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4210U -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4210U
CN207374210U CN201721492052.0U CN201721492052U CN207374210U CN 207374210 U CN207374210 U CN 207374210U CN 201721492052 U CN201721492052 U CN 201721492052U CN 207374210 U CN207374210 U CN 207374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source device
energy source
main body
b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20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启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ingtan Kai 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ingtan Kai 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ingtan Kai 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Pingtan Kai C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20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4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4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42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杆、底板、移动轮、减振器、脚柱、箱体、能源装置主体、散热口、箱门,所述箱体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六边形,底部表面设在底板顶部表面,箱体长度为1.3m,所述底板为两侧边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高度为5cm‑8cm,所述箱体底部表面设在底板顶部表面,箱体高度为65cm。本实用新型设有减振器,升降柱通过支撑板调节减振强度,移动轮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经底板传递到盖板上,螺栓带动减振器主体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避免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主体造成损坏,有效的提高能源装置移动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属于移动能源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电、供气等都采用立式的能源罐固定于需要的场所进行供能,但有时若某个地区能源罐出现故障,或临时需要进行供能,现有的设备无法快速的进行供给,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820390.7的一种移动式能源站,该能源站包括:集装箱;收纳于集装箱内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组太阳能发电组件和支撑轨道,其中每组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通过支架设置于支撑轨道上,其中,光伏电池板在使用时移出到集装箱外并展开;电力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连接;控制装置,控制光伏发电系统及电力储能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提供电能,并通过光伏发电系统提供能源,从而使得移动能源站能够持续提供能源,并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伏发电系统在使用时可以展开放在集装箱外,在不使用时,可以收容在集装箱内,从而方便了移动式能源站的运输。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移动能源装置移动时,无法对移动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移动能源装置移动时,无法对移动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杆、底板、移动轮、减振器、脚柱、箱体、能源装置主体、散热口、箱门,所述箱体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六边形,底部表面设在底板顶部表面,箱体长度为1.3m,所述底板为两侧边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高度为5cm-8cm,所述箱体底部表面设在底板顶部表面,箱体高度为65cm,所述能源装置主体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内侧表面设有能源装置主体底部表面且相互垂直,两者顶部间距为60mm-70mm,所述底板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长度比箱体长度两侧增加12cm,所述移动轮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底板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移动轮直径为30cm,所述牵引杆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内侧表面中央与脚柱顶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箱门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侧方表面上方设有箱门顶部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箱门高度为30cm,所述底板侧方表面末端设有减振器两侧表面;所述减振器由盖板、定位套、升降柱、减振器主体、支撑板、螺栓组成,所述盖板为内外柔软的长方体结构,两侧表面与底板侧方表面末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盖板长度为10cm,所述定位套为两侧截面截面相等且侧面内凹的凹型,内凹表面设在减振器主体顶部表面,所述升降柱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板顶部表面中央设有升降柱底部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升降柱高度为5cm-8cm,所述减振器主体呈现外壁硬实且镂空的圆柱体结构,顶部表面与盖板顶部表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减振器主体高度为15cm,所述支撑板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盖板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板底部表面构成凹型,所述螺栓四周表面边沿贯穿减振器主体内侧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螺栓高度比减振器主体高度增加3cm-3.5cm。
