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2614U -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2614U
CN207412614U CN201721547254.0U CN201721547254U CN207412614U CN 207412614 U CN207412614 U CN 207412614U CN 201721547254 U CN201721547254 U CN 201721547254U CN 207412614 U CN207412614 U CN 207412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positioning region
upper limb
healing device
limb h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472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品弘
郭振标
王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472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2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2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2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肢康复装置,用于康复训练设备,其中上肢康复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手臂组件,手臂组件包括曲柄和曲柄套,曲柄套套设在侧轴上,曲柄套设在曲柄套上;其中,曲柄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曲柄套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相对侧轴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上肢康复装置设置有曲柄和曲柄套,将曲柄旋转一定角度后仍可实现曲柄与曲柄套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手臂组件的快速换向及不同训练模式的快速切换,简单快捷,相适配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保证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曲柄与曲柄套之间产生晃动甚至脱落,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可以为中风患者和上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提供良好的锻炼效果,以帮助患者很好的康复。一般来说上肢训练具有三种运动模式,即垂直交叉、垂直平行以及水平训练,垂直与水平训练可通过限位螺钉转换,而垂直交叉与垂直平行的转换则需要通过特定机构来实现。
目前的特定机构一般通过弹簧销进行固定和转换,利用弹簧销与销孔的配合固定成一种模式,当需要转换模式时,拉起弹簧销,曲柄转动180度后放下,使得弹簧销与另一个销孔配合,固定成另一种模式,从而实现模式转换,然而由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运动过程中设备容易产生晃动,导致连接的松动甚至脱落,存在用户受伤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上肢康复装置,用于康复训练设备,包括:主体,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手臂组件,手臂组件包括曲柄和曲柄套,曲柄套套设在侧轴上,曲柄套设在曲柄套上;其中,曲柄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曲柄套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相对侧轴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装置,用于康复训练设备,上肢康复装置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手臂组件,其中,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以连接两侧的手臂组件,实现手臂组件的转动。手臂组件包括曲柄和曲柄套,曲柄套套设在侧轴上,实现与侧轴的连接固定,曲柄套设在曲柄套上,从而实现手臂组件整体的转动,曲柄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曲柄套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适配,用于曲柄和曲柄套的固定连接,保证手臂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曲柄和曲柄套不会发生较大的晃动甚至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上肢康复装置的使用稳定性;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相对侧轴对称设置,一方面第一定位部相对侧轴对称设置及第二定位部相对侧轴对称设置,提高了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连接强度与稳定性,使得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转动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导致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承压受力偏移,从而避免曲柄与曲柄套的连接松动甚至脱离,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曲柄与曲柄套保持固定连接,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或偏移,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相对侧轴对称设置,当用户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模式的切换时,只需将曲柄沿侧轴轴线外侧方向拉动,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如旋转180度),再将曲柄沿轴线方向推回即可,此时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仍可连接适配,保证曲柄与曲柄套仍固定连接,实现快速换向,从而实现不同训练模式的快速替换,简单快捷易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康复装置,通过在曲柄上设置第一定位部,曲柄套上设置与第一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实现不同模式的快速替换,保证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模式的切换,保障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且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精度要求不高,保证连接稳定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上肢康复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曲柄套包括:套筒;及基座,基座与套筒相连接,第二定位部设置在基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曲柄套包括套筒和基座,其中套筒套设在侧轴上,实现手臂组件的转动,基座与套筒相连接,用于设置第二定位部,保证曲柄套整体的自身强度,避免直接将第二定位部设置在套筒上对套筒强度的影响。
更优选地,第二定位部焊接在基座上。
更优选地,第二定位部、基座、套筒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顶丝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套筒的内壁设置有顶丝结构,用于曲柄套与侧轴的固定连接,同时避免曲柄套相对侧轴沿其轴线方向产生位移,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曲柄套沿轴线方向脱离侧轴,发生以外事故,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套筒的内壁和侧轴设置有相适配的键槽,用于放置键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套筒的内壁和侧轴设置有相适配的键槽,用于放置键体,以实现套筒和侧轴的同步运动,防止曲柄套相对侧轴发升转动或滑动,从而使得两侧侧轴上的曲柄套保持预设的角度,保证两侧的手臂组件在预设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模式的切换,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为相适配的凸柱与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为相适配的凸柱与通孔,凸柱与通孔保证了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与配合长度,提高了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数目为多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一方面多个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可以增加曲柄和曲柄套不同角度的连接方式,从而增加不同的训练方式,提高上肢康复装置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多个定位部的设计可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持续承受应力造成的连接松动,