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62739U -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62739U
CN207362739U CN201721177650.9U CN201721177650U CN207362739U CN 207362739 U CN207362739 U CN 207362739U CN 201721177650 U CN201721177650 U CN 201721177650U CN 207362739 U CN207362739 U CN 207362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base
column air
windproof
alarm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76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瑶嘉
罗艳明
吕国鹏
汪林
毛杰
程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an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76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62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62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62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包括:底座以及柱状气囊;底座为棱台结构,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供电设备、微型鼓风机,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面设置有与微型鼓风机连通的充气口,柱状气囊的一端密封,柱状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柱状气囊设置有开口的一端伸入充气口内部与充气口通过压力弹簧连接,柱状气囊内部与充气口连通;柱状气囊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LED灯带,LED灯带装嵌在柱状气囊的外表面上,LED灯带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条形反光片;微型鼓风机、LED灯带与供电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防风手段新颖,能够适应桥面多风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警示工作。

Description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周围车辆行人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需要利用各种形式的警示装置来对施工人员、周围车辆行人进行警示,从而告知施工区域的方位,与施工区域保持安全距离。
但传统的警示装置多为警示牌或警示围挡,无法在进行警示的同时有效抵抗桥面各方风力的影响,影响警示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防风手段新颖,能够适应桥面多风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警示工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柱状气囊;
所述底座为棱台结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供电设备、微型鼓风机,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微型鼓风机连通的充气口,所述柱状气囊的一端密封,所述柱状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柱状气囊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充气口内部与所述充气口通过压力弹簧连接,所述柱状气囊内部与所述充气口连通;
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口的内边缘焊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与所述柱状气囊的内壁连接,所述压力弹簧伸入所述开口的长度占所述压力弹簧总长度的20%~30%;
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LED灯带,所述LED灯带装嵌在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上,所述LED灯带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条形反光片,所述条形反光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带的边缘垂直,所述条形反光片的底面与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连接;
所述微型鼓风机、所述LED灯带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的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水平,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与所述供电设备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柱状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柱状气囊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两根弹性绳索,所述弹性绳索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柱状气囊的顶部,所述弹性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面不同的顶角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的斜边上设置有固定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的斜面装嵌设置有反光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4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固定夹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防风手段新颖,能够适应桥面多风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警示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凹槽保护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使得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保持水平,从而顺利的进行风力发电。
(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条能够阻止柱状气囊弯折,避免柱状气囊受风力影响而随意形变,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警示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45°;能够使得在底座在自身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底座底面与放置平面之间的接触紧密程度更强,不易受桥面风力影响而发生移动甚至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柱状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充气口、柱状气囊、压力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柱状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101、供电设备;102、微型鼓风机;103、第一凹槽;104、充气口;105、第二凹槽;106、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7、固定环;108、反光条;109、固定夹具;2、柱状气囊;201、LED灯带;202、条形反光片;203、支撑条;204、弹性绳索;3、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柱状气囊2;底座1为棱台结构,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供电设备101、微型鼓风机102,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03,第一凹槽103的底面设置有与微型鼓风机102连通的充气口104,柱状气囊2的一端密封,柱状气囊2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柱状气囊2设置有开口的一端伸入充气口104内部与充气口104通过压力弹簧3连接,柱状气囊2内部与充气口104连通;
压力弹簧3的一端与充气口104的内边缘焊接,压力弹簧3的另一端伸入开口与柱状气囊2的内壁连接,压力弹簧3伸入开口的长度占压力弹簧3总长度的20%~30%;
柱状气囊2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LED灯带201,LED灯带201装嵌在柱状气囊2的外表面上,LED灯带201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条形反光片202,条形反光片202的长度方向与LED灯带201的边缘垂直,条形反光片202的底面与柱状气囊2的外表面连接;
微型鼓风机102、LED灯带201与供电设备10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利用棱台结构保证本实用新型重心较低,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稳定性较高;柱状气囊2上的LED灯带201、多个条形反光片202作为主要的警示装置,LED灯带201借助供电设备101提供电力来主动发光、条形反光片202反射周围光线,两者相结合从而进行警示工作;柱状气囊2借助保护在底座1内部的供电设备101、微型鼓风机102、充气口104来进行充气,相对于传统的防风措施,柱状气囊2并非通过固定设备进行加固,而是通过随风摇摆的方式来起到防风作用,由于柱状气囊2的内部为气体,整体重量较轻,而柱状气囊2底部借助压力弹簧3与充气口104的内边缘进行连接,又受第一凹槽103的保护,因此当桥面风力较大时,柱状气囊2尽管会发生摇摆,但底部依旧固定在第一凹槽103内部,并且压力弹簧3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摇摆的柱状气囊2不会对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心发生较大影响,底座1依旧能稳定的摆放在桥面上,从而在进行警示工作的同时,有效的阻止了桥面风力对本实用新型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防风手段新颖,能够适应桥面多风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警示工作。
实施例2
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底座1的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05,第二凹槽105的底面水平,第二凹槽105的底面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6;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6与供电设备101电连接;
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6设置在第二凹槽105内,能够利用第二凹槽105保护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6,而第二凹槽105的底面水平能够使得垂直轴风力发电机106保持水平,从而顺利的进行风力发电。
实施例3
参见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柱状气囊2的内壁设置有多根支撑条203,支撑条203的长度方向与柱状气囊2的长度方向相同;
支撑条203在柱状气囊2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若无支撑条203,当柱状气囊2因内部充气而立起时,柱状气囊2会因桥面风力影响而弯折,影响柱状气囊2的警示效果,但支撑条203能够阻止柱状气囊2弯折,避免柱状气囊2受风力影响而随意形变,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警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至少两根弹性绳索204,弹性绳索204的一端均设置在柱状气囊2的顶部,弹性绳索204的另一端与底座1顶面不同的顶角连接。
实施例4
参见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与实施例1、2、3的区别在于,底座1的斜边上设置有固定环107;当桥梁施工环境较差,风力较大时,施工人员可利用绳索或固定栓穿过固定环107进而起到固定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斜面装嵌设置有反光条108;能够反射周围光线进行警示,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警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45°;能够使得在底座1在自身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底座1底面与放置平面之间的接触紧密程度更强,不易受桥面风力影响而发生移动甚至翻转。
本实施例中,底座1顶面设置有固定夹具109;在不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柱状气囊2并未处于充气状态,施工人员能够将柱状气囊2进行折叠,并利用固定夹具109将柱状气囊2夹住,从而将柱状气囊2固定在底座1顶面,便于施工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收集整理。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柱状气囊;
所述底座为棱台结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供电设备、微型鼓风机,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微型鼓风机连通的充气口,所述柱状气囊的一端密封,所述柱状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柱状气囊设置有所述开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充气口内部与所述充气口通过压力弹簧连接,所述柱状气囊内部与所述充气口连通;
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口的内边缘焊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与所述柱状气囊的内壁连接,所述压力弹簧伸入所述开口的长度占所述压力弹簧总长度的20%~30%;
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LED灯带,所述LED灯带装嵌在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上,所述LED灯带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条形反光片,所述条形反光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LED灯带的边缘垂直,所述条形反光片的底面与所述柱状气囊的外表面连接;
所述微型鼓风机、所述LED灯带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斜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水平,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与所述供电设备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气囊的内壁设置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柱状气囊的长度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根弹性绳索,所述弹性绳索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柱状气囊的顶部,所述弹性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顶面不同的顶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斜边上设置有固定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斜面装嵌设置有反光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4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固定夹具。
CN201721177650.9U 2017-09-14 2017-09-14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Active CN207362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7650.9U CN207362739U (zh) 2017-09-14 2017-09-14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7650.9U CN207362739U (zh) 2017-09-14 2017-09-14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62739U true CN207362739U (zh) 2018-05-15

