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1712U -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1712U
CN207451712U CN201721139408.2U CN201721139408U CN207451712U CN 207451712 U CN207451712 U CN 207451712U CN 201721139408 U CN201721139408 U CN 201721139408U CN 207451712 U CN207451712 U CN 207451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aeration tank
aeration
ai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94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394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1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1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17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结构包括制氧机、站台、栏杆、曝气池、搅拌器、支架、反冲洗进气管、扶手、梯子、固定杆、反冲洗进水管,曝气池与搅拌器相连接,曝气池为方形结构,曝气池的底部四个直角处焊接有支架,支架与固定杆相互平行且长度一致,固定杆焊接在曝气池的中间处,站台半包围住曝气池并连接于曝气池外侧面,站台的外侧与栏杆垂直焊接在一起,站台的其中一端与梯子固定连接,梯子与地面成度角,梯子的内侧与曝气池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制氧机输氧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多,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变大,大大了提高曝气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在水和其他资源日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日益迫切的情况下,工业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把水和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和实行闭路循环。这可分为水和污染物综合循环回用。水和污染物各自单独循环回用。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曝气生物滤池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的特点。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007797.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包括反应池、曝气管、填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箱,所述进水箱下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上部设有若干过滤头,进水管下部一侧设有反冲洗进水管,反冲洗进水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水管下部另一侧设有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气管上设有单向阀,进水管上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若干扩散器,所述曝气管上部设有承托层,承托层上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上部设有上清液层,所述上清液层一侧设有出水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清水资源的浪费,清除挥发性的有机废气气体,实现污水的净化,节约污水处理成本,但现有的曝气池一般直接采用空气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少,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小,曝气的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以解决现有的曝气池一般直接采用空气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少,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小,曝气的效率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结构包括制氧机、站台、栏杆、曝气池、搅拌器、支架、反冲洗进气管、扶手、梯子、固定杆、反冲洗进水管,所述曝气池与搅拌器相连接,所述曝气池为方形结构,所述曝气池的底部四个直角处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固定杆相互平行且长度一致,所述固定杆焊接在曝气池的中间处,所述站台半包围住曝气池并连接于曝气池外侧面,所述站台的外侧与栏杆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站台的其中一端与梯子固定连接,所述梯子与地面成度角,所述梯子的内侧与曝气池表面贴合,所述梯子的外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顶部与栏杆焊接在一起,所述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水管分别连接在曝气池底部,所述制氧机设在曝气池侧面且两者相连通;
所述曝气池包括滤头、垫层、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生物滤料层、喷头、布水管、曝气管、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距离底部一定距离设有并列的滤头,所述滤头嵌入设在上方的垫层中,所述生物滤料层位于垫层上方,所述生物滤料层中包裹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通过曝气管串联在一起,所述曝气管与制氧机连通,所述曝气管与布水管相互平行,所述外壳内部顶层固定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分布有喷头;
所述制氧机由底座、固定支脚、第一吸附器、三通管、精筛塔、氧气输出管、第二吸附器、空压机、空气过滤器、进气管、控制柜组成;
