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1247U -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 Google Patents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1247U CN207411247U CN201720859041.5U CN201720859041U CN207411247U CN 207411247 U CN207411247 U CN 207411247U CN 201720859041 U CN201720859041 U CN 201720859041U CN 207411247 U CN207411247 U CN 207411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planting
- water
- pipe
- pipeline
- aquar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鱼缸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包括架体、缸体、隔板、水培植管道和溢流装置;在架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缸体,在缸体下部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缸体分隔成上部的养鱼缸和下部的微生物转化缸;在微生物转化缸内置有潜水泵;在架体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一套的水培植管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潜水泵提供的循环动力,生化水从微生物转化缸输出,经进水管进入水培植管道,对栽种的绿植提供所需的营养;然后再进入到养鱼缸内;养鱼缸内水循环回流至微生物转化缸内,实现自养循环;不仅净化养鱼缸中的水质,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转化的生化水,溶氧量高,能够满足植物及鱼的耗氧需求,避免鱼缺氧死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鱼缸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背景技术
生态鱼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融合了水培花盆、台灯功能的生态鱼缸,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元素进行组织,构建成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目前,市场上的生态鱼缸,都是将绿植的根茎直接插入鱼缸的水中,但这样一些来,绿植的根部容易腐烂变质,影响鱼缸中的水质;而且绿植的根部在晚上呼吸作用时,也会消耗鱼缸中的氧气,降低鱼缸中的含氧量,造成鱼缸中的鱼缺氧死亡;而且无论是生态鱼缸还是普通鱼缸都存在水体浑浊,换水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的生态鱼缸,绿植根部腐烂影响水质,以及造成鱼缺氧死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包括架体、缸体、隔板、水培植管道和溢流装置;在架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缸体,在缸体下部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缸体分隔成上部的养鱼缸和下部的微生物转化缸;在微生物转化缸内置有潜水泵;在架体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一套的水培植管道,水培植管道位于缸体上方;潜水泵的出水端与每套水培植管道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培植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养鱼缸内;在养鱼缸内固定安装有能将养鱼缸中的水溢流进微生物转化缸内的溢流装置。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每套水培植管道可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水平培植管;在水平培植管上分布有开口朝上的培植孔;在架体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上下间隔固定有与水平培植管数量相对应的培植管支撑横梁,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上下水平培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最上端的水平培植管相连通;在进水管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上述溢流装置可包括溢流管柱和污垢引流管;在养鱼缸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溢流管柱,溢流管柱的上端口位于养鱼缸上方,溢流管柱的下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与微生物转化缸连通;在养鱼缸内的溢流管柱上部设有溢流孔;在溢流孔处连通安装有与溢流管柱平行间隔连接的污垢引流管;污垢引流管的下端口位于养鱼缸底部;污垢引流管的上端口位于溢流孔上方。
上述溢流管柱的底部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上述溢流管柱可内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上述架体的上部可安装有两套的水培植管道,分别是前水培植管道和后水培植管道;前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前水平培植管;前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前侧;后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后水平培植管;后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后侧;进水管包括一条主管和两条分别与两套的水培植管道连通的分管;进水管的主管下端与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进水管的主管自下而上穿过溢流管柱,并与最上端的前水平培植管和最上端的后水平培植管分别通过进水管的分管连通;在进水管的分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上述架体的底端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潜水泵提供的循环动力,生化水从微生物转化缸输出,经进水管进入水培植管道,对栽种的绿植提供所需的营养;然后再进入到养鱼缸内;养鱼缸内水循环回流至微生物转