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2869U -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2869U
CN207442869U CN201721587413.XU CN201721587413U CN207442869U CN 207442869 U CN207442869 U CN 207442869U CN 201721587413 U CN201721587413 U CN 201721587413U CN 207442869 U CN207442869 U CN 20744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tn
equipment
gate array
protection equipment
programmabl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74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衷宇清
毛为民
王浩
李俊浩
吴刚
安志峰
庄仲
黄捷
梁克林
陈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74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包括:第一保护设备、第二保护设备、第一PTN设备、第二PTN设备、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第一保护设备分别与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连接,第二保护设备分别与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连接,第一PTN设备与第三PTN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连通,第二PTN设备与第四PTN设备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连通,第一保护设备与第一客户设备连接,第二保护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连接。上述系统,通过两条传输通道同时传输业务数据,在其中一条传输通道故障时,第二保护设备可切换到另一条传输通道接收业务数据,保障业务数据的无损传输。

Description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支持多种基于分组交换业务的双向点对点连接通道,具有适合各种粗细颗粒业务、端到端的组网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网络系统中,电网生产应用系统生产控制大区中继电保护系统业务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业务,为对通信传输通道性能要求最为苛刻的两个业务。
目前继电保护系统业务和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业务主要采用一次群(E1)线路的2M复用与光纤直连两种通信连接方式,通过这两种通信连接方式实现业务数据端到端的传输,然而在业务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可能由于PTN设备或传输线路故障导致业务数据无法顺利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PTN网络线路故障时业务数据无法传输的问题,提供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包括:第一保护设备、第二保护设备、第一PTN设备、第二PTN设备、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
所述第一保护设备分别与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连接,所述第二保护设备分别与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连接,所述第一PTN设备与第三PTN设备之间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PTN设备与第四PTN设备之间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保护设备与第一客户设备连接,第二保护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所述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分别将接收的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发送至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所述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保护设备;所述第二保护设备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
所述第一PTN设备、第二PTN设备、第三PTN设备和第四PTN设备可为PTN网络的接入层设备、汇聚层设备等。
上述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通过第一PTN设备与第三PTN设备之间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第一PTN设备与第三PTN设备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两条通道同时传输业务数据,在其中一条传输通道故障时,接收端的第二保护设备仍可无损切换到另一条传输通道接收业务数据,保障业务数据的无损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监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传输质量,接收传输质量更好的传输通道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在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保证业务传输的同时,进一步采用具有选收业务质量更好的线路接收传输数据功能的第二保护设备,提升业务数据传输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装置、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和第一发送装置;所述第一接收装置一端与第一客户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与第一发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发送装置分别与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用于处理接收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发送装置,所述第一发送装置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还包括:第一告警装置和第二告警装置;所述第一告警装置与第一PTN设备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告警装置与第二PTN设备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告警装置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一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所述第二告警装置用于通过第二PTN设备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二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用于接收第一告警装置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接收第二告警装置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一发送装置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内部设置第一告警装置和第二告警装置,分别监测两条传输线路的告警信息,来获取两条线路的线路质量传输给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第一发送装置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使得该第一保护设备为具有优选发送业务数据至传输质量更优线路的功能的第一保护设备,提升了系统业务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还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于第一客户设备和第一PTN设备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在第一保护设备掉电时导通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一PTN设备的通信连接,保证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客户设备在保护设备掉电时的业务传输,在第一保护设备上电时切断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一PTN设备的通信连接,在第一保护设备重新上电时,恢复第一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用于为第一保护设备供电,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内置第一电源,可为保护设备供电提供双重保护,在外接电源开断时继续为第一保护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包括:第二接收装置、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第二发送装置、第三告警装置和第四告警装置;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一端分别与第一PTN设备和第二PTN设备连接,第二接收装置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与第二发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告警装置一端与第一PTN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四告警装置一端与第二PTN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发送装置与第二客户设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告警装置用于通过第三PTN设备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三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所述第四告警装置用于通过第四PTN设备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四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所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用于接收第三告警装置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接收第四告警装置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二接收装置接收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的业务数据,接收第二接收装置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发送装置;所述第二发送装置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保护设备内部设置第三告警装置和第四告警装置,分别监测两条传输线路的告警信息,来获取线路质量,选收线路质量较优的保护线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使得该第二保护设备为具有优选接收业务数据传输的功能的第二保护设备,提升了系统业务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于第三PTN设备和第二客户设备之间;
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在第二保护装置掉电时导通第三PTN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的通信连接,保证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客户设备在保护设备掉电时的业务传输,在第二保护装置上电时切断第三PTN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的通信连接,在第一保护设备重新上电时,恢复第一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用于为第二保护设备供电,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内置第一电源,可为保护设备供电提供双重保护,在外接电源开断时继续为第一保护设备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包括:第一保护设备110、第二保护设备120、第一PTN设备130、第二PTN设备140、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
