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35069U - 过滤器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过滤器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35069U
CN207435069U CN201721375582.7U CN201721375582U CN207435069U CN 207435069 U CN207435069 U CN 207435069U CN 201721375582 U CN201721375582 U CN 201721375582U CN 207435069 U CN207435069 U CN 207435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water
carbon
plinth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5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婕
陈伟明
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5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35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35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3506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1140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78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器及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所述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瓶和接头座;所述过滤瓶包括滤瓶及盖合于所述滤瓶上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安装头,所述顶盖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接头座包括接头座本体,所述接头座本体具有向下开放的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以使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能够提高该过滤器与外部水管连接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过滤器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常规的过滤器应用于冰箱中时,通常需要大量的管路连接零件(如双通接头、转接头或导流管等)将过滤器连接到冰箱的水系统管路中,如此则导致过滤器与水系统管路的装配较为繁琐,当需要更换或维修过滤器时,需要将过滤器连同这些管路连接零件一齐拆卸下来,拆装过程繁琐,装配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过滤器,旨在提高所述过滤器与外部水管连接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瓶和接头座;所述过滤瓶包括滤瓶及盖合于所述滤瓶上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安装头,所述顶盖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接头座包括接头座本体,所述接头座本体具有向下开放的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以使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安装头包括自所述盖体顶面向上凸设的基台,以及设于所述基台上的头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于所述头部;所述容腔具有对应供所述头部容置的上环腔及供所述基台容置的下环腔,所述基台与所述接头座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台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挂臂,所述接头座于所述下环腔的侧壁凸设有搭接台,所述挂臂沿所述搭接台的一侧伸入所述下环腔内,并通过旋转搭接至所述搭接台上。
优选地,所述接头座本体于所述搭接台上方的侧壁贯设有透视孔。
优选地,所述容腔具有连接所述上环腔与所述下环腔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自下向上呈渐缩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挂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接头座对应每一所述挂臂设置一所述搭接台。
优选地,所述接头座还包括与所述接头座本体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以与冰箱连接。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和出水管于所述接头座本体的同一高度上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板的上端设有两呈半环状设置的环扣,其中一所述环扣环套在所述供水管上,另一所述环扣环套在所述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过滤瓶包括设于所述滤瓶内的滤芯,所述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瓶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水腔,所述滤芯的内部具有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其中之一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滤芯包括上下端开口的呈筒状设置设置的碳棒,所述碳棒由碳粉和纳米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碳粉的粒径范围为20μm~85μm。
优选地,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范围为15μm~80μm。
优选地,所述碳棒侧壁的厚度范围为6mm~40mm。
