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0724U -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80724U
CN207380724U CN201721173442.1U CN201721173442U CN207380724U CN 207380724 U CN207380724 U CN 207380724U CN 201721173442 U CN201721173442 U CN 201721173442U CN 207380724 U CN207380724 U CN 207380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electronic supervision
stacking
palletizing apparatus
supervis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34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NQIAO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34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80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80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80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包括电子监管码装置、赋码装置、码垛装置,电子监管码装置用于监管产品的信息,并根据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赋码装置与电子监管码装置电连接,同时码垛装置与电子监管码装置及赋码装置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利用码垛装置在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把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电子监管码装置,同时电子监管码装置在接收到第一满垛信号后,开始生成另一批次的条形码至赋码装置,从而使得赋码装置能够持续不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有效减少产品赋码时间的浪费,进而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进程,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对社会流通产品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例如,在重点行业已建立以电子监管码为核心的产品追溯监管体系,在该体系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为每件产品赋予一维条码或二维条码等类型的电子监管码,使得每件产品均具有唯一的身份标识,从而方便对产品一对一的追溯,实现对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进而实现产品的真假判断、质量追溯与召回管理等功能。
当前,在对产品赋码的过程中,首先是使用电子监管码系统将产品的相关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并将这个二维码的信息发送至赋码工位,接着赋码工位将该二维码喷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完成赋码,然后将赋码完成的产品输送至码垛工位进行码垛,直至该产品完全码成满垛后,码垛工位发出满垛信号至电子监管码系统,电子监管码系统在接收到该信号后,发送下一批次产品的二维码至赋码工位进行下一次赋码。然而,采用上述方式,由于码垛时不能将不同批次的产品码垛在同一托盘上,且电子监管码系统只有在接收到上一批次产品满垛的信号后,才能发送下一批次产品的二维码至赋码工位。因此,当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时,需要等待上一批次的产品完全赋码完成且在码垛工位上完成码垛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批次的赋码,从而导致赋码工位不能持续不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极大地浪费了产品赋码的时间,且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进程,进而对公司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能够解决赋码工位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的问题,有效确保产品的生产进程,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包括
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用于监管产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
赋码装置,所述赋码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电连接,所述赋码装置用于将所述条形码附着在所述产品上;
码垛装置,所述码垛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及所述赋码装置均电连接;
所述码垛装置用于在所述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产品上时,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生成另一批次产品的条形码,并发送至所述赋码装置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赋码装置及所述码垛装置均电连接;
当所述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产品上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码垛装置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生成另一批次的条形码,并发送至所述赋码装置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设于所述赋码装置上,或所述控制元件设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为按钮开关或遥控开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赋码装置与所述码垛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码垛装置上,并经由所述码垛装置将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所述产品进行码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码垛装置上设有若干托盘,所述若干托盘用于放置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产品,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所述码垛装置与所述仓库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电连接;
当所述码垛装置完成同一批次的所述产品的码垛时,所述码垛装置生成第二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将放置有所述产品的托盘输送至所述仓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码垛装置上还设有一体机,所述一体机电连接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一体机用于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一体机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满垛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管理装置,所述仓库管理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及所述仓库的核对装置,所述仓库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满垛信号,并控制所述核对装置核对所述仓库内的所述产品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通过将码垛装置与电子监管码装置及赋码装置均电连接,从而当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码垛装置能够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电子监管码装置,进而使电子监管码装置能够在接收到第一满垛信号后,生成另一批次的条形码至赋码装置,使得赋码装置能够开始另一批次产品的赋码。采用上述方式,能够保证赋码装置持续不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从而减少了完成同一批次的产品赋码至下一批次的产品赋码的等待时间,进而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进程,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中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包括电子监管码装置10、赋码装置20、码垛装置30,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用于监管产品(未图示)的信息,并根据该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未图示);该赋码装置20与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电连接,该赋码装置20用于将该条形码附着在该产品上,该码垛装置30与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及赋码装置20均电连接;该码垛装置30用于在该赋码装置20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该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以使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生产另一批次产品的条形码,并发送至赋码装置20上。
