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4092U - 一种捕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捕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4092U
CN207444092U CN201721137133.9U CN201721137133U CN207444092U CN 207444092 U CN207444092 U CN 207444092U CN 201721137133 U CN201721137133 U CN 201721137133U CN 207444092 U CN207444092 U CN 207444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ust
support axis
frame
connecting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71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占武
陈吉军
郭学良
庞建华
宋彦文
努尔兰·哈斯木
艾合待木·艾买提
王艳红
热孜古丽·阿布拉
薛东耘
克然木·司马义
海萨尔·卡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umqi Maoyuan Gua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rumqi Maoyuan Gua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umqi Maoyuan Gua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rumqi Maoyuan Guangs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71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4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4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40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蝗器,包括左捕蝗框、右捕蝗框、轴夹、左支撑轴、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升降装置、右支撑轴、可调节连接板、固定连接板;所述左捕蝗框与左支撑轴滑动连接,右捕蝗框与右支撑轴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轴夹;所述左支撑轴右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右支撑轴左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所述左支撑轴、右支撑轴的中间端固定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左支撑轴与右支撑轴之间,升降装置上安装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可调节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装置惊扰后,将起跳在捕蝗框范围内的蝗虫吸入捕捉网中,从而达到捕捉的目的,捕捉范围大,工作效率高,便于拆卸,作业、维护费用低,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捕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害虫捕捉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捕蝗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繁殖速度很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它对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比较敏感,且蝗虫依靠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每年为了灭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劳动强度大,但效果却不能让人满意。
常规的方法喷洒药剂为主,除了防治成本较高之外,沉积在土壤中,长期喷洒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也有使用捕捉蝗虫的设备,可以用于较为广泛的平原区域。
捕蝗器应用于草原蝗虫治理,采用简单便捷的连接结构,通过放牧人员的工作特点,进行随走随治理的方式,避免药物对植被、土壤等环境的污染,避免了生物防治的时节性,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治理的灵活性,达到了治理效果。国内扑蝗设备有气吸式自行走设备、气吸式车载式设备,都依靠独外加的动力源,能耗高,受地形条件限制,并且现有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但真正杀死的蝗虫却很少。
申请号为200710132673中国专利公开了车载气力蝗虫捕集机,该过程需要采用使用发电机和离心风机供电产生干扰气流对地表附近的蝗虫产生干扰,但是需要额外的动力输入,并且机构显得十分笨重,导致机器的适用性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捕蝗器,采用自适应调节技术和伯努利原理结合,通过行走装置惊扰后,将起跳在捕蝗框范围内的蝗虫吸入捕捉网中,从而达到捕捉的目的,捕捉范围大,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作业、维护费用低,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捕蝗器,包括左捕蝗框、右捕蝗框、轴夹、左支撑轴、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升降装置、右支撑轴、可调节连接板、固定连接板;所述左捕蝗框与左支撑轴滑动连接,右捕蝗框与右支撑轴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轴夹;所述左支撑轴右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右支撑轴左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所述左支撑轴、右支撑轴的中间端固定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位于左支撑轴与右支撑轴之间,升降装置上安装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可调节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左捕蝗框与右捕蝗框左右对称设置,左捕蝗框、右捕蝗框上分别设固定设置捕捉网。
