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9330U -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9330U
CN207339330U CN201721170664.8U CN201721170664U CN207339330U CN 207339330 U CN207339330 U CN 207339330U CN 201721170664 U CN201721170664 U CN 201721170664U CN 207339330 U CN207339330 U CN 207339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tact charging
contact
crad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066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立宇
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ling Hit Guest Edu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ling Hit Guest Edu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ling Hit Guest Edu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ling Hit Guest Edu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066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9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9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93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和位于充电桩一侧的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充电桩靠近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充电台,充电台远离充电桩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卡装有充电座,充电座远离充电桩的一侧延伸至充电台的外侧并与智能机器人本体固定安装,充电座靠近充电桩的一侧设置为半弧形结构,充电台上设有触点式充电机构,触点式充电机构与充电座相配合,智能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滚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将滑柱卡入第二凹槽内,实现了第二触点式充电块和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的电性接触,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充电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亦或者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智能机器人具备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内部均携带有蓄电池,通过蓄电池驱动上述效应器工作,但现有的蓄电池充电结构操作比较麻烦,不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影响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和位于充电桩一侧的智能机器人本体,所述充电桩靠近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充电台,所述充电台远离充电桩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装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远离充电桩的一侧延伸至充电台的外侧并与智能机器人本体固定安装,所述充电座靠近充电桩的一侧设置为半弧形结构,所述充电台上设有触点式充电机构,触点式充电机构与充电座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的底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上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触点式充电机构包括开设在滑槽底部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凹槽,且两个第一凹槽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充电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凹槽,两个第一凹槽与两个第二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滑柱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内,所述滑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充电槽,所述第一充电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触点式充电块,所述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的顶部位于第一充电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充电槽,所述第二充电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触点式充电块,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充电槽内,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电性接触,所述触点式充电机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柱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触点式充电块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凹槽底部内壁上的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位于滑柱的下方,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位于滑柱的下方,所述推动板与对应的第一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上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的对应的滑动腔内并焊接有卡板,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凹槽内并与推动板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顶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动腔的顶部内壁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靠近充电桩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凹槽靠近充电桩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对应的限位槽的顶部内壁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电桩、智能机器人本体、滚轮、充电台、滑槽和充电座相配合,能够将充电座滑入滑槽内,通过蓄电池、放置腔、第二凹槽、滑柱、推动板、限位板、限位槽、第一凹槽、推杆电机、第二充电槽、第二触点式充电块、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第一充电槽、弹簧、卡板、滑动腔、滑杆和滑孔相配合,能够将滑柱卡入第二凹槽内,使得第二触点式充电块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电性接触,从而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工作,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将滑柱卡入第二凹槽内,实现了第二触点式充电块和第一触点式充电块的电性接触,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的滑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的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充电桩、2智能机器人本体、3滚轮、4充电台、5滑槽、6充电座、7蓄电池、8放置腔、9第二凹槽、10滑柱、11推动板、12限位板、13限位槽、14第一凹槽、15推杆电机、16第二充电槽、17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8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9第一充电槽、20弹簧、21卡板、22滑动腔、23滑杆、24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1和位于充电桩1一侧的智能机器人本体2,充电桩1靠近智能机器人本体2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充电台4,充电台4远离充电桩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滑槽5内卡装有充电座6,充电座6远离充电桩1的一侧延伸至充电台4的外侧并与智能机器人本体2固定安装,充电座6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设置为半弧形结构,充电台4上设有触点式充电机构,触点式充电机构与充电座6相配合,触点式充电机构包括开设在滑槽5底部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凹槽14,且两个第一凹槽14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滑柱10,充电座6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凹槽9,两个第一凹槽14与两个第二凹槽9一一对应,滑柱10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9内,滑柱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充电槽19,第一充电槽19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的顶部位于第一充电槽19内,第二凹槽9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充电槽16,第二充电槽16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充电槽19内,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电性接触,触点式充电机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柱10相配合,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凹槽14底部内壁上的推杆电机15,推杆电机15位于滑柱10的下方,推杆电机15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推动板11,推动板11位于滑柱10的下方,推动板11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4的侧壁滑动连接,滑柱10上开设有滑动腔22,滑动腔2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孔24,滑孔2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23,滑杆23的顶端延伸至的对应的滑动腔22内并焊接有卡板21,滑杆23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凹槽14内并与推动板11相焊接,卡板21的顶部焊接有弹簧20,弹簧20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动腔22的顶部内壁相焊接,通过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本体2、滚轮3、充电台4、滑槽5和充电座6相配合,能够将充电座6滑入滑槽5内,通过蓄电池7、放置腔8、第二凹槽9、滑柱10、推动板11、限位板12、限位槽13、第一凹槽14、推杆电机15、第二充电槽16、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第一充电槽19、弹簧20、卡板21、滑动腔22、滑杆23和滑孔24相配合,能够将滑柱10卡入第二凹槽9内,使得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电性接触,从而可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工作,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将滑柱10卡入第二凹槽9内,实现了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和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的电性接触,