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5099U -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5099U
CN207365099U CN201721135163.6U CN201721135163U CN207365099U CN 207365099 U CN207365099 U CN 207365099U CN 201721135163 U CN201721135163 U CN 201721135163U CN 207365099 U CN207365099 U CN 207365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hell
shroud
rectifier
gas turbine
turb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351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珊珊
杨旭
吕煊
刘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351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5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5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5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的整流器,所述整流器包括套罩、端板和导流筒,所述套罩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套罩上设有进气槽孔;所述端板具有中心孔,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套罩的第一端,通过将所述中心孔沿朝向所述套罩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假想的柱体,所述套罩与所述柱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导流筒上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导流筒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分别与所述柱体和所述套罩间隔开。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的有效面积大,方便调整空气均匀性,以降低空气流动的损失,提高整机性能。

Description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中,空气经压气机压缩成高压空气从扩压器进入燃烧室内,在燃烧室头部折转后进入燃烧室头部的喷嘴,在喷嘴中与燃料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火焰筒内燃烧。然而,高压空气在燃烧室头部折转,会损失较大的流动压力,流动不均匀,绝大部分空气流向喷嘴的中心,喷嘴内部在径向上邻近外侧位置空气流量较低,影响喷嘴内的空气均匀性,进而影响喷嘴内部空气与燃料的混合,增加了污染物排放以及导致回火熄火等风险。
相关技术中,在喷嘴的前端设有整流孔板,整流孔板内设有导流筒,导流筒引导气流进入不同的径向通道,通过整流孔板上的孔控制进入不同径向通道内的气流量。然而,该种结构需进入喷嘴内的空气完全经过整流孔板,而整流孔板的有效面积相对较小,空气流动的损失大,影响燃气轮机整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燃气轮机的整流器,该燃气轮机的整流器的有效面积相对较大,便于调节空气流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流动损失,提高燃气轮机整机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包括:套罩,所述套罩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套罩上设有进气槽孔;端板,所述端板具有中心孔,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套罩的第一端,通过将所述中心孔沿朝向所述套罩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假想的柱体,所述套罩与所述柱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导流筒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分别与所述柱体和所述套罩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有效面积大,方便调节空气流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流动损失,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槽孔与所述导流筒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筒安装在所述端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筒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筒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筒沿该导流筒的径向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流筒同轴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筒为两个且包括内层导流筒和套设在所述内层导流筒上的外层导流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槽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槽孔沿所述套罩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孔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成多行,每一行内的开孔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排列且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筒包括渐缩段和恒径段,所述渐缩段的内径沿从所述导流筒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恒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通道包括径向尺寸变小的收缩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罩的内径向内收缩5~10mm以形成所述收缩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燃料喷嘴100,中心体1,套罩2,第一端21,第二端22,端板3,导流筒4,内层导流筒41,外层导流筒42,环形通道5,第一子环形通道51,第二子环形通道52,第三子环形通道53,旋流器6,进气槽孔7,开孔8,燃料通道9,安装法兰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该整流器安装于包括中心体1和套罩2的燃料喷嘴100上。该整流器包括套罩、端板3和导流筒4。可以理解的是,该整流器的套罩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燃料喷嘴100的套罩2,也可以是套罩2的一部分,或者是独立于套罩2且适于与套罩2连接的一段套筒。
在下面的描述中,该整流器的套罩为燃料喷嘴100的套罩2,且其附图标记与燃料喷嘴100的套罩一致。
套罩2具有第一端21(例如,图2中的左端)和第二端22(例如图2中的右端),套罩21上设有进气槽孔7。
端板3具有中心孔,端板3安装在套罩2的左端。通过将中心孔沿朝向套罩2的第二端的方向(在图2中从左向右)延伸形成假想的柱体,套罩2与上述假想柱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5。换言之,套罩2的左端设有环形的端板3,环形的端板3上的中心孔,适于外部部件(例如燃料喷嘴的中心体)穿过且该外部部件与套罩2之间形成环形通道5。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整流器安装于燃料喷嘴100上时,中心体1穿过端板3上的中心孔且中心体1与套罩2之间形成环形通道5,此外,中心体1与套罩2之间的环形通道5内还设有旋流器6。
