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1270U -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1270U
CN207411270U CN201721491960.8U CN201721491960U CN207411270U CN 207411270 U CN207411270 U CN 207411270U CN 201721491960 U CN201721491960 U CN 201721491960U CN 207411270 U CN207411270 U CN 20741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gear
roots blower
water
aqua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19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桂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che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an Xun K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an Xun K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an Xun K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19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1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盘、软管、软管接头、第一连接管、V型带、罗茨鼓风机、防雨罩、电机、第二连接管、机架、横梁、浮船、连接杆、悬板、三通接头,本实用新型促进池塘水体上下层的交换,以高效低能耗的形式达到增氧及水体交换的作用,不受水面深浅的限制,曝气盘将洁净的空气从铺设在水下的曝气管中压力挤出,在水中生成无数个具有较大张力的微型气泡,大大提高池塘水体溶氧量,并使水体流动,还能带动少量水底有机沉淀物促进分解,降低池塘底层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浓度,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深水曝气,溶氧和养分分布均匀,对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与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属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区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制约着我国渔业发展,因此,建立符合国情的海水养殖区环境修复技术,对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水产品的供给必然越来越多的依靠水产养殖,因而水产养殖以其迎合人们对水产品的增长需求而获得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养殖废水的任意排放、化学药物的滥用卵用、养殖动物的逃逸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我国的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水域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因此需要一种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对其进行生态环境的水质进行监测与管理,避免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20435428.5的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包括架台和耕水板,所述耕水板设置有三块,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架台连接;所述耕水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和若干凸起,且所述耕水板的下端面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在耕水板下端面的两端做可选择的伸缩,与耕水板下端面形成具有不同角度夹角的倾斜端面。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可以有效减小耕水板转动时与水体间的摩擦阻力,同时增加水体的复氧效率,从而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可达到最佳的养殖水体动力条件,有效增加水体三维交换能力,打破水体分层,加速养殖污染物的扩散与降解,对水产养殖生态环境有很好地调控与修复的作用;另外存在安装调节简便,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底层溶解氧能力较低,且安装的过程中受到水面深浅的限制,无法实现水产养殖水环境内水体上下层的交换,水体流动性能下降,导致水底内的有机物沉淀过多、水体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底层溶解氧能力较低,且安装的过程中受到水面深浅的限制,无法实现水产养殖水环境内水体上下层的交换,水体流动性能下降,导致水底内的有机物沉淀过多、水体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盘、软管、软管接头、第一连接管、V型带、罗茨鼓风机、防雨罩、电机、第二连接管、机架、横梁、浮船、连接杆、悬板、三通接头,所述浮船设有两个且上端面通过机架固定,所述浮船与机架同一平面上的左右两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悬板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角上垂直焊接有连接杆,所述机架通过横梁采用螺丝连接固定在浮船上,所述电机的底座与机架采用机械连接固定于浮船上,所述罗茨鼓风机的底端机械连接在机架上且与电机位于同一浮船上,所述防雨罩为倒U形结构且罩设在罗茨鼓风机的外端固定于机架上,所述罗茨鼓风机的左端口与第一连接管相贯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为L形结构且垂直端靠近罗茨鼓风机的一侧安装有V型带,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水平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软管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软管接头与曝气盘相互贯通,所述罗茨鼓风机的右端口机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软管设有两个一闪且连接处通过三通接头相对接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