化缸内,实现自养循环;不仅净化养鱼缸中的水质,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转化的生化水,溶氧量高,能够满足植物及鱼的耗氧需求,避免鱼缺氧死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架体,2为隔板,3为养鱼缸,4为微生物转化缸,5为潜水泵,6为进水管,7为水平培植管,8为培植孔,9为培植管支撑横梁,10为连接管,11为开关阀,12为溢流管柱,13为污垢引流管,14为溢流孔,15为过滤网,16为紫外线杀菌灯,17为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包括架体1、缸体、隔板2、水培植管道和溢流装置;在架体1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缸体,在缸体下部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缸体分隔成上部的养鱼缸3和下部的微生物转化缸4;在微生物转化缸4内置有潜水泵5;在架体1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一套的水培植管道,水培植管道位于缸体上方;潜水泵5的出水端与每套水培植管道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6连接,水培植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养鱼缸3内;在养鱼缸3内固定安装有能将养鱼缸3中的水溢流进微生物转化缸4内的溢流装置。其中,微生物转化缸4是培养微生物的专用缸;微生物转化是通过微生物细胞将复杂的底物进行结构修饰,也就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的酶进行的催化反应;水培植管道用于栽培绿植;使用时,通过潜水泵5提供的循环动力,生化水从微生物转化缸4输出,经进水管6进入水培植管道,在水培植管道内循环过程中,对栽种的绿植提供所需的营养;然后再进入到养鱼缸3内;养鱼缸3内水再通过溢流装置循环回流至微生物转化缸4内,实现自养循环;回流时,不仅净化养鱼缸3中的水质,还能对鱼的排泄物通过微生物进行分解转化,转化成溶氧量高,且富含绿植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的生化水;满足植物及鱼的耗氧需求,避免鱼缺氧死亡。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每套水培植管道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水平培植管7;在水平培植管7上分布有开口朝上的培植孔8;在架体1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上下间隔固定有与水平培植管7数量相对应的培植管支撑横梁9,水平培植管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9上;上下水平培植管7之间通过连接管10串联;潜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6与最上端的水平培植管7相连通;在进水管6固定安装有开关阀11。为增加绿植的种植量,本水培植管道利用高度空间,能够进一步增加绿植的种植量,不仅美观,还能够改善室内湿度和含氧量。
如附图1、3所示,溢流装置包括溢流管柱12和污垢引流管13;在养鱼缸3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溢流管柱12,溢流管柱12的上端口位于养鱼缸3上方,溢流管柱12的下端固定在隔板2上并与微生物转化缸4连通;在养鱼缸3内的溢流管柱12上部设有溢流孔14;在溢流孔14处连通安装有与溢流管柱12平行间隔连接的污垢引流管13;污垢引流管13的下端口位于养鱼缸3底部;污垢引流管13的上端口位于溢流孔14上方。回流时,通过污垢引流管13引流,能够将养鱼缸3缸底的排泄物经溢流孔14先排出养鱼缸3,不仅提高养鱼缸3内水质的净化效果,还能增加微生物转化缸4中的微生物的分解转化量,提高自氧循环效果。
如附图3所示,在溢流管柱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
如附图3所示,在溢流管柱12内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6。紫外线杀菌灯16起到养鱼缸3回流的污水进行杀菌的作用。
如附图1、2所示,在架体1的上部安装有两套的水培植管道,分别是前水培植管道和后水培植管道;前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前水平培植管;前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9上端前侧;后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后水平培植管;后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9上端后侧;进水管6包括一条主管和两条分别与两套的水培植管道连通的分管;进水管6的主管下端与潜水泵5的出水口连通,进水管6的主管自下而上穿过溢流管柱12,并与最上端的前水平培植管7和最上端的后水平培植管7分别通过进水管6的分管连通;在进水管6的分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开关阀11。
如附图1、2所示,为方便本生态鱼缸移动,在架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17。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1)
1.一种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缸体、隔板、水培植管道和溢流装置;在架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缸体,在缸体下部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缸体分隔成上部的养鱼缸和下部的微生物转化缸;在微生物转化缸内置有潜水泵;在架体的上部安装有至少一套的水培植管道,水培植管道位于缸体上方;潜水泵的出水端与每套水培植管道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培植管道的出水端位于养鱼缸内;在养鱼缸内固定安装有能将养鱼缸中的水溢流进微生物转化缸内的溢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每套水培植管道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水平培植管;在水平培植管上分布有开口朝上的培植孔;在架体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上下间隔固定有与水平培植管数量相对应的培植管支撑横梁,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上下水平培植管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潜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