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34972U - 外机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外机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34972U
CN207334972U CN201720534802.XU CN201720534802U CN207334972U CN 207334972 U CN207334972 U CN 207334972U CN 201720534802 U CN201720534802 U CN 201720534802U CN 207334972 U CN207334972 U CN 207334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xygen
control system
indoor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48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文亮
王万清
汪波波
曹方平
李志军
张正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h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h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h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hu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48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34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34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34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机及空调系统,该外机包括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氧系统及空气过滤器,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具有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入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制氧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用于对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制冷,所述制氧系统用于分离由所述第二出气口引入的冷空气中的氧气,所述制氧系统产生的氧气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冷空气可流入室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机及空调系统,通过控制制氧系统工作,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浓度至一合适的富氧值。

Description

外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办公室及酒店等场所,大都装有空调系统。而大多数的空调系统空气只是封闭的内循环系统,人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活动会不断的消耗室内空气中的氧气,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人体缺氧。当人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下会导致体内有氧代谢率下降,无氧酵解加强,机体代谢效率降低,免疫力下降,睡眠障碍,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市场上有两种方式解决室内缺氧现象:
(1)安装新风系统。其优点是:对大空间比如大型影院、会议厅等提升空气中含氧率快。其缺点是:只能保持一般氧浓度水平,并不能提高室内空气中的氧浓度;安装麻烦(房屋整体装修时就要考虑);成本较高且普极率非常低。
(2)家用制氧机。其优点是:不需要安装,价格低。其缺点是:需要接管到人体呼吸位置,导致人不能随意活动。并没有直接改善室内空气的含氧浓度。如果在空调房间里使用,制氧机分离出的氮气仍在房间里。
另外,在空气质量方面,虽然目前有部分空调有空气净化和除湿功能,但是在空气湿度调节方面却不完善。因空调本身制冷工作特性,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人皮肤非常干。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购买加湿器对空气加湿,但是加湿器需要额外加水才能正常加湿工作,加水操作非常容易忘记或者人们不太乐意。人外,人工加水也不符合智能家居未来智能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空调系统,由于是封闭的内循环系统,不能提高室内空气中的氧浓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外机及空调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机,所述外机包括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氧系统及空气过滤器,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具有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入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制氧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用于对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制冷,所述制氧系统用于分离由所述第二出气口引入的冷空气中的氧气,所述制氧系统产生的氧气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冷空气可流入室内。
可选地,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风机、蒸发器、蒸发器风机、蒸发器箱体及膨胀阀,所述冷凝器风机布置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方,所述蒸发器及蒸发器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内,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入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上,所述室外空气入口上设置有室外进气管,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室外进气管上,所述压缩机、冷凝器风机及蒸发器风机分别与一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冷凝器风机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热量散发至大气,所述蒸发器风机用于抽吸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外空气;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制氧系统为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空气压缩机、两个吸附器、精筛塔、流量计、旋转分离阀、控制所述旋转 分离阀的电机及与一控制系统连接的制氧机控制器,由所述第二出气口引入的冷空气由所述过滤器进行粉尘过滤后进入所述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通过所述旋转分离阀进入所述吸附器进行吸附分离,所述制氧机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分离阀工作以选择参与工作的吸附器,所述吸附器将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到分子筛中,并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所述精筛塔存储,所述精筛塔中的氧气通过所述流量计进入出氧管。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内机及上述的外机,所述内机设置在室内,所述外机设置在室外,所述内机上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及室内进风口;
所述室内空气入口通过一排风管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通,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一进风管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通,所述制氧系统的出氧口通过一出氧管与所述进风管相通,所述制氧系统产生的氧气与所述进风管中的冷空气混合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向室内。
可选地,所述内机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传感器组,所述空气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氧浓度的氧气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氧系统及空气传感器组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氧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氧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制氧系统开启;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制氧系统关闭;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关闭。
