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5373U -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5373U
CN207415373U CN201721214908.8U CN201721214908U CN207415373U CN 207415373 U CN207415373 U CN 207415373U CN 201721214908 U CN201721214908 U CN 201721214908U CN 207415373 U CN207415373 U CN 207415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obot
feedback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content
server en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4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季泳
郭锐
隋晓鹏
张利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I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MI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I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MI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4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5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5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5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可以在服务器端检测是否有交互内容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当没有第一反馈信息时,服务机器人可以生成报警信息发送至人工管理平台,人工管理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从而使得该服务机器人系统面对用户输入的各种交互内容需要作出正确应答时,当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还可以借助人工管理平台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进行人工应答处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的应答准确率,提高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服务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依靠高精度声音采集硬件,日渐成熟的语音识别技术软件,人脸识别技术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已非难事。服务机器人对预设已知的人机交互的服务,用固定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程序代替人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面对未知、及突发的问题,单纯依靠AI程序控制人机交互无法做到完美解决,AI程序不能很好的保证对于交互内容的准确应答,尤其是在重要活动、会议等情况下,AI程序的弊端难以被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其交互方法,以解决服务机器人系统单纯依靠AI程序控制人机交互无法保证对于交互内容的准确应答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应用于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
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
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所述人工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所述服务机器人系统包括:服务机器人,与所述服务器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人工管理平台;
所述服务器机器人包括交互模块、执行器模块;
所述服务机器人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连接,所述服务机器人通过网络与所述人工管理平台连接;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
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所述执行器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
所述人工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所述执行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应用于服务机器人系统时,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交互内容时,在服务器端检测该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当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人工管理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从而使得该服务机器人系统面对用户输入的各种交互内容需要作出正确应答时,当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还可以借助人工管理平台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进行人工应答处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的应答准确率,提高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结构框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结构框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结构框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的结构框图之一,该服务机器人系统10包括服务机器人20、与所述服务器机器人20对应的服务器端30,人工管理平台40,服务机器人20包括交互模块201、执行器模块202,所述服务机器人20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30连接,所述服务机器人20通过网络与所述人工管理平台40连接;
其中,交互模块20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30,服务器端30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30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20;若所述服务机器人20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执行器模块202用于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40;人工管理平台40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20;执行器模块20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服务机器人、服务器端、人工管理平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通过服务机器人中的交互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交互内容时,在服务器端检测该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当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执行器模块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人工管理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执行器模块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从而使得该服务机器人系统面对用户输入的各种交互内容需要作出正确应答时,当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还可以借助人工管理平台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进行人工应答处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的应答准确率,提高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水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服务机器人20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所述执行器模块202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以便于当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足以满足用户需求时,服务机器人直接将第一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提高了应答效率。
更进一步地,当交互模块接收到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时,并在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之前,执行器模块202还可以用于在服务机器人20本地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时,将所述第三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以进一步提高应答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结构框图之二,该服务机器人系统10还可以包括云平台50,所述云平台50位于所述服务机器人20和所述人工管理平台40之间,所述服务机器人20通过网络与所述云平台50连接,所述云平台50通过网络与所述人工管理平台40连接。
其中,所述云平台50用于接收所述执行器模块202发送的报警信息并存储所述报警信息,所述云平台50还用于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管理平台40;所述人工管理平台40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平台50,所述云平台50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20,并存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从而使得服务机器人20不直接与人工管理平台40连接,而是通过云平台50与人工管理平台40连接,利用云平台50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便于对人工管理平台所作出的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存储记录,同时还便于一个人工管理平台通过云平台对多个服务机器人20进行集中管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端30存储有交互内容与反馈信息关联关系数据库,以便于服务器端30接收到交互内容时,可以方便地在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匹配该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即所述服务器端在所述服务器端的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匹配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50还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30连接,当云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以及第二反馈信息时,所述云平台50还可以用于建立所述交互内容与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关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端30;所述服务器端30用于在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所述第二关联关系,从而使得服务器端30中的关联关系数据库可以包括第二关联关系,提高了服务器端30的内容丰富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器端30存储第二关联关系时,既可以将第二反馈信息替换关联关系数据库中的第一反馈信息,以便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对应的反馈信息进行更新,当下次用户还输入相同的交互内容时,可以提高服务器端应答的准确率。