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9377U -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9377U
CN207389377U CN201720530997.0U CN201720530997U CN207389377U CN 207389377 U CN207389377 U CN 207389377U CN 201720530997 U CN201720530997 U CN 201720530997U CN 207389377 U CN207389377 U CN 207389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taillight
battery
main body
bicycle
tail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09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09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9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9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93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尾灯,包括后尾灯主体、电路主板部分、电池和电池仓盖,后尾灯主体与电池仓盖可拆卸连接,电路主板部分固定设于后尾灯主体内部,电池固定设于后尾灯与电池仓盖之间,电池与电路主板部分电连接,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设于自行车后挡泥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后尾灯主体与后挡泥板通过防盗螺丝使其固定在一起,使得后尾灯具有较强的防盗功能;该后尾灯主体与电池分开,可以在无需拆卸后尾灯主体同时进行电池的更换;该后尾灯在满足光感与震感的条件时才会工作,使在夜晚骑行时更加安全,在无震动时,后尾灯反射器具有反光的作用,对后面来车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中,自行车尾灯是由互成直角的一些小平面镜组成的,由于光的反射,会把车子、霓虹、路灯等光源发出光反射到司机,使司机能看到前面骑自行车的人,从而避免交通事故。如果骑车人的后面的司机没有开灯或者后面有其他骑车人的时候,现有的尾灯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自行车配件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骑车人使用刹车的时候让尾灯的警示灯亮起,对后面的人发出警报,保证了骑车人的安全。其还存在以下不足:尾灯造型单调,外观简陋;不具备自发光功能,容易与行人或其他非机动车发生碰撞,难以保证人身安全。现代生活中,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公路及建筑物外墙使用大量灯具装饰,其尾灯难以被发现。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体型较大,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后尾灯,该后尾灯能够自发光和反射光,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具有很好地防盗功能,同时,主体部位、反射器与电池部位分开,在需要更换电池的情况下,无需拆卸后尾灯放射器,使得电池的更换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后尾灯,包括后尾灯主体、电路主板部分、电池和电池仓盖,后尾灯主体与电池仓盖可拆卸连接,电路主板部分固定设于后尾灯主体内部,电池固定设于后尾灯与电池仓盖之间,电池与电路主板部分电连接。
其中,后尾灯主体包括外壳、反射器和底壳,反射器固定设于外壳的后端,外壳下部与底壳固定连接。
其中,电路主板部分包括震动接收器、线路板、闪光灯和光感灯,震动接收器、闪光灯与光感灯分别设于线路板上,震动接收器和光感灯分别与闪光灯电连接,线路板分别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感窗,光感窗固定设于外壳外侧,位置与光感灯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设于自行车后挡泥板上。
进一步的,电池仓盖与后尾灯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尾灯主体开设卡槽,泥板部位开设滑道,将后尾灯卡在泥板上,通过防盗螺丝使其固定在一起,使得后尾灯具有较强的防盗功能;同时,该后尾灯主体与电池分开,可以在无需拆卸后尾灯主体的同时进行电池的更换;流线型外观设计,可以保护后尾灯不受破坏,对泥板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泥板使用寿命;该后尾灯在满足光感与震感的条件时,自行车后尾灯才会工作,使得在夜晚骑行时更加安全,同时,在夜晚骑行无震动时,后尾灯反射器具有反光的作用,对后面来车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外壳和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和电池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后挡泥板 2、反射器 3、外壳
4、底壳 5、闪光灯 6、光感灯
7、震动接收器 8、光感窗 9、线路板
10、电池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尾灯,包括后尾灯主体、电路主板部分、电池5和电池仓盖10,后尾灯主体与电池仓盖10可拆卸连接,且在后尾灯主体与电池仓盖10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防止外部的水进入后尾灯内;电路主板部分固定设于后尾灯主体内部,电池5通过正极铜片与负极铜片固定设于后尾灯与电池仓盖10之间,正极铜片与负极铜片分别与电路主板部分电连接,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设于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该后尾灯主体和电池5分开,使得在需要更换电池5的情况下,无需拆卸后尾灯主体,只需拆卸电池仓盖10即可将电池5拆卸下来,并且电池5固定设于电池仓的内部,使得电池5不会受到雨水等的侵蚀,具有较强的防水功能,并且电池5在采用专用工具的情况下易更换。同时,电路主板部分固定安装于后尾灯主体的内部,且与电池5位于不同的空间,由后尾灯主体部分中的底壳4隔开,采用这种设计,在更换电池5的时候不用拆卸电路主板部分,使得电池5的拆卸更换更加方便,同时延长了电路主板部分的使用寿命。
由上述结构可知,电池5为电路主板部分提供电能,电池5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接触,与电路主板部分构成电流回路,对电路主板部分供电,也就是说,电池5是电路板部分和灯珠的动力源,该电池5可以是可充电电池,也可是一次性碱性电池,还可以是其他规格的电池。
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安装于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在该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设有滑道,后尾灯主体设有卡槽,该后尾灯主体通过卡槽和滑道卡合在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并通过防盗螺丝固定安装在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采用此种设计能够防止后尾灯被盗,也能够使得后尾灯更加牢固的安装在自行车后挡泥板1上。该自行车后尾灯,外观设计为流线型,一方面可以保护后尾灯不受破坏,另一方面还起到了保护自行车后挡泥板1的作用,延长泥板使用寿命,同时,此种流线型设计能够减少自行车在骑行车受到的空气、风等阻力,能够有效的延长后尾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方案,该后尾灯主体包括外壳3、反射器2和底壳4,该外壳3为流线型设计,后端与下部设有开口,反射器2固定设于外壳3的后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外壳3下部与底壳4固定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电路主板部分设置在外壳3与底壳4构成的空间内部。该底壳4远离外壳3的一侧设有与电池5形状相适应的凹槽,用于放置电池5使用,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且后尾灯的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得到合理利用,也使得后尾灯整体体积不会过大。
