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1038U -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1038U
CN207341038U CN201721407027.8U CN201721407027U CN207341038U CN 207341038 U CN207341038 U CN 207341038U CN 201721407027 U CN201721407027 U CN 201721407027U CN 207341038 U CN207341038 U CN 207341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t
ring
bait body
fish hook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70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4070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1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1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1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该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包括有鱼饵本体、鱼线环、鱼钩环以及仿生饵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呈鳑鲏鱼状;所述鱼钩环包括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所述第一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尾端,所述仿生饵鱼钩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上;所述鱼线环包括有深水环和浅水环,所述深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所述浅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鱼饵本体上端面设有浅水环和深水环,使得该鱼饵可用于不同水深的场所;通过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的鱼钩环配置设计,提高鱼儿上钩效率;通过仿真式的鱼饵本体,提高该鱼饵的钓鱼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饵钓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棒,而鱼钩作为渔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性能也在逐步提升。在现有的路亚假饵鱼钩技术中,如图1所示,该鱼钩往往是只具有一个吊环,只适合用于较浅水域垂钓,当其水域深度达到2.5米以上时,则垂钓效果较差;并且由于其鱼饵本体往往是采用扁平式设计,不能很好地达到仿生效果,使之钓鱼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解决现有技术中路亚假饵适用范围窄,钓鱼效率低下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包括有鱼饵本体、鱼线环、鱼钩环以及仿生饵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呈鳑鲏鱼状;所述鱼钩环包括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所述第一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鱼饵本体的重心轴上,所述第二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尾端,所述仿生饵鱼钩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上;所述鱼线环包括有深水环和浅水环,所述深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所述浅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所述深水环与所述浅水环对称分布于所述鱼饵本体的重心轴两侧。
优选地,该深水环和浅水环的所用材质均为金属,所述深水环和浅水环采用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
优选地,该仿生饵鱼钩设置有第一钩头、第二钩头、第三钩头、钩杆以及钩环;所述钩环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上,所述钩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钩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钩头、第二钩头以及第三钩头均固定在所述钩杆的下端且所述第一钩头、第二钩头以及第三钩头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优选地,该鱼饵本体包括有前鱼饵体和后鱼饵体,所述前鱼饵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后鱼饵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鱼钩环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下端,所述第二鱼钩环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尾端,所述深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所述浅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
优选地,该鱼饵本体的表面向外凸形成有仿真鱼唇、仿真鱼眼以及仿真鱼鳃;所述仿真鱼唇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前端,所述仿真鱼眼的一侧壁设置所述仿真鱼唇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的中心横向轴线上,所述仿真鱼鳃设置所述仿真鱼眼的另一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的中心横向轴线上。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的结构非常严谨,通过在鱼饵本体上端面设有浅水环和深水环,使得该鱼饵可用于不同水深的场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路亚假饵适用范围窄的缺陷;通过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的鱼钩双环设计,提高鱼儿上钩效率;通过仿生鳑鲏鱼状的鱼饵本体,采用椭圆式设计,使得鱼饵可以在水中依靠自动重力而实现自由摆动的仿真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鱼饵的钓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路亚假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鱼饵本体;21-仿真鱼鳃;22-仿真鱼眼;23-仿真鱼唇;3-鱼线环;31-深水环;32-浅水环;4-第一鱼钩环;5-第二鱼钩环;6-仿生饵鱼钩;61-第一钩头;62-第二钩头;63-第三钩头;64-钩杆;65-钩环;7-扇形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的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如图2所示,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包括有鱼饵本体1、鱼线环3、鱼钩环以及仿生饵鱼钩6;所述鱼饵本体1呈鳑鲏鱼状;所述鱼钩环包括第一鱼钩环4和第二鱼钩环5,所述第一鱼钩环4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鱼饵本体1的重心轴上,所述第二鱼钩环5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尾端,所述仿生饵鱼钩6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4和第二鱼钩环5上;所述鱼线环3包括有深水环31和浅水环32,所述深水环31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上端,所述浅水环32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上端,所述深水环31与所述浅水环32对称分布于所述鱼饵本体1的重心轴两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鱼饵本体1上端面设有浅水环32和深水环31,使得该鱼饵可用于不同水深的场所;通过第一鱼钩环4和第二鱼钩环5的双环设计,提高鱼儿上钩效率;通过仿生鳑鲏鱼状仿真式的鱼饵本体1,采用椭圆式设计,使得鱼饵可以在水中依靠自动重力而实现自由摆动的仿真效果,改进现有技术中鱼饵只能依靠水纹波动而实现自主游动的缺陷。
具体地,该仿生饵鱼钩6设置有第一钩头61、第二钩头62、第三钩头63、钩杆64以及钩环65;所述钩环65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4和第二鱼钩环5上,所述钩杆64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钩环6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钩头61、第二钩头62以及第三钩头63均固定在所述钩杆64的下端且所述第一钩头61、第二钩头62以及第三钩头63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该仿生饵鱼钩6采用一体熔注成型工艺制作而成,提高其生产效率;采用三只钩尖的设计,可提高其垂钓的命中率,有利于防止鱼儿摆脱吊钩;该鱼线连接环3中的深水环31和浅水环32通过金属片一体冲压制作而成,可方便其直接采用模具产线式生产,提高其生产效率。
