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4407U -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4407U
CN207384407U CN201720296800.1U CN201720296800U CN207384407U CN 207384407 U CN207384407 U CN 207384407U CN 201720296800 U CN201720296800 U CN 201720296800U CN 207384407 U CN207384407 U CN 207384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an
housing
transport system
inflator pump
ga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68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凯
倪建
褚人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 K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 K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 K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 K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68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4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4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44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包括悬浮气垫床,还包括充气泵、充气管,充气管一端与悬浮气垫床相连接,充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接,悬浮气垫床底部阵列设有出气孔,充气泵包括壳体、导流管、电风机、控制主板、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分别设于壳体上,导流管、电风机、控制主板分别设于壳体内,导流管尾部与电风机相连接,导流管头部穿出壳体外并与充气管另一端相连接,壳体上设有与电风机相对应的进风口,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电风机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板统一控制。该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具有搬运过程柔和、轻松、平稳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易行、更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领域,尤其涉及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用领域,当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进行手术或者手术结束后,需要将病人在病床、移动推车、手术台之间往复搬运。而为了便于病人的搬运以及在搬运过程中尽量不对病人产生太大的影响,一般会用专门的医用移动式床垫对病人进行搬运,这种移动式床垫能够在搬运时能够方便地与手术台、病床分离,在节省搬运时间的同时能够降低搬运过程中对病人的影响。但是现有的移动式床垫在搬运过程中,依旧无法很好地保证其平稳性,在移动推车推动病人的过程中,移动式床垫也容易受移动推车的影响而左右摇晃,从而使得病人在移动时左右摇晃,在抬起或放下移动式床垫过程中,也容易震动病人,从而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移动式床垫存在的移动时不够平稳、容易左右摇晃、震动从而容易影响重症病人病情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包括悬浮气垫床,还包括充气泵、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一端与悬浮气垫床相连接,充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泵相连接,所述的悬浮气垫床底部阵列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的充气泵包括壳体、导流管、电风机、控制主板、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所述的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分别设置于壳体上,所述的导流管、电风机、控制主板分别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的导流管尾部与电风机相连接,导流管头部穿出壳体外并与充气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与电风机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的显示装置、RFID板、按键装置、电风机分别与控制主板相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板统一控制。
悬浮气垫床在使用时与充气泵相配合,充气泵能够通过充气管给悬浮气垫床充气,使得悬浮气垫床隆起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且由于悬浮气垫床底部阵列设置有出气孔,则充入悬浮气垫床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从出气孔处排出,从而利用气流的反冲力形成悬浮状态,实现小力矩搬运,降低搬运难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搬运过程中的摇晃程度以及震动程度。充气泵在工作时,通过RFID板能够控制电风机的启停,电风机用于吸入外界的空气并通过导流管将空气排出到充气管中,按键装置用于输入系统所需气流流量值和压力值,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出所设定的流量值和压力值,控制主板用于调度工作过程中的各个指令,保证充气泵能够正常运行,通过以上部分的相互配合,使得充气泵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输出适当的气流,保证悬浮气垫床既能够起到悬浮效果,又能够对病人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给病人以舒适、安静的搬运体验。本实用新型具有搬运过程柔和、轻松、平稳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易行、更易于推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悬浮气垫床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接头,所述的充气管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接头,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与第二卡扣接头相卡接。
第一卡扣接头与第二卡扣接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且便于拆装。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上设置有卡接凸块,所述的第二卡扣接头上设置有L型槽,所述的L型槽内还设置有与卡接凸块相配合的限位凸台。
第一卡扣接头上设置的卡接凸块能够与第二卡扣接头上的L型槽以及L型槽内的限位凸台配合,使悬浮气垫床与充气管紧密连接,避免悬浮气垫床移动过程中因松脱而造成意外的发生,该结构操作方便,连接可靠,便于拆装。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壳体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底壳体、前壳体、后壳体,所述的左壳体的底部与右壳体的底部通过底壳体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的前部与右壳体的前部通过前壳体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的后部与右壳体的后部通过后壳体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的顶部与右壳体的顶部相连接。