如图2-6所示,该电路主板部分包括震动接收器7、线路板9、闪光灯5和光感灯6,该线路板9预先设有电路,震动接收器7、闪光灯5与光感灯6分别设于线路板9上,通过焊接连接,同时,震动接收器7和光感灯6分别与闪光灯5电连接,线路板9分别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电连接,且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固定安装在底壳4的底部。光感灯6的作用是用于感受透过光感窗8的光线,感受外界的亮度变化,震动接收器7的作用是用于感受自行车在骑行使得震动,当外界的光线明暗度达到光感灯6预设的值时,且震动接收器7接收到震动频率达到预设值时,闪光灯5亮起,若光感灯6接收的外界亮度没有达到预设值,而震动接收器7接收的震动频率达到预设值,闪光灯5不亮;若光感灯6接收的外界亮度达到了预设值,而震动接收器7接收到震动频率达到预设值,闪光灯5不亮;也就是说,只有光感灯6和震动接收器7同时达到预设值,闪光灯5才亮。换句话说,此自行车后尾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满足光感与震感的同时,自行车后尾灯才会工作,使在夜晚骑行时更加安全。此自行车后尾灯,光感的原理主要说的是外界的黑暗程度,当外界光线亮度达到一定的暗度时,同时满足震动条件,后尾灯灯才会工作。
还包括光感窗8,光感窗8固定设于外壳3外侧,位置与光感灯6位置相对应,外界光线能够透过光感窗8进入后尾灯主体内部,感光灯6接收到照射进来的外界光线。该光感窗8做二次成型,直接注塑到外壳3上,采用此种设计方法,使得在自行车骑行时或自行车不慎摔倒时,光感窗8不会由于受到震动而掉落。
此外,该反射器固定安装在外壳3的后端上,能够将线路板9上的闪光灯5的灯光透射出去,也能够在闪光灯5不发光时将照射到自行车的灯光反射出去,这样设计时,在夜晚骑行无震动时,对后面来车时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该自行车在骑行时,当外界环境的亮度达到一定的暗度时,且自行车受到震动时,后尾灯发光;若自行车没有受到震动,则后尾灯不会发光;此外,在后尾灯没有发光时,自行车受到后面的灯光的照射,反射器同样会将灯光反射回去,起到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尾灯主体开设卡槽,泥板部位开设滑道,将后尾灯卡在泥板上,通过防盗螺丝使其固定在一起,使得后尾灯具有较强的防盗功能;同时,该后尾灯主体与电池分开,可以在无需拆卸后尾灯主体的同时进行电池的更换;流线型外观设计,可以保护后尾灯不收破坏,对泥板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泥板使用寿命;该后尾灯在满足光感与震感的条件时,自行车后尾灯才会工作,使在夜晚骑行时更加安全,同时,在夜晚骑行无震动时,后尾灯反射器具有放光的作用,对后面来车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尾灯主体、电路主板部分、电池和电池仓盖,所述后尾灯主体与所述电池仓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主板部分固定设于所述后尾灯主体内部,所述电池固定设于所述后尾灯主体与所述电池仓盖之间,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主板部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灯主体包括外壳、反射器和底壳,所述反射器固定设于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外壳下部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部分包括震动接收器、线路板、闪光灯和光感灯,所述震动接收器、所述闪光灯与所述光感灯分别设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震动接收器和所述光感灯分别与所述闪光灯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感窗,所述光感窗固定设于所述外壳外侧,位置与所述光感灯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设于自行车后挡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灯主体通过防盗螺丝固定设于自行车后挡泥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盖与所述后尾灯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盖与所述后尾灯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盖与所述后尾灯本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CN201720530997.0U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9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0997.0U CN207389377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0997.0U CN207389377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9377U true CN207389377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0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099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9377U (zh) 2017-05-15 2017-05-15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9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9284A (zh) * 2017-05-15 2017-08-25 易路达自行车(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9284A (zh) * 2017-05-15 2017-08-25 易路达自行车(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9377U (zh)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CN206125250U (zh) 一种一体式led照明自行车
CN207990362U (zh) 一种散热型电动自行车尾灯
CN107089284A (zh) 一种自行车后尾灯
CN205737818U (zh) 一种带有警示灯的鞍座
CN108860393A (zh) 一种主动式自行车声光智能安全尾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35251A (zh) 一种小型车辆的转弯提醒设备
CN207527491U (zh) 一种自行车前示灯
CN112826170A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骑行安全智能提醒头盔
CN109466431A (zh) 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尾灯
CN214016223U (zh) 智能头盔
CN205831185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电动摩托车头盔
CN220974415U (zh) 一种摩托车位置灯和转向灯集成一体灯
CN213178170U (zh) 一种具有雨水导流功能的汽车灯
CN214547599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骑行安全智能提醒头盔
CN213962021U (zh) 一种太阳能转向安全头盔
CN20317277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尾灯
CN202101137U (zh) 一种校车灯
CN215042395U (zh) 一种可太阳能供电的气象监测旅行房车
CN220076553U (zh) 一种挡泥板尾灯
CN214198513U (zh) 一种警用摩托车的多功能前警灯
CN212841349U (zh) 一种带有空气循环结构的车辆尾灯壳体
CN211493833U (zh) 一种用于辅助补充照明的电子设备套装
CN214930347U (zh)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警用滑板车
CN210364166U (zh) 一种骑行用车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350 Jufu Garden, Changqingk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Wei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50 Jufu Garden, Changqingk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Wei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