可选地,所述外机还包括用于对室内空间进行加湿的加湿系统;所述加湿 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空气传感器组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加湿系统开启;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加湿系统关闭。
可选地,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接水槽、过滤器、超声波高频振荡器及水阀,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接水槽的中部以将所述接水槽划分为污水区及净水区,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冷时所产生的水滴在所述污水区聚集,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设置在所述净水区中,所述水阀设置在所述接水槽底部,所述接水槽中的水可通过所述水阀排出,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用于将所述净水区内的水雾化为水气,雾化后的水气进入所述进风管。
可选地,所述空气传感器组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甲醛浓度的甲醛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是否存在人员的人体传感器;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常规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常规换气系统、用于紧急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应急换气系统以及安全报警系统;所述常规换气系统、应急换气系统及安全报警系统设置在室内,所述常规换气系统、应急换气系统及安全报警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甲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人体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关闭;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开启;
当所述人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存在人员,且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到的氧浓 度、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及所述甲醛传感器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三者中的至少一个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开启、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从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引入空气至室内以及控制所述安全报警系统开启报警铃。
可选地,所述室内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生成负离子的负离子净化系统,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产生的负离子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向室内空间扩散。
可选地,所述内机还包括辅助加热系统,所述辅助加热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辅助加热系统用于对由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向室内空间;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关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机及空调系统,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可用于对室内空气及室外空气(新鲜空气)的混合空气进行制冷,当制氧系统工作时,部分冷空气引入制氧系统制备氧气,制得的氧气与由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冷空气混合后可流入室内。由于制氧系统的空气来源包含了部分新鲜空气,因而,通过控制制氧系统工作,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浓度至一合适的富氧值,结合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可以在室内营造一个健康的恒温富氧舒适环境。另外,混合空气制冷之后才进入制氧系统,制冷过程中能够对混合空气去湿,因而,进入制氧系统的混合空气的湿度降低,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制氧系统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简化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加湿系统及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的 简化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外机;11、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1、室外空气入口;112、室内空气入口;113、第一出气口;114、第二出气口;115、进风面板;116、出风面板;117、压缩机;118、冷凝器;119a、蒸发器;119b、蒸发器风机;119c、蒸发器箱体;120、膨胀阀;130、蒸发器风机;12、制氧系统;121、制氧系统的入口;122、制氧系统的出氧口;123、过滤器;124、空气压缩机;125、吸附器;126、精筛塔;127、流量计;128、电机;129、制氧机控制器;13、空气过滤器;14、室外进气管;15、出风面板;16、室外进气管;17、加湿系统;171、接水槽;172、过滤器;173、超声波高频振荡器;174、水阀;175、污水区;176、净水区;18、外机外壳;
2、内机;21、内机壳体;211、室内出风口;212、室内进风口;23、控制系统;24、空气传感器组;25、常规换气系统;26、应急换气系统;27、音箱系统;29、负离子净化系统;230、辅助加热系统;
3、排风管;
4、进风管;
5、软管;
6、出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外机1及内机2。所述内机2设置在室内,所述外机1设置在室外。其中,所述室内为建筑物100的 内部空间,室外为建筑物100的外部空间。所述内机2设置有内机壳体21,内机壳体21上设置有室内出风口211及室内进风口212。
如图1所示,所述外机1包括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及空气过滤器13,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具有室外空气入口111、室内空气入口112、第一出气口113及第二出气口114。空气过滤器13例如可以是HEPA(High Efficiency Air FILTER,高效率空气微粒滤芯)空气过滤器。另外,外机1还包括外机外壳18,媒压缩制冷系统11及制氧系统12安装在外机外壳18内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具有进风面板115及出风面板116,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及室内空气入口112并排设置在进风面板115上,所述第一出气口113及第二出气口114并排设置在出风面板116上。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空气过滤器13连接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处,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上设置有室外进气管14,所述空气过滤器13设置在所述室外进气管14上,所述室内空气入口112通过一排风管3与所述室内进风口212相通,所述第一出气口113通过一进风管4与所述室内出风口211相通,所述第二出气口114通过一软管5与所述制氧系统12的入口121相连,所述制氧系统12的出氧口122通过一出氧管6与所述进风管4相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用于对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112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制冷,所述制氧系统12用于分离由所述第二出气口114引入的冷空气中的氧气,所述制氧系统12产生的氧气与所述进风管4中的冷空气混合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211吹向室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机2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传感器组24,所述空气传感器组24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氧浓度的氧气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及空气传感器组24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23。
