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8598U -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8598U
CN207458598U CN201721003004.0U CN201721003004U CN207458598U CN 207458598 U CN207458598 U CN 207458598U CN 201721003004 U CN201721003004 U CN 201721003004U CN 207458598 U CN207458598 U CN 207458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tient
severe acute
pathological
acute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30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0030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8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8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8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中的多个医疗检测设备与病人终端相连,用于临床检测急危重症病人的病理数据,并将病理数据发送到病人终端;病人终端通过网络传输单元与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病理数据,并将从多个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的病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数据服务器;视频采集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单元与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监控急危重症病人获得病人视频数据,并将病人视频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用于保存病理数据和病人视频数据,并根据访问终端的请求进行数据发送显示。本方案实现了病理数据的持续保存,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延续性的分析,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方案。

Description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为救治危急重症患者而拥有专业医疗救护人员看护并且配置先进精密仪器设备的特殊场所。病情复杂而且不稳定因素大、免疫力严重下降是ICU内病人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他们成为易感的高度危险人群。
随着数字化医疗工程的推进,ICU的设备自动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如医疗监护仪,是一类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可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医疗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
在数字医疗发展趋势下,医院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需要与数字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实现了病理数据的持续保存,便于医护人员根据病理数据进行反向溯源和正向推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延续性的分析,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包括多个医疗检测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病人终端、网络传输单元和数据服务器;
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临床检测急危重症病人的病理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发送到所述病人终端;
所述病人终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病理数据,并将从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的病理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
所述视频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监控所述急危重症病人获得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人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病理数据和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和/或病人视频数据发送到数据访问终端进行显示。
其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所述病人终端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病理数据达到预设的报警门限值时,通过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其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扬声器。
其中,还包括电子标签和用于扫描所述电子标签的电子感应器;
所述电子标签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电子感应器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其中,还包括光学扫描器和印刷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码条;
所述码条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光学扫描器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其中,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心电检测仪。
其中,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其中,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血压检测仪。
其中,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睡眠呼吸检测仪。
其中,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脑电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包括多个医疗检测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病人终端、网络传输单元和数据服务器;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临床检测急危重症病人的病理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发送到所述病人终端;所述病人终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病理数据,并将从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的病理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视频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监控所述急危重症病人获得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人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病理数据和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和/或病人视频数据发送到数据访问终端进行显示。本方案实现了病理数据的持续保存,便于医护人员根据病理数据进行反向溯源和正向推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延续性的分析,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的结构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医疗机构,例如医院、医学实验室等,如图所示,该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具体包括:
多个医疗检测设备11、视频采集设备13、病人终端12、网络传输单元21和数据服务器31;
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11与所述病人终端12相连,用于临床检测急危重症病人的病理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发送到所述病人终端12;
所述病人终端12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21与所述数据服务器31相连,用于显示病理数据,并将从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11接收的病理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21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31;
所述视频采集设备13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21与所述数据服务器31相连,用于监控所述急危重症病人获得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人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21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31;
所述数据服务器31用于保存所述病理数据和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和/或病人视频数据发送到数据访问终端进行显示。