作为优选,所述轴夹在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共有4个,分别固定在左捕蝗框上部左右两端和右捕蝗框上部左右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左右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包括弹簧支架和弹簧,弹簧支架与左支撑轴、右支撑轴固接,弹簧支架侧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左捕蝗框、右捕蝗框上端设置有延伸杆,弹簧另一端与延伸杆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侧面设置有2个通孔,通孔的尺寸为直径14mm,通孔间距为35mm,通孔内固定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左支撑轴和右支撑轴的中间端弯曲固定在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升降装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连接板从固定连接板底部延伸出去,可调节连接板固定到行走装置后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中间重叠固定,重叠部分上下平行分布,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顶部前后侧分别设置腰型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板侧面设置安装孔,固定连接板通过安装孔与升降装置固定,固定连接板顶部设置1个直径为10mm的中心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连接板顶部固定安装无线电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伯努利原理和自调节技术结合,无需外界动力输入,捕捉框受到冲击弹起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自动回落,捕捉范围大,工作效率高,物理捕捉对环境无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适用宽度200-340mm的摩托车座椅,适合地形条件范围广,可以适应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适配柔性高。
3、本实用新型捕蝗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作业、维护费用低,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捕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捕蝗器的主视图;
图3是一种捕蝗器的俯视图;
图4是一种捕蝗器的右视图。
图中1-左捕蝗框;2-右捕蝗框;3-轴夹;4-左支撑轴;5-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01-弹簧支架;502-弹簧;6-升降装置;7-右支撑轴;8-可调节连接板;801-左连接板;802-右连接板;9-固定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轴夹3、左支撑轴4、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升降装置6、右支撑轴7、可调节连接板8、固定连接板9;所述左捕蝗框1与左支撑轴4滑动连接,右捕蝗框2与右支撑轴7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上固定安装有轴夹3;所述左支撑轴4右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右支撑轴7左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所述左支撑轴4、右支撑轴7的中间端固定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位于左支撑轴4与右支撑轴7之间,升降装置6上安装有固定连接板9;所述固定连接板9底部固定安装有可调节连接板8。
所述左捕蝗框1与右捕蝗框2左右对称设置,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上分别设固定设置捕捉网。
所述轴夹3在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共有4个,分别固定在左捕蝗框1上部左右两端和右捕蝗框2上部左右两端。
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包括弹簧支架501和弹簧502,弹簧支架501与左支撑轴4、右支撑轴7固接,弹簧支架501侧面与弹簧502的一端固定,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上端设置有延伸杆,弹簧502另一端与延伸杆固定。
所述升降装置6侧面设置有2个通孔,通孔的尺寸为直径14mm,通孔间距为35mm,通孔内固定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的中间端弯曲固定在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升降装置6之间。
所述可调节连接板8从固定连接板9底部延伸出去,可调节连接板8固定到如摩托车等行走装置的后座上。所述可调节连接板8包括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中间重叠固定,重叠部分上下平行分布,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顶部前后侧分别设置腰型孔。
所述固定连接板9侧面设置安装孔,固定连接板9通过安装孔与升降装置6固定,固定连接板9顶部设置1个直径为10mm的中心孔。所述固定连接板9顶部固定安装无线电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捕蝗器在工作过程中,具体使用时:
捕蝗器安装连接在摩托车等行走装置的后座上,首先调节好捕蝗器的位置,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轴向通过轴夹3定位,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可以在0~500mm的范围内在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上进行轴向距离调节,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的垂直角度也可以通过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调整,在遇到地面局部障碍物时,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受力绕轴转动,离开障碍物后在弹簧502的作用下归位,达到自动避障的效果,保证了工作状态的安全;
升降装置6侧面设置有2个通孔,通孔内固定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的中间端弯曲固定在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升降装置6之间,通过调整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在升降装置6上到合适的位置,再锁紧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作为固定,就可以调节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垂直方向的高度,调节范围0~70mm,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行走装置进行作业;
可调节连接板8左右调节可满足坐垫200~340mm宽度的行走装置,并且前后可以梯形调节,更加贴合坐垫;