导流筒4上设有多个开孔8,导流筒4位于环形通道5内,导流筒4套设在上述假想柱体上且分别与上述假想柱体和套罩2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整流器安装于燃料喷嘴100上时,导流筒4位于环形通道5内且设在套罩2的第一端21和旋流器6之间,导流筒4套设在中心体1上且分别与中心体1和套罩2沿径向(例如图2中的上下方向)间隔开。换言之,导流筒4与套罩2之间形成长度等于导流筒4的长度的一个子环形通道,导流筒4与中心体1之间形成长度等于导流筒4的长度的另一个子环形通道,以便从进气槽孔7进入的空气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环形通道,从而提高空气流动的均匀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通过在套罩上开设进气槽孔,增大了有效面积,通过在导流筒上开设多个开孔,可控制每个子环形通道中每个内的空气流量,从而降低空气的流动损失,提高燃气轮机整机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槽孔7与导流筒4相对,这里,术语“相对”是指进气槽孔7形成在罩体2上与导流筒4对着的区域内,在燃料喷嘴的径向投影上,进气槽孔7的投影位于导流筒4的投影内,例如,在图2中,当从径向看时,进气槽孔7在轴向上不超出导流筒4的区域,由此便于导流筒4对通过进气槽孔7进入环形通道5内的空气在径向上进行分层导流,提高整流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一部分进气槽孔7或者一个进气槽孔7的一部分在轴向上可以超出导流筒4。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筒4安装在端板3上,端板3可以安装在中心体1上且与套罩2相连,例如,端板3与套罩2的第一端可以焊接或一体形成,端板3与中心体1之间密封,例如端板3可以与中心体1焊接或螺纹连接。导流筒4可以焊接或可拆卸地安装在端板3上,当然,导流筒4也可以通过另外的安装支架安装在环形通道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导流筒4为多个,多个导流筒4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导流筒4沿该导流筒4的径向彼此间隔开。换言之,多个导流筒4沿径向依次套在一起,从而环形通道5的一部分(与导流筒4对应的部分)被分为多个子环形通道,即最外层的导流筒4与套罩2之间的最外子环形通道,最内层导流筒4与中心体1之间的最内子环形通道,以及相邻导流筒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子环形通道。由此,进一步提高整流效果。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导流筒4为两个:内层导流筒41和套设在内层导流筒41上的外层导流筒42。由此,内层导流筒41与中心体1之间形成第一子环形通道51、内层导流筒41与外层导流筒42之间形成第二子环形通道52,外层导流筒42与套罩2之间形成第三子环形通道53。当然,导流筒4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
在设置多个导流筒4的情况下,最外层导流筒安装在端板3上,与最外层导流筒相邻的导流筒可以安装在最外层导流筒内且该相邻的导流筒的左端相对于最外层导流筒的左端向右移位,换言之,该相邻导流筒的左端未与最外层导流筒的左端对齐。然后,该相邻导流筒内的导流筒的左端依次向右移位。简言之,相邻两个导流筒,内层的导流筒的左端相对于外层的导流筒的左端向右移位。优选地,内层的导流筒的左端成喇叭状,以便通过将内层的导流筒的左端固定在外层的导流筒的内壁上而将内层的导流筒安装在外层的导流筒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导流筒4同轴,进一步优选地,多个导流筒4,套罩2和中心体1彼此同轴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槽孔7可以为多个,多个进气槽孔7沿套罩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以便于外部空气在套罩2的第一端部从四周通过进气槽孔7均匀进入环形通道5内。如图1和2所示,在套罩2的左端部的周向上形成一圈进气槽孔7,即,在套罩2的轴向上一个进气槽孔7构成一排。可以理解的是,在轴向上,每一排可以具有多个进气槽孔7,相邻进气槽孔7彼此间隔开。此外,如图1和2所示,进气槽孔7为长圆形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进气槽孔7例如可以椭圆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孔8沿导流筒4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成多行,每一行内的开孔8沿导流筒4的轴向排列且彼此间隔开,由此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入不同的子环形通道内的空气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筒3包括渐缩段和恒径段,渐缩段的内径沿从导流筒3的第一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朝向恒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换言之,渐缩段的内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以引导空气进入恒径段,提高空气流动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通道5包括径向尺寸变小的收缩部。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整流器安装于燃料喷嘴100上时,该收缩部的位置邻近旋流器6,换言之,环形通道5在邻近旋流器6的径向尺寸变小形成收缩部,通过该收缩部,可以在邻近旋流器6的位置使环形通道5内的气流加速,保证环形通道5在邻近旋流器6的位置的气体流量,降低回火风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套罩2的内径向内收缩5~10mm以形成收缩部。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整流器安装于燃料喷嘴100上时,环形通道5的收缩部是套罩2的内径在在邻近旋流器6的位置向内收缩5~10mm形成的;或者,中心体1的外径在邻近旋流器6的位置向外扩张2~6mm以形成收缩部。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整流器安装于燃料喷嘴100上时,燃料喷嘴100的中心体1的第一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穿过端板3从套罩2的第一端伸出,中心体1的第二端(例如图2中的右端)位于套罩2内。
更进一步地,中心体1内设有燃料通道9,燃料通道9内的燃料适于通过旋流器6喷入环形通道5内以与环形通道5内的空气混合,燃料通道可以如图2中所示的沿中心体1的轴向延伸。
此外,中心体1的第一端设有安装法兰10,例如,图2中所示的中心体1的左端设有安装法兰10,以便于将燃料喷嘴100安装于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如图1-2所示,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包括套罩、端板3和导流筒4,该整流器用于燃料喷嘴100上,以对进入燃料喷嘴100的空气进行整流,燃料喷嘴100包括中心体1、套罩2和安装法兰10,中心体1、套罩2和导流筒4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其中,该整流器的套罩为燃料喷嘴100的套罩2的一部分,故该整流器的套罩与燃料喷嘴100的套罩2附图标记一致。
套罩2具有第一端21(例如,图2中的左端)和第二端22(例如图2中的右端),套罩21上设有进气槽孔7。
端板3具有中心孔,端板3安装在套罩2的左端。通过将中心孔沿朝向套罩2的第二端的方向(在图2中从左向右)延伸形成假想的柱体,套罩2与上述假想柱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5。中心体1穿过端板3上的中心孔且中心体1与套罩2之间形成环形通道5,此外,中心体1与套罩2之间的环形通道5内还设有旋流器6。
