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91165U -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91165U
CN207391165U CN201721077412.0U CN201721077412U CN207391165U CN 207391165 U CN207391165 U CN 207391165U CN 201721077412 U CN201721077412 U CN 201721077412U CN 207391165 U CN207391165 U CN 207391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filter chamber
wall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774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威
吴利明
周立峰
陈美群
盛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Mingyu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Mingyu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Mingyu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Mingyu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774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91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91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911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包括过滤室和水箱,所述过滤室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的内部,过滤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当需要将污水过滤处理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传输辊轴转动,传输辊轴带动传输链转动,第一过滤网过滤排放物,达到了将固体污染物和液态污水分离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先人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纺织品市场广阔,一家家纺织厂兴建起来,人们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印染技术也应用到纺织行业,随之而来的是纺织印染带来的污染,纺织印染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其水质特点主要是COD和BOD高,以及由此引起的色度等指标远远超过排放标准,被公认为是有害废水之一,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所以需要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解决了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包括过滤室和水箱,所述过滤室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的内部,所述过滤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所述传输辊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所述传输链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废室,所述传输链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废室的内部,所述固废室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表面与蜗轮的表面啮合,所述固废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固废室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的内部,所述过滤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过滤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过滤室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解室的内部,所述电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积尘箱,所述电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所述电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所述水箱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进水螺栓。
所述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换热螺栓,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
优选的,所述固废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废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虑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口,所述第一出水管的表面与过滤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内壁位于过滤口的内壁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解室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阳极电解棒和阴极电解棒均与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解室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排水螺栓。
优选的,所述固废室的表面铰接有第一室门,所述第一室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观察玻璃。
优选的,所述电解室的表面铰接有第二室门,所述第二室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观察玻璃。
优选的,所述换热箱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进口,所述换热水进口的一端与换热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出口,所述换热箱的表面呈圆环形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传输辊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传输链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蜗杆表面与蜗轮的表面啮合,当需要将污水过滤处理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传输辊轴转动,传输辊轴带动传输链转动,第一过滤网过滤排放物,达到了将固体污染物和液态污水分离的效果。
(2)、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固废室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过滤网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的内部,第一出水口的内壁位于过滤口的内壁的正上方,当部分液态污染物进入固废室时,液态污水经第一出水口经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出水管,再经第一出水管进入过滤室,达到了充分过滤固态污染物的效果。
(3)、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过滤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过滤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过滤室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当对固体污染物分离后,污水经活性炭吸附网进入第二出水管,经第二出水管进入电解室,达到了对污水除色的效果。
(4)、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电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电解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电解室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阳极电解棒和阴极电解棒均与开关电连接,当需要对污水进一步处理时,打开开关,启用阳极电解棒和阴极电解棒,达到了对污水电解处理的效果。
(5)、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进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换热水进口的一端与换热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污水从第一进水管进入过滤室时,启动水泵,水泵将换热水从水箱经抽水管输入换热水管,再进入换热箱,达到了余热回收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箱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废室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解室结构正视图。
图中:1过滤室、2水箱、3第一进水口、4第一进水管、5第一轴承、6转轴、7传输辊轴、8传输链、9第一过滤网、10固废室、11支撑杆、12电机、13蜗杆、14蜗轮、15支撑腿、16第一出水口、17第一出水管、18活性炭吸附网、19第二出水管、20电解室、21积尘箱、22阳极电解棒、23阴极电解棒、24第二进水口、25进水螺栓、26底座、27水泵、28抽水管、29换热水管、30换热螺栓、31换热箱、32第二轴承、33第二过虑网、34过滤口、35开关、36排水口、37排水螺栓、38第一室门、39第一观察玻璃、40第二室门、41第二观察玻璃、42换热水进口、43换热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包括过滤室1和水箱2,过滤室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水口3,第一进水口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4,第一进水管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7,传输辊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8,传输链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过滤室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废室10,固废室10的表面铰接有第一室门38,第一室门3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观察玻璃39,传输链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废室10的内部,固废室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13,固废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2,第二轴承32的内圈与蜗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蜗杆13表面与蜗轮14的表面啮合,通过设置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7,传输辊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8,传输链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13,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蜗杆13表面与蜗轮14的表面啮合,当需要将污水过滤处理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传输辊轴7转动,传输辊轴7带动传输链8转动,第一过滤网9过滤排放物,达到了将固体污染物和液态污水分离的效果,固废室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5,固废室1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6,固废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虑网33,第二过滤网33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7,过滤室1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口34,第一出水管17的表面与过滤口3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位于过滤口34的内壁的正上方,第一出水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通过设置固废室1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6,第二过滤网33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7,第一出水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位于过滤口34的内壁的正上方,当部分液态污染物进入固废室时,液态污水经第一出水口16经过第二滤网33进入第一出水管17,再经第一出水管17进入过滤室1,达到了充分过滤固态污染物的效果,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8,过滤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9,过滤室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20,通过设置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8,过滤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9,过滤室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20,当对固体污染物分离后,污水经活性炭吸附网18进入第二出水管19,经第二出水管19进入电解室20,达到了对污水除色的效果,电解室20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口36,排水口3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排水螺栓37,电解室20的表面铰接有第二室门40,第二室门4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观察玻璃41,第二出水管1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解室20的内部,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积尘箱21,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22,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23,电解室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35,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均与开关35电连接,通过设置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22,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23,电解室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35,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均与开关35电连接,当需要对污水进一步处理时,打开开关35,启用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达到了对污水电解处理的效果,水箱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水口24,第二进水口2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进水螺栓25。