同时第二反馈信息还可以不替换第一反馈信息,同时保留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当下次用户输入相同的交互内容时,服务机器人可以同时展示第一反馈信息和第二反馈信息,以便于用户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服务机器人系统结构框图之三,所述服务机器人2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模块203,所述传感器模块203用于检测所述服务机器人所处位置的预设空间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当不存在用户时,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所述待机状态为不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若存在用户,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活跃状态,所述活跃状态为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此时,服务机器人可以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从而使得服务机器人可以自动感应用户的存在,只有当用户在的时候,才可以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信息,用户不在时,则仅仅使得服务器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不能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减少了服务机器人系统的负担。
实施例二
以下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对该服务机器人系统的交互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服务机器人系统,具体包括可以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模块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具体的,交互内容可以是用户的人脸图像、用户语音、用户输入的文字、图像等,对应地,交互模块可以包括人脸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文字、图像输入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接收用户的人脸图像,语音识别模块接收用户语音,文字、图像输入模块接收用户输入的文字、图像。
需要说明的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输入”并不一定要求用户手动在交互界面输入交互内容,例如当交互内容为人脸图像时,用户靠近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人脸识别模块自动接收到了用户的人脸图像,也可以认为是用户的“输入”过程,同理,当交互内容为用户语音时,服务机器人的语音识别模块自动识别到了用户的用户语音,也认为是用户的“输入”过程。
步骤102、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具体的,第一反馈信息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交互内容根据人工智能算法得到的或者预置的用户可能期望服务机器人作出的音视频反馈、肢体反馈、在服务机器人的显示界面显示的文字、图像信息等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服务器端,从而使得服务器端可以在服务器端检测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以便服务机器人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快速做出反馈。
优选地,服务器端可以存储有交互内容与反馈信息的关联关系数据库,当服务器端接收到交互内容时,可以在该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匹配该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步骤103、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则表明服务器端暂时没有与交互内容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服务器端的应答能力不能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此时执行器模块可以生成包含该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
步骤104、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所述人工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具体的,人工管理平台可以是通过网络与服务机器人连接的PC机、平板、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行器模块生成包含该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后,还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当人工管理平台收到报警信息后,此时人工参与,根据收到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作为一种示例,当服务机器人接收到一个“XX项目会议室在哪?”的语音的交互内容,服务器端没有找到与该交互内容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此时服务机器人的执行器模块可以生成一个“无法回答XX项目会议室在哪”这一问题的报警信息,并发送至人工管理平台,人工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收到这一问题后,可以人工回答“XX项目会议室在3楼305房间”,即生成了“XX项目会议室在3楼305房间”这一语音第二反馈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优选地,人工管理平台生成这一第二反馈信息之后,还可以对该语音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变声处理,模拟机器发声,将变声处理后的语音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提升服务机器人给以用户智能化的感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执行器模块还可以通过云平台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人工管理平台,则步骤104还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云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行器模块可以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云平台。
S12,所述云平台存储所述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人工管理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云平台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将该报警信息存储,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人工管理平台。
S13,所述人工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工管理平台根据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
S14,所述人工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工管理平台将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云平台。
S15,所述云平台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并存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云平台将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服务机器人,并将第二反馈信息存储起来,以便于后续利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包括云平台的基础上,交互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云平台建立所述交互内容与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关联关系;所述云平台将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在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所述第二关联关系。
具体的,云平台可以根据交互内容以及其所存储的第二反馈信息建立交互内容和第二反馈信息一一对应的第二关联关系,并将该第二关联关系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在其所存储的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该第二关联关系。
步骤105、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服务机器人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可以通过执行器模块将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具体的,当服务器端能够在服务器端检测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则表明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足以满足用户需求时,服务机器人直接将第一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提高了应答效率。
作为一种示例,当用户王明在与服务机器人进行交互时,输入了一个用户王明人脸图像的交互内容,根据人工智能算法或者预置的与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为服务机器人发出的“欢迎xx公司董事长王先生光临”语音,以及服务机器人作出的“欢迎xx公司董事长王先生光临”的欢迎动作,则服务机器人接收到该人脸图像时,服务机器人可以展示该第一反馈信息给用户王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之前,所述交互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服务机器人本地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若有,则将所述第三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的步骤。
具体的,当服务机器人收到交互内容后,还可以通过执行器模块在服务机器人本地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如果在服务机器人本地检测到有与交互内容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将第三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如果没有,则继续执行步骤102,以进一步提高应答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前,所述交互方法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服务机器人所处位置的预设空间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若不存在用户,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所述待机状态为不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若存在用户,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活跃状态,所述活跃状态为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
