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0107U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0107U CN207410107U CN201721428633.8U CN201721428633U CN207410107U CN 207410107 U CN207410107 U CN 207410107U CN 201721428633 U CN201721428633 U CN 201721428633U CN 207410107 U CN207410107 U CN 2074101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switch pipe
- anode
- boost
- system ba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问题,实现系统的持续供电。包括电流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模块、电压检测芯片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负极,第二开关管的被控制端通过反相器与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连接。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实现供电模块与太阳能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可在按背景技术中专利生产的产品的基础进行改进,降低改进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320586836.5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测温测流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测温测流系统,其包括电流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为整个系统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供电模块包括电磁感应取电模块、依次连接的振动发电片、整流电路和升压模块,升压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振动发电片上开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配重件的配重孔,配重件包括螺母和螺栓,振动发电片固定在被测电机上。管理电路包括电压检测芯片和第一开关管,电压检测芯片与超级电容并联;第一开关管的被控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超级电容的正极,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正极。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该现有技术采用电磁感应取电模块为测温测流系统供电,当电压检测芯片检测到供电模块当无电供给时,通过电压检测芯片控制第一开关管断开。其不足在于:电压检测芯片控制第一开关管断开后,微处理器无供电,缺少另外的电源供给,影响系统的有效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问题,实现系统的持续供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包括电流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模块、电压检测芯片和第一开关管,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磁感应取电模块、整流电路和升压模块,电磁感应取电模块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磁感应取电模块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包括超级电容,第一开关管的被控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超级电容的正极,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负极,第二开关管的被控制端通过反相器与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的,所示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整流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和充电泵,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继流电容的正极,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超级电容的正极,所述充电泵的控制端连接自举升压电路的控制端,充电泵的另一端连接超级电容的负极,所述超级电容的正极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超级电容的负极同时作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振动发电片,所述振动发电片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振动发电片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升压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振动发电片并联,所述温差发电片贴合在被测电路的电缆接线端子上。
优选的,所述电磁感应取电模块包括磁芯和围绕在磁芯上的绕线线圈,所述绕线线圈放置在导线旁并与导线垂直,绕线线圈的与振动发电片并联。
优选的,所述整流电路为二极管D1。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有益效果:电压检测芯片与超级电容并联,当电压检测芯片检测到供电模块无电可供时,输出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断开时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管闭合,进而通过太阳能电池供电;当电压检测芯片检测到供电模块无电可供时,输出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闭合时,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管断开,进而通过供电模块供电。实现供电模块与太阳能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可在按背景技术中专利生产的产品的基础进行改进,降低改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振动发电片,2、温差发电片,3、电磁感应取电模块,4、自举升压电路,5、稳压保护电路,6、电压检测芯片,7、微处理器,8、温度测量模块,9、无线通讯模块,10、电流测量模块,11、太阳能电池,11-1、太阳能电池,12、外部结构,13电机,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电压检测芯片6、微处理器7、温度测量模块8、无线通讯模块9、电流测量模块10、供电模块和第一开关管T1,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磁感应取电模块3、整流电路和升压模块,电磁感应取电模块3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磁感应取电模块3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包括超级电容C2,第一开关管T1的被控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6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T1的输入端连接超级电容C2的正极,第一开关管T1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7的电源输入端正极,超级电容C2的负极连接微处理器的负极,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11和第二开关管T2,第二开关管T2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11的正极,第二开关管T2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电池11的负极,第二开关管T2的被控制端通过反相器12与电压检测芯片6的控制端连接。
有益效果:电压检测芯片6与超级电容C2并联,当电压检测芯片6检测到供电模块无电可供时,输出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T1断开时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管T2闭合,进而通过太阳能电池11供电;当电压检测芯片6检测到供电模块无电可供时,输出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T1闭合时,同时控制第二开关管T2 断开,进而通过供电模块供电。实现供电模块与太阳能供电的自动切换。同时可在按背景技术中专利生产的产品的基础进行改进,降低改进成本。