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手臂组件还包括:支臂,支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曲柄上,支臂的旋转轴线与侧轴相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手臂组件还包括支臂,其中支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曲柄上,并且其旋转轴线与侧轴相平行,用户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以握持支臂,由于支臂可旋转,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肢康复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曲柄套远离主体的一端,可沿侧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肢康复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曲柄套远离主体的一端且可沿侧轴的轴线方向移动,限位组件沿侧轴轴线向靠近主体的方向移动时,可实现曲柄与曲柄套的锁紧,避免发生相对位移或晃动,限位组件向远离主体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将曲柄与曲柄套脱离,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实现训练模式的切换,方便快捷,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主体还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侧轴相连接,以驱动侧轴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还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侧轴相连接,用于驱动侧轴转动,可实现用户的上肢被动训练,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训练设备,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上肢康复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的上肢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上肢康复装置中手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上肢康复装置中曲柄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上肢康复装置中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的上肢康复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上肢康复装置,12主体,122侧轴,124动力组件,14手臂组件,16曲柄,162第一定位部,18曲柄套,182第二定位部,184套筒,186基座,20键槽,22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1及康复训练设备。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上肢康复装置1,用于康复训练设备,包括:主体12,主体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122;手臂组件14,手臂组件14包括曲柄16和曲柄套18,曲柄套18套设在侧轴122上,曲柄16套设在曲柄套18上;其中,曲柄16设置有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的第一定位部162,曲柄16套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162相适配的且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第二定位部18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肢康复装置1,用于康复训练设备,如图1所示,上肢康复装置1包括主体12和设置在主体12上的手臂组件14,其中,主体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122,即,两侧轴122的旋转轴线相重合,并且以相同的转速和转向旋转,以带动连接两侧的手臂组件14,实现手臂组件14的转动。如图2所示,手臂组件14包括曲柄16和曲柄套18,曲柄套18套设在侧轴122上,实现与侧轴122的连接固定,曲柄16套设在曲柄套18上,从而实现手臂组件14整体的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曲柄16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62,曲柄16套设置有第二定位部182,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相适配,用于曲柄16和曲柄套18的固定连接,保证手臂组件14在转动过程中曲柄16和曲柄套18不会发生较大的晃动甚至脱落现象的发生,提高上肢康复装置1的使用稳定性;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分别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一方面第一定位部162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及第二定位部182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提高了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连接强度与稳定性,使得在转动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转动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导致的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的承压受力偏移,从而避免曲柄16与曲柄套18的连接松动甚至脱离,保证在运动过程中曲柄16与曲柄套18保持固定连接,不会发生相对滑动或偏移,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均相对侧轴122对称设置,当用户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模式的切换时,只需将曲柄16沿侧轴122轴线外侧方向拉动,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如旋转180度,实现常用上肢训练的垂直平行与垂直交叉模式的切换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不同训练模式),再将曲柄16沿轴线方向推回即可,此时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仍可连接适配,保证曲柄16与曲柄套18仍固定连接,实现快速换向,从而实现不同训练模式的快速替换,简单快捷易操作,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调整不同的角度间隔,提高产品的可操作性与通用性,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康复装置1,通过在曲柄16上设置第一定位部162,曲柄套18上设置与第一定位部162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182,实现不同模式的快速替换,保证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模式的切换,保障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且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的设置相对现有技术精度要求不高,现有技术中的弹簧销与销孔的结构需要较高的精度要求,从而避免弹簧销与销孔配合连接出现较大空隙,导致连接产生晃动甚至松动,而本实用新型则可以在保证连接稳定前提下降低所需要的精度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产成本。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曲柄套18包括:套筒184;及与套筒184相连接的基座186,第二定位部182设置在基座186上。
在该实施例中,曲柄套18包括套筒184和基座186,其中套筒184套设在侧轴122上,实现手臂组件14的转动,基座186与套筒184相连接,用于设置第二定位部182,保证曲柄套18整体的自身强度,避免直接将第二定位部182设置在套筒184上对套筒184强度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82焊接在基座186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82、基座186、套筒184一体成型,减少了加工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增加了第二定位部182与基座186及套筒184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套筒184的内壁设置有顶丝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套筒184的内壁设置有顶丝结构,用于曲柄套18与侧轴122的固定连接,同时避免曲柄套18相对侧轴122沿其轴线方向产生位移,防止在运动过程中曲柄套18沿轴线方向脱离侧轴122,发生以外事故,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套筒184的内壁和侧轴122设置有相适配的键槽20,用于放置键体。
