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6602U -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6602U
CN207396602U CN201721382636.2U CN201721382636U CN207396602U CN 207396602 U CN207396602 U CN 207396602U CN 201721382636 U CN201721382636 U CN 201721382636U CN 207396602 U CN207396602 U CN 207396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thermal module
constant temperature
hot junction
resistance
peak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26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俊岭
石桂菊
张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3826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6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6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66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包括冷端恒温系统、热端恒温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电路和处理器;所述冷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冷端,所述热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端,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所述热端恒温系统和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温差发电主要利用半导体热电材料赛贝克效应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热电模块TEM热电模块(Thermoelectric Module)作为热能到电能转换的核心部件,最大输出功率是表征其热电转换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目前,获得热电模块冷热端一定温差下最大输出功率的常用方法有三种: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2.伏-安特性法;3.负载匹配法。
但是,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和伏-安特性法都是以理论值计算热电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均未考虑热电模块中存在热电耦合效应,因此,按经典理论计算得到的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准确度较低。负载匹配法为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经典测量法,基于热电模块冷热两端在一定温差下,调节负载阻值,找到负载电阻与热电模块内阻实际匹配工况,根据匹配工况下测量得到的热电模块输出端的电压(Vo)、电流(Io)计算得到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Pomax=VoIo),由于该测量方法完全模拟了热电模块实际工况,故得到的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值比较准确,但是该测量方法需一个一个负载值改变,并且无法确定负载值调节范围是否覆盖指定温差下热点模块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内阻值,测量时均需要冷热端温差、电压/电流输出进入稳定状态,因此,测量过程复杂、耗时过长是目前负载匹配法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负载匹配法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测量过程复杂、耗时过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包括用于使热电模块的冷端达到第一设定温度的冷端恒温系统、用于使热电模块的热端达到第二设定温度的热端恒温系统、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下热电模块的开路电压和瞬态短路电流的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提供电阻可调节的测试电阻的测试电路,以及用于测量热电模块输出功率的处理器;
所述冷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冷端,所述热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端,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所述热端恒温系统和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热电模块工作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
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热端恒温系统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电路包括测试电阻和开关;
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所述热电模块、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电阻包括负载电阻和取样电阻;
所述负载电阻、所述取样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端恒温系统为恒温水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热端恒温系统为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和所述热端恒温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所述热端恒温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通过冷端恒温系统、热端恒温系统使热电模块的冷、热端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处理器控制调节测试电阻的阻值及调节方向,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各个测试电阻下,热电模块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计算得到热电模块对应的输出功率,能够准确获得输出功率达到峰值时的最大输出功率,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电材料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电模块输出功率与负载电流的变化曲线图。
图中:101,热端恒温系统;102,冷端恒温系统;103,数据采集系统;104,处理器;105,测试电路;106,热电模块;107,压力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进行说明。所述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包括用于使热电模块106的冷端达到第一设定温度的冷端恒温系统102、用于使热电模块106的热端达到第二设定温度的热端恒温系统101、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下热电模块106的开路电压和瞬态短路电流的数据采集系统103、用于提供电阻可调节的测试电阻的测试电路105,以及用于测量热电模块106输出功率的处理器104;
所述冷端恒温系统102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06的冷端,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06的热端,所述热电模块106与所述测试电路105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03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102、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和所述测试电路105连接,所述处理器104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03连接。
