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21683U -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 Google Patents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21683U
CN207421683U CN201721416163.3U CN201721416163U CN207421683U CN 207421683 U CN207421683 U CN 207421683U CN 201721416163 U CN201721416163 U CN 201721416163U CN 207421683 U CN207421683 U CN 207421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ring
mobile terminal
buckled
accommodating groov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61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Mark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Mark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Mark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Mark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61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21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21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21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移动终端固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该支架主体上设有收纳指环扣的收纳槽或收纳孔,在该收纳槽内或收纳孔的侧壁设有可吸附指环扣的磁体。使用时,将收纳后的指环扣与移动终端表面基本平行,该指环扣放置在收纳槽内,并通过收纳槽内或收纳孔侧壁的磁体对指环扣吸附进行固定,移动终端表面与支架主体表面形成面接触。同时收纳槽或收纳孔对指环扣起到限位作用,可以形成多处共同作用,提高重定的稳定性。避免带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无法稳定的固定。

Description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基本上都是平板式结构,手机的正反两面基本上没有物理按键,其整体外观简洁。但在将其放置使用时,由于没有较好使智能手机有较好的放置角度,给用户带还不便。因而出了在移动终端背面中心位置附近设置能转动收纳的环扣,使用时可以打开环扣,对移动终端超到支撑,使其具有一个较好的可视显示屏的角度,同时由于该移动终端的物理重心与其几何中心基本重叠,这样通过中心位置的指环扣固定时,能形成一个稳定固定结构。手拿时可以通过环扣与手指配合,避免移动终端意外滑落,因而移动终端上基本上都设有指环扣,在平面使用时通过环扣起到支撑和角度可调。
但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较多,如车载环境或充电时等,由于指环扣的存在和设置的位置,所有用于固定移动终端的支架都无法对其固定,或放置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该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可以提高带指环扣的移动终端固定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该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该支架主体上设有收纳指环扣的收纳槽或收纳孔,在该收纳槽内或收纳孔的侧壁设有吸附指环扣的磁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固定部和支架主体调节固定支架主体位置的调节部,该固定部一端部设有夹持固定的固定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槽的开口处间隙小于底部的间隙。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槽表面包覆有弹性或柔性保护层。
进一步地说,在所述指环扣开口设有向内倾斜的斜面,在开口处形成喇叭状。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架主体上还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与充电线圈连接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支架主体上的充电接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收纳槽的深度大于或等指环扣收纳后的厚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指环扣全部或局部设为能被磁化材质。
进一步地说,所述能被磁化材质包括铁或镍材质。
进一步地说,所述铁或镍材质设于指环外侧表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可移动的磁体,每个磁体呈L形,每个磁体部分位于收纳槽的侧壁和收纳槽底部,固定指环扣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
进一步地说,所述收纳槽侧壁上设有收纳空腔,该收纳容腔底部与收纳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固定指环扣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
进一步地说,所述磁体上端内侧设有一个向内的斜面。
进一步地说,限位台阶与磁体之间最大间隙与指环扣和收纳槽的侧壁之间隙相同。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架主体设有一个球形固定槽,该球形固定槽与一端设有球体的支撑杆固定,所述球形固定槽开口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该球体与球形固定槽配合形成多向活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该支架主体上设有收纳可磁化指环扣的收纳槽或收纳孔,在该收纳槽内或收纳孔的侧壁设有吸附指环扣的磁体。使用时,将收纳后的指环扣与移动终端表面基本平行,该指环扣放置在收纳槽内,并通过收纳槽内或收纳孔侧壁的磁体对指环扣吸附进行固定,移动终端表面与支架主体表面形成面接触。同时收纳槽或收纳孔对指环扣起到限位作用,可以形成多处共同作用,提高重定的稳定性。避免带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无法稳定的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而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二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二实施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三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5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三实施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移动终端支架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是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六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第一实施例。