优选地,所述碳棒包括呈内外层间设置的两碳层,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大于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水箱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瓶和接头座;所述过滤瓶包括滤瓶及盖合于所述滤瓶上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安装头,所述顶盖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接头座包括接头座本体,所述接头座本体具有向下开放的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以使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滤瓶的顶盖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使得所述过滤器的结构更为紧凑,减小了所述过滤器所占用的安装空间,从而通过所述顶盖与外界的水管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实现快捷安装;并增设一接头座,只需将所述接头座安装于冰箱上水管上,再将所述过滤瓶通过所述顶盖上的安装头可拆卸安装于其接头座本体的容腔内,即可使得所述顶盖上的进水口与所述接头座本体上的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接头座本体上的出水管连通,从而实现所述过滤瓶的安装。当需要维护或更换所述过滤瓶时,单独将所述过滤瓶单独拆卸下来即可。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过滤器连同管路连接零件一齐拆卸下来这种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结构紧凑而简单,与外部水管装配的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过滤器沿I-I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过滤器沿II-II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接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接头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接头座本体的侧视图;
图7为图5中接头座本体的仰视图;
图8为图3中过滤瓶的结构分解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另一实施例中碳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室外侧”、“室内侧”等的描述,则该“室外侧”、“室内侧”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室外侧”、“室内侧”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器,用于冰箱中,所述过滤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能够提高所述过滤器与外部水管连接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包括过滤瓶100及接头座60;其中,所述过滤瓶包括滤瓶100及密封盖合于滤瓶100上端的顶盖200,顶盖200包括盖体210及凸设于盖体210上的安装头220,顶盖200设有贯穿安装头220的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接头座600包括接头座本体610,接头座本体610具有向下开放的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供水管4a和出水管5a,安装头2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以使进水口221与供水管4a连通,出水口222与出水管5a连通。
所述过滤瓶可以是一级过滤瓶或多级过滤瓶,在此没有限定。接头座本体610的容腔与顶盖200的外轮廓相适配,以在安装头220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接头座本体610完全盖合于顶盖200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顶盖200设置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减小了所述过滤器的安装空间,使得所述过滤器的结构更为紧凑,更易于安装;并增设一接头座600,只需将接头座600安装于冰箱上水管上,再将所述过滤瓶通过顶盖200上的安装头220可拆卸安装于其接头座本体610的容腔内,即可使得顶盖200上的进水口221与接头座本体610上的供水管4a连通,出水口222与接头座本体610上的出水管5a连通,从而实现所述过滤瓶的安装。当需要维护或更换所述过滤瓶时,单独将所述过滤瓶单独拆卸下来即可。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过滤器连同管路连接零件一齐拆卸下来这种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结构紧凑而简单,与外部水管装配的更为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顶盖200与接头座600连接,安装头220包括自盖体210顶面向上凸设的基台,以及设于所述基台上的头部,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设于所述头部;所述容腔具有对应供所述头部容置的上环腔及供所述基台容置的下环腔,所述基台与接头座本体610连接。
所述基台与接头座本体610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所述容腔的侧壁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基台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基台与接头座600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挂臂223,接头座600于所述外环腔的侧壁凸设有所述搭接台,挂臂223沿所述搭接台的一侧伸入所述下环腔内,并通过旋转搭接至所述搭接台上。
装配时,将挂臂223对准所述搭接台的一侧,以将顶盖200向上推入接头座本体610的容腔中,直至安装头220与所述下环腔的顶端抵接,再旋转顶盖200,使得挂臂223在此旋转过程中,搭接到所述搭接台上,在所述搭接台的支撑作用力下,顶盖200不能向下脱离接头座600,从而将所述过滤瓶安装于接头座600上。当需要拆卸所述过滤瓶时,旋转顶盖200,使得挂臂223在此旋转过程中离开所述搭接台,再将顶盖200自接头座本体610的容腔拉出即可。显然,这种课拆卸连接方式更为简单,易操作。
为了确保当挂臂223搭接在所述搭接台上时,防止挂臂223随意活动而外脱,优选地,在所述搭接台设有供挂臂223容置的限位槽(未图示)。具体可以在所述所述搭接台台面上凹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限位槽,或者在所述搭接台的两侧凸设的两凸起部,以在所述两凸起部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
为确保顶盖200与接头座本体610连接的稳定性,挂臂22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接头座本体610对应每一挂臂223设置一所述搭接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挂臂2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臂223沿所述基台的径向对称设于其侧壁上。接头座本体610于所述下环腔的同一环周设有两间隔设置的搭接台,从而两所述搭接台于所述下环腔的侧壁上限定出两导槽611,两挂臂分别对应两导槽611推入所述下环腔内,然后通过旋转25°~50°搭接到所述搭接台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顶盖200旋转,所述容腔具有连接所述上环腔与所述下环腔的连接环612,连接环612的自下向上呈渐缩状设置。如此设置,在将顶盖200向上推入接头座本体610的容腔的过程中,当挂臂223与连接环612抵顶时,可判断顶盖200推入到位,此时将顶盖200旋转,使得挂臂223顺沿连接环612的环周旋转至所述搭接台上。