具体地,设置冷端恒温系统102、热端恒温系统101、数据采集系统103、测试电路105和处理器104,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压力调节装置107,如图2所示,压力调节装置107设置在热端恒温系统上,调节压力调节装置107,通过作用在热端恒温系统101,向热电模块106施加压力,一般控制在把压力控制在0.6~0.8MPa,热电模块106在此压力范围内处于性能稳定状态。
在热电模块处于开路状态下,即开关K断开时,调节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达到设定温度Tc、Th,测量热电模块106输出电压即开路电压Voc
一般取样电阻远远小于负载电阻,故调节负载电阻为零,相当于热电模块106处于短路输出状态,闭合开关K,设置数据采集系统103采样时间Ts≤100ms,利用数据采集系统103获取瞬态取样电压VRs1,进而根据Ri(Tm-o)≈RsVoc/VRs获得热电模块106开路时动态内阻估值Ri(Tm-o)。
此外,调节负载电阻为零后,闭合开关K,利用数据采集系统103获取电路的瞬态电流,根据式(3)计算出Ri(Tm-o)。
Ri(Tm-o)大于热电模块106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动态内阻Ri(Tm-max),设置负载电阻为Ri(Tm-o),并以固定差值逐次递减,对于每一个负载电阻值,需调节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确保热电模块106冷热端温度Tc、Th不变,利用数据采集系统103测出稳态VRs、Vo值,并根据每个负载电阻值得到的VRs、Vo,对应计算出热电模块106的输出功率Po,计算公式为Po=VoVRs/Rs,调节负载电阻至Po出现峰值Po,max,则该峰值即为热电模块106在冷、热端温度为Tc、Th时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
调节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的设定温度,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准确测量出不同冷热端温度状态下热电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使热电模块106的冷、热端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处理器104控制调节测试电阻的阻值及调节方向,利用数据采集系统103采集各个测试电阻下,热电模块106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处理器104计算出热电模块106对应的输出功率,能够准确获得输出功率达到峰值时的最大输出功率,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热电模块工作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107;
所述压力调节装置107设置在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的一端。
具体地,压力调节装置107设置在热端恒温系统上,调节压力调节装置107,通过作用在热端恒温系统101,向热电模块106施加压力,一般控制在把压力控制在0.6~0.8MPa,热电模块106在此压力范围内处于性能稳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电路105包括测试电阻和开关;
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所述热电模块106、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电阻包括负载电阻和取样电阻;
所述负载电阻、所述取样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具体地,取样电阻远远小于负载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冷端恒温系统102为恒温水循环系统。
具体地,采用恒温水循环系统设置在热电模块106的冷端,可以使热电模块106的冷端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冷端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为加热器。
具体地,采用加热器设置在热电模块106的热端,可以使热电模块106的热端达到并稳定在设定的热端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03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03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102和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连接。
具体地,数据采集系统103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和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连接,一方面数据采集系统103可以采集冷端设定温度和热端设定温度,并发送给处理器104,另一方面处理器104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103,进而控制冷端恒温系统102和热端恒温系统101调节冷端设定温度和热端设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102、所述热端恒温系统101、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03和所述处理器104连接。
具体地,设热电模块106冷、热基板端面温度分别为Tc、Th;热电模块106冷热端热能分别为Qc、Qh;热电材料定性温度为Tm,热电模块106冷热端寄生电阻分别为RhT、RcT,热电模块106的输出功率为Po,则:
Th=Thj+QhRhT,Tc=Tcj-QcRcT
Tm=0.5(Thj+Tcj)=0.5(Th+Tc)-0.5(QhRhT-QcRcT)
由于热电模块106冷热端结构对称,设RhT=RcT=RT,得:
Tm=0.5(Th+Tc)-0.5RT(Qh-Qc)=0.5(Th+Tc)-0.5RTPo (1)
由上式知,对于结构确定的热电模块106,其热电材料定性温度当Tc、Th固定后,与热电模块输出功率Po密切相关,随输出功率增大,Tm减小。设热电模块106中热电材料的臂高、横截面边长分别为h、l,则动态内阻Ri满足:
其中,N为热电模块106中的P-N电偶对数。
热电模块106的内阻取决于特性温度Tm。当热电模块106冷热端温度Tc、Th确定后,根据式(1)可知Tm与热电模块106的输出功率Po有关。假设热电模块106在最大输出功率Pomax时对应的特性温度为Tm-max,热电模块106开路(Po=0)时,对应的特性温度为Tm-o,显然Tm-o>Tm-max,则Ri(Tm-o)>Ri(Tm-max),以Ri(Tm-o)为负载起始电阻调节值Ri(Tm-o)满足了前述大于热电模块106最大输出工况对应的内阻阻值Ri(Tm-max)要求,且具有唯一性及稳定性。Ri(Tm-o)值满足
其中Voc为热电模块106冷热端稳态温度为Tc、Th对应的开路电压;Isc为瞬间短路电流,即热电模块106处于开路稳态(冷热端温度为Tc、Th)及负载阻值为零的工况下,开关闭合瞬间回路电流值。因热惯性,温度场变化滞后于电场,故闭合瞬间热电材料冷、热端温度来不及改变,相同于开路状态,故根据式(3)计算出的电阻值一定是热电模块106处于开路稳态(冷热端温度为Tc、Th)的动态内阻值。负载电阻调节原则由经典法的覆盖匹配动态内阻变换到本专利提出的负载阻值单向追踪匹配内阻方案,测试电阻的调节范围大大缩小,调节匹配耗时大幅减少。
所述热电模块106的输出功率和热电模块106的热电材料定性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Tm=0.5(Th+Tc)-0.5RT(Qh-Qc)=0.5(Th+Tc)-0.5RTPo,其中,Tc、Th分别为热电模块106的冷、热端温度,Qc、Qh分别为热电模块106的冷、热端热能,Tm为热电模块106的热电材料定性温度,Po为热电模块106的输出功率,RT为热电模块106的冷、热端寄生电阻的等效电阻;
所述热电材料定性温度和热电模块106的热电材料电导率的变化关系为:
其中,σN、σP分别为热电模块106的N型、P型热电材料的电导率,Tm为热电材料定性温度;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热电材料的电导率随热电材料定性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所述热电材料电导率和热电模块106的动态内阻的变化关系为:
其中,N为热电模块106中的P-N电偶对数,h为热电材料的臂高,ln、lp分别为热电模块106的N型、P型热电材料横截面边长,σn(Tm)、σp(Tm)分别为热电模块106的N型、P型热电材料在定性温度Tm下的电导率,Ri(Tm)为热电模块106在定性温度Tm下的动态内阻;
所述输出功率与所述动态内阻的变化关系为:
在所述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输出功率之前,所述输出功率随所述动态内阻的减小而增大。
具体地,根据式(1)可以得出:热电材料定性温度随热电模块输出功率的增大而降低。