进一步地,所述脚柱为两侧凸起中央内凹的工型,侧方表面与底板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脚柱高度为28cm-30c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垂直的长方型,底部表面设在箱体顶部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与底板设有5根脚柱。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长度为50cm-80cm。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宽度为40cm-60cm。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由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移动轮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减振器,升降柱通过支撑板调节减振强度,移动轮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经底板传递到盖板上,螺栓带动减振器主体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避免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主体造成损坏,有效的提高能源装置移动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示意图。
图中:牵引杆-1、底板-2、移动轮-3、减振器-4、盖板-401、定位套-402、升降柱-403、减振器主体-404、支撑板-405、螺栓-406、脚柱-5、箱体-6、能源装置主体-7、散热口-8、箱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杆1、底板2、移动轮3、减振器4、脚柱5、箱体6、能源装置主体7、散热口8、箱门9,所述箱体6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六边形,底部表面设在底板2顶部表面,箱体6长度为1.3m,所述底板2为两侧边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1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2高度为5cm-8cm,所述箱体6底部表面设在底板2顶部表面,箱体6高度为65cm,所述能源装置主体7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6内侧表面设有能源装置主体7底部表面且相互垂直,两者顶部间距为60mm-70mm,所述底板2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1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2长度比箱体6长度两侧增加12cm,所述移动轮3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底板2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移动轮3直径为30cm,所述牵引杆1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内侧表面中央与脚柱5顶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箱门9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6侧方表面上方设有箱门9顶部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箱门9高度为30cm,所述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设有减振器4两侧表面;所述减振器4由盖板401、定位套402、升降柱403、减振器主体404、支撑板405、螺栓406组成,所述盖板401为内外柔软的长方体结构,两侧表面与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盖板401长度为10cm,所述定位套402为两侧截面截面相等且侧面内凹的凹型,内凹表面设在减振器主体404顶部表面,所述升降柱403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板405顶部表面中央设有升降柱403底部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升降柱403高度为5cm-8cm,所述减振器主体404呈现外壁硬实且镂空的圆柱体结构,顶部表面与盖板401顶部表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减振器主体404高度为15cm,所述支撑板405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盖板401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板405底部表面构成凹型,所述螺栓406四周表面边沿贯穿减振器主体404内侧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螺栓406高度比减振器主体404高度增加3cm-3.5cm。所述脚柱5为两侧凸起中央内凹的工型,侧方表面与底板2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脚柱5高度为28cm-30cm。所述散热口8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垂直的长方型,底部表面设在箱体6顶部表面。所述牵引杆1与底板2设有5根脚柱5。所述牵引杆1长度为50cm-80cm。所述箱体6宽度为40cm-60cm。
本专利所说的减振器4吸收振动能量,加速振动衰减等。
当使用者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将减振器4两侧表面安装在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收起脚柱5,拖动牵引杆1使底板2带动移动轮3进行滚动,从而带动能源装置主体7进行移动,升降柱403通过支撑板405调节减振强度,移动轮3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经底板2传递到盖板401上,螺栓406带动减振器主体404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避免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主体7造成损坏,有效的提高能源装置移动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杆1、底板2、移动轮3、减振器4、脚柱5、箱体6、能源装置主体7、散热口8、箱门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上述设备移动能源装置移动时,无法对移动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造成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设有减振器,升降柱通过支撑板调节减振强度,移动轮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经底板传递到盖板上,螺栓带动减振器主体对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振,避免振动过大易对能源装置主体造成损坏,有效的提高能源装置移动的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盖板401为内外柔软的长方体结构,两侧表面与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盖板401长度为10cm,所述定位套402为两侧截面截面相等且侧面内凹的凹型,内凹表面设在减振器主体404顶部表面,所述升降柱403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板405顶部表面中央设有升降柱403底部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升降柱403高度为5cm-8cm,所述减振器主体404呈现外壁硬实且镂空的圆柱体结构,顶部表面与盖板401顶部表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减振器主体404高度为15cm,所述支撑板405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盖板401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板405底部表面构成凹型,所述螺栓406四周表面边沿贯穿减振器主体404内侧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螺栓406高度比减振器主体404高度增加3cm-3.5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结构包括牵引杆(1)、底板(2)、移