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8015U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58015U CN207458015U CN201721288605.0U CN201721288605U CN207458015U CN 207458015 U CN207458015 U CN 207458015U CN 201721288605 U CN201721288605 U CN 201721288605U CN 207458015 U CN207458015 U CN 2074580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wiring board
- conductive film
- pin
- flexible pc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触摸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及触控模组,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导电膜及与触控导电膜双面绑定的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线路板、设于第一线路板上的第一绑定块、连接板、第二线路板及设于第二线路板上的第二绑定块,第二线路板能通过连接板相对于第一线路板翻转。第一线路板露出于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线路板与触控导电膜的绑定后,在第一通孔处进行抽气,抽气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力,从而能够防止第二线路板翘起,保证第二线路板与触控导电膜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进而提高柔性电路板与触控导电薄膜之间绑定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装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导电线路的分布情况,薄膜式触摸屏通常包括单面单层结构、单面双层结构以及双面单层结构。其中,双面单层结构的薄膜,其感应线路与驱动线路分别分布在薄膜的正反面。为将感应线路与驱动线路均接入控制芯片,触摸屏会通过呈弯折状的电路板实现与薄膜的双面绑定。
通常,呈弯折状的电路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线路板,一个线路板用于连接感应线路,另一个线路板用于连接驱动线路。将其中一个线路板与薄膜的一面绑定后,另一个线路板容易翘起,从而会增大与薄膜另一面的对位误差,影响线路板与薄膜另一面绑定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触摸屏的电路板与薄膜绑定失效性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绑定可靠性的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与触控导电膜连接,包括:
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绑定块,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且用于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一面绑定;
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连接;
第二线路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绑定块,设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且用于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另一面绑定;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抽气时使气流通过以吸附所述第二线路板。
上述的柔性电路板,通过第一绑定块实现第一线路板与触控导电膜的连接后,在第一通孔处抽气,抽气的过程中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之间会形成负压,而产生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力,从而能够防止第二线路板翘起,保证第二线路板与触控导电膜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进而提高柔性电路板与触控导电薄膜之间绑定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二绑定块分别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两面绑定时,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
在第二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力,从而使得第二线路板更为平整。而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交错设置属于防呆设计,能够避免抽气时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作用无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多个第一通孔能够增多抽气通道,增大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二线路板与触控导电膜之间对位的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且当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二绑定块分别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两面绑定时,每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正投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通孔。
在第二线路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抽气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力,从而使得第二线路板更为平整。而且,多个第二通孔与多个第一通孔交错设置属于防呆设计,能够避免抽气时对第二线路板的吸附作用无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路板能通过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线路板翻转,从而柔性电路板能适用于厚度不同的触控导电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延伸板及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对于不同类型的触控导电膜,第一绑定块与第二绑定块在触控导电膜上的绑定位置不尽相同。在线路板与连接板之间增设延伸板,提高了柔性电路板与触控导电膜适配的灵活性。
一种触控模组,包括:
上述的任一种柔性电路板;以及
所述触控导电膜;
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一面绑定,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相对的另一面绑定。
上述的触控模组,柔性电路板与触控导电薄膜之间对位较为精准,从而能够提高触控模组整体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导电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
第一电极引线,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第一引脚,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一引脚绑定;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
第二电极引线,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以及
第二引脚,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第二引脚绑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电胶层以及第二导电胶层,所述第一导电胶层设于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层设于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
第一导电胶层既能够保证第一绑定块与第一引脚间的粘性,又不会影响第一绑定块与第一引脚间的电连接。第二导电胶层既能够保证第二绑定块与第二引脚间的粘性,又不会影响第二绑定块与第二引脚间的电连接。
一种触摸屏,包括:
上述的任一种触控模组;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触控模组层叠设置。
由于触控模组可靠性较高,从而包含触控模组的触摸屏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柔性电路板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触控模组的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触控模组的侧视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侧视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侧视图;
图7为第四实施例的触控模组的柔性电路板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触控模组的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做进一步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触摸屏能应用于手机、平板、车载等电子设备中,该触摸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及触控模组,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等各种信息。
请参考图1至图4,触控模组10包括触控导电膜100以及与触控导电膜100电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00,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导电膜100为双面单层结构。具体地,触控导电膜100包括基材110、第一导电层120、第一电极引线130、第一引脚140、第二导电层150、第二电极引线160以及第二引脚170。
其中,基材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基材110可以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也可以由透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质制成。
第一导电层120设于第一表面112。第一导电层120可以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制程方式形成。第一导电层120包括多个呈长条状的第一导电图案122,多个第一导电图案122平行间隔设置。
第一电极引线130设于第一表面112,第一电极引线130的一端与第一导电层120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极引线130与第一导电层120的电连接。第一电极引线130的数目与第一导电图案122的数目相同,且第一电极引线130与第一导电图案122一一对应。
第一引脚140设于第一表面112,第一引脚140与第一电极引线13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引脚140也与第一电极引线130一一对应。第一引脚140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200的一面,以实现第一导电层120与柔性电路板200的连接。