所述第一吸附器底部焊接有3根固定支脚,3根固定支脚成三足鼎立,所述固定支脚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吸附器设在第一吸附器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附器的背面设有精筛塔,所述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精筛塔分别连接于三通管的三个出口,所述精筛塔设有氧气输出管,所述控制柜位于第二吸附器、第一吸附器的中间前方,所述控制柜通过旋转分离阀与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柜与设在第二吸附器侧面的空压机通过电连接,所述空压机与空气过滤器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设有进气管,所述氧气输出管与曝气管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包括固定轴承、转刷、转轴、固定盘、支撑架、减速器、连接法兰、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承固定在外壳内壁上,所述转轴水平放置,所述转轴上均匀分布有转刷,所述固定轴承套设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盘中央与减速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减速器设置在支撑架内部,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法兰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盘贴合在外壳外侧面,所述转刷、转轴设在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支撑架挖空有相通的2个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包括左固定圈、下管夹、上管夹、右固定圈、筒形出气口、单孔橡胶膜。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下管夹与上管夹相嵌合套设在曝气管外表面,左固定圈与右固定圈相互平行并固定在下管夹的两端,所述上管夹设有筒形出气口,所述单孔橡胶膜设在筒形出气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单孔橡胶膜与筒形出气口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圈、右固定圈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曝气管外表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精筛塔连接有氧气储气罐,所述氧气储气罐由氧气进气管、罐体、内胆、出气管、底架组成,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底架,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氧气进气管、出气管,所述罐体内壁连接有内胆,所述氧气进气管与精筛塔相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氧气输出管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第一接枝聚乙烯层、阻隔层和第二接枝聚乙烯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的制氧机是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
本实用新型采用制氧机输氧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多,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变大,大大了提高曝气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转刷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孔膜空气扩散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连接有氧气储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氧气储气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中:制氧机-1、站台-2、栏杆-3、曝气池-4、搅拌器-5、支架-6、反冲洗进气管-7、扶手-8、梯子-9、固定杆-10、反冲洗进水管-11、滤头-40、垫层-41、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生物滤料层-43、喷头-44、布水管-45、曝气管-46、外壳-47、底座-101、固定支脚-102、第一吸附器-103、三通管-104、精筛塔-105、氧气输出管-106、第二吸附器-107、空压机-108、空气过滤器-109、进气管-110、控制柜-111、固定轴承-50、转刷-51、转轴-52、固定盘-53、支撑架-54、减速器-55、连接法兰-56、电机-67、左固定圈-420、下管夹-421、上管夹-422、右固定圈-423、筒形出气口-424、单孔橡胶膜-425、氧气储气罐-12、氧气进气管-120、罐体-121、内胆-122、出气管-123、底架-124、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220、第一接枝聚乙烯层-1221、阻隔层-1222、第二接枝聚乙烯层-1223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制氧机1、站台2、栏杆3、曝气池4、搅拌器5、支架6、反冲洗进气管7、扶手8、梯子9、固定杆10、反冲洗进水管11,所述曝气池4与搅拌器5相连接,所述曝气池4为方形结构,所述曝气池4的底部四个直角处焊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固定杆10相互平行且长度一致,所述固定杆10焊接在曝气池4的中间处,所述站台2半包围住曝气池4并连接于曝气池4外侧面,所述站台2的外侧与栏杆3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站台2的其中一端与梯子9固定连接,所述梯子9与地面成60度角,所述梯子9的内侧与曝气池4表面贴合,所述梯子9的外侧设有扶手8,所述扶手8顶部与栏杆3焊接在一起,所述反冲洗进气管7、反冲洗进水管11分别连接在曝气池4底部,所述制氧机1设在曝气池4侧面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曝气池4包括滤头40、垫层41、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生物滤料层43、喷头44、布水管45、曝气管46、外壳47,所述外壳47内部距离底部一定距离设有并列的滤头40,所述滤头40嵌入设在上方的垫层41中,所述生物滤料层43位于垫层41上方,所述生物滤料层43中包裹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通过曝气管46串联在一起,所述曝气管46与制氧机1连通,所述曝气管46与布水管45相互平行,所述外壳47内部顶层固定有布水管45,所述布水管45上均匀分布有喷头44;所述制氧机1由底座101、固定支脚102、第一吸附器103、三通管104、精筛塔105、氧气输出管106、第二吸附器107、空压机108、空气过滤器109、进气管110、控制柜111组成;所述第一吸附器103底部焊接有3根固定支脚102,3根固定支脚102成三足鼎立,所述固定支脚10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01上,所述第二吸附器107设在第一吸附器103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附器107的背面设有精筛塔105,所述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精筛塔105分别连接于三通管104的三个出口,所述精筛塔105设有氧气输出管106,所述控制柜111位于第二吸附器107、第一吸附器103的中间前方,所述控制柜111通过旋转分离阀与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柜111与设在第二吸附器107侧面的空压机108通过电连接,所述空压机108与空气过滤器109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109设有进气管110,所述氧气输出管106与曝气管46法兰连接,所述搅拌器5包括固定轴承50、转刷51、转轴52、固定盘53、支撑架54、减速器55、连接法兰56、电机67,所述固定轴承50固定在外壳47内壁上,所述转轴52水平放置,所述转轴52上均匀分布有转刷51,所述固定轴承50套设有转轴52的一端,所述转轴52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盘53中央与减速器5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53与支撑架54相连接,所述减速器55设置在支撑架54内部