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分别与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连接,所述第一PTN设备130与第三PTN设备150之间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PTN设备140与第四PTN设备160之间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与第一客户设备170连接,第二保护设备12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17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所述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分别将接收的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发送至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所述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保护设备120;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180。
上述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通过第一PTN设备130与第三PTN设备150之间的第一传输通道,以及第一PTN设备130与第三PTN设备150之间的第二传输通道,两条通道同时传输业务数据,在其中一条传输通道故障时,接收端的第二保护设备120仍可无损切换到另一条传输通道接收业务数据,保障业务数据的无损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第一保护设备和第二保护设备均同时具有收发功能,其中,第一传输通道的业务发送标记为TxA,第一传输通道的业务接收标记为RxA,第二传输通道的业务发送标记为TxB,第二传输通道的业务接收标记为RxB,第一用户设备的业务发送标记为TxU1,第一用户设备的业务接收标记为RxU1,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发送标记为TxU1,第二用户设备的业务接收标记为RxU1,第一保护设备与第二保护设备其中一个作为发送端的保护设备时,另一个即作为接收端的保护设备。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监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传输质量,接收传输质量更好的传输通道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180,在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保证业务传输的同时,进一步采用具有选收业务质量更好的线路接收传输数据功能的第二保护设备120,提升业务数据传输质量。
第一保护设备110可用于对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发送给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其内部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参见图2,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一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包括:第一接收装置112、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和第一发送装置115;
所述第一接收装置112一端与第一客户设备17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与第一发送装置115连接,所述第一发送装置115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装置112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17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芯片113,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用于处理接收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发送装置115,所述第一发送装置115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告警装置116和第二告警装置117;所述第一告警装置116与第一PTN设备130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二告警装置117与第二PTN设备140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
所述第一告警装置116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130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一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所述第二告警装置117用于通过第二PTN设备140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二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用于接收第一告警装置116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接收第二告警装置117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一发送装置115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110内部设置第一告警装置116和第二告警装置117,分别监测两条传输线路的告警信息,来获取两条线路的线路质量传输给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第一发送装置115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使得该第一保护设备110为具有优选发送业务数据至传输质量更优线路的功能的第一保护设备110,提升了系统业务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
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掉电等重大故障,为避免因增加2M通道自动切换保护装置而增加2M通道故障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继电器111,所述第一继电器111连接于第一客户设备170和第一PTN设备130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111用于在第一保护设备110掉电时导通第一客户设备170与第一PTN设备130的通信连接,保证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客户设备180在保护设备掉电时的业务传输,在第一保护设备110上电时切断第一客户设备170与第一PTN设备130的通信连接,在第一保护设备110重新上电时,恢复第一保护设备110的正常运行。
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入电源,该电源可以为外接的和/或内置的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电源114,所述第一电源114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一电源114用于为第一保护设备110供电,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110内置第一电源114,可为保护设备供电提供双重保护,在外接电源开断时继续为第一保护设备110供电。
第二保护设备120可用于对接收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处理后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180,其内部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参见图3,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第二保护设备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包括:第二接收装置124、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第二发送装置126、第三告警装置122和第四告警装置123;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124一端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第二接收装置124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与第二发送装置126连接,所述第三告警装置122一端与第一PTN设备1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所述第四告警装置123一端与第二PTN设备14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所述第二发送装置126与第二客户设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告警装置122用于通过第三PTN设备150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三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所述第四告警装置123用于通过第四PTN设备160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四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所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用于接收第三告警装置122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接收第四告警装置123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二接收装置124接收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的业务数据,接收第二接收装置124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发送装置126;所述第二发送装置126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180。
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保护设备120内部设置第三告警装置122和第四告警装置123,分别监测两条传输线路的告警信息,来获取线路质量,选收线路质量较优的保护线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180,使得该第二保护设备120为具有优选接收业务数据传输的功能的第二保护设备120,提升了系统业务数据传输的传输质量。
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掉电等重大故障,为避免因增加2M通道自动切换保护装置而增加2M通道故障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还包括:第二继电器121,所述第二继电器121连接于第三PTN设备150和第二客户设备180之间;
所述第二继电器121用于在第二保护装置掉电时导通第三PTN设备15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的通信连接,保证第一传输线路与第二客户设备180在保护设备掉电时的业务传输,在第二保护装置上电时切断第三PTN设备15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的通信连接,在第一保护设备110重新上电时,恢复第一保护设备110的正常运行。
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接入电源,该电源可以为外接的和/或内置的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还包括:第二电源127,所述第二电源127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所述第二电源127用于为第二保护设备120供电,通过在第一保护设备110内置第一电源114,可为保护设备供电提供双重保护,在外接电源开断时继续为第一保护设备110供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设备(110)、第二保护设备(120)、第一PTN设备(130)、第二PTN设备(140)、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