第二导电层150设于第二表面114。第二导电层150可以由ITO等透明的导电材料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制程方式形成。第二导电层150包括多个呈长条状且垂直于第一导电图案122的第二导电图案152,多个第二导电图案152平行间隔设置。
第二电极引线160设于第二表面114,第二电极引线160的一端与第二导电层150连接,以实现第二电极引线160与第二导电层150的电连接。第二电极引线160的数目与第二导电图案152的数目相同,且第二电极引线160与第二导电图案152一一对应。
第二引脚170设于第二表面114,第二引脚170与第二电极引线16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170也与第二电极引线160一一对应。第二引脚170用于绑定柔性电路板200的另一面,以实现第二导电层150与柔性电路板200的连接。
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作为驱动电极,第二导电层150作为感应线路。
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作为感应电极,第二导电层150作为驱动电极。
柔性电路板200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包括第一线路板210、第一绑定块220、连接板230、第二线路板240以及第二绑定块250。第一绑定块220设于第一线路板210上,且用于与第一引脚140绑定,以实现第一导电层120与第一线路板的电连接。第一绑定块220设有多个,与第一引脚140一一对应。连接板2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线路板210及第二线路板240连接。第二绑定块250设于第二线路板240上,以实现第二导电层150与第二线路板240的电连接。第二绑定块250设有多个,与第二引脚170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第二线路板240能通过连接板230相对于第一线路板210翻转。也即,第二线路板240能与第一线路板210平齐,以使柔性电路板20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二绑定块250同侧设置。第二电路板240也能平行于第一线路板210,以使柔性电路板20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二绑定块250均位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之间。
对于柔性电路板200来说,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通过连接板230实现一体化,从而在制作柔性电路板200时,仅需要走一遍生产流程。与传统两片电路板分别制作相比,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生产效率。而且,柔性电路板200与控制芯片等其他元器件连接时,仅需连接一次便能同时实现第一线路板210及第二线路板240与控制芯片的连接,而不用再分别连接第一线路板210与控制芯片,以及第二线路板240与控制芯片,提高了包含有触控模组10的电子设备的生产效率。
再加上第二线路板240能相对于第一线路板210翻转,从而可以根据触控导电膜100的厚度确定折痕在连接板230上的位置,折痕可以在第一线路板210与连接板230的交界处,也可以在第二线路板240与连接板230的交界处,还可以在连接板230中间的任何位置。换句话说,柔性电路板200能适用于厚度不同的触控导电膜100。
另外,在生产柔性电路板200时,可以以柔性电路板200的展开状态为参照进行生产,加快生产速度。连接柔性电路板200与触控导电膜100时,再将其折叠即可。也即,先将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绑定,再翻转第二线路板240,将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绑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将柔性电路板200制成图4所示的形状,也即,第一线路板210、连接板230及第二线路板240连接呈U字型,第二线路板240不能相对于第一线路板210翻转。在连接柔性电路板200与触控导电膜100时,将触控导电膜100插入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之间,再分别绑定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以及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
对于触控模组10来说,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对位的精准度以及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对位的精准度直接影响了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在完成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的绑定后,反折第二线路板240,第二绑定块250容易因第二线路板240的翘起相对于第二引脚170偏移。本实施方式的柔性电路板200则通过加大对第二线路板240的吸附力的方式来保证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的对位精度。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线路板210露出于触控导电膜100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2,第一线路板210用于在第一通孔212处进行抽气以使气流通过而吸附第二线路板240,比如第一线路板210可以在第一通孔212处外接抽气设备。
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绑定并反折第二线路板240后,在第一通孔212处外接抽气设备,抽气设备抽气的过程中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之间会形成负压,而产生对第二线路板240的吸附力,从而能使得第二线路板240尽可能的与第一线路板210平行,防止第二线路板240翘起。也就能保证第二线路板240与触控导电膜100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进而提高柔性电路板200与触控导电薄膜100之间绑定的可靠性,保证信号的顺利传输。
同时结合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路板240露出于触控导电膜100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42,当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二绑定块250分别与触控导电膜100相对的两面绑定时,第二通孔242在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通孔212间隔。
第二通孔242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抽气设备对第二线路板240的吸附力,从而使得第二线路板240更为平整。而且,第二通孔242与第一通孔212交错设置属于防呆设计,能够避免抽气设备对第二线路板240的吸附作用无效。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212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第一线路板210上。多个第一通孔212能够增多抽气设备的抽气通道,增大对第二线路板240的吸附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之间对位的精度。
另外,第二通孔242也可以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第二线路板240上,且当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二绑定块250分别与触控导电膜100相对的两面绑定时,每两个第二通孔242在第一线路板210上的正投影之间设有一个第一通孔212。也即第二通孔242与第一通孔212交错排布,这同样属于防呆设计。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230呈长方体状,以便于生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230还可以为拱形,以便于翻转第二线路板240。
对于不同类型的触控导电膜100,第一引脚140在第一表面112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引脚170在第二表面114上的位置有多种情况,从而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二绑定块250在触控导电膜100上的绑定位置也不尽相同。
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引脚140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引脚170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重合。也即,柔性电路板200与触控导电膜100完成绑定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正对,这种情况能够增强触控导电膜100的信号的传递。
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引脚140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引脚170在第一表面112上的正投影并排且间隔。也即,柔性电路板与触控导电膜完成绑定后,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错开,这种情况综合考虑了触控导电膜100与柔性电路板200的空间布局,以及触控导电膜100、柔性电路板200与触控模组10上的线路的配合。
此时,可以在柔性电路板200上增设延伸板260,延伸板260的一端与连接板230连接,延伸板260的另一端与第二线路板240连接,延伸板260能随第二线路板240相对于第一线路板210翻转。
并且,延伸板260与第二线路板240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一线路板210的长度。延伸板260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二引脚170的位置确定,以保证第二线路板240反折后,第二绑定块250能与第二引脚170精准对位。
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延伸板262及第二延伸板264,第一延伸板262的一端与第一线路板210连接,第一延伸板26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30连接,第二延伸板264的一端与第二线路板240连接,第二延伸板264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30连接。第一延伸板262需要根据第一引脚140的位置灵活确定,第二延伸板264需要根据第二引脚170的位置灵活确定。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板262与第二延伸板264的长度相等,第一线路板210与第二线路板240正对。
在图4、图5及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之间通过第一导电胶层270连接,第一导电胶层270具有粘性及导电性,既能够保证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间的粘性,又不会影响第一绑定块220与第一引脚140间的电连接。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之间通过第二导电胶层280连接,第二导电胶层280具有粘性及导电性,既能够保证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间的粘性,又不会影响第二绑定块250与第二引脚170之间的电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路板,用于与触控导电膜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第一绑定块,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上,且用于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一面绑定;