其中,上述的产品可为但不局限于食品、药品、物品等。
具体地,在产品赋码过程中(即将条形码附着在产品上),当该赋码装置20对同一批次产品的最后一件产品赋上条形码后,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同时,该码垛装置30将该第一满垛信号传输给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在接收到该第一满垛信号后,认定该批次的产品均已赋码完成,从而可开始将另一批次的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并发送至赋码装置20,该赋码装置20在接收到另一批次产品的条形码信息后,开始对另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无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进程,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其中,该条形码可为一维码或二维码等。优选地,该条形码为二维码。
其中,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及赋码装置20可采用同一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例如,本系统中可包括控制设备,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及赋码装置20均电连接于该控制设备。在生产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对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以达到控制电子监管码装置10及赋码装置20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该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控制元件40,该控制元件40与该赋码装置20及该码垛装置30均电连接,该控制元件40用于当该赋码装置20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
进一步地,该控制元件40可设于该赋码装置20上或该电子监管码装置30上。
优选地,该控制元件40设于该赋码装置20上,从而使得在赋码装置20作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在观察到该赋码装置完成同一批次产品的最后一个产品赋码时,立刻通过该控制元件40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从而实现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持续无间断赋码。
在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元件40可为按钮开关或遥控开关,该赋码装置20上设有工控机21,该控制元件40设于该工控机21上,也就是说,在该工控机21上增加一个开关件,从而在赋码装置20对同一批次产品的最后一件产品赋上条形码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该开关件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
优选地,该控制元件40为遥控开关,即,在该赋码装置20对同一批次产品的最后一件产品赋上条形码后,工作人员可远程的启动该开关件,以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从而可增加工作人员作业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该遥控开关的遥控发射器上设有信号提醒器,即,当该赋码装置20对同一批次产品的最后一件产品赋上条形码时,该赋码装置20发送赋码完成的信号至该信号提醒器,该信号提醒器在接收到该赋码完成的信号后,亮起红灯且发出声音,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启动该遥控开关,以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有效避免因工作人员未观察到该赋码装置20已完成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赋码,而延迟第一满垛信号生成的情况,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进程。
在本实施例中,该赋码装置20与该码垛装置30之间设有第一输送装置(未图示),该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输送至该码垛装置30上,同时在该码垛装置30上将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进行码垛,当同一批次的产品均码垛在码垛装置30上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二满垛信号。也就是说,当该赋码装置20将任意一个条形码附着在与其对应的产品上后,该产品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输送至该码垛装置30上进行码垛,即,每一件产品在附着上条形码后,均马上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输送至码垛装置30中进行码垛,直至同一批次产品中的最后一件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已码垛在码垛装置30上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二满垛信号。优选地,该第一输送装置可为传送带装置或者叉车设备等。
进一步地,该码垛装置30上设有若干托盘(未图示),该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均码垛在该托盘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50,该码垛装置30与该仓库50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装置(未图示),该第二输送装置与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电连接。当该码垛装置30满垛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二满垛信号,并把该第二满垛信号发送至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在接收到该第二满垛信号后,控制该第二输送装置将放置有产品的托盘输送至仓库50内,以便于另一批次的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能够在另一托盘上进行码垛。优选地,该第二输送装置可为传送带装置。
可以得知的是,上述的满垛是指同一批次的附着有条形码的产品全部都已经码垛在该同一托盘上。
进一步地,该产品的满垛范围可为30~70件。
优选地,该产品的满垛可为50件,也就是说,在赋码的过程中,当对该产品赋码到第50件时,工作人员启动该工控机21上的控制元件40,以控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传输至电子监管码装置10,使得电子监管码装置10开始把下一批次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且发送至赋码装置20,该赋码装置20在接收到该条形码信息后,该赋码装置20开始对下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与此同时,该第50件产品已通过第一输送装置输送至码垛装置30,当该50件产品均码垛在码垛装置30上(即产品已满垛)时,该码垛装置30生成第二满垛信号,并传输至电子监管码装置10,使得电子监管码装置10控制第二输送装置将码垛完成的产品输送至仓库内,以此循环。
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需等码垛装置30完全将同一批次的产品码垛完成后才发出第二满垛信号,且在电子监管码装置10接收到该第二满垛信号后才能开始生成下一批次产品的条形码的问题,有效实现不同批次产品之间的无缝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产品的满垛可为30件、40件、60件、70件等。
