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8244U -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8244U
CN207338244U CN201721440344.XU CN201721440344U CN207338244U CN 207338244 U CN207338244 U CN 207338244U CN 201721440344 U CN201721440344 U CN 201721440344U CN 207338244 U CN207338244 U CN 207338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wer source
firewire
zero curve
controlling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03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彬鹏
苏阳
梁玉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OT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03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8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8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8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选择电路和开关驱动芯片,所述电源选择电路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电源选择电路还与主电源和备电源耦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择电路包括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耦接,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开关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耦接,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还均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控制切换输出主电源或备电源。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具体为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切换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采用的是一个双刀双掷继电器,带有线圈和衔铁以及触点的结构,有四路输入和两路输出,其中两路接主电源,另外两路分别接备用电源,这样当继电器常开时主电源供电,当继电器吸合时备用电源供电,但是这种电路由于继电器的触点相隔很近,在继电器吸合时触电接触通电的瞬间容易产生电弧,这样就容易烧坏整个电路,造成设备损坏,甚至造成严重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线和火线位置远离避免电弧产生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选择电路和开关驱动芯片,所述电源选择电路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电源选择电路还与主电源和备电源耦接,所述电源选择电路包括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耦接,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开关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耦接,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还均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控制切换输出主电源或备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选择电路还包括主备切换总开关K3,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与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耦接,接收其输出的主电源或备电源,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还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控制切换进行主电源或备电源输出或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均为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均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其中零线控制开关K1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零线控制开关K1常开或吸合时,该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零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零线;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火线控制开关K2常开或吸合时,该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火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火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为双刀双掷的切换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的其中两个输入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耦接,另外两个输入端与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耦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后还耦接有续流二极管D1的一端后与开关驱动芯片的同一个控制引脚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电器选择电路,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包括多个用电器选择开关,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控制外部用电器接收或断开主电源或备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为双刀单掷继电器,其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相互耦接后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线圈还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余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为单刀双掷继电器,其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每个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输入端均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阻容电路,所述阻容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和电容,所述电容相对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主备切换总开关K3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电阻相对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用电器选择开关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发电机选择电路,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包括发电机选择开关,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耦接有若干发电机线路,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还与开关驱动芯片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控制若干发电机线路投入或切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一个双刀双掷继电器同时接入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和火线,本方案将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接入在同一个零线控制开关K1上,将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接入在同一个火线控制开关K2上,这样将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相隔远离设置,这样零线控制开关K1输出主电路零线或备用电路零线,火线控制开关K2输出主电路火线或备用电路火线,这样可以实现电源线的远离,这样将的连接方式增加了电气间隙,使两个导电压差较大的零部件相互远离,并且火线控制开关K2只控制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的通断,零线控制开关K1只控制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的通断,这样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刀双掷继电器产生电弧的现象,通过开关驱动芯片的设置,也可以使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控制更加的便捷,并且简化了电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功能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选择电路1和开关驱动芯片2,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还与主电源和备电源耦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包括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耦接,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开关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耦接,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还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切换输出主电源或备电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如果需要输出主电源,则利用开关驱动芯片2将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分别投切至主电源零线和主电源火线,这样既可输出主电源,当用户需要输出备电源时,则利用开关驱动芯片2将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分别投切至备电源零线和备电源火线,这样既可输出备电源,相比现有的一个双刀双掷继电器同时接入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和火线,本方案将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接入在同一个零线控制开关K1上,将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接入在同一个火线控制开关K2上,这样将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相隔远离设置,这样将的连接方式增加了电气间隙,使两个导电压差较大的零部件相互远离,这样零线控制开关K1输出主电路零线或备用电路零线,火线控制开关K2输出主电路火线或备用电路火线,这样可以实现电源线的远离,并且火线控制开关K2只控制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的通断,零线控制开关K1只控制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的通断,这样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刀双掷继电器产生电弧的现象,并且通过开关驱动芯片2的设置,也可以使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控制更加的便捷,并且简化了电路。