所述氧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氧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所述温度 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制氧系统12开启;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制氧系统12关闭。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传感器组24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甲醛浓度的甲醛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是否存在人员的人体传感器。所述内机2还包括用于常规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常规换气系统25、用于紧急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应急换气系统26以及安全报警系统。所述常规换气系统25、应急换气系统26及安全报警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23信号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所述甲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所述人体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26关闭;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26开启。
并且,当所述人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存在人员,且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到的氧浓度、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及所述甲醛传感器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三者中的至少一个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26开启、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从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引入空气至室内以及控制所述安全报警系统开启报警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机1还包括用于对室内空间进行加湿的加湿系统17。所述加湿系统17与所述控制系统23信号连接。所述空气传感器组24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23;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加湿系统17开启;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加湿系统17关闭。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加湿系统17包括接水槽171、过滤器172、超声波高频振荡器173及水阀174,所述过滤器172设置在所述接水槽171的中部以将所述接水槽171划分为污水区175及净水区176,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冷时所产生的水滴在所述污水区175聚集,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173设置在所述净水区176中,所述水阀174设置在所述接水槽171底部,所述接水槽171中的水可通过所述水阀174排出,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173用于将所述净水区176内的水雾化为水气,雾化后的水气进入所述进风管4。过滤器172可以采用活性碳过滤器,水阀174可采用电动水阀。
另外,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171的底面设置斜面,所述水阀174设置在所述斜面的最低位置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排出接水槽171中的水。当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开启时,水阀174处于关闭状态,水在接水槽171中储存起来进行雾化。当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关闭时,水阀174处于打开状态,接水槽171内的水会通过水阀174全部排出去,保持接水槽171干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内机2还包括用于提供音频服务的音箱系统27。音箱系统27可播放音乐,例如当音箱系统27播放催眠音乐时,可改善室内人员的睡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制氧系统12为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123、空气压缩机124、两个吸附器125、精筛塔126、流量计127、旋转分离阀、控制所述旋转分离阀的电机128及与所述控制系统23连接的制氧机控制器129,由所述第二出气口114引入的冷空气由所述过滤器123进行粉尘过滤后进入所述空气压缩机124,压缩空气通过所述旋转分离阀进入所述吸附器125进行吸附分离,所述制氧机控制器129控制所述旋转 分离阀工作以选择参与工作的吸附器125,以分配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进气和排气流动方向。所述吸附器125将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到分子筛中,并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所述精筛塔126存储,所述精筛塔126中的氧气通过所述流量计127进入所述出氧管6。高浓度的氧气与进风管4中的冷空气进行混合后通过室内出风口211吹向室内空间,从而提高室内的氧浓度含量。制氧系统12产生的氮气及其它气体直接排到室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室内出风口211处设置有用于生成负离子的负离子净化系统29,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29与所述控制系统23连接,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29产生的负离子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211向室内空间扩散。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包括压缩机117、冷凝器118、冷凝器风机、蒸发器119a、蒸发器风机119b、蒸发器箱体119c及膨胀阀120,所述冷凝器风机布置于所述冷凝器118的后方,所述蒸发器119a及蒸发器风机119b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119c内,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室内空气入口112、第一出气口113及第二出气口114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119c上,所述压缩机117、冷凝器风机及蒸发器风机119b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23连接。所述压缩机117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冷凝器118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118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膨胀阀120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120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蒸发器119a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119a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压缩机117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风机用于将所述冷凝器118的热量散发至大气,所述蒸发器风机119b用于抽吸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112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111进入的室外空气。即,当蒸发器风机119b工作时,从室内及室外抽吸空气进入蒸发器箱体119c。
另外,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通常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蒸发器119a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117的入口之间的气液分离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内机2还包括设置在内机壳体21内的辅助加热系统230,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用于对由所述室内进风口212进 入的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出风口211吹向室内空间。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辅助加热系统230由PTC加热器及风机构成,风机抽取室内冷空气,冷空气经过PTC加热器加热后吹向室内空间。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系统23包括设置于内机2上的主控制器231及设置于外机1上子控制器232。主控制器231与子控制器232通过两根信号线实现信号连接。主控制器231与子控制器232可以靠近设置,以使得信号线可以设置的较短。