反相器实现的功能是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反相器作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路,本申请不再详细说明。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所示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整流二极管D4。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 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13,所示太阳能电池包括太阳能板11-1,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太阳能板侧壁的中部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齿合的第二锥齿轮15;所述太阳能板侧壁的中部连接有连接轴16,所述太阳能通过连接轴沿连接轴轴线可转动设置在外部结构12上。可以通过电机控制太阳能板的朝向;其优点在于:一方面,当需要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时,可以控制太阳能板面向太阳光;另一方面,当工作人员需要观察被太阳能板遮挡区域状态时,可以控制太阳能板转动到竖直方向,减少视觉阻挡。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开关管T3,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被控端与微处理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通过串行接口用通讯总线连接无线通讯模块。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整流电路为二极管D1,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两个负极相互连接的单向稳压二极管 D2和D3,单相稳压二极管D2和D3的正极分别连接振动发电片1的两个输出端。振动发电片1的正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继流电容C1的正极,振动发电片1的负极连接继流电容C1的负极。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继流电容C1,所述继流电容C1的正极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继流电容C1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4、充电泵K和稳压保护电路5,所述自举升压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继流电容C1的正极,所述自举升压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超级电容C2的正极,所述充电泵K的控制端连接自举升压电路4的控制端,充电泵K的另一端连接超级电容C2的负极,所述超级电容C2的正极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超级电容C2的负极同时作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稳压保护电路5的正极连接超级电容C2的正极,负极连接超级电容C2的负极。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振动发电片1,所述振动发电片1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振动发电片1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升压模块连接微处理器7的电源输入端。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温差发电片2,所述温差发电片2与振动发电片1并联,所述温差发电片2贴合在被测电路的电缆接线端子上。
作为上述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电磁感应取电模块3包括磁芯和围绕在磁芯上的绕线线圈,所述绕线线圈放置在导线旁并与导线垂直,绕线线圈的与振动发电片1并联。
其他与现有专利201320586836.5中一致的内容,本申请中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包括电流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模块、电压检测芯片和第一开关管,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磁感应取电模块、整流电路和升压模块,电磁感应取电模块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磁感应取电模块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包括超级电容,第一开关管的被控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超级电容的正极,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正极,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电池的负极,第二开关管的被控制端通过反相器与电压检测芯片的控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示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之间串联有整流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还包括自举升压电路和充电泵,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继流电容的正极,所述自举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超级电容的正极,所述充电泵的控制端连接自举升压电路的控制端,充电泵的另一端连接超级电容的负极,所述超级电容的正极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超级电容的负极同时作为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振动发电片,所述振动发电片的正极通过整流电路连接升压模块的正极输入端,振动发电片的负极连接升压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升压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与振动发电片并联,所述温差发电片贴合在被测电路的电缆接线端子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取电模块包括磁芯和围绕在磁芯上的绕线线圈,所述绕线线圈放置在导线旁并与导线垂直,绕线线圈的与振动发电片并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为二极管D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28633.8U CN207410107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28633.8U CN207410107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0107U true CN207410107U (zh) | 2018-05-25 |
Family
ID=6240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28633.8U Active CN207410107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010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46071A (zh) * | 2017-10-31 | 2018-03-27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4364094A (zh) * | 2021-11-22 | 2022-04-15 | 无锡三和绿能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夜间安全警示发光器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21428633.8U patent/CN20741010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46071A (zh) * | 2017-10-31 | 2018-03-27 | 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4364094A (zh) * | 2021-11-22 | 2022-04-15 | 无锡三和绿能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夜间安全警示发光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85355Y (zh) | 高压线路感应取电装置 | |
CN104426217B (zh) | 用于电动车辆的逆变器-充电器集成器件 | |
CN107852003A (zh) | 混合电力模块 | |
CN101969221B (zh) | 蓄电池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3856086B (zh) | 一种电流互感器取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6170904A (zh) | 混合存储系统 | |
CN207410107U (zh)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 | |
CN102118067A (zh) | 非接触式高压取电方法 | |
CN113746214B (zh) | 一种用于三芯电缆热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供电电路 | |
CN107192965A (zh) | 一种直流电源老化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2684322B (zh) | 一种基于高压电力线取电的能量采集稳压电源电路 | |
CN106208123A (zh) | 动力电池节能分容设备装置 | |
CN201750187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 |
CN109842183A (zh) | 一种输电线路感应取电装置及其获取最大功率的方法 | |
CN205319785U (zh) | 太阳能折叠充电装置 | |
Latha et al.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conditioning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V2G to electric vehicle and DC charging system | |
CN208522519U (zh) | 一种光伏发电储电装置 | |
CN207368690U (zh) | 一种储能电池包的自供电电路 | |
CN206884764U (zh) | 一种智能化快速主动式充电机 | |
CN107846071A (zh) | 一种基于电磁能取电技术的测温测流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5051419U (zh) | 并网供电系统 | |
CN107658954A (zh) | 一种车载发电机组直流操作电源监控及充电装置 | |
CN210835114U (zh) | 一种节能型直流充电桩检测装置 | |
CN204231000U (zh) | 一种高速电力线载波专用智能电源控制器 | |
CN209336520U (zh) | 一种光伏汽车充电桩配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