动轮(3)、减振器(4)、脚柱(5)、箱体(6)、能源装置主体(7)、散热口(8)、箱门(9),所述箱体(6)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六边形,底部表面设在底板(2)顶部表面,箱体(6)长度为1.3m,所述底板(2)为两侧边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1)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2)高度为5cm-8cm,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6)底部表面设在底板(2)顶部表面,箱体(6)高度为65cm,所述能源装置主体(7)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6)内侧表面设有能源装置主体(7)底部表面且相互垂直,两者顶部间距为60mm-70mm,所述底板(2)侧方表面中央设在牵引杆(1)侧方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底板(2)长度比箱体(6)长度两侧增加12cm,所述移动轮(3)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圆柱体结构,侧方表面中央设在底板(2)侧方表面且相互垂直,移动轮(3)直径为30cm,所述牵引杆(1)为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内侧表面中央与脚柱(5)顶部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箱门(9)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箱体(6)侧方表面上方设有箱门(9)顶部表面末端且处于同一水平,箱门(9)高度为30cm,所述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设有减振器(4)两侧表面;
所述减振器(4)由盖板(401)、定位套(402)、升降柱(403)、减振器主体(404)、支撑板(405)、螺栓(406)组成,所述盖板(401)为内外柔软的长方体结构,两侧表面与底板(2)侧方表面末端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盖板(401)长度为10cm,所述定位套(402)为两侧截面截面相等且侧面内凹的凹型,内凹表面设在减振器主体(404)顶部表面,所述升降柱(403)为内外硬实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板(405)顶部表面中央设有升降柱(403)底部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升降柱(403)高度为5cm-8cm,所述减振器主体(404)呈现外壁硬实且镂空的圆柱体结构,顶部表面与盖板(401)顶部表面中央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减振器主体(404)高度为15cm,所述支撑板(405)两侧截面相等且相互平行的长方体结构,盖板(401)顶部表面设有支撑板(405)底部表面构成凹型,所述螺栓(406)四周表面边沿贯穿减振器主体(404)内侧表面中央且相互垂直,螺栓(406)高度比减振器主体(404)高度增加3cm-3.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柱(5)为两侧凸起中央内凹的工型,侧方表面与底板(2)侧方表面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脚柱(5)高度为28cm-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8)截面为两侧边长相等且相互垂直的长方型,底部表面设在箱体(6)顶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1)与底板(2)设有5根脚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1)长度为50cm-8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宽度为40cm-60cm。
CN201721492052.0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2052.0U CN20737421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2052.0U CN20737421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4210U true CN207374210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5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20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74210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42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613A (zh) * 2018-09-11 2019-01-25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
CN113607986A (zh) * 2021-07-26 2021-11-05 湖北仪天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式多倍频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613A (zh) * 2018-09-11 2019-01-25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底座用支架
CN113607986A (zh) * 2021-07-26 2021-11-05 湖北仪天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式多倍频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4210U (zh) 一种减振式移动能源装置
CN207320652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配电柜
CN207679553U (zh) 器械清洗定位装置
CN210297977U (zh) 一种音响放置架
CN206542077U (zh) 一种伸缩式开关柜底座结构
CN110207669B (zh) 一种溶洞智能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5276931U (zh) 一种室外移动健身房
CN209587597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移动式电气设备柜
CN208377449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激光器收纳装置
CN105858512B (zh) 一种物料升降装置
CN204487536U (zh) 水电站设备维修辅助装置
CN207560555U (zh) 一种可移动操作台
CN111613997B (zh) 一种新型养猪场配电柜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13423U (zh) 一种便于移动运输的铝合金柜子
CN204425135U (zh) 扣定子冲片装置
CN204778629U (zh) 农业吊装装置
CN110525495B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用高稳定性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24079U (zh) 风机机壳顶部固定装置
CN205330211U (zh) 可移动光学暗室
CN20805659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CN204199800U (zh) 一种箱式光伏逆变房
CN216232349U (zh) 一种体育心理学滑冰设备携带装置
CN202253091U (zh) 防护台灯
CN206777681U (zh) 一种可投影辅助定位光线的杠铃架
CN215813113U (zh) 电力调度用高效指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