该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架主体2,该支架主体2上设有收纳可磁化指环扣1的收纳槽21,在该收纳槽21内设有吸附指环扣1的磁体(附图未标示)。
具体地说,所述磁体采用永磁体,如永磁铁等。所述指环扣1可以被磁体吸附,该指环扣1全部或局部采用可以被永磁体吸附的材料,如铁、镍、含有铁和/或镍合金能被永磁体吸附的材料,也包含其他可以被永磁体吸附的材料。所述指环扣1的形状与收纳槽21的形状态相匹配,即大小相同。
所述磁体设置在收纳槽21的底部或侧壁,所述指环扣1上局部或全部被磁体磁吸附的材料设置的位置与磁体设置的位置对应即可,如所述磁磁体吸附材料内置于指环扣1内,具体磁化材料和磁体的结构和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与指环扣1上的局部或全部被磁化材料之间产生可吸附力,并能对移动终端5起到固定作用即可。所述收纳槽21的深度大于或等指环扣收纳后的厚度,最好设为相同。
所述述指环扣1包括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指环座和与指环座能转动连接的指环,所述指环座外侧面设为台阶结构,其台阶结构的上部与指环上的指环孔相同,收纳时可以穿过指环孔,一方面更好收纳,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与移动终端连接时接触面更大,增加连接的固定性,同时当磁体位于收纳槽21底部时,可以与台阶结构的上部和指环扣形成最大接触吸附作用,进一步提交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使用时,将收纳后的指环扣1放置在收纳槽21内,并通过收纳槽21底部或侧面设置的磁体对指环扣吸附进行固定。同时收纳槽对指环扣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当移动终端与支架主体配合时,存在一定角度时,收纳槽可以限制指环扣移动,起到双重固定作用,提高重定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化解指环扣收纳后有一定厚度无法平整放置。
为了更方便地将指环扣1放置在收纳槽21内,在所述指环扣1开口设有向内倾斜的斜面,在开口处形成喇叭状。
当移动终端支架使用在汽车内时,该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固定部4和连接固定部4和支架主体2调节固定支架主体2位置的调节部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4和调节部3之间的配合及结构可以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来实现,不再赘述。该固定部4一端部设有夹持固定的固定槽41,该固定槽41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配合实现固定。所述固定槽41的开口处间隙小于底部的间隙,这样在与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配合时能形成稳定夹持固定效果。所述固定槽41表面包覆有弹性或柔性保护层,可以在使用时对空调出风口叶片保护,避免出现滑伤空调出风口叶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1也可以采用收纳孔,在该收纳孔的侧壁设有吸附指环扣的磁体。
由于指环扣1的形状为固定结构,所述收纳槽21也为固定结构,当指环扣1放置在收纳槽21时,其只能部分地与永磁体形成吸附作用,其吸附力有限,使得固定不牢靠。为了解决在指环扣1放入收纳槽21时,指环扣1侧面不能与磁体形成最大面积吸附接触。可以设置多个均匀分布在收纳槽21周围的可移动的磁体,每个磁体呈L形,部分位于收纳槽21的侧壁和收纳槽底部。
如图2所示,在所述收纳槽21的底部23设有一个空腔和侧壁24设有一个空腔,两空腔连通形成一个L形空腔结构,在L形空腔结构设有一个L形磁体25,该磁体25能在L形空腔结构内向平行移动,其移动的间距,即底部23与磁体25之间最大间距26,该间距26与指环扣1和收纳槽21的侧壁之间隙相同。当固指环扣放置在收纳槽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作用。所述底部23设有限位部件(附图未标示),限位磁体移动的距离。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指环扣1放置在收纳槽21内时,所述指环扣1与磁体25之间产生磁吸力,使得可移动的磁体25向指环扣1移动并与指环扣1接触吸附作用,当多个均匀设置的活动磁体25时,可以保证指环扣1四周都产生吸附作用。为了保证在磁体25都位于最内侧时也能容易地将指环扣1放置到位,所述磁体25上端内侧设有一个向内的斜面。
根据需要,所述磁体也可以设置为条状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即在收纳槽21侧壁上设有收纳空腔,该收纳容腔底部与收纳槽21的底部23之间形成限位台阶6,该限位台阶26与磁体25之间最大间隙与指环扣1和收纳槽21的侧壁之间隙相同,保证磁体25有一定的移动余量,同时减少其发出晃动现象,同时可以保证移动后磁体25与能与指环扣1侧面直接接触吸附作用。所述磁体25上端内侧设有一个向内的斜面,作用与上述相同。固定指环扣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
为了便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5固定和充电能同时进行。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一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
所述支架主体2上还设有无线充电电路,该无线充电电路采用现有技术,如包括无线充电线圈6和与充电线圈连接的充电电路(附图未标示),该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支架主体2上的充电接口7电连接。使用时,通过充电线连接支架主体2和电源,将移动终端5放置在支架主体2上,使指环扣1位于收纳槽21内,并能通过磁体与可磁化的指环扣1产生吸附力实现固定。通过适当设置可以在固定后恰好使无线充电线圈6能对移动终端5充电。