为便于查看挂臂223是否搭接到位,接头座本体610于所述搭接台上方的侧壁贯设有透视孔613,用户通过所述透视穿可查看挂臂223是否准确搭接在所述搭接台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接头座600,接头座600还包括与接头座本体610连接的定位板620,定位板620用以与冰箱连接。当接头座600与冰箱的水管连接后,将接头座600通过定位板620定位安装于所述冰箱上,使得接头座600安装更稳定,不轻易活动,从而方便在接头座600上拆装所述过滤瓶。
定位板620可以与冰箱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均可,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定位板620于其板面贯设有多个定位孔,用以通过螺钉定位至所述冰箱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过滤器结构更为紧凑,供水管4a和出水管5a于接头座本体610的同一高度上呈横向延伸设置,定位板620的上端设有两呈半环状设置的环扣,其中一所述环扣环套在供水管4a上,另一所述环扣环套在出水管5a。
这种连接方式,一方面可实现定位板620与接头座本体610可拆卸连接,另一方面,挂钩622起到保护供水管4a及出水管5a的效果,避免供水管4a及出水管5a与所述冰箱的水管连接时,承载过大而发生破裂。
为防止接头座本体610积尘,接头座600还包括罩设于接头座600上的外盖罩6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瓶包括设于滤瓶100内的滤芯,所述滤芯的外表面与滤瓶100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水腔10,所述滤芯的内部具有第二水腔20,第一水腔10和第二水腔20其中之一与进水口221连通,另一与出水口222连通。
进水口221和出水口222的位置没有限定,可按所述顶盖的实际结构进行相应设计。若第二水腔20与进水口221连通时,则第一水腔10与出水口222连通;若第二水腔20与出水口222连通时,则第二水腔20与进水口22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均以第一水腔10与进水口221连通,第二水腔20与出水口222连通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原水从进水口221进入到第一水腔10内,并自第一水腔10向第二水腔20渗透,在此渗透过程中,原水被碳棒300过滤而形成净水,净水自出水口222离开第二水腔20,而供给到冰箱的制冰水系统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精简所述滤芯的结构,且确保所述滤芯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所述滤芯包括上下端开口的呈筒状设置的碳棒300,碳棒300由碳粉和纳米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滤芯还包括盖合碳棒300上端的上端盖400和盖合碳棒300下端的下端盖500;其中,下端盖500与滤瓶100的底部密封连接;上端盖400包括上盖体210及凸设于所述上盖体210上的连接头,第一过水道呈纵向贯穿所述上盖体210,而连通第一水腔10和进水口221;所述第二过水道呈纵向贯穿所述连接头,而连通第二水腔20和出水口222。过滤时,水依次经进水口221、第一过水道、第一水腔10、第二水腔20、第二过水道、出水口222流出。
为确保所述第一过水道与所述第二过水道完全隔绝,以避免原水与净水串流而混合,故在上端盖400于所述第一过水道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槽,以及安装于每一所述第一环形槽内的第一密封圈1a,以通过多个第一密封圈1a密封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从而将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隔离。
为确保出水口222进水口221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顶盖200于出水口222的外周面设有第二环形槽,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第二密封圈2a,从而通过第二密封圈2a密封进水口221与出水口222之间的间隙,避免出水口222发生渗漏。
为避免进水口221向外漏水,顶盖200于进水口221的外周面设有第三环形槽,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三环形槽的第三密封圈3a,从而当进水口221与供水管4a连接时,通过第三密封圈3a密封出水口222与供水管4a之间的间隙,避免原水与净水串流而混合。
所述纳米材料可以是非金属纳米材料,或者金属纳米材料。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材料为含钛纳米材料。由于碳棒300由碳粉和含钛纳米材料制成,所述碳粉作为骨架,所述含钛纳米材料分散在所述碳粉形成的骨架上时,碳粉不仅提高了所述含钛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还可增加所述含钛纳米材料的稳定性,从而使得碳棒300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碳棒300上微孔孔径较为均匀。因此,在原水经碳棒300渗透到第一水腔10的过程中,碳棒300不仅能够有效吸附原水中的余氯及挥发性有机物、去除高达99.6%以上重金属(如铅),还可有效拦截原水中的铁锈、泥沙、孢囊等物质。从而确保,即使所述过滤器仅具有一级过滤功能,但该过滤器具有更强的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所述碳粉具备较佳的活性吸附性能的同时,能够形成强度较佳的骨架,以稳定承载所述含钛纳米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粉的粒径范围为20μm~85μm,具体可以是30μm、40μm、50μm、60μm或70μm。
若所述碳粉的粒径小于范围20μm,则所述碳粉的粒径过小,一方面碳粉容易发生堆积,难以搭接成较稳定的骨架,不仅使得碳棒300的强度较差,且难以形成较为均匀的孔隙;另一方面所述碳粉与所述含钛纳米材料的接触面积较小,对所述含钛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的增强效果不明显。若所述碳粉的粒径大于85μm,则所述碳粉的粒径过大,所述碳粉在制作过程中易发生断裂,亦难以形成较为均匀的孔隙,不利于提高碳棒300的过滤效果。
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范围为15μm~80μm,具体可以是20μm、35μm、50μm、65μm或75μm。若所述含钛纳米材料的粒径小于15μm,则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过小,容易发生沉积,使得碳棒300的有效比表面积减小,降低其催化性能。若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大于75μm,则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过大,不易掺杂到由所述碳粉所形成的骨架中,且掺杂不均匀,进而导致碳棒300的过滤效果不佳。
