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40871U -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40871U
CN207340871U CN201720534477.7U CN201720534477U CN207340871U CN 207340871 U CN207340871 U CN 207340871U CN 201720534477 U CN201720534477 U CN 201720534477U CN 207340871 U CN207340871 U CN 207340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torage water
device body
rice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44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李必湖
曹瑞
杨孟
张海燕
周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rain safet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rain And A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rain And A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rain And A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44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40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40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40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漏水孔、溢水开槽和电加热装置;所述植陪筒设置于盛水槽的底板上。该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设有上盛水槽,上盛水槽的长度小于下盛水槽的长度,使上盛水槽经溢水开槽一处的水得以顺势流入下盛水槽内部,溢水开槽的设置使上、下盛水槽内部的水可以不间断的流动循环,保持营养水的清洁,同时不断补充的入的新鲜的营养水便避免盛水槽缺少营养进而影响到水稻的成长发育,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盛水槽能够沿导轨自有抽拉滑动取下,方便从装置本体将盛水槽取出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同时便于水稻种子的置放以及水稻幼苗的收集。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所以对于粮食的需求供应量就特别的大,在众多的粮食当中,大米的需求量在我国最大,所以大米的产量与我国人们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很多的农业试验都是在水稻如何能高产的方面进行的,但是都是在农田里将水稻每个成长阶段的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不仅需要关注研究、还要关注水稻的生产环境,这样的研究模式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造成所取的样品不完全,在取样的过程中造成样品的污染和丢失,从而影响了研究的结果。
本发明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水稻种植装置在使用时其存在因忘记更换营养水导致营养水浑浊缺营养影响水稻生长,水稻种子置放以及水稻苗的收集较为不便的问题。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忘记更换营养水导致营养水浑浊缺营养影响水稻生长,水稻种子置放以及水稻苗的收集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其中,该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有:
装置本体、顶部视窗、上盖、进水管、电磁阀、盛水槽、支撑杆、溢水管、加热风机、侧面视窗、湿热控制器、散热风机、植陪筒、喷头、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漏水孔、溢水开槽和电加热装置;
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有支撑杆;所述顶部视窗固定设置于上盖的顶端;所述上盖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顶端;所述进水管贯穿通过上盖设置于固定上盖的顶端;所述电磁阀置于喷雾进水管上;所述盛水槽滑动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呈上下设置有两处;所述溢水管设置固定于装置本体底板的底部;所述加热风机固定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外壁上,且其末端与电加热装置固定相连接;所述侧面视窗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外壁上,且其位于加热风机的上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湿度感应器均设置于上盖的内壁上;所述植陪筒设置于盛水槽的底板上;所述喷头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通过管道与上盖固定相连接;所述湿热控制器设置固定于上盖的顶端靠近上盖的外檐分布;所述漏水孔开设于盛水槽的底板上;所述溢水开槽开设于盛水槽背部外壁上;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装置本体右侧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盛水槽的长度小于下盛水槽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共设置有两处。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上盛水槽的设置,上盛水槽的长度小于下盛水槽的长度,使上盛水槽经溢水开槽一处的水得以顺势流入下盛水槽内部,溢水开槽的设置使上、下盛水槽内部的水可以不间断的流动循环,保持营养水的清洁,同时不断补充的入的新鲜的营养水便避免盛水槽缺少营养进而影响到水稻的成长发育。
2.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的设置,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 置有导轨,盛水槽能够沿导轨自有抽拉滑动取下,方便从装置本体将盛水槽取出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同时便于水稻种子的置放以及水稻幼苗的收集。
