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6791U -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6791U
CN207426791U CN201721205264.6U CN201721205264U CN207426791U CN 207426791 U CN207426791 U CN 207426791U CN 201721205264 U CN201721205264 U CN 201721205264U CN 207426791 U CN207426791 U CN 207426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umulator
modules
bus
power
series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52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旭东
方耿
刘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tai intelligent Co Ltd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052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6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6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6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涉及供电控制技术领域,该直流电源装置包括与直流母线连接的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每个蓄电池串联连接,且正极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逆止二极管,负极输入端设置有第二逆止二极管;串联蓄电池结构还用于当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值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压时,为负载提供续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避免了单节蓄电池出现过充或者过放的现象,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有效解决了馈线支路故障隔离问题,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源系统通常由交流电源、整流设备、直流变换器、蓄电池组、直流配电设备组成,其中,蓄电池组多采用的是将多个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组,在交流失电的情况下,由蓄电池组直接给负载提供直流电源,保证负载正常工作。
但由于蓄电池的固有特性的影响,在蓄电池组充电和放电时会出现单节电池过充或过放的问题,使得蓄电池的性能会急剧恶化,引起其寿命和容量下降,而蓄电池组的寿命和容量由其中最差电池的寿命和容量决定,因此,当蓄电池组的其中一个蓄电池的性能下降时就会影响整组蓄电池,导致蓄电池组的寿命往往远低于蓄电池正常设计寿命。
现有技术中,虽已提出了间接并联蓄电池的方案,但这种方案又产生了直流电源系统馈线支路故障隔离问题,所以,针对上述由于单个蓄电池的性能下降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寿命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完善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以缓解了上述由于单个蓄电池的性能下降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寿命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包括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与直流母线连接;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且,每个DC/DC模块的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并联连接,蓄电池用于当交流失电时,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每个蓄电池串联连接,且,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一逆止二极管,第一逆止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二极管,第二逆止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串联蓄电池结构还用于当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值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压时,为负载提供续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DC/DC模块为双向DC/DC模块,双向DC/DC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接口、充放电电路和直流母线接口;双向DC/DC模块通过蓄电池接口与蓄电池连接,以及通过直流母线接口与直流母线连接;充放电电路包括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其中,充电回路用于当对应的蓄电池充电时,将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放电回路用于对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放电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LLC谐振电路和第一直流变换器,用于在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充电回路包括第二直流变换器、LLC谐振电路和降压电路,用于在蓄电池充电时,将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DC/DC模块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和通讯接口;通讯接口的一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监控单元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连接,用于对DC/DC模块的充放电进行监测,并将DC/DC模块的充放电数据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监控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母线之间,以及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直流母线之间均设置有直流熔断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直流电源装置,还包括:配电单元和AC/DC模块;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AC/DC模块的输入端通过交流母线连接;AC/D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配电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进线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传输到交流母线上,为AC/DC模块提供交流电源;AC/DC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装置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源系统还设置有监控单元,该监控单元分别与配电单元、AC/DC模块和直流电源装置连接,以对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AC/DC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AC/DC模块互相独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电单元为交流配电单元,交流配电单元设置有多个交流进线端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在直流电源装置中设置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且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和蓄电池,其中,每个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并且,每个DC/DC模块的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并联连接,能够在交流失电时,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同时,DC/DC模块能够对每个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单独控制,避免了单节蓄电池出现过充或者过放的现象,减少了由于单个蓄电池的性能下降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寿命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解决了间接并联蓄电池方案存在的馈线支路故障隔离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直流母线的电压水平,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向DC/DC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传统的电源系统在使用时,通常采用将多个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组的方式,研究表明,这种将蓄电池串联使用,具有以下缺点:
(1)蓄电池组定期需对其进行容量核容,以确定蓄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的电压及容量,从而保证电源系统在交流失电时可满足其后备时间。而串联的蓄电池组的核容工作需人工手动进行,增加人工成本和工作量,一旦蓄电池组在未核容期间出现故障,在交流失电时存在一定风险。
(2)当蓄电池组中某单节电池不符合要求时,需更换整组蓄电池,造成一定的浪费;各节蓄电池的参数需保持一致,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蓄电池无法混合使用,造成其利用效率低。
(3)有些电源系统采用冗余配置,多备一组蓄电池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其成本高且蓄电池组的维护工作量更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以减少上述蓄电池组串联使用时带来的缺点。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电源装置,该直流电源装置可以设置于的电源系统,用于给负载供电,如图1所示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串联蓄电池结构101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102,串联蓄电池结构101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102均与直流母线连接,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串联蓄电池结构101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102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每个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如图1所示的DC/DC模块1~n和蓄电池S1~Sn,每个DC/DC模块的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并联连接,每个蓄电池用于当交流失电时,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每个蓄电池除与DC/DC模块并联连接以外,每个蓄电池还串联连接,且,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一逆止二极管,如图1所示的D1,第一逆止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二极管D2,第二逆止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
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还用于当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值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压时,为负载提供续流,进一步保障了直流母线电压水平,并有效解决了馈线支路故障隔离问题,提高了直流电源装置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上述直流电源装置设置于的电源系统,因此,串联蓄电池结构中蓄电池的个数m可以根据该负载进行设置,相应的,串联蓄电池结构中DC/DC模块的数量m也与蓄电池的数量匹配。例如,当负载的工作电压为48V,每个蓄电池的电压为12V时,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中的串联蓄电池的个数可以为4个,以跟负载的用电情况进行匹配。进一步,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与直流母线的连接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串联蓄电池结构可以设置在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之前,还可以设置在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之后,还可以在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中选择任意的几个蓄电池串联连接起来组成串联蓄电池结构。应当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直流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将串联蓄电池结构设置在了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之前,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位置还可以有其他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具体实现时,上述直流母线可以连接AC/DC输出模块,AC/DC输出模块将获取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后,一方面可以给上述负载供电,另一方面可以给DC/DC模块供电,为配电系统馈线支路故障隔离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得当AC/DC输出模块出现交流失电时,可以由单节蓄电池通过DC/DC模块升压变换给负载供电,当配电系统过载或者短路故障,直流母线电压拉低到串联电池组电压时,则可以由串联蓄电池结构提供续流,达到进一步保障母线电压水平的目的,并解决馈线支路故障隔离问题,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在直流电源装置中设置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且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和蓄电池,其中,每个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并且,每个DC/DC模块的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并联连接,能够在交流失电时,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同时,DC/DC模块能够对每个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单独控制,避免了单节蓄电池出现过充或者过放的现象,减少了由于单个蓄电池的性能下降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寿命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上述DC/DC模块为双向DC/DC模块,图2示出了一种双向DC/DC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接口201、充放电电路和直流母线接口202;双向DC/DC模块通过蓄电池接口与蓄电池连接,以及通过直流母线接口与直流母线连接;
具体地,充放电电路包括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其中,充电回路用于当对应的蓄电池充电时,将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放电回路用于对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具体地,放电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203、LLC谐振电路204和第一直流变换器205,用于在蓄电池放电时,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其中,LLC谐振电路除包括决定谐振频率的电感(L)和电容(C)外,还包括一个额外的电感(L),故名为LLC谐振电路。
充电回路包括第二直流变换器206、LLC谐振电路204和降压电路207,用于在蓄电池充电时,将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上述DC/DC模块还设置有控制电路208和通讯接口209;通讯接口的一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监控单元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升压电路和降压电路连接,用于对DC/DC模块的充放电进行监测,并将DC/DC模块的充放电数据通过通讯接口上传至监控单元。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放电回路中的LLC谐振电路和充电回路中的LLC谐振电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在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中分别设置LLC谐振电路。考虑到节省成本,以及减少元器件提高系统稳定性等因素,通常使用一个LLC谐振电路就可以满足电路的使用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充放电回路中的LLC谐振电路优选为一个,使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共用该LLC谐振电路。在其他实施例中,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的LLC谐振电路可以分别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优选地,在图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如图3所示的另一种直流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除图1所示的各个结构以外,在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直流母线之间,以及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直流母线之间均可以设置有直流熔断器,如图3中的直流熔断器FS1和FS2。