具体的,服务机器人的传感器模块可以检测所述服务机器人所处位置的预设空间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当不存在用户时,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所述待机状态为不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若存在用户,则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活跃状态,所述活跃状态为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的状态。
作为一种示例,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超声波、红外线、热释电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距离感应或者温度感应检测到用户是否在服务机器人的预设空间范围(即感应工作范围)内,当该空间范围内不存在用户时,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当该空间范围内存在用户时,触发所述服务机器人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得服务机器人系统只有当用户在的时候,才可以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信息,用户不在时,则仅仅使得服务器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不能接收外界输入的交互内容,减少了服务机器人系统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方法,应用于服务机器人系统时,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交互内容时,在服务器端检测该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当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人工管理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根据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从而使得该服务机器人系统面对用户输入的各种交互内容需要作出正确应答时,当服务器端的应答系统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还可以借助人工管理平台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进行人工应答处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机器人系统对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的应答准确率,提高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水平。
进一步地,服务机器人还通过云平台与人工管理平台连接,可以充分利用云平台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便于对人工管理平台所作出的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存储记录,同时还便于一个人工管理平台通过云平台对多个服务机器人进行集中管理。
进一步地,还可以利用云平台建立的交互内容和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关联关系,并存储到服务器端,可以提高服务机器人系统自动应答的准确率或者应答内容的丰富度。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搜索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机器人系统包括:服务机器人,与所述服务器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人工管理平台;
所述服务器机器人包括交互模块、执行器模块;
所述服务机器人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连接,所述服务机器人通过网络与所述人工管理平台连接;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交互内容,并发送所述交互内容至与所述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器端;
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并将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没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所述执行器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交互内容的报警信息,并发送所述报警信息至人工管理平台;
所述人工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
所述执行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服务机器人接收到所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结果时,所述执行器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服务机器人本地检测所述交互内容有对应的第三反馈信息时,将所述第三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机器人系统还包括云平台,所述云平台位于所述服务机器人和所述人工管理平台之间,所述服务机器人通过网络与所述云平台连接,所述云平台通过网络与所述人工管理平台连接;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执行器模块发送的报警信息并存储所述报警信息,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人工管理平台;
所述人工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中的交互内容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将该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机器人,并存储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存储有交互内容与反馈信息关联关系数据库,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服务器端的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匹配所述交互内容是否有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还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端连接,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建立所述交互内容与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的第二关联关系,并将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在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库中存储所述第二关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服务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机器人还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服务机器人所处位置的预设空间范围内是否存在用户。
CN201721214908.8U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Active CN207415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4908.8U CN207415373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4908.8U CN207415373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5373U true CN207415373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1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4908.8U Active CN207415373U (zh) 2017-09-21 2017-09-21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5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1226A (zh) * 2017-09-21 2017-12-15 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1226A (zh) * 2017-09-21 2017-12-15 塔米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1226A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及其交互方法
CN104932456B (zh) 智能场景实现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及控制设备
US9316720B2 (en) Context specific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3268680A (zh) 一种家庭智能监控防盗系统
CN109495727B (zh) 智能监控方法及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4646A (zh)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用于语音处理的装置
CN105635654A (zh) 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摄像机
JP2021034003A (ja) 人物識別方法、装置、電子デバイス、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206736A1 (en) Indoor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camera device
CN212305481U (zh) 智能分体式可视门铃系统
US20200336865A1 (en) Two-way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for vision-based monitoring system
CN106572007A (zh) 一种智能网关
US9564037B2 (en) Mobile device loss prevention using audio and spatial indicia
CN109992091A (zh)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06657132A (zh) 访问网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39614A (zh) 固定式采集设备的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6980482A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207415373U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系统
CN107454359A (zh) 播放视频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17459A (zh) 一种无线传屏中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91964A (zh) 一种监控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6335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digital video recorders through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CN106328131A (zh) 一种可侦测呼叫者位置的交互系统及其启动方法
CN110062107A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29301A (zh) 复制粘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