3.本实用新喷头的设置,喷头共设置有两处,喷头能够喷出水雾改变装置本体内部的湿度进而改变水稻生长环境,在湿热控制器的控制下配合喷头、散热风机、加热风机和电加热装置使用可以使装置本体能够维持不同的湿度与温度环境,测得水稻在不同环境的生长状态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本体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盛水槽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植陪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气流程图。
图中:1-装置本体,2-顶部视窗,3-上盖,4-进水管,5-电磁阀,6-盛水槽,7-支撑杆,8-溢水管,9-加热风机,10-侧面视窗,11-湿热控制器,12-散热风机,13-植陪筒,14-喷头,15-温度感应器,16-湿度感应器,17-漏水孔,18-溢水开槽,19-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7,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有:
装置本体1、顶部视窗2、上盖3、进水管4、电磁阀5、盛水槽6、支撑杆7、溢水管8、加热风机9、侧面视窗10、湿热控制器11、散热风机12、植陪筒13、喷头14、温度感应器15、湿度感应器16、漏水孔17、溢水开槽18和电加热装置19;
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支撑有支撑杆7;顶部视窗2固定设置于上盖3的顶端;上盖3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顶端;进水管4贯穿通过上盖3设置于固定上盖3的顶端;电磁阀5置于喷雾进水管上;盛水槽6滑动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呈上下设置有两处;溢水管8设置固定于装置本体1底板的底部;加热风机9固定设置于装置本体1左侧外壁上,且其末端与电加热装置19固定相连接;侧面视窗10设置于装置本体1左侧外壁上,且其位于加热风机9的上部;温度感应器15与湿度感应器16均设置于上盖3的内壁上;植陪筒13设置于盛水槽6的底板上;喷头14设置于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通过管道与上盖3固定相连接;湿热控制器11设置固定于上盖3的顶端靠近上盖3的外檐分布;漏水孔17开设于盛水槽6的底板上;溢水开槽18开设于盛水槽6背部外壁上;散热风机12设置于装置本体1右侧外壁上。
湿热控制器11具体型号为品牌:SAIWIN型号:SW188AD,温度感应器15的具体型号为,品牌:styb型号:WRKT-13,湿度感应器16型号为AM2305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湿热控制器11与温度感应器15和湿度感应器16为电性连接,湿热控制器11与电磁阀5、散热风机12、加热风机9和电加热装置19均为电性连接,上述电性连接均为普通电性连接,具体电路构成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累述。
具体电气控制原理为,通过湿热控制器11设置具体温度与湿度参数的上限与下限,当温度感应器15感应监测到装置本体1内部温度小于温度设置定值下限时温度感应器15将模拟信号传递至湿热 控制器11运算其常开触点闭合控制加热风机9与电加热装置19的接触器得电吸合,进而加热风机9与电加热装置19同时得电工作开始加热作业,待温度达到设置值上限时湿热控制器11常开触点断开切断加热风机9与电加热装置19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度感应器15感应监测到装置本体1内部温度大于温度设置定值上限,温度感应器15将模拟信号传递至湿热控制器11运算其第二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散热风机12接触器得电吸合,进而散热风机12得电开始降温作业,待温度达到设置值下限时湿热控制器11常开触点断开控切断制散热风机12的电源停止降温;
当湿度感应器16感应监测到装置本体1内部湿度小于湿度设置定值下限时湿度感应器16将模拟信号传递至湿热控制器11运算其第三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电磁阀5的中间继电器得电进而电磁阀5得电打开水得以流入喷头14,开始喷雾驾驶作业,待湿度度达到设置值上限时湿热控制器11常开触点断开控切断电磁阀5电源停止加湿;
当湿度感应器16感应监测到装置本体1内部湿度大于湿度设置定值上限时湿度感应器16将模拟信号传递至湿热控制器11运算其第四组常开触点闭合控制散热风机12第二组接触器得电吸合,进而散热风机12得电开始除湿作业,待湿度达到设置值下限时湿热控制器11常开触点断开控切断制散热风机12的电源停止除湿;
除湿与散热均用散热风机12进行,为保证在加湿时不能进行降温作业,需将散热风机12第一组接触器的电源线串接通过电磁阀5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如上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上盛水槽6的长度小于下盛水槽6的长度,使上盛水槽6经溢水开槽18一处的水得以顺势流入 下盛水槽6内部,溢水开槽18的设置使上、下盛水槽6内部的水可以不间断的流动循环,保持营养水的清洁,同时不断补充的入的新鲜的营养水便避免盛水槽6缺少营养进而影响到水稻的成长发育;
如上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装置本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盛水槽6能够沿导轨自有抽拉滑动取下,方便从装置本体1将盛水槽6取出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同时便于水稻种子的置放以及水稻幼苗的收集;
如上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喷头14共设置有两处,喷头14能够喷出水雾改变装置本体1内部的湿度进而改变水稻生长环境,在湿热控制器11的控制下配合喷头14、散热风机12、加热风机9和电加热装置19使用可以使装置本体1能够维持不同的湿度与温度环境,测得水稻在不同环境的生长状态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将上、下盛水槽6从装置本体1内部抽拉取出,将水稻种子置放入植陪筒13,植陪筒13被装满后,重新将上、下盛水槽6复位,将净水与营养水分别接入至喷雾进水管与进水管4营养水经进水管4顺势流至上盛水槽6,待上盛水槽6水满后营养水经溢水开槽18顺势流至下盛水槽6内部,待下盛水槽6水满后营养水经溢水开槽18流至装置本体1底部由溢水管8排出,通过湿热控制器11设定数据控制配合喷头14、散热风机12、加热风机9和电加热装置19互相配合工作改变装置本体1的内部水稻的生长环境,进而测得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而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包括有:
装置本体、顶部视窗、上盖、进水管、电磁阀、盛水槽、支撑杆、溢水管、加热风机、侧面视窗、湿热控制器、散热风机、植陪筒、喷头、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漏水孔、溢水开槽和电加热装置;