在该实施例中,套筒184的内壁和侧轴122设置有相适配的键槽20,用于放置键体,以实现套筒184和侧轴122的同步运动,防止曲柄套18相对侧轴122发升转动或滑动,从而使得两侧侧轴122上的曲柄套18保持预设的角度,保证两侧的手臂组件14在预设的训练模式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模式的切换,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为相适配的凸柱与通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为相适配的凸柱与通孔,凸柱与通孔保证了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与配合长度,凸柱与通孔具有足够的配合长度避免运动过程中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脱离连接,从而导致曲柄16相对曲柄套18运动,影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整体提高了固定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的数目为多个。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的数量为多个,一方面多个第一定位部162和第二定位部182的设置可以增加曲柄16和曲柄套18不同角度的连接方式,从而增加不同的训练方式,提高上肢康复装置1的多样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锻炼需求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提高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多个定位部的设计可以提高连接强度,降低单个定位部承受应力,避免持续承受应力造成的连接松动,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手臂组件14还包括:支臂22,支臂22可转动地设置在曲柄16上,支臂22的旋转轴线与侧轴122相平行。
在该实施例中,手臂组件14还包括支臂22,其中支臂22可转动地设置在曲柄16上,并且其旋转轴线与侧轴122相平行,用户在进行使用过程中可以握持支臂22,由于支臂22可旋转,用户可以轻松的操作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肢康复装置1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曲柄套18远离主体12的一端,可沿侧轴122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上肢康复装置1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在曲柄套18远离主体12的一端且可沿侧轴122的轴线方向移动,限位组件沿侧轴122轴线向靠近主体12的方向移动时,可实现曲柄16与曲柄套18的锁紧,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相对位移或晃动,即,避免用户在一种训练模式下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上肢康复装置1自动切换至另一种训练模式,提高产品使用稳定性;限位组件向远离主体12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将曲柄16与曲柄套18脱离,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实现训练模式的切换,方便快捷,提高了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组件为旋钮,曲柄套18远离主体1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旋钮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旋钮与曲柄套18旋转啮合实现沿侧轴12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实现曲柄16与曲柄套18的锁紧与脱离。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体12还包括:动力组件124,动力组件124与侧轴122相连接,以驱动侧轴122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主体12还包括动力组件124,动力组件124与侧轴122相连接,用于驱动侧轴122转动,可实现用户的上肢被动训练,当用户需要进行上肢主动训练时,关闭动力组件124,用户可进行无动力的上肢主动训练,当用户需要进行上肢被动训练时,打开动力组件124,用户可通过手臂组件14在动力组件124及侧轴122的带动下进行上肢被动训练,从而大大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康复训练设备,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1,因此具有上述上肢康复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作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肢康复装置,用于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轴;
手臂组件,所述手臂组件包括曲柄和曲柄套,所述曲柄套套设在所述侧轴上,所述曲柄套设在所述曲柄套上;
其中,所述曲柄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曲柄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相对所述侧轴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套包括:
套筒;及
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顶丝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侧轴设置有相适配的键槽,用于放置键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相适配的凸柱与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组件还包括:
支臂,所述支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曲柄上,所述支臂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侧轴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康复装置还包括: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曲柄套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可沿所述侧轴轴线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侧轴相连接,以驱动所述侧轴转动。
10.一种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肢康复装置。
CN201721547254.0U 2017-11-17 2017-11-17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Active CN207412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7254.0U CN207412614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7254.0U CN207412614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2614U true CN207412614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3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47254.0U Active CN207412614U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2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069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仪三脚架
CN207412614U (zh)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CN104832383B (zh) 一种关节发电装置
CN106390376A (zh) 上肢康复装置及具有其的康复机器人
CN107737435A (zh) 上肢康复装置及康复训练设备
CN209122799U (zh) 一种脚踝康复机构
CN107424809B (zh) 一种调感谐振电抗器开口铁芯双向调节机构
CN102462930B (zh) 复健机
CN205251993U (zh) 振动按摩仪
CN206937339U (zh) 新型机器人底座装置
CN202612987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可调节的旋转调节机构
CN204181858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膝盖滑膜炎理疗仪用按摩头
CN204181866U (zh) 一种用于人体按摩的往复运动振动型机械机芯装置
JP3216345U (ja) 偏心マッサージヘッドによる叩き機能を有する回転マッサージ機
CN107374901B (zh) 一种下肢外骨骼关节用康复训练装置
WO2012002816A3 (en) Rotary machine for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CN209574807U (zh) 骨科临床专用钻孔装置
CN107494315A (zh) 一种畜牧用新型赶猪装置
CN104116278B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多用途拐杖
CN204092524U (zh) 治疗器
CN207270301U (zh) 一种足浴盆
CN203986468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多用途拐杖
CN207640802U (zh) 一种西药外敷促疗装置
CN206549087U (zh) 多功能健美操训练绳
CN205198426U (zh) 一种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