在图1所示的方案中,各个硬件设备主要针对病人1和病理数据使用人员2(例如医院医护人员,医学研究人员)中的一种,针对当前病人病理数据的间歇性获得和各个病例的病理数据的独立保存,本方案中设计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能够对急危重症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全程不间断检测,并将不间断检测得到的病理数据集中到数据服务器31中保存,可以将多个病例的病理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参考已有病理对当前病人进行治疗。实现了病理数据的持续保存,便于医护人员根据病理数据进行反向溯源和正向推理,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有延续性和有参考性的分析,为危急重症病人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方案。具备权限的用户(例如医院医护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可以访问数据服务器31中的数据,以获得各种病理的全面的病理数据,对多个病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判断,进行病因、致病机理、治疗方案等多方面的分析,为类似病人的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另外,在本方案中,还可以设置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病人终端12相连,用于所述病人终端12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11接收病理数据达到预设的报警门限值时,通过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对于急危重症病人而言,需要特别的照顾,但是如果由医护人员顶着病人终端12显示的病理数据,一方面是判断可能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可能因为间歇的分心错过某些关键病理数据。基于此,设置各类病理数据的报警门限值,如果某一病理数据过高或过低,则由报警装置发出警报进行提醒。报警装置一般为对应医护人员随身携带或设置于对应的医生办公室,医护人员收到报警信号之后可以快速反应。为实现多方位的提醒,所述报警装置可以包括报警灯和扬声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电子标签和用于扫描所述电子标签的电子感应器;
所述电子标签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电子感应器与所述病人终端12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光学扫描器和印刷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码条;
所述码条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光学扫描器与所述病人终端12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病人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会生成病人的识别号,并对应记录病室病床等相关信息,识别号通过电子标签或码条记录,电子标签可以通过NFC进行读写,码条通过二维码或条形码记录识别号。当需要获取病人的信息时,直接通过预设的电子感应器或光学扫描器扫描电子标签或码条即可。
具体到病房内,根据病人监护的等级要求,所述医疗检测设备11可以选用心电检测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压检测仪、睡眠呼吸检测仪和脑电检测仪中的至少一种,另外还可以选择其它检测设备。
在具体的硬件实现中,为病理数据使用人员3,尤其是医院医护人员提供显示屏32进行交互和数据显示,一般而言,显示屏32选用的尺寸较大,例如65英寸,更进一步可以采用75英寸甚至86英寸,与个人电脑的显示屏的一人使用场景不同,本方案中的显示屏32主要用于病人病情诊断,尤其对于危急重症病人,其病情处理可能需要多人的联合诊断,设置较大的显示屏,以实现多人查看病人信息和检测结果,便于进行会诊讨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医疗检测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病人终端、网络传输单元和数据服务器;
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临床检测急危重症病人的病理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发送到所述病人终端;
所述病人终端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显示病理数据,并将从所述多个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的病理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
所述视频采集设备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相连,用于监控所述急危重症病人获得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人视频数据通过所述网络传输单元发送到所述数据服务器;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保存所述病理数据和病人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病理数据和/或病人视频数据发送到数据访问终端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所述病人终端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接收病理数据达到预设的报警门限值时,通过所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扬声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标签和用于扫描所述电子标签的电子感应器;
所述电子标签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电子感应器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扫描器和印刷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码条;
所述码条设置于病人的病号服,所述光学扫描器与所述病人终端相连,用于快速识别病人的身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心电检测仪。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血氧饱和度检测仪。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血压检测仪。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睡眠呼吸检测仪。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脑电检测仪。
CN201721003004.0U 2017-08-11 2017-08-11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Active CN207458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3004.0U CN207458598U (zh) 2017-08-11 2017-08-11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3004.0U CN207458598U (zh) 2017-08-11 2017-08-11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8598U true CN207458598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3004.0U Active CN207458598U (zh) 2017-08-11 2017-08-11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85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059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5g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059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5g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CN111180059B (zh) * 2019-12-30 2023-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5g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hardwaj et al. IoT-based smart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or COVID-19
Yao et al. The use of RFID in healthcare: Benefits and barriers
AU200225774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variances in a tracking environment
US11219570B2 (en) Relocation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equipment
US200902591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ain level
CN106777929B (zh) 基于智慧云的脑电监测系统
US20220183915A1 (en) Relocation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equipment
US20230404830A1 (en) Relocation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urgical equipment
CA2737086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xtualized medical data
Mukhopadhyay et al. Pervasive and mobile sensing and computing for healthcare
Achar Asthma Patients' Cloud-Based Health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 Designed Flashpoint
CN104871531A (zh) 监控等候区
Nouei et al. A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room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the Kinect sensors and RFID
CN207458598U (zh) 急危重症临床数据集成系统
KR20200002201A (ko) 인공지능을 통한 스마트 헬스케어 시스템
Rastegari et al. Pervasive computing in healthcare systems
Ceusters et al. Ontological Foundations for tracking data quality throug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A2977384A1 (en) Portable health monitor
P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 study analysis of applications and benefits in health care sector
Keerthana et al. Fingerprint integrated E-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IoT
KR100972392B1 (ko) 동적 보안 서비스를 이용한 헬스 케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346772B2 (ja) 受診者確認装置
Raad et al. A ubiquitous telehealth system for the elderly
Banerjee et al. Healthcare IoT (H-IoT): Applications and ethical concerns
Ti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RFID-based Surgery Management System: Lesson Learnt from a Hong Kong Public Hospi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