在本实施例中,该码垛装置30上还设有一体机31,该一体机31电连接于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该一体机31能够将该第一满垛信号传输至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同时,该一体机31还能够将该第二满垛信号传输至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该赋码装置20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工作人员启动该控制元件40(即该控制元件40闭合)控制码垛装置30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该第一满垛信号传输至一体机31。也就是说,当控制元件40闭合时,在控制元件40、码垛装置30以及一体机31之间形成连通的电路。此外,在该第一满垛信号生成后,该控制元件40断开,控制元件40与码垛装置30之间短路,此时,码垛装置30与一体机31之间依然是连通的,从而当码垛装置30满垛生成第二满垛信号时,该第二满垛信号通过一体机31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该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管理装置60,该仓库管理装置60电连接于该电子监管码装置10及该仓库50的核对装置51,该仓库管理装置60用于接收该第二满垛信号,并控制该核对装置51核对该仓库50内的产品的信息。也就是说,当该仓库管理装置60在接收到该第二满垛信号后,会通过该核对装置51核对该仓库50内的产品信息是否准确,从而有效防止信息有误的产品流向市场,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通过将码垛装置与电子监管码装置及赋码装置均电连接,从而当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产品上时,码垛装置能够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电子监管码装置,进而使电子监管码装置能够在接收到第一满垛信号后,生成另一批次的条形码至赋码装置,使得赋码装置能够开始另一批次产品的赋码。采用上述方式,能够保证赋码装置持续不间断的对不同批次的产品进行赋码,从而减少了完成同一批次的产品赋码至下一批次的产品赋码的等待时间,进而有效保证产品的生产进程,避免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用于监管产品的信息,并根据所述产品的信息生成条形码;
赋码装置,所述赋码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电连接,所述赋码装置用于将所述条形码附着在所述产品上;
码垛装置,所述码垛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及所述赋码装置均电连接;
所述码垛装置用于在所述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产品上时,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生成另一批次产品的条形码,并发送至所述赋码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赋码装置及所述码垛装置均电连接;
当所述赋码装置将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条形码附着在同一批次的最后一个所述产品上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码垛装置生成第一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生成另一批次的条形码,并发送至所述赋码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设于所述赋码装置上,或所述控制元件设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为按钮开关或遥控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赋码装置与所述码垛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将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码垛装置上,并经由所述码垛装置将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所述产品进行码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装置上设有若干托盘,所述若干托盘用于放置附着有所述条形码的产品,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所述码垛装置与所述仓库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电连接;
当所述码垛装置完成同一批次的所述产品的码垛时,所述码垛装置生成第二满垛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满垛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以使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控制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将放置有所述产品的托盘输送至所述仓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垛装置上还设有一体机,所述一体机电连接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一体机用于将所述第一满垛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码垛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机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满垛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所述码垛信号生成系统还包括仓库管理装置,所述仓库管理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子监管码装置及所述仓库的核对装置,所述仓库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满垛信号,并控制所述核对装置核对所述仓库内的所述产品的信息。
CN201721173442.1U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Active CN207380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3442.1U CN207380724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3442.1U CN207380724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80724U true CN207380724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4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3442.1U Active CN207380724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807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648A (zh) * 2019-12-04 2020-04-17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赋码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648A (zh) * 2019-12-04 2020-04-17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赋码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4744B (zh) 无线电力接收单元及无线充电中生成用于检测其的负载变化的方法
CN201667113U (zh) 输变电作业吊臂安全测距及声光报警装置
CN202267709U (zh) 一种生产线上显示设备功率全自动测试系统
CN110164723B (zh) 一种全过程闭环的配网防误管理系统和方法
CN207380724U (zh) 一种码垛信号生成系统
CN202285796U (zh) 一种无线畜用加料装置
CN105013714A (zh) 一种电池片粘片的检测方法
CN109775178B (zh) 智能废弃物回收方法
CN104898485B (zh) 家用电器的定位方法和装置、服务器
CN102487839A (zh) 一种无线畜用加料装置
CN206788633U (zh) 一种测试系统
CN109816123B (zh) 智能废弃物回收后台系统
CN203812327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快递投递箱
CN104038387B (zh) 框式交换机业务板上线检测方法
CN205862458U (zh) 移动电源租借系统的自检系统及移动电源租借系统
CN105553573A (zh) 通讯模组检测系统和检测设备
CN103094624B (zh) 一种功能检测机
CN202711351U (zh) 一种基于社区家庭用智能投放箱系统
CN106059074A (zh) 一种电力调度管理系统
CN102353835A (zh) 一种生产线上显示设备功率全自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527951A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控制方法
CN105527950A (zh)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
TWI798588B (zh) 設備指示系統以及訊號偵測裝置
CN21387376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炉加料控制系统
CN205121669U (zh) 储药柜用智能化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