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支撑有支撑杆;所述顶部视窗固定设置于上盖的顶端;所述上盖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顶端;所述进水管贯穿通过上盖设置于固定上盖的顶端;所述电磁阀置于喷雾进水管上;所述盛水槽滑动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呈上下设置有两处;所述溢水管设置固定于装置本体底板的底部;所述加热风机固定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外壁上,且其末端与电加热装置固定相连接;所述侧面视窗设置于装置本体左侧外壁上,且其位于加热风机的上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湿度感应器均设置于上盖的内壁上;所述植陪筒设置于盛水槽的底板上;所述喷头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通过管道与上盖固定相连接;所述湿热控制器设置固定于上盖的顶端靠近上盖的外檐分布;所述漏水孔开设于盛水槽的底板上;所述溢水开槽开设于盛水槽背部外壁上;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装置本体右侧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盛水槽的长度小于下盛水槽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置有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共设置有两处。
CN201720534477.7U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Active CN207340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477.7U CN207340871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477.7U CN207340871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40871U true CN207340871U (zh) 2018-05-11

Family

ID=6236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4477.7U Active CN207340871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408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5065A (zh) * 2018-09-06 2019-01-01 何宏昌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幼苗植株的幼苗培育装置
CN109247130A (zh) * 2018-08-30 2019-01-22 绩溪袁稻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收割的水稻种植箱
CN114258805A (zh) * 2021-12-30 2022-04-01 武汉亘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育苗生长的试验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130A (zh) * 2018-08-30 2019-01-22 绩溪袁稻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收割的水稻种植箱
CN109105065A (zh) * 2018-09-06 2019-01-01 何宏昌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幼苗植株的幼苗培育装置
CN114258805A (zh) * 2021-12-30 2022-04-01 武汉亘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育苗生长的试验装置及其记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0871U (zh) 一种实验室水稻种植装置
CN207065820U (zh) 养殖场舍内环境全自动控制系统装置
CN206443047U (zh) 车厢式多温区生态保鲜系统
CN103718893A (zh) 一种适用于菌类作物生长的恒温种植大棚
CN20505225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水循环式地源散热节能降温大棚
CN217438189U (zh) 一种块状大曲自动培养装置
CN206094401U (zh) 一种带净化空气功能的超声波加湿器
CN107278620A (zh) 一种智能加温控水通风的太阳能大棚
CN204653276U (zh) 一种猪舍温度调节装置
CN207219693U (zh) 一种无土培养农业用豆芽机
CN206442807U (zh) 一种根部灌溉式水稻育苗装置
CN110029054A (zh) 固态发酵高活性饲用复合酶发酵系统
CN206481804U (zh) 一种智能化养殖禽舍
CN205095039U (zh) 一种山珍灭菌装置
CN205133622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CN207167350U (zh) 奶牛场调温系统及奶牛场
CN201278102Y (zh) 一种基于地温自动控制温室灌溉的装置
CN203723173U (zh) 一种适用于菌类作物生长的恒温种植大棚
CN210625218U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烘干设备
CN206018122U (zh) 食品加工生产用的管道加热保温设备
CN208549547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箱
CN207427930U (zh)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根际箱
CN206464340U (zh) 一种智能化的热轧钢材余热回收装置
CN205912564U (zh) 一种园林用新型花坛
CN205664604U (zh) 一种油茶籽智能热风烘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22200 7 groups of Shuang Jiang Village, Tan Jiang Township, Daxiang District, Shaoyang,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grain safet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2208 Jianan building, Wan Jia Li Road,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Hunan grain and a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