理论碳棒300侧壁的厚度越大,其过滤效果越好,但是相应地,其成本及占用空间也随之增大;碳棒300侧壁的厚度越小,其成本及占用空间减小,但其过滤效果则较差。故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滤芯仅由碳棒300进行过滤,故为确保碳棒300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限定碳棒300侧壁的厚度范围为6mm~40mm,例如10mm、15mm、20mm、25mm,或者30mm等均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提高所述滤芯的过滤效果,碳棒300包括呈内外层间隔设置的两碳层,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大于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
具体地,在两所述碳层之间形成有一沉降空间330,两所述碳层分别为邻近第一水腔10的第一碳层310和邻近第二水腔20的第二碳层320,即是说,第一碳层310位于水流方向的上游,第二碳层320位于水流方向的下游。在原水渗透碳棒300的过程中,原水通过第一碳层310后进入到所述沉降空间330中,受到第二碳层320的拦截作用,水流速度减缓,水暂时存于所述沉降空间330内,并在所述沉降空间330内将部分颗粒物进行沉降,从而延缓碳棒300堵塞,最后在碳棒300内外的压力差作用下,水流逐渐渗透该第二碳层320而流出至第二水腔20内。
由此可见,通过限定第二碳层320的碳粉粒径大于第一碳层310的碳粉粒径,第二碳层320所具有的孔隙大于第一碳层310所具有的孔隙,从而在水渗透碳棒300的过程中,原水依次由第二碳层320过滤大颗粒物、沉降空间330沉降中等颗粒物、第一碳层310过滤小颗粒物,最后被过滤成净水自第二水腔20流出,从而实现碳棒300渐进式过滤,在提高碳棒300过滤效果的同时,有效延缓碳棒300堵塞。
为使得确保所述滤芯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所述沉降空间330的径向宽度范围为3mm~10mm,例如5mm、7mm、8mm或9mm均可。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沉降空间330的径向宽度,应为第一碳层310与第二碳层320之间等效间距。沉降空间330的径向宽度不宜过小,若小于3mm,则沉降空间330过窄,水尚未来不及在沉降空间330沉降颗粒物,即向第二碳层320渗出;沉降空间330的径向宽度亦不宜过大,若大于10mm,则沉降空间330过宽,则易导致碳棒300整体体积增大,占用较大的空间。
为了确保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能够有效过滤大颗粒物,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其碳粉粒径范围为40μm~75μm(如50μm、55μm、60μm、65μm或70μm)。具体地,第一碳层310的碳粉粒径范围为40μm~75μm,如此使得第一碳层310所具有的孔隙较大,从而确保水流顺畅通过,且同时能够有效过滤大颗粒物。
为确保所述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的过滤效果,其厚度范围为5mm~15mm(如8mm、10mm、12mm或14mm)。具体地,第一碳层310的厚度(如图3中H1所示)范围为5mm~15mm,从而在水流通过第一碳层310时,能够充分过滤水流中的大颗粒物,从而确保第一碳层310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
为了确保所述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能够有效过滤小颗粒物,所述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其碳粉粒径范围为25μm~60μm。具体地,第二碳层320的碳粉粒径为25μm~60μm,如此使得第二碳层320所具有的孔隙较小,从而可有效过滤小颗粒物。
为确保所述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的过滤效果,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其厚度范围为3mm~15mm(如5mm、8mm、10mm或12mm)。具体地,第二碳层320的厚度(如图3中H2所示)范围为3mm~15mm,从而在水流通过第二碳层320时,能够充分过滤该水流中的小颗粒物,从而确保第二碳层320320具有较佳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水箱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且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用以储存自所述过滤器排出的净水。由于本冰箱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水箱具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与冰箱中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连接,或设置于邻近所述蒸发器的位置处。所述冰箱工作时,由所述过滤器过滤排出的净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所述水箱中,再通过所述冰箱的送水管送出,并与所述蒸发器换热而制成冰/冰水,以此实现所述冰箱实时制取洁净的冰/冰水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过滤器,用于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瓶,包括滤瓶及盖合于所述滤瓶上端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及凸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安装头,所述顶盖设有贯穿所述安装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