罗茨鼓风机包括出气口、循环内腔、进气口、端盖、平键、轴套、密封圈、黄油杯、侧板、主动轴、叶轮、机壳、从动轴承、齿轮、齿轮箱、齿轮止动垫圈、齿轮止动螺母、从动轴、轴承套筒、主动轴承,所述从动轴与主动轴的外表面分别与为三角结构的叶轮焊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叶轮的外边沿与机壳的内壁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动轴的左端通过平键与端盖机械连接,所述侧板与主动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侧板的外端口设有黄油杯,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右端通过齿轮止动垫圈与齿轮止动螺母连接于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有齿轮并与从动轴、主动轴的两端相啮合,所述从动轴承通过齿轮与齿轮箱相配合,所述从动轴的左端两端与轴承套筒内的主动轴承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板的所形成的长方体内腔通过设有的两个以上的横杆左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V型带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弯折处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有堵帽、接驳软管、排气阀、储气罐、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堵帽紧密嵌套在第二连接管的开口处,所述储气罐通过排气阀、接驳软管与第二连接管相互贯通,所述储气罐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于罗茨鼓风机,所述压力表安装在储气罐与罗茨鼓风机连接的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浮船与悬板的结合设计,使得水环境中水体内实现上下层交换,水体氧含量保持在5.0mg/L以上,有氧环境能够促进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转化,从而改善养殖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罗茨鼓风机将空气经过管道压入水体中,充气法增氧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设有内管、加强层、网格保护网、PVC层、外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依次包裹有加强层、网格保护网、PVC层、外管,所述加强层的外表面紧贴有一层网格保护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增氧的方式,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罗茨鼓风机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安装在浮船上,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别通过连接的软管接头与软管连接至曝气盘,连接管件通过接驳软管连接的排气阀与储气罐相通,在储气罐与出气口的连接处设有压力表,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方便使用者了解该压力的大小便于调整,通过设有的电机、罗茨鼓风机、浮船、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机架、软管与曝气盘,罗茨鼓风机内部设有的从动轴、主动轴连接的三角叶轮,相向转动,由于叶轮与叶轮、叶轮与机壳、叶轮与墙板之间的间隙极小,从而使进气口形成了真空状态,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进气口,然后,每个叶轮的其中两个叶片与机壳构成了密封腔,进气口的空气在叶轮转动的过程中,被两个叶片所形成的密封腔不断带到出气口,又因为出气口的叶轮是相互啮合的,从而把两个叶片之间的空气挤压出来,这样连续不停的运转,空气就源源不断的从进气口输送到出气口,罗茨鼓风机在电机的带动下产生高压气体经出气口连接的储气罐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输送到各个曝气盘,并产生大量微细的气泡,气泡的直径为15-30um,气泡从管壁溢出,并形成雾化气流从水体底部想四周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释放溶解氧,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有效增加水体底部溶解氧的同时,能有效促进底部有毒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改善底部环境,促进池塘水质环境的改善,利于鱼类生长,通过设有的曝气盘、罗茨鼓风机、电机、第二连接管、机架、浮船、连接杆、悬板迅速促进池塘水体上下层的交换,促进池塘底部溶氧的增加,以高效低能耗的形式达到增氧及水体交换的作用,不受水面深浅的限制,工作压力稳定,曝气盘将洁净的空气从铺设在水下的曝气管中压力挤出,在水中生成无数个具有较大张力的微型气泡,在水中形成雾状,迅速弥漫在水体中间,大大提高池塘水体溶氧量,并使水体流动,使水体溶氧均匀,还能带动少量水底有机沉淀物,促进分解,降低池塘底层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浓度,形成活水,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深水曝气,溶氧和养分分布均匀,对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与修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罗茨鼓风机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罗茨鼓风机的内部工作传动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的修复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悬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曝气盘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管的内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曝气盘-1、软管-2、软管接头-3、第一连接管-4、V型带-5、罗茨鼓风机-6、防雨罩-7、电机-8、第二连接管-9、机架-10、横梁-11、浮船-12、连接杆-13、悬板-14、三通接头-15、堵帽-901、接驳软管-902、排气阀-903、储气罐-904、压力表-905、出气口-601、循环内腔-602、进气口-603、端盖-604、平键-605、轴套-606、密封圈-607、黄油杯-608、侧板-609、主动轴-610、叶轮-611、机壳-612、从动轴承-613、齿轮-614、齿轮箱-615、齿轮止动垫圈-616、齿轮止动螺母