此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仿生效果,该鱼饵本体1所用材质为塑胶,所述鱼线环3、第一鱼钩环4以及第二鱼钩环5的所用材质均为金属;该鱼饵本体1的外形为仿生鳑鲏鱼状。并且,为了提高其组装效率,该鱼饵本体1包括有前鱼饵体和后鱼饵体,所述前鱼饵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后鱼饵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鱼钩环4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下端,所述第二鱼钩环5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尾端,所述深水环31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所述浅水环32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为了增强该鱼饵在不同水深下的适应能力,该鱼线环3的安装部位为鱼饵本体1重心的上端面,深水环31略靠前于鱼饵本体1的重心处,浅水环32略靠后于鱼饵本体1的重心处;在水深的情况下,应将鱼线拴于深水环31之中,此时水压较大,在该鱼饵的重心作用下,使得该鱼饵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在水浅的情况下,此时水压较小,由于浅水环32略靠后于鱼饵本体1的重心处,使得该鱼饵受力较为均匀,从而在该鱼饵的重心作用下,使得该鱼饵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应将线拴于浅水环32之中。
并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其仿生效果,提高钓鱼效率,所述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还包括有扇形片7;所述扇形片7呈鳞片状转动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表面且所述扇形片7与所述鱼饵本体1之间的转动夹角为0-15度;该鱼饵本体1的表面向外凸形成有仿真鱼唇23、仿真鱼眼22以及仿真鱼鳃21;所述仿真鱼唇23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1的前端,所述仿真鱼眼22的一侧壁设置所述仿真鱼唇23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23的中心横向轴线上,所述仿真鱼鳃21设置所述仿真鱼眼22的另一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23的中心横向轴线上;当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置于水中时,所述扇形片7仿真鱼唇23、仿真鱼眼22以及仿真鱼鳃21将会随着水浪波动下沿着所述鱼饵本体1的表面转动,仿真鱼鳞摆动、仿真鱼唇23、仿真鱼眼22以及仿真鱼鳃21之间合拢的效果,从而能有效降低鱼儿警惕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的工作原理是:当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处于浅水区时,由于水压较低,该鱼饵受到的压力小,受水浪波动影响大,因此,通过浅水环32,将鱼饵本体1的重心往前移,使得鱼饵本体1的头端往下沉,仿真鱼唇23、仿真鱼眼22以及仿真鱼鳃21将会随着水波进行合拢转动效果,能起到仿真鱼饵由浅水区往深水区游动的效果;当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处于深水区时,由于水压较高,该鱼饵受到的压力大,受水浪波动影响小,因此,通过浅水环32,将鱼饵本体1的重心往后移,使得鱼饵本体1的头端往上扬,仿真鱼唇23、仿真鱼眼22以及仿真鱼鳃21将会随着水波进行合拢转动效果,能起到仿真鱼饵由深水区往浅水区游动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其特征在于:该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包括有鱼饵本体、鱼线环、鱼钩环以及仿生饵鱼钩;所述鱼饵本体呈鳑鲏鱼状;所述鱼钩环包括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所述第一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下端并位于所述鱼饵本体的重心轴上,所述第二鱼钩环固定在所述鱼饵本体的尾端,所述仿生饵鱼钩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上;所述鱼线环包括有深水环和浅水环,所述深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所述浅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上端,所述深水环与所述浅水环对称分布于所述鱼饵本体的重心轴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环和浅水环的所用材质均为金属,所述深水环和浅水环采用金属片一体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饵鱼钩设置有第一钩头、第二钩头、第三钩头、钩杆以及钩环;所述钩环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钩环和第二鱼钩环上,所述钩杆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钩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钩头、第二钩头以及第三钩头均固定在所述钩杆的下端且所述第一钩头、第二钩头以及第三钩头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本体包括有前鱼饵体和后鱼饵体,所述前鱼饵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后鱼饵体的前侧,所述第一鱼钩环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下端,所述第二鱼钩环固定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尾端,所述深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所述浅水环竖向设置在所述前鱼饵体与后鱼饵体交接处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本体的表面向外凸形成有仿真鱼唇、仿真鱼眼以及仿真鱼鳃;所述仿真鱼唇设置在所述鱼饵本体的前端,所述仿真鱼眼的一侧壁设置所述仿真鱼唇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的中心横向轴线上,所述仿真鱼鳃设置所述仿真鱼眼的另一侧壁上并位于所述仿真鱼唇的中心横向轴线上。
CN201721407027.8U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Active CN207341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7027.8U CN207341038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7027.8U CN207341038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1038U true CN207341038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5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7027.8U Active CN207341038U (zh) 2017-10-30 2017-10-30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1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159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李海洋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159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李海洋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06993U (zh) 重心可变式仿生拟饵
CN207341038U (zh)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US2871609A (en) Fish lure
CN203181826U (zh) 一种管型仿真鱼饵
CN205337288U (zh) 一种新式海钓钓组结构
CN106560032A (zh) 四爪多功能全自动钓鱼永不脱钩鱼钩
CN109717159A (zh) 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
CN205305771U (zh) 一种内部中空的新型假饵
CN201854610U (zh) 带进水孔的人造鱼饵
CN201821783U (zh) 带有软尾的人造鱼饵
CN202425478U (zh) 软鱼饵
CN203661839U (zh) 一种多节仿生鱼饵
CN201821790U (zh) 带有翅膀的人造鱼饵
CN202232618U (zh) 鱼身可摆动的仿生垂钓渔具
CN207612985U (zh) 仿生鱼饵
CN205682225U (zh) 一种能够产生声波的鱼饵
CN208228127U (zh) 一种仿生鱼饵
CN216567820U (zh) 软体仿生雷蛙鱼饵
CN219478961U (zh) 一种鳅形破风路亚用钓鱼饵
CN202918883U (zh) 一种四翅鱼漂
CN210299134U (zh) 一种多节鱼饵投料振动装置
CN202340632U (zh) 带柔软触须的人造鱼饵
CN209473402U (zh) 一体式多节拟饵
CN202285925U (zh) 带有双转轮的人造鱼饵
CN211746349U (zh) 一种长嘴仿真鱼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