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4521U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4521U
CN207384521U CN201720079855.7U CN201720079855U CN207384521U CN 207384521 U CN207384521 U CN 207384521U CN 201720079855 U CN201720079855 U CN 201720079855U CN 207384521 U CN207384521 U CN 207384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leaning unit
babinet
purifying area
ultravio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798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hol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hol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hol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hole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798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4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4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4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于箱体内设置有:进风结构,用以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箱体内;第一净化区,用以接受进风结构吸收的空气,并对空气做第一次净化处理;第二净化区,设置于第一净化区上方,用以接收经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空气,并对空气做二次净化处理;出风结构,设置于第二净化区上方,将经过二次净化处理的空气输出至当前环境中,空气流经第一净化区,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继续将经过等离子净化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净化区,第二净化区的第一紫外发生器做杀菌、消毒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空气净化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污染、空气污染已经逐渐被广泛关注。近年来,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成为了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
由于汽车尾气、燃烧等原因,室外空气中PM2.5的浓度在较多时间内保持在高水平。人们为了防止吸入过量的PM2.5,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例如出门戴口罩、减少外出并封闭门窗等,门窗封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为了使得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进行开窗通风。但是,这开窗通风不可避免地会引入PM2.5,从而造成室内空气中的PM2.5含量也很高。
经分析可知,导致空气中PM2.5含有的主要物质(重点是有害物质) 有:微生物、化学气体或异味、物理态的微粒;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及孢子等在室内空气中漂浮的活性有害微生物;微生物的尺寸范围通常在0.02微米至10微米之间。化学气体/异味包括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家具、日化制品、食品腐败、人体、宠物等均可产生危害健康的挥发性有害气体和异味,如:甲醛、苯系物、TVOC等;化学气体/异味的尺寸范围通常在0.0001微米至0.001微米之间;物理态的微粒包括能够长期悬浮于空气中的非常细小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由灰尘、毛屑(皮屑)、烟尘、花粉以及烟雾颗粒组成;物理态的微粒的尺寸范围通常在0.01微米至100 微米之间。
现有的基于紫外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但是净化方式相对较单一,且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旨在提升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提高净化效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中,包括一箱体,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
进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和/或侧面,用以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
第一净化区,设置于所述进风结构上方,用以接受所述进风结构吸收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第一次净化处理;
第二净化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区上方,用以接收经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二次净化处理;
出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上方,将经过二次净化处理的空气输出至当前环境中。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净化区包括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紫外发生器,所述第一紫外发生器至少包括第一紫外灯、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外围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紫外灯,
所述第一紫外灯于预定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出与所述预定驱动电压匹配的紫外光线;
所述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进入当前环境中。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二紫外发生器,其中第一紫外发生器,用以输出至少两种不同波段的紫外光线;第二紫外发生器,用以输出至少一种波段的紫外光线。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箱体,以使所述箱体高于地表面一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箱体结合一支撑架的高度为85.6cm。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出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扇叶处于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44.5°至45.2°。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于所述出风结构底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层。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网口和进风过滤层,所述进风网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过滤层上表面。
优选地,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滑轮和一支撑架,所述滑轮的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经第一净化区,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继续将经过等离子净化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净化区,第二净化区的第一紫外发生器做杀菌、消毒处理。经过两次净化处理,大大提升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提高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紫外光线分为可见光线和不可见光线,可见光线的波段为UVA波段,波长320纳米~400纳米,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不可见光线包括 UVB波段,UVC波段、UVD波段,其中,UVB波段的波长275纳米~320纳米,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VC波段的波长200纳米~275纳米,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UVD波段的波长100纳米~200纳米,又称为真空紫外线。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箱体11,于所述箱体11内设置有:
进风结构13,设置于所述箱体11的侧面,用以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11内;包括进风口131和进风机132,用以吸收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11内。
第一净化区15,设置于所述进风结构13上方,用以接受所述进风结构13吸收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第一次净化处理;所述第一净化区15 包括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
当空气流经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时,在电场作用下,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也可称为小离子群),等离子体是一种聚集态物质,等离子体是有别于常识中的固、液、气三态物质的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本体具有高能电子,高能电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正负氧离子。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活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并打开有机物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链,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正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使细菌和孢子失去活性,就不能再繁殖了,从而降低了室内细菌浓度。另外负氧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气中悬浮胶体(气溶胶)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第二净化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区15上方,用以接收经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二次净化处理;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紫外发生器111,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紫外发生器111至少包括第一紫外灯,所述第一紫外灯于预定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出与所述预定驱动电压匹配的紫外光线;例如所述第一紫外发生器111可发出的光线可为185纳米、254纳米。