-617、从动轴-618、轴承套筒-619、主动轴承-620、内管-401、加强层-402、网格保护网-403、PVC层-404、外管-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盘1、软管2、软管接头3、第一连接管4、V型带5、罗茨鼓风机6、防雨罩7、电机8、第二连接管9、机架10、横梁11、浮船12、连接杆13、悬板14、三通接头15,所述浮船12设有两个且上端面通过机架10固定,所述浮船12与机架10同一平面上的左右两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悬板14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角上垂直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机架10通过横梁11采用螺丝连接固定在浮船12上,所述电机8的底座与机架10采用机械连接固定于浮船12上,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底端机械连接在机架10上且与电机8位于同一浮船12上,所述防雨罩7为倒U形结构且罩设在罗茨鼓风机6的外端固定于机架10上,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左端口与第一连接管4相贯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为L形结构且垂直端靠近罗茨鼓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V型带5,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水平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软管接头3,所述第一连接管4通过软管接头3与曝气盘1相互贯通,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右端口机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软管2设有两个一闪且连接处通过三通接头15相对接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罗茨鼓风机6包括出气口601、循环内腔602、进气口603、端盖604、平键605、轴套606、密封圈607、黄油杯608、侧板609、主动轴610、叶轮611、机壳612、从动轴承613、齿轮614、齿轮箱615、齿轮止动垫圈616、齿轮止动螺母617、从动轴618、轴承套筒619、主动轴承620,所述从动轴618与主动轴610的外表面分别与为三角结构的叶轮611焊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叶轮611的外边沿与机壳612的内壁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动轴610的左端通过平键605与端盖604机械连接,所述侧板609与主动轴61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07,所述侧板609的外端口设有黄油杯608,所述主动轴610与从动轴618的右端通过齿轮止动垫圈616与齿轮止动螺母617连接于齿轮箱615,所述齿轮箱615的内部设有齿轮614并与从动轴618、主动轴610的两端相啮合,所述从动轴承613通过齿轮614与齿轮箱615相配合,所述从动轴618的左端两端与轴承套筒619内的主动轴承620机械连接,所述悬板14的所形成的长方体内腔通过设有的两个以上的横杆左右连接,所述V型带5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的弯折处通过卡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9连接有堵帽901、接驳软管902、排气阀903、储气罐904、压力表905,所述堵帽901紧密嵌套在第二连接管9的开口处,所述储气罐904通过排气阀903、接驳软管902与第二连接管9相互贯通,所述储气罐904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于罗茨鼓风机6,所述压力表905安装在储气罐904与罗茨鼓风机6连接的管道上,所述浮船12与悬板14的结合设计,使得水环境中水体内实现上下层交换,水体氧含量保持在5.0mg/L以上,有氧环境能够促进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生物转化,从而改善养殖环境,所述罗茨鼓风机6将空气经过管道压入水体中,充气法增氧效果更好。
为了有效的改善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增氧的方式,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罗茨鼓风机6与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安装在浮船12上,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分别通过连接的软管接头3与软管2连接至曝气盘1,如图3所示的安装图,连接管件通过接驳软管902连接的排气阀903与储气罐904相通,在储气罐904与出气口601的连接处设有压力表905,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方便使用者了解该压力的大小便于调整,通过设有的电机8、罗茨鼓风机6、浮船12、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机架10、软管2与曝气盘1,如图6所示的工作原理图,罗茨鼓风机6内部设有的从动轴618、主动轴610连接的三角叶轮611,相向转动,由于叶轮6与叶轮6、叶轮6与机壳612、叶轮6与墙板之间的间隙极小,从而使进气口形成了真空状态,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进气口603,然后,每个叶轮6的其中两个叶片与机壳612构成了密封腔,进气口603的空气在叶轮6转动的过程中,被两个叶片所形成的密封腔不断带到出气口601,又因为出气口601的叶轮6是相互啮合的,从而把两个叶片之间的空气挤压出来,这样连续不停的运转,空气就源源不断的从进气口603输送到出气口601,罗茨鼓风机6在电机8的带动下产生高压气体经出气口601连接的储气罐904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连接管9输送到各个曝气盘1,并产生大量微细的气泡,气泡的直径为15-30um,气泡从管壁溢出,并形成雾化气流从水体底部想四周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释放溶解氧,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有效增加水体底部溶解氧的同时,能有效促进底部有毒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改善底部环境,促进池塘水质环境的改善,利于鱼类生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10,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内部设有内管401、加强层402、网格保护网403、PVC层404、外管405,所述内管401的外表面依次包裹有加强层402、网格保护网403、PVC层404、外管405,所述加强层402的外表面紧贴有一层网格保护网403。