壳体通过左壳体、右壳体、底壳体、前壳体、后壳体组合连接而成,则在生产时可分别对左壳体、右壳体、底壳体、前壳体、后壳体进行生产组装,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充气泵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的电机座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的电风机设置于电机座内,电机座的后端与壳体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尾部伸入电机座并与电风机相连接,导流管头部穿出壳体外并与充气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电机座、电风机之间形成导气通道。
电机座能够进一步固定住电风机、导流管,起到一定的缓冲、隔音作用,避免电风机工作时因震动而松动,并降低电风机工作时的音量,导流管、电机座、电风机之间形成的导气通道可以使电风机吸入的空气沿着固定的轨道进行流通,使得气流更为集中,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加快了充气的时间和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电机座包括机座部、机盖部,所述的机座部与机盖部相连接,所述的电风机设置于机座部内,所述的导流管尾部伸入机盖部内并与电风机相连接。
机座部、机盖部能够分别包裹电风机、导流管,在生产制作以及维修更换时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充气泵上还设置有挂钩。
在充气泵上设置有挂钩方便与病床或移动推车等相配合,使充气泵随着可移动病床的移动而移动,该设计使用方便,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还包括护理包,所述的护理包中放置有防渗漏中单、智能卡。
护理包可以方便存放防渗漏中单、智能卡等一些常用医疗配件,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方便医护人员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初步处理,防渗漏中单可以避免悬浮气垫床在使用过程中沾染血液等污渍,不仅符合医用卫生要求而且更换方便,智能卡能够配合RFID板使用,便于启动和停止充气泵。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所述的充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泵通过管式螺纹连接。
充气管另一端与充气泵通过管式螺纹连接可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充气泵内气体在充气过程中逸散,保证了搬运过程当中的稳定性,且操作方便,连接可靠,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泵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泵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泵的电路模块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包括悬浮气垫床2,还包括充气泵5、充气管4,所述的充气管4一端与悬浮气垫床2相连接,充气管4另一端与充气泵5相连接,所述的悬浮气垫床2底部阵列设置有出气孔1,所述的充气泵5包括壳体13、导流管12、电风机15、控制主板27、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所述的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分别设置于壳体13上,所述的导流管12、电风机15、控制主板27分别设置于壳体13内,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与电风机15相连接,导流管12头部穿出壳体13外并与充气管4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13上设置有与电风机15相对应的进风口17,所述的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电风机15分别与控制主板27相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板27统一控制。
工作时,给充气泵5输入所需用的电压,一般是220V电压,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供电电压,则充气泵5通电,接着通过RFID板24、控制主板27使得电风机15开始工作,并通过按键装置26输入系统所需要的气流流量值和压力值,此时显示装置25上会显示出所设定的气流流量值和压力值,则电风机15根据设定的值进行工作并通过进风口17吸入空气,并将空气通过导流管12输出到充气管4中从而对悬浮气垫床2进行充气,使得悬浮气垫床2膨胀变大,悬浮气垫床2在膨胀的过程中,一部分的气流会从悬浮气垫床2底部的出气孔1处排出,从而利用气流的反冲力形成悬浮状态,实现小力矩搬运,使得搬运过程柔和、轻松、平稳,不会影响到病人的病情。
作为优选,所述悬浮气垫床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接头8,所述的充气管4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接头7,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8与第二卡扣接头7相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8上设置有卡接凸块11,所述的第二卡扣接头7上设置有L型槽9,所述的L型槽9内还设置有与卡接凸块11相配合的限位凸台10。
使用时,将充气管4一端的第二卡扣接头7上设置的L型槽9套在悬浮气垫床2上设置的第一卡扣接头8上,接着旋合充气管4,使第一卡扣接头8上设置的卡接凸块11卡接于L型槽9上设置的限位凸台10处,达到将充气管4与悬浮气垫床2紧密连接的目的,避免悬浮气垫床2在移动过程中因与充气管4松脱而造成意外的发生,该结构操作方便,连接可靠,便于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13包括左壳体16、右壳体22、底壳体23、前壳体28、后壳体18,所述的左壳体16的底部与右壳体22的底部通过底壳体23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前部与右壳体22的前部通过前壳体28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后部与右壳体22的后部通过后壳体18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顶部与右壳体22的顶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泵5还包括电机座14,所述的电机座14设置于壳体13内,所述的电风机15设置于电机座14内,电机座14的后端与壳体13的进风口17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伸入电机座14并与电风机15相连接,导流管12头部穿出壳体13外并与充气管4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12、电机座14、电风机15之间形成导气通道19。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座14包括机座部20、机盖部21,所述的机座部20与机盖部21相连接,所述的电风机15设置于机座部20内,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伸入机盖部21内并与电风机15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泵5上还设置有挂钩6。