以上述蓄电池为12V、负载的工作电压为48V为例进行说明,蓄电池放电时,通过放电回路将蓄电池输入的12V直流电压升压变换为48V直流电压,在交流失电的情况下,可利用蓄电池经DC/DC模块给直流母线提供直流电压。直流母线在交流正常供电情况下,通过充电回路将48V直流母线电压转换为10.2V~14.1V直流电压给蓄电池充电。直流电源装置的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是指每个DC/DC模块对应一节蓄电池,实现每节蓄电池之间的并联,同时,将其中多个蓄电池经逆止二极管、直流熔断器串联连接至直流母线上,实现蓄电池的串联使用。
因此,上述蓄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将蓄电池的充电及放电分隔开后,由DC/DC模块实现对单节电池的充电,在交流失电的情况下,可以由单节蓄电池通过DC/DC模块升压变换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当过载或者短路故障,出现母线电压低于串联蓄电池结构的电压时,可以通过串联蓄电池结构提供续流,通过逆止二极管、直流熔断器经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源装置,能够通过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单独给设备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通过DC/DC模块对每节蓄电池进行单独的充放电控制,有效避免了因蓄电池串联引起单节过充过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源装置进行理解,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系统。
如图4所示的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电源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还包括:配电单元401和AC/DC模块;
具体地,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AC/DC模块的输入端通过交流母线连接;AC/D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配电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进线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传输到交流母线上,为AC/DC模块提供交流电源;AC/DC模块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装置通过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进一步,对应于图4所示的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
上述电源系统还设置有监控单元402;监控单元402分别与配电单元、AC/DC模块和直流电源装置连接,以对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在实际使用时,上述AC/DC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AC/DC模块互相独立设置,如图5所示的AC/DC模块1~AC/DC模块k,同时,上述负载也可以有多个,每个负载可以通过馈线微断开关(图5所示的K1)与直流母线连接,以实现对负载的运行进行控制。在实际使用时,上述AC/DC模块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资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上述配电单元为交流配电单元,考虑到配电单元的稳定性,上述交流配电单元设置有多个交流进线端口,为了便于说明,在图5中仅示出了两个。每个交流进线端口与变电站的输出端连接,实现电源系统的持续稳定供电。
具体实现时,当交流正常供电时,交流配电单元将多路交流进线连接至交流母线上,为若干个互相独立设置的AC/DC模块提供交流电,AC/DC模块将交流电转换后给直流母线提供直流电,直流母线经过各馈线微断开关给设备供电,同时给直流电源装置供电,当交流母线掉电时,由直流电源装置直接给直流母线提供直流电。
上述监控单元还可以配置有上位机,用于检测交流配电单元、AC/DC模块和直流电源装置的运行状况,并根据具体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同时上传给上位机,汇报整个电源系统运行状况,保证电源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同时,还可通过直流电源装置的DC/DC模块给每节蓄电池进行在线核容功能,大大减少人力维护成本及工作量,解决了传统直流系统蓄电池核容非智能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电源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电源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直流电源装置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蓄电池结构和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和所述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与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和所述间接并联蓄电池结构均包括多个DC/DC模块,每个所述DC/DC模块配置一个蓄电池,且,每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蓄电池并联连接,所述蓄电池用于当交流失电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每个所述蓄电池串联连接,且,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一逆止二极管,所述第一逆止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逆止二极管,所述第二逆止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
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还用于当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值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电压时,为所述负载提供续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为双向DC/DC模块,所述双向DC/DC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蓄电池接口、充放电电路和直流母线接口;所述双向DC/DC模块通过所述蓄电池接口与蓄电池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直流母线接口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
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放电回路和充电回路;
其中,所述充电回路用于当对应的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直流电给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放电回路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所述直流母线,给所述负载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升压电路、LLC谐振电路和第一直流变换器,用于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将所述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变换,并将升压变换后的所述直流电输送至所述直流母线,给所述负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回路包括第二直流变换器、LLC谐振电路和降压电路,用于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将所述直流母线传输的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通过降压变换后的所述直流电给所述蓄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设置有控制电路和通讯接口;
所述通讯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监控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升压电路和所述降压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DC/DC模块的充放电进行监测,并将所述DC/DC模块的充放电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上传至所述监控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以及所述串联蓄电池结构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均设置有直流熔断器。