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均采用PVC管,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PVC管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强度;流体阻力小:PVC水管的管壁非常光滑,对流体的阻力很小,其粗糙系数仅为0.009,其输水能力可比同等管径的铸铁管提高20%,比混凝土管提高40%;耐腐蚀性、耐药品性优良:PVC水管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耐腐蚀,不受潮湿水份和土壤酸碱度的影响,管道铺设时不需任何防腐处理;具有良好的水密性:PVC水管的安装,不论采用粘接还是橡胶圈连接,均具有良好的水密性;防咬啮:PVC水管不是营养源,因此不会受到啮齿动物的侵蚀,可有效提高连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罗茨鼓风机6也称作罗茨风机,系属容积回转鼓风机,利用两个或者三个叶形转子在气缸内作相对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这种压缩机靠转子轴端的同步齿轮使两转子保持啮合。转子上每一凹入的曲面部分与气缸内壁组成工作容积,在转子回转过程中从吸气口带走气体,当移到排气口附近与排气口相连通的瞬时,因有较高压力的气体回流,这时工作容积中的压力突然升高,然后将气体输送到排气通道。两转子互不接触,它们之间靠严密控制的间隙实现密封,故排出的气体不受润滑油污染,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时当压力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调节时流量之变动甚微,压力选择范围很宽,具有强制输气的特点,输送时介质不含油,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整机振动小。
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对底层溶解氧能力较低,且安装的过程中受到水面深浅的限制,无法实现水产养殖水环境内水体上下层的交换,水体流动性能下降,导致水底内的有机物沉淀过多、水体质量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的曝气盘、罗茨鼓风机、电机、第二连接管、机架、浮船、连接杆、悬板迅速促进池塘水体上下层的交换,促进池塘底部溶氧的增加,以高效低能耗的形式达到增氧及水体交换的作用,不受水面深浅的限制,工作压力稳定,曝气盘将洁净的空气从铺设在水下的曝气管中压力挤出,在水中生成无数个具有较大张力的微型气泡,在水中形成雾状,迅速弥漫在水体中间,大大提高池塘水体溶氧量,并使水体流动,使水体溶氧均匀,还能带动少量水底有机沉淀物,促进分解,降低池塘底层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浓度,形成活水,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深水曝气,溶氧和养分分布均匀,对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控与修复,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第一连接管4为L形结构且垂直端靠近罗茨鼓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V型带5,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水平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软管接头3,所述第一连接管4通过软管接头3与曝气盘1相互贯通,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右端口机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软管2设有两个一闪且连接处通过三通接头15相对接并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罗茨鼓风机6包括出气口601、循环内腔602、进气口603、端盖604、平键605、轴套606、密封圈607、黄油杯608、侧板609、主动轴610、叶轮611、机壳612、从动轴承613、齿轮614、齿轮箱615、齿轮止动垫圈616、齿轮止动螺母617、从动轴618、轴承套筒619、主动轴承620,所述从动轴618与主动轴610的外表面分别与为三角结构的叶轮611焊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叶轮611的外边沿与机壳612的内壁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动轴610的左端通过平键605与端盖604机械连接,所述侧板609与主动轴61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07,所述侧板609的外端口设有黄油杯608,所述主动轴610与从动轴618的右端通过齿轮止动垫圈616与齿轮止动螺母617连接于齿轮箱615,所述齿轮箱615的内部设有齿轮614并与从动轴618、主动轴610的两端相啮合,所述从动轴承613通过齿轮614与齿轮箱615相配合,所述从动轴618的左端两端与轴承套筒619内的主动轴承620机械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曝气盘(1)、软管(2)、软管接头(3)、第一连接管(4)、V型带(5)、罗茨鼓风机(6)、防雨罩(7)、电机(8)、第二连接管(9)、机架(10)、横梁(11)、浮船(12)、连接杆(13)、悬板(14)、三通接头(15),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船(12)设有两个且上端面通过机架(10)固定,所述浮船(12)与机架(10)同一平面上的左右两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13),所述悬板(14)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角上垂直焊接有连接杆(13),所述机架(10)通过横梁(11)采用螺丝连接固定在浮船(12)上,所述电机(8)的底座与机架(10)采用机械连接固定于浮船(12)上,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底端机械连接在机架(10)上且与电机(8)位于同一浮船(12)上,所述防雨罩(7)为倒U形结构且罩设在罗茨鼓风机(6)的外端固定于机架(10)上,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左端口与第一连接管(4)相贯通,所述第一连接管(4)为L形结构且垂直端靠近罗茨鼓风机(6)的一侧安装有V型带(5),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水平端连接有两个以上的软管接头(3),所述第一连接管(4)通过软管接头(3)与曝气盘(1)相互贯通,所述罗茨鼓风机(6)的右端口机械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