当移动终端支架使用在桌面时,可以将其设置为如图7所示结构,具体的结构包括与指环扣1的形状与收纳槽21的形状态相匹配的收纳槽21。在收纳槽21的底部或侧面设有磁体,该收纳槽21、指环扣1和收纳槽21的结构和位置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其固定原理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便于移动终端角度可调,在上述之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架主体2设有一个球形固定槽27,该球形固定槽27与一端设有球体10的支撑杆9固定,所述球形固定槽27开口小于球体10的直径,所述支撑杆9另一端与底座8固定。该球体10与球形固定槽27配合形成多向活动结构,实现对支架主体的多向调节。所述底座8上可以设置充电接口7和与充电接口电连接的无线充电电路,该无线充电电路的充电线圈6位于支架主体2上,当带有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固定在上述支架上,可以通充电线圈6进行充电。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特征在于,该支架主体上设有收纳可磁化指环扣的收纳槽,在该收纳槽内设有可以吸附指环扣的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固定部和连接固定部和支架主体调节固定支架主体位置的调节部,该固定部一端部设有夹持固定的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环扣开口设有向内倾斜的斜面,在开口处形成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上还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和与充电线圈连接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支架主体上的充电接口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深度大于或等指环扣收纳后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内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可移动的磁体,每个磁体呈L形,每个磁体部分位于收纳槽的侧壁和收纳槽底部,固定指环扣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侧壁上设有收纳空腔,该收纳容腔底部与收纳槽的底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固定指环扣时,每个磁体能与指环扣形成接触吸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上端内侧设有一个向内的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限位台阶与磁体之间最大间隙与指环扣和收纳槽的侧壁之间隙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设有一个球形固定槽,该球形固定槽与一端设有球体的支撑杆固定,所述球形固定槽开口小于球体的直径,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该球体与球形固定槽配合形成多向活动结构。
CN201721416163.3U 2017-10-27 2017-10-27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Active CN207421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163.3U CN207421683U (zh) 2017-10-27 2017-10-27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163.3U CN207421683U (zh) 2017-10-27 2017-10-27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21683U true CN207421683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6163.3U Active CN207421683U (zh) 2017-10-27 2017-10-27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216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716A (zh) * 2017-10-27 2018-01-12 深圳市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WO2019080131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深圳市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716A (zh) * 2017-10-27 2018-01-12 深圳市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WO2019080131A1 (zh) * 2017-10-27 2019-05-02 深圳市大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1683U (zh)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08402074U (zh) 耳机盒
CN207853537U (zh) 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204669017U (zh) 一种支架式充电宝
CN112269478A (zh) 一种触控笔及电子产品组件
CN107575716A (zh) 基于指环扣的移动终端支架
CN204316582U (zh) 手机支架电扇
CN205609923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磁吸球形支架
US20150340905A1 (en) Sun visor with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
CN108401199B (zh) 一种经济型多用途充电式无线话筒以及配套的充电架
CN202957955U (zh) 一种自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08142898U (zh) 一种新型可移动无线充电装置
CN209046853U (zh) 一种磁力旋转盖的tws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05753515U (zh) 磁吸手机背分体移动电源
CN106026319A (zh) 无线充电器及其无线充电系统
CN215378997U (zh) 支架及手机壳
CN206850533U (zh) 一种手机支架无线充电器
CN205624471U (zh) 一种电子烟挂套
CN212368532U (zh) 一种带蓝牙耳机的包袋
CN210123990U (zh) 一种手机磁吸充电底座
CN208401936U (zh) 一种纳米吸与磁吸结合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07461615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手机屏蔽盒
CN216121843U (zh) 一种具有双重充电结构的移动充电设备
CN206302170U (zh) 一种可自动对位的充电座
CN215300687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