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机器人本体2的底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滚轮3,滚轮3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智能机器人本体2上开设有放置腔8,放置腔8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7,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推动板11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12,第一凹槽14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12相适配的限位槽13,限位板12与对应的限位槽13滑动连接,限位板12的顶部与对应的限位槽13的顶部内壁相接触,通过充电桩1、智能机器人本体2、滚轮3、充电台4、滑槽5和充电座6相配合,能够将充电座6滑入滑槽5内,通过蓄电池7、放置腔8、第二凹槽9、滑柱10、推动板11、限位板12、限位槽13、第一凹槽14、推杆电机15、第二充电槽16、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第一充电槽19、弹簧20、卡板21、滑动腔22、滑杆23和滑孔24相配合,能够将滑柱10卡入第二凹槽9内,使得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电性接触,从而可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工作,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将滑柱10卡入第二凹槽9内,实现了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和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的电性接触,便于对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
工作原理:使用中,当智能机器人本体2未进行充电时,充电座6与滑槽5分离,充电座6位于充电台4远离充电桩1的一侧,此时限位板12的顶部与限位槽13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且卡板21的底部与滑动腔22的顶部内壁相接触,当需要对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时,推动智能机器人本体2,智能机器人本体2通过滚轮3在地面上进行位置移动,使得充电座6滑入滑槽5,充电座6上的半弧形结构与滑柱10相接触,充电座6通过充电座6上的半弧形结构对滑柱10进行挤压,使得滑柱10向下进行位置移动,此时滑杆23在滑孔24内发生相对滑动,滑动腔22的顶部内壁对弹簧20进行压缩,继续推动智能机器人本体2,使得滑柱10与第二凹槽9相靠近,并使得滑柱10位于对应的第二凹槽9的正下方,此时弹簧20压缩得到的弹力推动滑柱10,使得滑柱10卡入第二凹槽9内,此时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的顶部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的底部电性接触,可对蓄电池7进行充电工作,便于智能机器人本体2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充电桩(1)和位于充电桩(1)一侧的智能机器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靠近智能机器人本体(2)的一侧顶部焊接有充电台(4),所述充电台(4)远离充电桩(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卡装有充电座(6),所述充电座(6)远离充电桩(1)的一侧延伸至充电台(4)的外侧并与智能机器人本体(2)固定安装,所述充电座(6)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设置为半弧形结构,所述充电台(4)上设有触点式充电机构,触点式充电机构与充电座(6)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2)的底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滚轮(3),所述滚轮(3)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所述智能机器人本体(2)上开设有放置腔(8),所述放置腔(8)内固定安装有蓄电池(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式充电机构包括开设在滑槽(5)底部内壁上的两个第一凹槽(14),且两个第一凹槽(14)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滑柱(10),所述充电座(6)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凹槽(9),两个第一凹槽(14)与两个第二凹槽(9)一一对应,所述滑柱(10)的顶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9)内,所述滑柱(1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充电槽(19),所述第一充电槽(19)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所述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的顶部位于第一充电槽(19)内,所述第二凹槽(9)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充电槽(16),所述第二充电槽(16)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充电槽(19)内,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与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电性接触,所述触点式充电机构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滑柱(10)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式充电块(18)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点式充电块(17)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凹槽(14)底部内壁上的推杆电机(15),所述推杆电机(15)位于滑柱(10)的下方,所述推杆电机(15)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推动板(11),所述推动板(11)位于滑柱(10)的下方,所述推动板(11)与对应的第一凹槽(14)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10)上开设有滑动腔(22),所述滑动腔(2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孔(24),所述滑孔(2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23),所述滑杆(23)的顶端延伸至的对应的滑动腔(22)内并焊接有卡板(21),所述滑杆(23)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凹槽(14)内并与推动板(11)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1)的顶部焊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动腔(22)的顶部内壁相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11)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12),所述第一凹槽(14)靠近充电桩(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板(12)相适配的限位槽(13),所述限位板(12)与对应的限位槽(1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12)的顶部与对应的限位槽(13)的顶部内壁相接触。
CN201721170664.8U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39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664.8U CN20733933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0664.8U CN20733933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9330U true CN207339330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8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06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39330U (zh) 2017-09-13 2017-09-13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93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4087A (zh) * 2018-11-26 2019-03-01 墨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充电的智能机器人
CN112137361A (zh) * 2020-09-29 2020-12-29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银行营业柜台
CN117650391A (zh) * 2024-01-26 2024-03-05 天津德沃尔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机充触头可升降的机器人充电座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4087A (zh) * 2018-11-26 2019-03-01 墨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充电的智能机器人
CN112137361A (zh) * 2020-09-29 2020-12-29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银行营业柜台
CN112137361B (zh) * 2020-09-29 2022-08-23 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组装式银行营业柜台
CN117650391A (zh) * 2024-01-26 2024-03-05 天津德沃尔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机充触头可升降的机器人充电座
CN117650391B (zh) * 2024-01-26 2024-04-19 天津德沃尔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机充触头可升降的机器人充电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39330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触点式充电结构
CN102983616A (zh) 一种手动发电充电器
CN107352185B (zh) 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压缩打包的太阳能智能垃圾箱
CN207748121U (zh) 一种农作物生产用手持式封口机
CN103166292A (zh) 一种简便型太阳能电动车充电器
CN204623106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自动充电装置
CN204794269U (zh) 一种手提式移动电源
CN203876733U (zh) 一种电瓶侧出装置
CN207275468U (zh) 一种可自动移动式智能感应垃圾桶
CN206160697U (zh) 锂电池干燥炉用自动门
CN211443891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06575213U (zh) 一种双模式发电的移动电源
CN208240797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转移装置
CN208638077U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装置
CN208001172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6615306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206564272U (zh) 一种环保电池收纳盒
CN207137311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滑板
CN206807094U (zh) 一种卡扣式弹簧翻盖收纳充电装置
CN20702170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7021721U (zh) 一种电动牙刷的隐形磁吸式充电结构
CN212012234U (zh) 一种充电宝用的固定机构
CN218731382U (zh) 一种方形电池电芯结构
CN220358245U (zh) 一种铅蓄电池盒
CN214505670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及其自动换电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