软管(2)设有两个一闪且连接处通过三通接头(15)相对接并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罗茨鼓风机(6)包括出气口(601)、循环内腔(602)、进气口(603)、端盖(604)、平键(605)、轴套(606)、密封圈(607)、黄油杯(608)、侧板(609)、主动轴(610)、叶轮(611)、机壳(612)、从动轴承(613)、齿轮(614)、齿轮箱(615)、齿轮止动垫圈(616)、齿轮止动螺母(617)、从动轴(618)、轴承套筒(619)、主动轴承(620),所述从动轴(618)与主动轴(610)的外表面分别与为三角结构的叶轮(611)焊接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叶轮(611)的外边沿与机壳(612)的内壁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主动轴(610)的左端通过平键(605)与端盖(604)机械连接,所述侧板(609)与主动轴(61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07),所述侧板(609)的外端口设有黄油杯(608),所述主动轴(610)与从动轴(618)的右端通过齿轮止动垫圈(616)与齿轮止动螺母(617)连接于齿轮箱(615),所述齿轮箱(615)的内部设有齿轮(614)并与从动轴(618)、主动轴(610)的两端相啮合,所述从动轴承(613)通过齿轮(614)与齿轮箱(615)相配合,所述从动轴(618)的左端两端与轴承套筒(619)内的主动轴承(620)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板(14)的所形成的长方体内腔通过设有的两个以上的横杆左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带(5)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滑套,所述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9)的弯折处通过卡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连接有堵帽(901)、接驳软管(902)、排气阀(903)、储气罐(904)、压力表(9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901)紧密嵌套在第二连接管(9)的开口处,所述储气罐(904)通过排气阀(903)、接驳软管(902)与第二连接管(9)相互贯通,所述储气罐(904)的入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于罗茨鼓风机(6),所述压力表(905)安装在储气罐(904)与罗茨鼓风机(6)连接的管道上。
CN201721491960.8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1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1960.8U CN20741127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1960.8U CN20741127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1270U true CN207411270U (zh) 2018-05-29

Family

ID=6230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196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1127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1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55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三峡大学 智能龙虾养殖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557A (zh) * 2021-02-01 2021-06-15 三峡大学 智能龙虾养殖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3463U (zh) 一种超声波微纳米气泡曝气增氧发生器
CN105660503A (zh) 养殖水体移动增氧及投饲装置
WO2014169622A1 (zh) 一种低功耗高效的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CN101381112A (zh) 一种改良的太阳能环保净化装置
CN207411270U (zh) 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调控与修复的装置
CN204305872U (zh) 一种池塘底层水体增氧装置
CN203563547U (zh) 推水加氧机
CN202941296U (zh) 一种用于养殖池塘的环保增氧曝气装置
CN216931480U (zh) 一种风能水体曝气增氧的混合装置
CN203269664U (zh) 一种低功耗高效的水体曝气增氧装置
CN116530452A (zh) 一种深远海海上牧场一体化平台
CN203568903U (zh) 一种人工草甸生态浮床
CN203748467U (zh) 鲍鱼养殖增氧设备
CN204762872U (zh) 节能环保的曝气式增氧机
CN21137930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车式增氧机
CN209030896U (zh) 一种养殖用水溶氧曝气装置
CN205040356U (zh) 一种传动功率损失小的喷灌机
CN211620094U (zh) 一种水利湖泊曝气增氧设备
CN204132192U (zh) 水产养殖增氧系统
CN211546108U (zh) 一种生态性水处理的装置
CN207619282U (zh) 一种禽畜粪便预发酵罐
CN208490622U (zh) 一种多用途高效增氧机
CN207918806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罐补料装置
CN206872505U (zh) 微生物菌种培育装置
CN207619127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曝气增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8

Address after: 626300 No. 1-1-2 Zhanggu Pedestrian Street, Danba County,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Dongche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100 Building No. 3, Xincun, South of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202

Patentee before: HUIAN XUNK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