,所述支撑架54通过连接法兰56与电机6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7与减速器55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盘53贴合在外壳47外侧面,所述转刷51、转轴52设在外壳47内部,所述支撑架54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支撑架54挖空有相通的2个方形孔,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包括左固定圈420、下管夹421、上管夹422、右固定圈423、筒形出气口424、单孔橡胶膜425,所述所述下管夹421与上管夹422相嵌合套设在曝气管46外表面,左固定圈420与右固定圈423相互平行并固定在下管夹421的两端,所述上管夹422设有筒形出气口424,所述单孔橡胶膜425设在筒形出气口424中,所述单孔橡胶膜425与筒形出气口42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左固定圈420、右固定圈423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曝气管46外表面相配合。
本专利所说的空压机108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
在进行使用时,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由增氧机制造的氧气进行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高浓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以及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
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1、站台2、栏杆3、曝气池4、搅拌器5、支架6、反冲洗进气管7、扶手8、梯子9、固定杆10、反冲洗进水管11、滤头40、垫层41、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生物滤料层43、喷头44、布水管45、曝气管46、外壳47、底座101、固定支脚102、第一吸附器103、三通管104、精筛塔105、氧气输出管106、第二吸附器107、空压机108、空气过滤器109、进气管110、控制柜111、固定轴承50、转刷51、转轴52、固定盘53、支撑架54、减速器55、连接法兰56、电机67、左固定圈420、下管夹421、上管夹422、右固定圈423、筒形出气口424、单孔橡胶膜4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曝气池一般直接采用空气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少,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小,曝气的效率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成,采用制氧机输氧进行曝气,氧气含量多,水体与氧气的接触面变大,大大了提高曝气的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制氧机1由底座101、固定支脚102、第一吸附器103、三通管104、精筛塔105、氧气输出管106、第二吸附器107、空压机108、空气过滤器109、进气管110、控制柜111组成;所述第一吸附器103底部焊接有3根固定支脚102,3根固定支脚102成三足鼎立,所述固定支脚10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01上,所述第二吸附器107设在第一吸附器103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附器107的背面设有精筛塔105,所述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精筛塔105分别连接于三通管104的三个出口,所述精筛塔105设有氧气输出管106,所述控制柜111位于第二吸附器107、第一吸附器103的中间前方,所述控制柜111通过旋转分离阀与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柜111与设在第二吸附器107侧面的空压机108通过电连接,所述空压机108与空气过滤器109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109设有进气管110,所述氧气输出管106与曝气管46法兰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过程中,制氧机可能出现故障无法及时进行供氧,拖慢废水处理进程。
参考图1-图9,所述精筛塔105连接有氧气储气罐12,所述氧气储气罐12由氧气进气管120、罐体121、内胆122、出气管123、底架124组成,所述罐体121的底部焊接有底架124,所述罐体121的外表面分别连接有氧气进气管120、出气管123,所述罐体121内壁连接有内胆122,所述氧气进气管120与精筛塔105相连接,所述出气管123与氧气输出管106联通,所述内胆12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层1220、第一接枝聚乙烯层1221、阻隔层1222和第二接枝聚乙烯层1223。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氧气进行储存,便于在制氧机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供氧,且内胆具有较为优异的耐酸碱腐蚀性,从而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极具工业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成,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结构包括制氧机(1)、站台(2)、栏杆(3)、曝气池(4)、搅拌器(5)、支架(6)、反冲洗进气管(7)、扶手(8)、梯子(9)、固定杆(10)、反冲洗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池(4)与搅拌器(5)相连接,所述曝气池(4)为方形结构,所述曝气池(4)的底部四个直角处焊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固定杆(10)相互平行且长度一致,所述固定杆(10)焊接在曝气池(4)的中间处,所述站台(2)半包围住曝气池(4)并连接于曝气池(4)外侧面,所述站台(2)的外侧与栏杆(3)垂直焊接在一起,所述站台(2)的其中一端与梯子(9)固定连接,所述梯子(9)与地面成60度角,所述梯子(9)的内侧与曝气池(4)表面贴合,所述梯子(9)的外侧设有扶手(8),所述扶手(8)顶部与栏杆(3)焊接在一起,所述反冲洗进气管(7)、反冲洗进水管(11)分别连接在曝气池(4)底部,所述制氧机(1)设在曝气池(4)侧面且两者相连通;
所述曝气池(4)包括滤头(40)、垫层(41)、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生物滤料层(43)、喷头(44)、布水管(45)、曝气管(46)、外壳(47),所述外壳(47)内部距离底部一定距离设有并列的滤头(40),所述滤头(40)嵌入设在上方的垫层(41)中,所述生物滤料层(43)位于垫层(41)上方,所述生物滤料层(43)中包裹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通过曝气管(46)串联在一起,所述曝气管(46)与制氧机(1)连通,所述曝气管(46)与布水管(45)相互平行,所述外壳(47)内部顶层固定有布水管(45),所述布水管(45)上均匀分布有喷头(44);
所述制氧机(1)由底座(101)、固定支脚(102)、第一吸附器(103)、三通管(104)、精筛塔(105)、氧气输出管(106)、第二吸附器(107)、空压机(108)、空气过滤器(109)、进气管(110)、控制柜(111)组成;