具体地,热电模块106的内阻由N型半导体热电材料电偶臂和P型半导体热电材料电偶臂串联组成,假设N、P型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电导率分别为σn(T)、σp(T),其与温度变化特性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无论半导体热电材料用于发电还是制冷,其电导率与材料的定性温度呈反向变化,即热电材料的电导率随热电材料定性温度升高而下降。
具体地,根据式(2)可以得出:热电模块106动态内阻随热电材料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地,根据式(1)和式(2),以及图3中半导体热电材料电导率随温度单调反向变化规律,有:Po↑→Tm↓→σnp↑→Ri(Tm)↓,可以得出结论:随着热电模块106输出功率增加,由于热电模块中热电耦合效应及寄生热阻RT存在,其内阻单向减小,如图4所示,横坐标为输出电流(Output Current),纵坐标为输出功率(Output Power),对应图4的第Ⅰ阶段,当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后,随着输出功率的减小,热电模块106内阻仍保持单向递减,对应图4的第Ⅱ阶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热电模块的冷端达到第一设定温度的冷端恒温系统、用于使热电模块的热端达到第二设定温度的热端恒温系统、用于获取第一设定温度和第二设定温度下热电模块的开路电压和瞬态短路电流的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提供电阻可调节的测试电阻的测试电路,以及用于测量热电模块输出功率的处理器;
所述冷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冷端,所述热端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端,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所述热端恒温系统和所述测试电路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热电模块工作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
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热端恒温系统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路包括测试电阻和开关;
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所述热电模块、所述测试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阻包括负载电阻和取样电阻;
所述负载电阻、所述取样电阻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为恒温水循环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恒温系统为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和所述热端恒温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冷端恒温系统、所述热端恒温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CN201721382636.2U 2017-10-24 2017-10-24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6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2636.2U CN20739660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2636.2U CN20739660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6602U true CN207396602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330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26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6602U (zh) 2017-10-24 2017-10-24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66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4850A (zh) * 2018-09-09 2019-01-08 青岛大学 基于无源可变热阻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9521349A (zh) * 2018-11-19 2019-03-26 河北科技大学 半导体发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4850A (zh) * 2018-09-09 2019-01-08 青岛大学 基于无源可变热阻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9521349A (zh) * 2018-11-19 2019-03-26 河北科技大学 半导体发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9521349B (zh) * 2018-11-19 2020-11-24 河北科技大学 半导体发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olar panel cooling by a novel micro heat pipe array
CN105203940B (zh) 一种热电元件可靠性评价系统及方法
CN207396602U (zh)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系统
CN106124957B (zh) 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退化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6324355B (zh) 电化学装置的交流阻抗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7621599A (zh) 一种测量igbt在高温反偏试验中结温变化的方法
CN102944824A (zh) 一种整流二极管瞬态高温反向漏电流的测试方法
CN111964935A (zh) 一种热电器件性能测试装置
CN108572306A (zh) 逆导型igbt的热阻测试电路和方法
Rachid Tracing current-voltage curve of solar panel Based on LabVIEW Arduino Interfacing
CN104113281A (zh) 新型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系统及双重智能扫描方法
CN109709141A (zh) 一种igbt温升和热阻构成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5485939B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联产系统热电输出性能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CN202710712U (zh) 太阳能电池i-v特性调节和取样装置
CN102759696A (zh) 太阳能电池i-v特性调节和取样装置
CN112508445B (zh) 一种基于气温及导线温度量测的架空导线动态增容方法及系统
CN109444573A (zh) 一种终端用电磁兼容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621568A (zh) 测量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03063B (zh) 用于测定功率电子装置的半导体器件的温度标定特征曲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2819A (zh) 基于两种不同温度下电池电性参量预测光伏发电的方法
CN108414909B (zh) 一种基于电学法的达林顿管稳态热阻测量方法
Zhang 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ower output fluctuation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based on NREL one-minute irradiance data
CN106224124A (zh) 一种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机装置
CN203323901U (zh) 绕组温度计的匹配器
Gao et al. New method for quickly measuring the maximum conversion power of a thermoelectric module/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