浸没式超滤组件上端连接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内的悬浮生物填料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池的底端设置有集水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堰包括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所述第一集水堰和第二集水堰设置在所述氧化池底端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形状为空心圆柱,所述骨架的厚度为1至3mm,所述骨架的外径为10至30mm,所述包覆层的表面包括多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为50至60pp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十字交叉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材料和所述骨架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氧化池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
CN201720770620.2U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7468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0620.2U CN20746839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0620.2U CN20746839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8395U true CN207468395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5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0620.2U Active CN20746839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83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728A (zh) * 2019-08-28 2019-11-22 深圳中拓天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箔废液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728A (zh) * 2019-08-28 2019-11-22 深圳中拓天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箔废液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1177A (zh) 低耗硝化反硝化煤化工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4022529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高级氧化处理装置
CN207468395U (zh) 一种有机物废水处理装置
CN205635284U (zh) 一种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CN203530002U (zh) 一种提高臭氧利用率增强接触氧化效果的臭氧接触池
CN105417890B (zh) 基于超级电容的人工湿地重金属去离子净化系统
CN209940779U (zh) 一种河道净化装置
CN201276433Y (zh) 一种应用于水处理的纳米负离子材料催化装置
CN208562049U (zh) 一种立体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204529457U (zh) 一种生物流化床
CN218709624U (zh) 一种处理含抗生素沼液的生物电强化组合装置
CN110720420A (zh) 一种带厌氧反硝化装置的水养殖系统
CN203700113U (zh) 乡村污水处理器
CN205710105U (zh) 一种环保生物预处理水装置
CN104211256A (zh) 微污染水体中cod生物膜-光催化装置
US11279641B2 (en) IoT-bas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CN203513434U (zh)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
CN206828200U (zh) 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014602U (zh) 一种纳米浮岛水体修复系统装置
CN205710292U (zh) 一种由与待处理水体一体式结构的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N219823941U (zh) 一种有机物废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5527998U (zh) 一种单元式仿生携氧技术净化污水装置
CN103755029A (zh)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CN209721720U (zh) 一种多级自动污水脱氮除磷一体化反应器
CN202829709U (zh) 一种膜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B, Hangcheng Industrial Zone, chentian, Taoyu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tuotiand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F, Zhongt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west side of century car city, Hezhou interchange, G107 Xixiang sectio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TUO TIAN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