Family

ID=62348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7650.9U Active CN207362739U (zh) 2017-09-14 2017-09-14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62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5088U (zh) 一种带照明功能建筑施工防护栏
CN207362739U (zh) 桥梁施工防风警示装置
CN205777891U (zh) 一种道路建设施工围挡
CN105882494B (zh) 太阳能移动餐车
CN205579436U (zh) 一种可进行角度调节的太阳能led景观灯
CN207110620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可升降灯杆塔
CN206364746U (zh) 一种移动式风光互补电站车
CN207893666U (zh) 一种便于调整灯头高度的航标灯
CN206087074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电动车
CN203036520U (zh) 一种用于交通的太阳能警示灯
CN211952603U (zh) 一种防强风损坏的路灯
CN2105618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CN213479810U (zh) 一种带有气体预警功能的液化气罐
CN210035270U (zh) 能够利用能见度辅助探测器调节光线强度的智慧城市路灯
CN210373197U (zh) 一种抗强风的太阳能路灯
CN208455477U (zh) 一种高分子桥栏护栏结构
CN206973444U (zh) 一种节能型伸缩式太阳能路灯
CN208201736U (zh) 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
CN20822235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园林景观灯
CN208105109U (zh) 一种全天候交通标识
CN20724705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多功能移动实体电商车
CN215252474U (zh) 一种用于消防设施施工警示装置
CN109837841A (zh) 一种太阳能警示桩
CN207017768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防护装置
CN21210520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建筑施工用防护栅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