使用时,可将充气泵5上设置的挂钩6悬挂于病床或移动推车等医疗器械上,使充气泵5随着移动推车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护理包3,所述的护理包3中放置有防渗漏中单、智能卡。
使用时,从护理包3中取出防渗漏中单、智能卡,将防渗漏中单放置于悬浮气垫床2上,可以有效避免悬浮气垫床2在使用过程中沾染上血液等污渍,不仅符合医用卫生要求而且更换方便。通过智能卡可感应RFID板24,使RFID板24传递信号给充气泵5,从而启动电风机15工作,在启动或停止充气泵5时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管4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泵5通过管式螺纹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包括悬浮气垫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泵(5)、充气管(4),所述的充气管(4)一端与悬浮气垫床(2)相连接,充气管(4)另一端与充气泵(5)相连接,所述的悬浮气垫床(2)底部阵列设置有出气孔(1),所述的充气泵(5)包括壳体(13)、导流管(12)、电风机(15)、控制主板(27)、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所述的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分别设置于壳体(13)上,所述的导流管(12)、电风机(15)、控制主板(27)分别设置于壳体(13)内,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与电风机(15)相连接,导流管(12)头部穿出壳体(13)外并与充气管(4)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壳体(13)上设置有与电风机(15)相对应的进风口(17),所述的显示装置(25)、RFID板(24)、按键装置(26)、电风机(15)分别与控制主板(27)相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板(27)统一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气垫床(2)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接头(8),所述的充气管(4)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接头(7),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8)与第二卡扣接头(7)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扣接头(8)上设置有卡接凸块(11),所述的第二卡扣接头(7)上设置有L型槽(9),所述的L型槽(9)内还设置有与卡接凸块(11)相配合的限位凸台(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3)包括左壳体(16)、右壳体(22)、底壳体(23)、前壳体(28)、后壳体(18),所述的左壳体(16)的底部与右壳体(22)的底部通过底壳体(23)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前部与右壳体(22)的前部通过前壳体(28)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后部与右壳体(22)的后部通过后壳体(18)相连接,所述的左壳体(16)的顶部与右壳体(22)的顶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5)还包括电机座(14),所述的电机座(14)设置于壳体(13)内,所述的电风机(15)设置于电机座(14)内,电机座(14)的后端与壳体(13)的进风口(17)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伸入电机座(14)并与电风机(15)相连接,导流管(12)头部穿出壳体(13)外并与充气管(4)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导流管(12)、电机座(14)、电风机(15)之间形成导气通道(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座(14)包括机座部(20)、机盖部(21),所述的机座部(20)与机盖部(21)相连接,所述的电风机(15)设置于机座部(20)内,所述的导流管(12)尾部伸入机盖部(21)内并与电风机(1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泵(5)上还设置有挂钩(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理包(3),所述的护理包(3)中放置有防渗漏中单、智能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管(4)另一端与所述的充气泵(5)通过管式螺纹连接。
CN201720296800.1U 2017-03-24 2017-03-24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4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6800.1U CN207384407U (zh) 2017-03-24 2017-03-24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6800.1U CN207384407U (zh) 2017-03-24 2017-03-24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4407U true CN207384407U (zh) 2018-05-22

Family

ID=62402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680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4407U (zh) 2017-03-24 2017-03-24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4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8250U (zh) 用于心衰的辅助血液循环装置
CN105232221B (zh) 术中、术后耳廓间歇性正压充气装置
CN109731179A (zh) 一种用于医疗急救输血、输液袋的稳定加压设备
CN201596069U (zh) 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
CN207384407U (zh) 医用空气悬浮搬运系统
CN209662033U (zh) 一种重症监护床
CN206730078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气垫床
CN202154914U (zh) 医用自动输液加压包
CN204864258U (zh) 主动脉旁反搏装置
CN208769257U (zh) 一种智能充气床垫
CN207755487U (zh) 一种充气式便于患者使用的扁马桶
CN212914198U (zh)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CN209154674U (zh) 一种提升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的气囊夹
CN215741365U (zh) 一种双球囊心脏反搏器
CN212522708U (zh) 一种用于心室辅助的器械
CN209790343U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CN201239287Y (zh) 一种腿部护理支架
CN208927233U (zh) 一种肛肠科用护理清洗装置
CN204049633U (zh) 一种多功能心电检测床
CN208525339U (zh) 整脊正骨摇腿器
CN203539789U (zh) 一种输液加压袋
CN201719624U (zh) 一种输血加压器
CN208464826U (zh) 输液加压袋
CN204864248U (zh) 高效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CN201061577Y (zh) 一种抗休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