185纳米的紫外光线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作用生成臭氧O3。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细菌、霉菌、病毒,也可以和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减少异味。
254纳米的紫外光线可以将臭氧O3分解成氧气O2,并有利于OH-和其它高级氧化物的形成。同时经254纳米紫外光线照射的物质,254纳米紫外光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出风结构12,包括一出风口122,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上方,将经过二次净化处理的空气输出至当前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经第一净化区15,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继续将经过等离子净化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净化区,第二净化区的第一紫外发生器 111做杀菌、消毒处理。经过两次净化处理,大大提升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提高净化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紫外发生器111至少还包括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外围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紫外灯,所述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12进入当前环境中。
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12进入当前环境中。该高级氧化反应通过空气生成安全与活跃的过氧化物及其带正电荷的离子、强氧化自由基及纯太负离子等高级氧化离子,高级氧化离子进入空气中能够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发生快速链式反应,将有机物彻底分解,迅速杀灭空气中超过90%的细菌、病菌和霉菌,并可以分解TVOC气体,同时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用以与空气的中负电荷悬浮微粒相互吸引,以增强负电荷悬浮微粒的重量,当悬浮微粒的重量(或尺寸)大于一定阈值时,悬浮微粒则降落至地表。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二紫外发生器112,其中第一紫外发生器111,用以输出至少两种不同波段的紫外光线;第二紫外发生器112,用以输出至少一种波段的紫外光线。第二紫外发生器112发出的光线可为365纳米,用于净化空气中的苯物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11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箱体11,以使所述箱体 11高于地表面一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箱体11结合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 85.6cm。将箱体11结合所述支撑架的高度设置为85.6cm,当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从出风结构12输出时,空气的流动区域集中于92.5cm至124.8cm 之间(即92.5cm至124.8cm高度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最佳),该高度设计较符合人体呼吸高度,尤其是适合办公场合中持久保持坐姿状态的办公人员呼吸高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出风结构1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扇,1221,所述第一扇叶1221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1221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当第一扇叶1221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第一扇叶1221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在此种状态下,出风机构输出的净化空气的集中区域位于92.5cm至5.8㎝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扇叶1221处于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1221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44.5°至45.2°。在此种状态下,出风机构输出的净化空气的集中区域位于92.5cm至124.8cm间。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扇叶1221由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部分控制,该控制技术方案现有技术已公开,此处不做具体阐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于所述出风口121底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层122。当出风过滤层、进风过滤层为普通滤网时,旨在净化进风结构13吸收的灰尘等固体颗粒,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当出风过滤层、进风过滤层为特殊滤网时,净化灰尘等固体颗粒的同时还可净化其他物质,此处不做具体阐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结构13包括进风口131和进风过滤层133,所述进风网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过滤层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滑轮和一支撑架,所述滑轮的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1。通过滑轮方便用户移动空气净化装置。
实施例二
现有技术中,进风结构通常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面,通过侧面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对吸收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但是此种净化方式忽略了PM10的污染物,PM10的污染物相对于PM2.5污染物而言,颗粒尺寸相对较小,例如随风扬起的尘土,通常均处于空气的底部,将进风结构设置于设备,对PM10的污染物则无法做到净化处理。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如图2所示,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一箱体21,于所述箱体21内设置有:
进风结构23,设置于所述箱体21的底部,用以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21内;包括进风口231和进风机232,用以吸收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21内。将进风结构23设置于底部,对置于空气底层的PM10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第一净化区25,设置于所述进风结构23上方,用以接受所述进风结构23吸收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第一次净化处理;所述第一净化区25 包括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
当空气流经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时,在电场作用下,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也可称为小离子群),等离子体是一种聚集态物质,等离子体是有别于常识中的固、液、气三态物质的物质第四态,等离子本体具有高能电子,高能电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正负氧离子。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活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并打开有机物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链,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正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使细菌和孢子失去活性,就不能再繁殖了,从而降低了室内细菌浓度。另外负氧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气中悬浮胶体(气溶胶)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第二净化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区25上方,用以接收经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二次净化处理;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紫外发生器211,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三紫外发生器211至少包括第一紫外灯,所述第一紫外灯于预定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出与所述预定驱动电压匹配的紫外光线;例如所述第三紫外发生器211可发出的光线可为185纳米、254纳米。
185纳米的紫外光线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作用生成臭氧O3。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细菌、霉菌、病毒,也可以和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减少异味。
254纳米的紫外光线可以将臭氧O3分解成氧气O2,并有利于OH-和其它高级氧化物的形成。同时经254纳米紫外光线照射的物质,254纳米紫外光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
出风结构21,包括出风口222,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上方,将经过二次净化处理的空气输出至当前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经第一净化区25,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继续将经过等离子净化处理的空气输送至第二净化区,第二净化区的第三紫外发生器 211做杀菌、消毒处理。经过两次净化处理,大大提升空气的净化质量,同时提高净化效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紫外发生器211至少还包括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外围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紫外灯,所述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21进入当前环境中。