接头座,包括接头座本体,所述接头座本体具有向下开放的容腔,以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顶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容腔内,以使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包括自所述盖体顶面向上凸设的基台,以及设于所述基台上的头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于所述头部;所述容腔具有对应供所述头部容置的上环腔及供所述基台容置的下环腔,所述基台与所述接头座本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的外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挂臂,所述接头座本体于所述下环腔的侧壁凸设有搭接台,所述挂臂沿所述搭接台的一侧伸入所述下环腔内,并通过旋转搭接至所述搭接台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座本体于所述搭接台上方的侧壁贯设有透视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具有连接所述上环腔与所述下环腔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自下向上呈渐缩状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接头座本体对应每一所述挂臂设置一所述搭接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座还包括与所述接头座本体连接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以与冰箱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和出水管于所述接头座本体的同一高度上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板的上端设有两呈半环状设置的环扣,其中一所述环扣环套在所述供水管上,另一所述环扣环套在所述出水管。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瓶包括设于所述滤瓶内的滤芯,所述滤芯的外表面与所述滤瓶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水腔,所述滤芯的内部具有第二水腔,所述第一水腔和所述第二水腔其中之一与所述进水口连通,另一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上下端开口的呈筒状设置设置的碳棒,所述碳棒由碳粉和纳米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粉的粒径范围为20μm~85μm。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的粒径范围为15μm~80μ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侧壁的厚度范围为6mm~40mm。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包括呈内外层间设置的两碳层,位于水流方向上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大于位于水流方向下游的碳层的碳粉粒径。
15.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水箱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
CN201721375582.7U 2017-10-23 2017-10-23 过滤器及冰箱 Active CN207435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5582.7U CN207435069U (zh) 2017-10-23 2017-10-23 过滤器及冰箱
PCT/CN2018/111140 WO2019080786A1 (zh) 2017-10-23 2018-10-22 过滤器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5582.7U CN207435069U (zh) 2017-10-23 2017-10-23 过滤器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35069U true CN207435069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4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5582.7U Active CN207435069U (zh) 2017-10-23 2017-10-23 过滤器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350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410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冰箱
WO2019080786A1 (zh) * 2017-10-23 2019-05-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冰箱
CN109708401A (zh) * 2018-10-11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净化过滤器装置、具有其的门体及一种冰箱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410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冰箱
WO2019080786A1 (zh) * 2017-10-23 2019-05-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过滤器及冰箱
CN109708401A (zh) * 2018-10-11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水净化过滤器装置、具有其的门体及一种冰箱
CN109708401B (zh) * 2018-10-11 2022-01-25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水净化过滤器装置、具有其的门体及一种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5069U (zh) 过滤器及冰箱
CN111115869A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05727637A (zh) 复合型过滤组件
CN20741842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家用式自来水过滤器
CN201997154U (zh) 水净化器
CN204319955U (zh) 立式燃气过滤器
CN207827879U (zh) 过滤器及冰箱
CN207085478U (zh) 一种自清洁过滤器
CN109694109A (zh) 过滤器及冰箱
CN207950963U (zh) 一种暖通空调用过滤器
CN206093147U (zh) 活动式水泵底阀
CN204411819U (zh) 自来水前置过滤器
CN204337912U (zh) 安装于燃气输配中的气体净化过滤装置
CN20753296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便拆卸的过滤网
CN208770931U (zh) 一种稳压型前置过滤器
CN205340319U (zh) 一种在线管道过滤器
CN205918938U (zh) 一种壁挂式管中管滤水龙头
CN204182216U (zh) 一种家用水龙头净水器
CN208373313U (zh) 一种搪玻璃t型过滤器
CN101422668A (zh) 新型板状微孔陶瓷滤芯及延长此滤芯使用寿命的方法
CN205055556U (zh) 过滤器
CN205031970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205740531U (zh) 一种一体式滤芯
CN218031973U (zh) 一种进水接头
CN206255905U (zh) 一种改进型的净水滤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