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分别与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连接,所述第一PTN设备(130)与第三PTN设备(150)之间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PTN设备(140)与第四PTN设备(160)之间通过第二传输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与第一客户设备(170)连接,第二保护设备(12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17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所述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所述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分别将接收的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发送至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所述第三PTN设备(150)和第四PTN设备(160)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保护设备(120),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包括:第一接收装置(112)、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和第一发送装置(115);
所述第一接收装置(112)一端与第一客户设备(17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与第一发送装置(115)连接,所述第一发送装置(115)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装置(112)用于接收第一客户设备(170)发送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
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用于处理接收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发送装置(115);
所述第一发送装置(115)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分别发送至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告警装置(116)和第二告警装置(117);
所述第一告警装置(116)与第一PTN设备(130)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二告警装置(117)与第二PTN设备(140)连接,并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
所述第一告警装置(116)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130)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一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
所述第二告警装置(117)用于通过第二PTN设备(140)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二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
所述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用于接收第一告警装置(116)产生的第一告警信号,接收第二告警装置(117)产生的第二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一发送装置(115)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继电器(111),所述第一继电器(111)连接于第一客户设备(170)和第一PTN设备(130)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111)用于在第一保护设备(110)掉电时导通第一客户设备(170)与第一PTN设备(130)的通信连接,在第一保护设备(110)上电时切断第一客户设备(170)与第一PTN设备(130)的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设备(110)还包括:第一电源(114),所述第一电源(114)与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连接,所述第一电源(114)用于为第一保护设备(110)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包括:第二接收装置(124)、第一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13)、第二发送装置(126)、第三告警装置(122)和第四告警装置(123);
所述第二接收装置(124)一端分别与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连接,第二接收装置(124)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与第二发送装置(126)连接,所述第三告警装置(122)一端与第一PTN设备(1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所述第四告警装置(123)一端与第二PTN设备(14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
所述第二发送装置(126)与第二客户设备(18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告警装置(122)用于通过第三PTN设备(150)对第一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三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
所述第四告警装置(123)用于通过第四PTN设备(160)对第二传输通道的故障产生第四告警信号,并将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发送至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
所述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用于接收第三告警装置(122)产生的第三告警信号,接收第四告警装置(123)产生的第四告警信号,并控制第二接收装置(124)接收等级较低的告警信号对应的PTN设备的业务数据,接收第二接收装置(124)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发送装置(126);
所述第二发送装置(126)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客户设备(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还包括:第二继电器(121),所述第二继电器(121)连接于第三PTN设备(150)和第二客户设备(180)之间;
所述第二继电器(121)用于在第二保护装置掉电时导通第三PTN设备(15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的通信连接,在第二保护装置上电时切断第三PTN设备(150)与第二客户设备(180)的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还包括:第二电源(127),所述第二电源(127)与第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125)连接,所述第二电源(127)用于为第二保护设备(120)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设备(120)用于通过第一PTN设备(130)和第二PTN设备(140)监测第一传输通道和第二传输通道的传输质量,接收传输质量更好的传输通道的业务数据,并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二客户设备(180)。
CN201721587413.XU 2017-11-22 2017-11-22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Active CN20744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7413.XU CN207442869U (zh) 2017-11-22 2017-11-22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7413.XU CN207442869U (zh) 2017-11-22 2017-11-22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2869U true CN207442869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87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7413.XU Active CN207442869U (zh) 2017-11-22 2017-11-22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2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5087B (zh) 一种无线基站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相关设备
CN105323080B (zh) 一种链路备份、电源备份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2441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CN108259068B (zh) 光伏系统安全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257300B (zh) 一种无线备份的4g接入设备、系统及其方法
CN105915426B (zh) 环形网络的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0854798A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差动继电保护通信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977115A (zh) 一种实现以太网供电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41035A (zh) 中压电源
CN107426756A (zh) 热备份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接口控制模块
KR101825030B1 (ko) PoE를 이용한 링 네트워크 장치, 시스템 및 네트워크 장애 복구 방법
CN103036724B (zh) 状态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组合设备
CN107749798A (zh) 通信网络系统、分流器设备及其接入双向传输网络的方法
CN103067205B (zh) 同一主机管理下共用同一地址的rt与备份rt切换方法
CN104394012B (zh) 集群路由器、mpu及其故障的确定方法、感知控制器
CN104079396A (zh) 网络冗余结构
CN207442869U (zh)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系统
CN104753754A (zh) 一种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889369A (zh) 一种多网冗余数据传输方法
CN104901880B (zh) 一种业务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94710B (zh) 一种环网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7911275A (zh) 管理型交换机与非管理型交换机环网组成装置及系统
CN101764902A (zh) 一种实现在线通信设备断电时保持通信线路接通的方法
CN108111219A (zh) Ptn网络的无损切换方法、装置及无损切换ptn系统
CN109413594B (zh) 一种生产实时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8

Address after: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20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Tianhe South Road, No. two, No. 2, N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