然后通过无线电接受装置得到指令后,将捕蝗器安装在摩托车等行走装置上,摩托车前进时对蝗虫进行惊扰,蝗虫受到惊扰后起跳,起跳高度最大400mm,起跳角度44°~80°;捕蝗框1与捕捉网构成气流通道,根据伯努利原理,通过此部位的气流流速增加,压力降低,被惊扰后起跳后在捕蝗框1范围内的蝗虫将被吸入捕捉网中,从而达到捕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蝗虫质量、容重、跳跃速度、跳跃高度、跳跃角度、逃逸范围后,得出相应的数据,确定吸入口尺寸、挡板参数、行走速度等参数。利用伯努利原理和自调节技术结合,无需外界动力输入,物理捕捉对环境无污染,捕捉框受到冲击弹起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自动回落;装置可适用宽度200-340mm的摩托车座椅,适合地形条件范围广,可以适应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适配柔性高;捕蝗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作业、维护费用低,安全可靠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轴夹(3)、左支撑轴(4)、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升降装置(6)、右支撑轴(7)、可调节连接板(8)、固定连接板(9);所述左捕蝗框(1)与左支撑轴(4)滑动连接,右捕蝗框(2)与右支撑轴(7)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上固定安装有轴夹(3);所述左支撑轴(4)右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右支撑轴(7)左侧固接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所述左支撑轴(4)、右支撑轴(7)中间端固定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位于左支撑轴(4)与右支撑轴(7)之间,升降装置(6)上安装有固定连接板(9);所述固定连接板(9)底部固定安装有可调节连接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捕蝗框(1)与右捕蝗框(2)左右对称设置,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上分别设固定设置捕捉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夹(3)在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上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共有4个,分别固定在左捕蝗框(1)上部左右两端和右捕蝗框(2)上部左右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左右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框自动复位夹(5)包括弹簧支架(501)和弹簧(502),弹簧支架(501)与左支撑轴(4)、右支撑轴(7)固接,弹簧支架(501)侧面与弹簧(502)的一端固定,左捕蝗框(1)、右捕蝗框(2)上端设置有延伸杆,弹簧(502)另一端与延伸杆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侧面设置有2个通孔,通孔的尺寸为直径14mm,通孔间距为35mm,通孔内固定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左支撑轴(4)和右支撑轴(7)的中间端弯曲固定在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与升降装置(6)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板(8)从固定连接板(9)底部延伸出去,可调节连接板(8)固定到行走装置后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连接板(8)包括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中间重叠固定,重叠部分上下平行分布,左连接板(801)和右连接板(802)顶部前后侧分别设置腰型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9)侧面设置安装孔,固定连接板(9)通过安装孔与升降装置(6)固定,固定连接板(9)顶部设置1个直径为10mm的中心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9)顶部固定安装无线电接收装置。
CN201721137133.9U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捕蝗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4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7133.9U CN207444092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捕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7133.9U CN207444092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捕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4092U true CN207444092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71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44092U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捕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4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37423A1 (en) Straw spreader for a combine harvester
CN106879265A (zh) 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机
CN207444092U (zh) 一种捕蝗器
CN205005492U (zh) 一种轻简型叶菜蔬菜收获机
CN204907138U (zh) 马铃薯杀秧收秧机
CN202406479U (zh) 旋耕起垄施肥机
RU9362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а членистоногих с растений
CN102388853A (zh) 自走式吸虫机
AU2016203616A1 (en) Recycle and drift reduction spray system for vineyards and tree crops
CN206949333U (zh) 一种推拨防飘喷杆
US3136108A (en) Rotary mower with vine lifters
CN213426835U (zh) 一种深松灭草复合机
CN207869733U (zh) 一种新型自走韭菜收割机
CN108738642A (zh) 一种农用菌类植物培养料除草机
CN209185502U (zh) 一种新型播种机行间喷药装置
KR101386061B1 (ko) 집초기용 바퀴 완충 및 높이조절장치
CN107509712B (zh) 一种茶园吹风式物理除虫机
RU246376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брасывания соломы к зерноуборочному комбайну
CN109892109A (zh) 一种多用作物捡拾装置
JP3914823B2 (ja) 害虫防除用捕集機
CN205249979U (zh) 一种防止树木基部啃咬的自动报警保护装置
KR102381551B1 (ko) 승용농기계용 왕겨 평탄화 장치
Padmanatha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ower tiller operated rear mounted boom sprayer for cotton crop
RU216711U1 (ru) Агрегат для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высокостебельных культур
CN108719256A (zh) 一种用于果树育苗的农药喷洒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