空气传感器组24、常规换气系统25、应急换气系统26、音箱系统27及负离子净化系统29分别通过信号线与主控制器231信号连接。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及加湿系统17分别通过信号线与子控制器232信号连接。主控制器231发出的控制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及加湿系统17的指令,通过子控制器232解码后,由子控制器232控制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及加湿系统17工作。
然而,在一改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一个且设置于内机2上。所有控制均由内机2上的控制系统实现。
然而,在另一改型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也可以是一个且设置于外机1上。所有控制均由外机1上的控制系统实现。
然而,在另一改型实施例中,空气传感器组24、常规换气系统25、应急换气系统26及音箱系统27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与内机2分离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空气传感器组24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将采集至的数据发送至控制系统23,控制系统23根据这些数据控制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氧系统12、加湿系统17及辅助加热系统230的开启或关闭,实现该 空调系统内恒温、恒湿及富氧的环境。
恒温原理如下:
在炎热天气,当需要降温时(制冷时),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关闭;以此可将室内温度恒定在设定值(通过遥控器设定)。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制冷过程如下:压缩机117排出的冷媒(制冷剂)经膨胀阀120后变为低温低压液态冷媒,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经过蒸发器119a时蒸发为气态,同时吸收带走蒸发器箱体119c内的空气的热量。蒸发器风机119b吹出冷风。气态冷媒经过压缩机117后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冷凝器118时冷凝为液态,同时释放大量热量,冷凝器118后方的冷凝器风机将热量吹出室外。依此无限循环将室内热量排出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在寒冷天气,当需要升温时(制热),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关闭;以此可将室内的温度恒定在设定值(通过遥控器设定)。辅助加热系统230制热过程如下: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由所述室内进风口212抽取室内冷空气,并进行加热,由所述辅助加热系统230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出风口211吹向室内空间。
恒氧原理如下:
人员呼吸不断消耗内机2内氧气,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制氧系统12开启;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制氧系统12关闭;以此可将室内的氧浓度恒定在设定值(富氧值),该设定值大于等于最小富氧值,即该设定值大于等于21%。
控制系统23通过氧气传感器感知室内氧浓度,计算出需要的氧气量,精准 控制制氧系统12引入部分混合空气进行氧提取后送入室内。当室内氧气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23将智能化控制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制氧量。从而使室内达到一个健康的恒温、富氧舒适环境。
恒湿原理如下:
接水槽171设置在119a蒸发器119a的下方,冷媒压缩制冷系统11的蒸发器119a在制冷过程中冷却的水滴集中到下部的接水槽171的污水区175中,污水经过沉淀和活性碳过滤器,将颗粒、有机污染物过滤后渗入清洁区176。超声波高频振荡器173再将所述净水区176内的水雾化为水气,雾化后的水气进入所述进风管4水气由蒸发器风机119b送入室内。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加湿系统17开启;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23控制所述加湿系统17关闭。这样,控制系统23通过湿度传感器感知室内湿度变化后进行智能调节雾化量,以保持内机2内湿度恒定。
另外,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13及负离子净化系统29实现了空气两级净化。第一级为,当需要引入室外空气进行氧提取时,通过空气过滤器13过滤粉尘颗粒物。第二级为,负离子净化系统29释放负离子,在室内主动出击寻找悬浮颗粒污染物,并将其沉降。由于空气的弥漫性,负离子会存在室内各个角落,不存在净化死角的问题。根据实验数据表明,空气中的小粒径负离子对于直径越小的颗粒物净化效果越出众,所以对PM2.5的去除效果较好。负离子能迅速中和空气中属于正离子的焦烟、“二手烟”、油烟及飘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机及空调系统,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可用于对室内空气及室外空气(新鲜空气)的混合空气进行制冷,当制氧系统工作时,部分冷空气引入制氧系统制备氧气,制得的氧气与由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冷空气混合后可流入室内。由于制氧系统的空气来源包含了部分新鲜空气,因而,通过控制制氧系统工作,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氧浓度至一合适的富氧值,结合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可以在室内营造一个健康的恒温富氧舒适环境。另外, 混合空气制冷之后才进入制氧系统,制冷过程中能够对混合空气去湿,因而,进入制氧系统的混合空气的湿度降低,避免过高的湿度导致制氧系统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包括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氧系统及空气过滤器,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具有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入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处,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制氧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用于对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制冷,所述制氧系统用于分离由所述第二出气口引入的冷空气中的氧气,所述制氧系统产生的氧气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冷空气可流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凝器风机、蒸发器、蒸发器风机、蒸发器箱体及膨胀阀,所述冷凝器风机布置于所述冷凝器的后方,所述蒸发器及蒸发器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内,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室内空气入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箱体上,所述室外空气入口上设置有室外进气管,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室外进气管上,所述压缩机、冷凝器风机及蒸发器风机分别与一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冷凝器风机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热量散发至大气,所述蒸发器风机用于抽吸由所述室内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内空气及由所述室外空气入口进入的室外空气;
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制冷剂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系统为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吸附制氧系统包括过滤器、空气压缩机、两个吸附器、精筛塔、流量计、旋转分离阀、控制所述旋转分离阀的电机及与一控制系统连接的制氧 机控制器,由所述第二出气口引入的冷空气由所述过滤器进行粉尘过滤后进入所述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通过所述旋转分离阀进入所述吸附器进行吸附分离,所述制氧机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分离阀工作以选择参与工作的吸附器,所述吸附器将空气中的氮气吸附到分子筛中,并将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所述精筛塔存储,所述精筛塔中的氧气通过所述流量计进入出氧管。