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21进入当前环境中。该高级氧化反应通过空气生成安全与活跃的过氧化物及其带正电荷的离子、强氧化自由基及纯太负离子等高级氧化离子,高级氧化离子进入空气中能够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发生快速链式反应,将有机物彻底分解,迅速杀灭空气中超过90%的细菌、病菌和霉菌,并可以分解TVOC气体,同时生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用以与空气的中负电荷悬浮微粒相互吸引,以增强负电荷悬浮微粒的重量,当悬浮微粒的重量(或尺寸)大于一定阈值时,悬浮微粒则降落至地表。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四紫外发生器212,其中第三紫外发生器211,用以输出至少两种不同波段的紫外光线;第四紫外发生器212,用以输出至少一种波段的紫外光线。第四紫外发生器发出的光线可为365纳米,用于净化空气中的苯物质。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撑结构24,设置于所述箱体21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箱体21,以使所述箱体21高于地表面一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箱体21结合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85.6cm。将箱体21结合所述支撑架的高度设置为85.6cm,当经过净化处理的空气从出风结构21输出时,空气的流动区域集中于92.5cm至124.8cm之间(即92.5cm至124.8cm高度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最佳),该高度设计较符合人体呼吸高度,尤其是适合办公场合中持久保持坐姿状态的办公人员呼吸高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出风结构2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扇叶2221,所述第二扇叶2221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二扇叶2221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当第二扇叶2221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时,所述第二扇叶2221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在此种状态下,出风机构输出的净化空气的集中区域位于92.5cm至5.8㎝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扇叶2221处于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 44.5°至45.2°。在此种状态下,出风机构输出的净化空气的集中区域位于92.5cm至124.8cm间。
需要补充的是,第二扇叶2221由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部分控制,该控制技术方案现有技术已公开,此处不做具体阐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于所述出风结构21底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层221。当出风过滤层221、进风过滤层233 为普通滤网时,旨在净化进风结构23吸收的灰尘等固体颗粒,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当出风过滤层221、进风过滤层233为特殊滤网时,净化灰尘等固体颗粒的同时还可净化其他物质,此处不做具体阐述。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进风结构23包括进风口231和进风过滤层233,所述进风口231设置于所述进风过滤层233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24包括一滑轮和一支撑架,所述滑轮的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1。通过滑轮方便用户移动空气净化装置。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
进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和/或侧面,用以吸收当前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吸收的空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
第一净化区,设置于所述进风结构上方,用以接受所述进风结构吸收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第一次净化处理;
第二净化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净化区上方,用以接收经第一次净化处理的空气,并对所述空气做二次净化处理;
出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净化区上方,将经过二次净化处理的空气输出至当前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区包括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用以对流经所述等离子空气净化结构的空气做等离子净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一预定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紫外发生器,所述第一紫外发生器至少包括第一紫外灯、高分子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外围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紫外灯,
所述第一紫外灯于预定驱动电压的驱动下发出与所述预定驱动电压匹配的紫外光线;
所述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紫外光线与高分子材料层表面的稀有金属发生高级氧化反应并形成高级氧化离子,所述高级氧化离子经出风结构进入当前环境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净化区的第二预定位置设置有第二紫外发生器,其中第一紫外发生器,用以输出至少两种不同波段的紫外光线;第二紫外发生器,用以输出至少一种波段的紫外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方,用于承载所述箱体,以使所述箱体高于地表面一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箱体结合一支撑架的高度为85.6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26.3°至2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处于第二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扇叶与地表面的锐角夹角范围为44.5°至4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出风结构底部设置有出风过滤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包括进风网口和进风过滤层,所述进风网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过滤层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滑轮和一支撑架,所述滑轮的固定端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
CN201720079855.7U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7384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9855.7U CN207384521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79855.7U CN207384521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4521U true CN207384521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0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79855.7U Active CN207384521U (zh) 2017-01-22 2017-01-22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4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9918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上海市全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9918A (zh) * 2017-01-22 2017-05-31 上海市全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49671B1 (ko) 공기정화 및 바이러스 살균 시스템
CN106918084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4422018B (zh)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装置
JP3924589B2 (ja) 空気清浄機
CN104422019A (zh) 复合多功能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机
CN206531181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1554555B (zh) 一种用于电梯轿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4459104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4593640U (zh) 一种环保节能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111321991A (zh) 一种新风消毒杀菌多功能智能门窗
CN207384521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7438809U (zh) 一种医院病房用换气装置
CN214701098U (zh) 一种卫生间防疫除臭通风系统
CN207101657U (zh) 一种清洁型呼吸器
CN203810571U (zh) 一种移动式光催化净化除臭消毒装置
CN106669288A (zh) 一种基于全波段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1131951Y (zh) 空气杀菌净化装置
JP2008228597A (ja) 感染防止隔離装置
CN206504420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4005728U (zh) 室内装饰净化器
CN106729918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11306669A (zh) 空气消毒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1469895A (zh) 简易多功能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7152899U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的空气呼吸机
CN106823633A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