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还包括主备切换总开关K3,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与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耦接,接收其输出的主电源或备电源,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切换进行主电源或备电源输出或断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备切换总开关K3接收零线控制开关K1输出的主电源的零线或者备电源的零线以及接收火线控制开关K2输出的主电源的火线或者备电源的火线,这样设置主备切换总开关K3可以更加方便的控制线路中电源的连通和关断,这样,现有的双刀双掷继电器的连接方式无法控制电源的断开,只能进行主电源和备电源的切换,无法断开电源,相比这样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设置了主电源和备电源切换开关另外加入断开电源的选择,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均为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其中零线控制开关K1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零线控制开关K1常开或吸合时,该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零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零线;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火线控制开关K2常开或吸合时,该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火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火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两个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这样一个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常开时,其中一个衔铁接触的触点与主电源零线连接,另一个衔铁接触的触点接空,当该选择继电器吸合时,原本与主电源零线连接的触点接触的衔铁现在接触的触点接空,另一个衔铁接触的触点接备电源零线,另一个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与主电源火线和备电源火线连接,这样零线控制开关K1的选择继电器的两个衔铁的输出就会变成其中一个接空时另一个接主电源零线或其中一个接备电源零线另一个接空,火线控制开关K2的选择继电器的两个衔铁的输出就会变成其中一个接空时另一个接主电源火线时或其中一个备电源火线时另一个接空,这样的输出方式就可以控制主备电源的切换输出主电源和备电源,并且相比大功率三极管开关,大功率三极管发热严重,并且成本非常高,价格贵,继电器控制方便,原理简单。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为双刀双掷的切换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的其中两个输入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耦接,另外两个输入端与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双刀双掷的切换继电器,将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衔铁的输出端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的其中一个衔铁切换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将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衔铁的输出端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的另一个衔铁切换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这样当火线控制开关K2和零线控制开关K1分别输出主电源火线和主电源零线时,切换继电器可以接收输出的输出主电源火线和主电源零线,同时由于火线控制开关K2和零线控制开关K1均有一个输出为接空,这样切换继电器也会有两路接空,这样切换继电器就可以将两个衔铁均投切到接空档,就可以断开电源,并且选择断开电源后再进行切换火线控制开关K2和零线控制开关K1,就又可以进行主电源和备电源的切换,这样就可以当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投切至备电源档时,再将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投切至备电源零线档,并将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投切至备电源火线档,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输出备电源,此时将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投切至主电源档,即可断开备电源输出,此时将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投切至主电源零线档,并将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投切至主电源火线档,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输出主电源,此时将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投切至备电源档,即可断开主电源输出,并且因为切换继电器是事先进行投切的,这样切换继电器就相当于导线,不起到开关的作用,这样就不会产生电弧。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后还耦接有续流二极管D1的一端后与开关驱动芯片2的同一个控制引脚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选择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耦接起来,另一端均接线圈电源,然后将耦接起来的一端连到开关驱动芯片2中,这样可以用同一个开关驱动芯片2来控制其一起吸合,这样可以同时输出主电源火线和主电源零线或者备电源火线和备电源零线,这样方便同时对两个选择继电器的控制,并且这种连接方式在其中一个线圈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D1后就可以同时对两个选择继电器进行续流保护,防止反向高电压击穿电路元件。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电器选择电路3,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3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3包括多个用电器选择开关,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外部用电器接收或断开主电源或备电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用电器选择开关,这样就可以将切换继电器输出的主电源零线或者备电源零线与若干个用电器连接后,通过多个用电器选择开关分别控制主电源火线或备电源火线的连通来对多个用电器进行选择运行,这样拓展了电路,方便用户直接使用额外电路的功能。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为双刀单掷继电器,其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相互耦接后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线圈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电器通电时功率较大就会产生大电流,这样大电流对继电器的衔铁和触点就会产生高温,容易将其粘合在一起,选用双刀单掷继电器就会有两路衔铁分担电流,这样就可以缓解大功率用电器需要大电流时对继电器产生的高温。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余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为单刀双掷继电器,其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每个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输入端均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余的用电器选择开关采用单刀双掷继电器,因为大部分的用电器功率都在单刀双掷继电器可接受的范围内,就不需要过多的选用双刀单掷继电器,这样通过单刀双掷继电器的衔铁的切换就可以选择接空不输出或者导通输出给外部用电器,没有全部选用双刀单掷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相比全部选用双刀单掷继电器更节省成本,也能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并且留有的接空脚可以用于拓展更多的电路,可以用于耦接更多的用电器,并且相比大功率三极管开关,大功率三极管发热严重,并且成本非常高,价格贵,继电器控制方便,原理简单。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阻容电路5,所述阻容电路5包括串联的电阻和电容,所述电容相对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主备切换总开关K3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电阻相对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用电器选择开关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用电器为电机之类的容易产生尖峰电压的用电器时,例如将电机接在主电源或备电源上后,当电机停转后马上反转时,由于线圈两端的会有反向的电压,所以电机两端会有尖峰高压产生,此时电容的滤波特性,可以将尖峰高压进行过滤,同时电阻可以进行限流,防止大电流直接进入电机,从而造成损伤,于是通过上述的阻容电路可以吸收该尖峰高压,以保护电路和电机。