4.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及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外机,所述内机设置在室内,所述外机设置在室外,所述内机上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及室内进风口;
所述室内空气入口通过一排风管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通,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一进风管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通,所述制氧系统的出氧口通过一出氧管与所述进风管相通,所述制氧系统产生的氧气与所述进风管中的冷空气混合后由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向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传感器组,所述空气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氧浓度的氧气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氧系统及空气传感器组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氧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氧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制氧系统开启;在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的氧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制氧系统关闭;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还包括用于对室内空间进行加湿的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空气传感器组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湿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加湿系统开启;在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加湿系统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接水槽、过滤器、超声波高频振荡器及水阀,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接水槽的中部以将所述接水槽划分为污水区及净水区,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制冷时所产生的水滴在所述污水区聚集,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设置在所述净水区中,所述水阀设置在所述接水槽底部,所述接水槽中的水可通过所述水阀排出,所述超声波高频振荡器用于将所述净水区内的水雾化为水气,雾化后的水气进入所述进风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传感器组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甲醛浓度的甲醛传感器及用于检测室内是否存在人员的人体传感器;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常规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常规换气系统、用于紧急情况下与外部换气的应急换气系统以及安全报警系统;所述常规换气系统、应急换气系统及安全报警系统设置在室内,所述常规换气系统、应急换气系统及安全报警系统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甲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人体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人体活动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关闭;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开启;
当所述人体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存在人员,且所述氧气传感器检测到的氧浓 度、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及所述甲醛传感器检测到的甲醛浓度三者中的至少一个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应急换气系统开启、控制所述冷媒压缩制冷系统从所述室外空气入口引入空气至室内以及控制所述安全报警系统开启报警铃。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生成负离子的负离子净化系统,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负离子净化系统产生的负离子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向室内空间扩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还包括辅助加热系统,所述辅助加热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辅助加热系统用于对由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由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向室内空间;
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开启;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辅助加热系统关闭。
CN201720534802.XU 2017-05-12 2017-05-12 外机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07334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802.XU CN207334972U (zh) 2017-05-12 2017-05-12 外机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802.XU CN207334972U (zh) 2017-05-12 2017-05-12 外机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34972U true CN207334972U (zh) 2018-05-08

Family

ID=6237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4802.XU Active CN207334972U (zh) 2017-05-12 2017-05-12 外机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34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503A (zh) * 2017-05-12 2017-08-25 深圳市得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外机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503A (zh) * 2017-05-12 2017-08-25 深圳市得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外机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1503A (zh) 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07132459U (zh) 一种空调
CN106969421A (zh) 富氧太空舱装置
CN104566693A (zh) 一种中央空调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4456766A (zh) 一种多模式智能环保空气调节成套产品
CN101101142B (zh) 转轮式无冷凝水的节能环保空调
CN206817619U (zh) 富氧太空舱装置
CN107339752A (zh) 一种空调
CN207334972U (zh) 外机及空调系统
CN209197004U (zh) 一种直吹式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03550033U (zh) 矢量送风空调净化系统
CN107355870A (zh) 一种空调
CN104676784A (zh)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转轮式空调器
CN206817678U (zh) 加湿系统
CN206817621U (zh) 太空舱
CN207214248U (zh) 一种空调
CN104676789B (zh) 一种多功能转轮式节能换气机
CN113108404A (zh) 一种高效舒适含杀菌功能的健康户式新风系统
CN211854229U (zh) 一种立柜式等离子体净化消毒空调器
CN209197005U (zh) 一种风管式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7036198A (zh) 空气源热泵新风净化系统
CN208815936U (zh) 一种健康睡房
CN207132469U (zh) 一种空调
CN207214250U (zh) 一种空调
CN207214249U (zh) 一种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