7.一种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源装置,还包括:配电单元和AC/DC模块;
所述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AC/DC模块的输入端通过交流母线连接;所述AC/D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
所述配电单元的输入端与交流进线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传输到所述交流母线上,为所述AC/DC模块提供交流电源;
所述AC/DC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直流母线给负载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还设置有监控单元;
所述监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配电单元、所述AC/DC模块和所述直流电源装置连接,以对所述电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AC/DC模块互相独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单元为交流配电单元,所述交流配电单元设置有多个交流进线端口。
CN201721205264.6U 2017-09-20 2017-09-20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Active CN207426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5264.6U CN207426791U (zh) 2017-09-20 2017-09-20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5264.6U CN207426791U (zh) 2017-09-20 2017-09-20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6791U true CN207426791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2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5264.6U Active CN207426791U (zh) 2017-09-20 2017-09-20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6791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072A (zh) * 2018-05-30 2018-09-04 南京麦格安倍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蓄电池航空起动电源系统
CN110739765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尼吉康株式会社 直流供电系统
CN110932572A (zh) * 2019-11-08 2020-03-27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电路及系统
CN110994754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一种便携式直流备用电源
CN111049245A (zh) * 2019-11-25 2020-04-2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高可靠性直流电源及检验方法
CN113285518A (zh) * 2021-04-12 2021-08-20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系统
CN113394765A (zh) * 2021-06-11 2021-09-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
CN113572183A (zh) * 2021-07-20 2021-10-29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站用蓄电池智能维护电路及维护方法
CN116742294A (zh) * 2023-08-15 2023-09-12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4072A (zh) * 2018-05-30 2018-09-04 南京麦格安倍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蓄电池航空起动电源系统
CN110739765A (zh) * 2018-07-19 2020-01-31 尼吉康株式会社 直流供电系统
CN110739765B (zh) * 2018-07-19 2023-08-25 尼吉康株式会社 直流供电系统
CN110932572A (zh) * 2019-11-08 2020-03-27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电路及系统
CN110932572B (zh) * 2019-11-08 2023-04-07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一种直流电源电路及系统
CN111049245B (zh) * 2019-11-25 2022-01-0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高可靠性直流电源及检验方法
CN111049245A (zh) * 2019-11-25 2020-04-2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用高可靠性直流电源及检验方法
CN110994754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威海供电公司 一种便携式直流备用电源
CN113285518A (zh) * 2021-04-12 2021-08-20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系统
CN113394765A (zh) * 2021-06-11 2021-09-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并联型直流电源系统
CN113572183A (zh) * 2021-07-20 2021-10-29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站用蓄电池智能维护电路及维护方法
CN116742294A (zh) * 2023-08-15 2023-09-12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CN116742294B (zh) * 2023-08-15 2023-10-27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电池簇的控制方法和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6791U (zh) 直流电源装置及电源系统
CN102064592B (zh) 一种大功率电池装置
CN106532889A (zh) 一种具有并联电池模块的直流电源系统及方法
CN107431373A (zh) 自适应电池组
CN201726205U (zh) 一种交流储能柜及储能电站系统
CN107370201A (zh) 基于蓄电池串并联组合的直流电源系统
CN106532888A (zh) 一种并联电池模块及方法
CN107069976A (zh) 一种可扩展的组串式大规模储能系统
CN110011408A (zh) 一种移动应急电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17302A (zh) 新型蓄电池组核容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109786866A (zh) 一种即插即用电池模块及电池储能系统
CN206272312U (zh) 一种具有并联电池模块的直流电源系统
CN107154666A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及供电系统
CN101944754A (zh) 一种直流升降压电路
CN104300605B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04317A (zh) 一种双向电能转移电路
CN206422584U (zh) 一种并联电池模块及直流电源系统
CN112803578A (zh) 一种智能配网电源模块及管理方法
CN110445162A (zh) 储能装置
CN107976639A (zh) 一种电池组老化装置及方法
CN107846075A (zh) 一种模块化分布式并联电池直流系统
CN100375366C (zh) 充放电系统及充放电方法
CN110380465A (zh) 智能电源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CN106300632B (zh) 直流不间断远程供电系统
CN210898547U (zh) 电动汽车退役电池母线耦合双向充放电通讯基站电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2

Address after: 518100 Honghui Industrial Park, No. 2 Road, Liuxian,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ntai intellig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Honghui Industrial Park, No. 2 Road, Liuxian,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ie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