最上端的水平培植管相连通;在进水管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溢流装置包括溢流管柱和污垢引流管;在养鱼缸内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溢流管柱,溢流管柱的上端口位于养鱼缸上方,溢流管柱的下端固定在隔板上并与微生物转化缸连通;在养鱼缸内的溢流管柱上部设有溢流孔;在溢流孔处连通安装有与溢流管柱平行间隔连接的污垢引流管;污垢引流管的下端口位于养鱼缸底部;污垢引流管的上端口位于溢流孔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溢流管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溢流管柱内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上部安装有两套的水培植管道,分别是前水培植管道和后水培植管道;前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前水平培植管;前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前侧;后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后水平培植管;后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后侧;进水管包括一条主管和两条分别与两套的水培植管道连通的分管;进水管的主管下端与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进水管的主管自下而上穿过溢流管柱,并与最上端的前水平培植管和最上端的后水平培植管分别通过进水管的分管连通;在进水管的分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上部安装有两套的水培植管道,分别是前水培植管道和后水培植管道;前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前水平培植管;前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前侧;后水培植管道包括三个呈上下间隔分布的后水平培植管;后水平培植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侧的培植管支撑横梁上端后侧;进水管包括一条主管和两条分别与两套的水培植管道连通的分管;进水管的主管下端与潜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进水管的主管自下而上穿过溢流管柱,并与最上端的前水平培植管和最上端的后水平培植管分别通过进水管的分管连通;在进水管的分管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呈左右间隔分布的车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59041.5U CN207411247U (zh) | 2017-07-16 | 2017-07-16 |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59041.5U CN207411247U (zh) | 2017-07-16 | 2017-07-16 |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1247U true CN207411247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98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59041.5U Active CN207411247U (zh) | 2017-07-16 | 2017-07-16 |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12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9669A (zh) * | 2018-08-14 | 2018-11-23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溢流水族箱小型鱼保护装置 |
-
2017
- 2017-07-16 CN CN201720859041.5U patent/CN2074112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9669A (zh) * | 2018-08-14 | 2018-11-23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溢流水族箱小型鱼保护装置 |
CN108849669B (zh) * | 2018-08-14 | 2021-07-13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溢流水族箱小型鱼保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85096B (zh) | 一种鱼菜共生的栽养系统 | |
CN209170995U (zh) | 一种鱼菜共生装置 | |
CN202206803U (zh) | 鱼花共养水族箱 | |
CN201467822U (zh) | 带花盆的集合鱼缸 | |
CN102217505A (zh) | 一种植物自灌式栽培柱 | |
CN103202260A (zh) | 一种生态观赏鱼缸 | |
CN108834669A (zh) | 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 | |
CN201226730Y (zh) | 生态水培鱼缸 | |
CN103392532B (zh) | 花鸟鱼观赏柜 | |
CN205249923U (zh) | 一种智能花鱼共养及储物装置 | |
CN104920199A (zh) | 一种水产蔬菜养殖装置 | |
CN207411247U (zh) | 自循环水培生态鱼缸 | |
CN210184241U (zh) | 一种生态复合养殖装置 | |
CN209546623U (zh) | 一种鱼菜共生的景观养殖系统 | |
CN201199855Y (zh) | 花瓶鱼缸 | |
CN206350361U (zh) | 一种立体生态养植系统 | |
CN206182133U (zh) | 一种壁挂式自动换水鱼缸 | |
CN209251426U (zh) | 潮汐式鱼菜共生装置 | |
CN108901803A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种养补给一体化装置 | |
CN204498896U (zh) | 叉架连接式花盆鱼缸 | |
CN204499005U (zh) | 水生药用植物育养水池 | |
CN209473369U (zh) | 一种移动花架 | |
CN210247662U (zh) | 一种荷花栽种用盆栽装置 | |
CN209201872U (zh) | 阳台垂直式管道基质培鱼菜共生系统 | |
CN209171210U (zh) | 一种花园式水族过滤鱼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