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连接;
第二线路板,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以及
第二绑定块,设于所述第二线路板上,且用于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另一面绑定;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抽气时使气流通过以吸附所述第二线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二绑定块分别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两面绑定时,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露出于所述触控导电膜边缘的区域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有多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且当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二绑定块分别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相对的两面绑定时,每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的正投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能通过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线路板翻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延伸板及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7.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以及
所述触控导电膜;
其中,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一面绑定,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触控导电膜的相对的另一面绑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导电膜包括:
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
第一电极引线,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第一引脚,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一引脚绑定;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
第二电极引线,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以及
第二引脚,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第二引脚绑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电胶层以及第二导电胶层,所述第一导电胶层设于所述第一绑定块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层设于所述第二绑定块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
10.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模组;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触控模组层叠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88605.0U CN20745801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88605.0U CN20745801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58015U true CN207458015U (zh) | 2018-06-05 |
Family
ID=62250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8860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8015U (zh) | 2017-09-30 | 2017-09-30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58015U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7508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CN109741681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贴合承载平台、贴合设备及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 |
WO2020087802A1 (zh) * | 2018-10-31 | 2020-05-0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352516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CN111666005A (zh) * | 2020-06-22 | 2020-09-15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0156595A3 (zh) * | 2019-01-30 | 2020-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
US11500489B2 (en) | 2019-01-30 | 2022-11-15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
US11589461B2 (en) | 2019-01-30 | 2023-02-21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2017
- 2017-09-30 CN CN201721288605.0U patent/CN2074580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7508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WO2020087802A1 (zh) * | 2018-10-31 | 2020-05-0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352516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CN111352516B (zh) * | 2018-12-24 | 2022-08-19 | 江西卓讯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CN109741681A (zh) * | 2019-01-08 | 2019-05-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贴合承载平台、贴合设备及显示模组的贴合方法 |
WO2020156595A3 (zh) * | 2019-01-30 | 2020-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电路板结构及其显示面板 |
US11500489B2 (en) | 2019-01-30 | 2022-11-15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
US11589461B2 (en) | 2019-01-30 | 2023-02-21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765828B2 (en) | 2019-01-30 | 2023-09-19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devic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934606B2 (en) | 2019-01-30 | 2024-03-19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thereof |
CN111666005A (zh) * | 2020-06-22 | 2020-09-15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58015U (zh)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
CN208172458U (zh) | 显示装置及柔性电路板 | |
CN207637131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229332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3186303B (zh) | 触摸检测装置及触摸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 |
KR101140878B1 (ko) | 단층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의 제조방법 | |
TW201137451A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 |
US20100085315A1 (en) | Flat touch panel | |
JP2012089102A (ja)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4952883A (zh) | 柔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键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206301307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984452A (zh) | 触控面板总成与电子装置 | |
CN107632743B (zh) | 触控式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204883668U (zh) | 无边框触摸屏 | |
CN206178743U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装置 | |
CN108471671A (zh) | 柔性电路板的绑定结构及绑定方法与柔性器件 | |
CN112817481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WO2018119572A1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9597508A (zh)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
JP2012059247A (ja)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4028864U (zh) | 触控屏 | |
CN109597514A (zh) | 柔性电路板、触控模组及触摸屏 | |
CN104281309B (zh) | 触摸屏的感应模块、采用该感应模块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及手持通讯装置 | |
CN207541604U (zh) |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器 | |
CN102662265B (zh) |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