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发电机选择电路4,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4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4包括发电机选择开关,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耦接有若干发电机线路,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若干发电机线路投入或切出电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发电机选择开关可以对外部若干发电机线路进行控制,可以选择不同线路上的发电机进行电源的输出,设置了这样的发电机选择电路4就可以供用户更多的功能选择,相比没有设置发电机选择电路4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当主备电源都断电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发电机线路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发电机进行输送电源,完善用户使用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选择电路(1)和开关驱动芯片(2),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还与主电源和备电源耦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包括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耦接,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开关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耦接,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还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切换输出主电源或备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选择电路(1)还包括主备切换总开关K3,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与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耦接,接收其输出的主电源或备电源,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切换进行主电源或备电源输出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均为双刀双掷的选择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其中零线控制开关K1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零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零线控制开关K1常开或吸合时,该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零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零线;所述火线控制开关K2的其中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主电源和备电源的火线连接,另外两个输入端均空接,并且当该火线控制开关K2常开或吸合时,该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输出主电源火线和接空或者接空和备电源火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为双刀双掷的切换继电器,其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主备切换总开关K3的其中两个输入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的两个输出端耦接,另外两个输入端与火线控制开关K2的两个输出端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控制开关K1和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的一端相互连接后还耦接有续流二极管D1的一端后与开关驱动芯片(2)的同一个控制引脚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与零线控制开关K1或火线控制开关K2的线圈接线圈电源的一端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电器选择电路(3),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3)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电路(3)包括多个用电器选择开关,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的输出端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每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外部用电器接收或断开主电源或备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为双刀单掷继电器,其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入端相互耦接后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相互耦接后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双刀单掷继电器的线圈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余所述用电器选择开关均为单刀双掷继电器,其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每个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输入端均与主备切换总开关K3耦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线圈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容电路(5),所述阻容电路(5)包括串联的电阻和电容,所述电容相对电阻的另一端耦接于主备切换总开关K3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所述电阻相对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用电器选择开关后还与外部用电器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机选择电路(4),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4)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所述发电机选择电路(4)包括发电机选择开关,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耦接有若干发电机线路,所述发电机选择开关还与开关驱动芯片(2)耦接,并受开关驱动芯片(2)控制若干发电机线路投入或切出电路。
CN201721440344.XU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Active CN207338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344.XU CN207338244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0344.XU CN207338244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8244U true CN207338244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63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0344.XU Active CN207338244U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8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8716A (zh) * 2018-05-30 2018-08-24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8716A (zh) * 2018-05-30 2018-08-24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电路
CN108448716B (zh) * 2018-05-30 2024-03-15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746B (zh) 一种ups及其dc/dc电路
CN204316829U (zh) 一种手动遥控兼容的多控开关
CN207338244U (zh) 一种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CN104868369A (zh) 一种海底观测网接驳盒联网装置
CN103197569B (zh) 一种机械电子集成开关
CN203071581U (zh) 等位式智能电容器组
CN205647540U (zh) 一种断电可控的网口bypass系统
CN103633613B (zh) 过小电流自动断电保护电路及充电机
CN103078516B (zh) 一种用于麻将机输入电压自动切换装置
CN206004404U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及自动分合闸智能断路器
CN204442329U (zh) 一种机械开关遥控化模块及智能开关
CN205791781U (zh) 电源系统自动切换电路
CN204905873U (zh) 一种智能复合开关
CN101626201B (zh) 开关电源电路
CN100362721C (zh) 高效节能供电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3574345U (zh) 过小电流自动断电保护电路及充电机
CN203135428U (zh) 自平衡电磁电子式故障电流限制器
CN203983745U (zh) 一种开关柜供电调整系统
CN202997952U (zh) 一种配电终端的电源模块
CN207124572U (zh) 一种双电机自动切换控制电路
CN202435122U (zh) 一种双供电电路
CN207442493U (zh) 一种可实现多个用电器同时充电的装置
CN109545621A (zh) 一种应用于宇航大功率接触器的驱动电路
CN102436191B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CN205123697U (zh) 一种同步电源转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