所述第一吸附器(103)底部焊接有3根固定支脚(102),3根固定支脚(102)成三足鼎立,所述固定支脚(10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01)上,所述第二吸附器(107)设在第一吸附器(103)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附器(107)的背面设有精筛塔(105),所述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精筛塔(105)分别连接于三通管(104)的三个出口,所述精筛塔(105)设有氧气输出管(106),所述控制柜(111)位于第二吸附器(107)、第一吸附器(103)的中间前方,所述控制柜(111)通过旋转分离阀与第一吸附器(103)、第二吸附器(107)底部相连接,所述控制柜(111)与设在第二吸附器(107)侧面的空压机(108)通过电连接,所述空压机(108)与空气过滤器(109)相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109)设有进气管(110),所述氧气输出管(106)与曝气管(46)法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5)包括固定轴承(50)、转刷(51)、转轴(52)、固定盘(53)、支撑架(54)、减速器(55)、连接法兰(56)、电机(6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承(50)固定在外壳(47)内壁上,所述转轴(52)水平放置,所述转轴(52)上均匀分布有转刷(51),所述固定轴承(50)套设有转轴(52)的一端,所述转轴(52)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盘(53)中央与减速器(55)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53)与支撑架(54)相连接,所述减速器(55)设置在支撑架(54)内部,所述支撑架(54)通过连接法兰(56)与电机(6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7)与减速器(55)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盘(53)贴合在外壳(47)外侧面,所述转刷(51)、转轴(52)设在外壳(4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4)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支撑架(54)挖空有相通的2个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孔膜空气扩散器(42)包括左固定圈(420)、下管夹(421)、上管夹(422)、右固定圈(423)、筒形出气口(424)、单孔橡胶膜(4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夹(421)与上管夹(422)相嵌合套设在曝气管(46)外表面,左固定圈(420)与右固定圈(423)相互平行并固定在下管夹(421)的两端,所述上管夹(422)设有筒形出气口(424),所述单孔橡胶膜(425)设在筒形出气口(424)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孔橡胶膜(425)与筒形出气口(424)采用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圈(420)、右固定圈(423)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曝气管(46)外表面相配合。
CN201721139408.2U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1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9408.2U CN207451712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9408.2U CN207451712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1712U true CN207451712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940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1712U (zh) 2017-09-06 2017-09-06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1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252A (zh) * 2019-09-05 2019-12-13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一种酸性矿业废水和畜禽废水的混合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252A (zh) * 2019-09-05 2019-12-13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 一种酸性矿业废水和畜禽废水的混合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0489B (zh)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净化设备
CN105130130B (zh) 一种生物净化与光催化双联污水处理塔
CN207486952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286131A (zh) 用于吸附器床的限制器
CN107051087A (zh) 一种抗冲击烟气净化装置
CN110194540A (zh) 一种化工污水及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7451712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曝气滤池
CN102989263A (zh) 高效径向流吸附塔
CN101037276B (zh) 扬水曝气强化活性炭吸附改善水源水质装置
CN217829564U (zh) 一种环保型水循环式填料喷淋塔
CN105253946B (zh) 基于选择性吸附净化原理的多级活性炭吸附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255A (zh) 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及应用其处理原水的方法
CN109574198A (zh) 臭氧催化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3877962U (zh) 一种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
CN211039029U (zh) 一种罗茨风机过滤装置
CN107413167A (zh) 一种双重空气净化机
CN210631933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器
CN108975591B (zh) 环境工程污染治理的流化床吸附设备
CN116553651B (zh) 一种可连续过滤的组装式污水处理塔
CN207227153U (zh) 一种一体化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4570996U (zh) 一种高效曝气生物滤池
CN22058947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的活性炭吸附床
CN2873759Y (zh) 复合生物过滤器
CN110787619A (zh) 一种化工生产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0341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