水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6,底座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27,水泵27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8,抽水管2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水泵2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29,换热水管2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换热螺栓30,第一进水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31,换热箱31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进口42,换热水进口42的一端与换热水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换热箱31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出口43,换热箱31的表面呈圆环形状,通过设置第一进水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31,水泵27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8,抽水管2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水泵2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29,换热水进口42的一端与换热水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污水从第一进水管4进入过滤室1时,启动水泵27,水泵27将换热水从水箱2经抽水管28输入换热水管29,再进入换热箱31,达到了余热回收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的问题。
工作原理:当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使用时,连接电源,污水从第一进水管4进入过滤室1,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传输辊轴7转动,传输辊轴7带动传输链8转动,第一过滤网9过滤排放物,当部分液态污染物进入固废室时,液态污水经第一出水口16经过第二滤网33进入第一出水管17,再经第一出水管17进入过滤室1,当对固体污染物分离后,污水经活性炭吸附网18进入第二出水管19,经第二出水管19进入电解室20,打开开关35,启用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当污水从第一进水管4进入过滤室1时,启动水泵27,水泵27将换热水从水箱2经抽水管28输入换热水管29,再进入换热箱31,从而完成了整个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的使用过程。
综上所述,该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7,传输辊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8,传输链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13,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蜗杆13表面与蜗轮14的表面啮合,当需要将污水过滤处理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带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带动传输辊轴7转动,传输辊轴7带动传输链8转动,第一过滤网9过滤排放物,达到了将固体污染物和液态污水分离的效果,通过设置固废室1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6,第二过滤网33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7,第一出水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位于过滤口34的内壁的正上方,当部分液态污染物进入固废室时,液态污水经第一出水口16经过第二滤网33进入第一出水管17,再经第一出水管17进入过滤室1,达到了充分过滤固态污染物的效果,通过设置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8,过滤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9,过滤室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20,当对固体污染物分离后,污水经活性炭吸附网18进入第二出水管19,经第二出水管19进入电解室20,达到了对污水除色的效果,通过设置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22,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23,电解室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35,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均与开关35电连接,当需要对污水进一步处理时,打开开关35,启用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达到了对污水电解处理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进水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31,水泵27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8,抽水管2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水泵2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29,换热水进口42的一端与换热水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污水从第一进水管4进入过滤室1时,启动水泵27,水泵27将换热水从水箱2经抽水管28输入换热水管29,再进入换热箱31,达到了余热回收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在处理这些污水时,固体污染和废水污染工序复杂,治理比较困难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包括过滤室(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水口(3),所述第一进水口(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4),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所述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传输辊轴(7),所述传输辊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输链(8),所述传输链(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所述过滤室(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废室(10),所述传输链(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固废室(10)的内部,所述固废室(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13),所述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4),所述蜗杆(13)表面与蜗轮(14)的表面啮合,所述固废室(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5),所述固废室(1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6),所述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7),所述第一出水管(17)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过滤室(1)的内部,所述过滤室(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18),所述过滤室(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9),所述过滤室(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解室(20),所述第二出水管(19)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电解室(20)的内部,所述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积尘箱(21),所述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阳极电解棒(22),所述电解室(2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阴极电解棒(23),所述水箱(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水口(24),所述第二进水口(2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进水螺栓(25);
所述水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6),所述底座(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27),所述水泵(27)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8),所述抽水管(2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泵(27)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29),所述换热水管(2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换热螺栓(30),所述第一进水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箱(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2),所述第二轴承(32)的内圈与蜗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室(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33),所述第二过滤网(33)的表面与第一出水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1)的表面开设有过滤口(34),所述第一出水管(17)的表面与过滤口(3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16)的内壁位于过滤口(34)的内壁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室(2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35),所述阳极电解棒(22)和阴极电解棒(23)均与开关(35)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室(20)的表面开设有排水口(36),所述排水口(3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排水螺栓(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室(10)的表面铰接有第一室门(38),所述第一室门(3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观察玻璃(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室(20)的表面铰接有第二室门(40),所述第二室门(4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观察玻璃(4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31)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进口(42),所述换热水进口(42)的一端与换热水管(2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31)的表面开设有换热水出口(43),所述换热箱(31)的表面呈圆环形状。
CN201721077412.0U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1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7412.0U CN207391165U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77412.0U CN207391165U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91165U true CN207391165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1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7741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91165U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91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7574U (zh) 豆浆生产专用黄豆浸泡筛选装置
CN108144915A (zh) 一种环保清洗循环利用装置
CN107324560A (zh)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CN208561973U (zh) 一种箱式一体化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装置
CN207391165U (zh) 一种便于纺织印染工业排放物综合治理的装置
CN214260979U (zh) 一种工业废水用絮状物清除装置
CN112794495A (zh) 一种印染技术中退浆废水的回收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44482U (zh)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CN208532568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用生态修复装置
CN208995276U (zh) 一种节能型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07941294U (zh) 一种环境工程污水回收装置
CN208430014U (zh) 一种市政管道污泥清理设备
CN213865425U (zh) 一种能够回收污水的清洁环保型造纸设备
CN214400118U (zh) 一种布料印染加工用废水处理装置
CN213537525U (zh) 一种印染污水过滤装置
CN211419813U (zh) 一种工业废水回收处理排放装置
CN208087932U (zh) 一种淡碱回收装置
CN208632272U (zh) 一种毛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07805148U (zh) 一种智能过滤机
CN112551749A (zh) 一种布料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CN209053149U (zh) 一种适用于双轮铣槽机硬岩作业泥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CN209383515U (zh)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的回收过滤设备
CN207468227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3446682U (zh) 一种纺织印染污水处理装置
CN221029090U (zh) 一种淡碱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