与进气槽孔7相对且包括内层导流筒41和同轴套在内层导流筒41外面的外层导流筒42。内层导流筒41和外层导流筒42设在环形通道5内且位于套罩2的左端和旋流器6之间。内层导流筒41和外层导流筒42可以安装到端板3上,例如焊接到端板3上。内层导流筒41套设在中心体1上且与中心体1间隔开,内层导流筒41和外层导流筒42间隔开,外层导流筒42和套罩2间隔开以在径向方向上从内向外依次形成第一子环形通道51、第二子环形通道52和第三子环形通道53,从进气槽孔7进入的空气可以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环形通道,以提高空气流动均匀性。
内层导流筒41和外层导流筒42上均设有多个开孔8,开孔8沿导流筒4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成多行,每一行内的开孔8沿导流筒4的轴向排列且彼此间隔开,以控制进入不同的子环形通道内的空气流量。
环形通道5包括邻近旋流器6且径向尺寸变小的收缩部。
燃料喷嘴100的中心体1的左端穿过端板3从套罩2的左端伸出,中心体1的右端位于套罩2内。中心体1的左端设有安装法兰10,以便于燃料喷嘴安装于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内。中心体1内设有沿中心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燃料通道9,燃料通道9内的燃料通过旋流器6喷入环形通道5内以与环形通道5内的空气混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罩,所述套罩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套罩上设有进气槽孔;
端板,所述端板具有中心孔,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套罩的第一端,通过将所述中心孔沿朝向所述套罩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形成假想的柱体,所述套罩与所述柱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
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导流筒套设在所述柱体上且分别与所述柱体和所述套罩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孔与所述导流筒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安装在所述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筒依次套设且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筒沿该导流筒的径向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筒和所述套罩同轴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为两个且包括内层导流筒和套设在所述内层导流筒上的外层导流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气槽孔沿所述套罩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沿所述导流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成多行,每一行内的开孔沿所述导流筒的轴向排列且彼此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包括渐缩段和恒径段,所述渐缩段的内径沿从所述导流筒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恒径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通道包括径向尺寸变小的收缩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轮机的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罩的内径向内收缩5~10mm以形成所述收缩部。
CN201721135163.6U 2017-09-05 2017-09-05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Active CN207365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5163.6U CN207365099U (zh) 2017-09-05 2017-09-05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35163.6U CN207365099U (zh) 2017-09-05 2017-09-05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5099U true CN207365099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51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35163.6U Active CN207365099U (zh) 2017-09-05 2017-09-05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5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980A (zh) * 2017-09-05 2018-01-23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0980A (zh) * 2017-09-05 2018-01-23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CN107620980B (zh) * 2017-09-05 2023-04-25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1595B (zh) 用于燃气涡轮机的燃烧器的连续燃烧衬套
CN103185353B (zh) 用于涡轮发动机中的燃烧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8371123B2 (en)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airflow through a nozzle
US8646276B2 (en) Combustor assembly for a turbine engine with enhanced cooling
CN101865469A (zh) 具有成形的泻流冷却孔的燃烧器帽盖
CN102878580B (zh) 一种燃气轮机贫预混燃烧室
US20160265781A1 (en) Air shield for a fuel injector of a combustor
CN101625123A (zh) 用于燃烧器衬垫的发散冷却套管及相关方法
CN202813443U (zh) 一种燃气轮机贫预混燃烧室
JP2011064447A5 (zh)
CN107676815A (zh) 燃烧器和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轮机
CN207365099U (zh)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CN207365100U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103822230B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203731484U (zh) 一种低旋流燃烧室喷嘴
CN107620980A (zh) 燃气轮机的整流器
CN207365102U (zh) 燃料喷嘴
CN107655033A (zh) 燃料喷嘴和整流器
CN103486591B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防回火型喷嘴连接段组件
CN107620984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107575889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107620983A (zh) 燃料喷嘴
CN107702147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CN104566467B (zh) 一种防回火型喷嘴
CN217899863U (zh) 一种新型高压低流量节能烧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