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1595U - 一种led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21595U
CN207321595U CN201721277602.7U CN201721277602U CN207321595U CN 207321595 U CN207321595 U CN 207321595U CN 201721277602 U CN201721277602 U CN 201721277602U CN 207321595 U CN207321595 U CN 207321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terminal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76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苏琮仁
谢九勇
黄显平
常文强
吴家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TOPTO OPTOELEC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BTOPTO OPTOELEC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TOPTO OPTOELEC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BTOPTO OPTOELEC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776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21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21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21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驱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ED驱动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模块及第二LED发光模块,LED驱动装置中采用辅助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避免使主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因此,主电源模块无需采用低压大电流输出方案,解决了主电源模块效率低且发热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ED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整流模块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脉动直流电至主电源模块,主电源模块对脉动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并输出低压直流电为LED发光模块供电,降压模块对该低压直流电进行降压变换,进而输出第一电压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无线控制模块根据外部控制信号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至LED发光模块以驱动LED发光模块发光。该现有的LED驱动装置中,由于无线控制模块的最大工作电流可达30~50mA,这就要求主电源模块所输出的低压直流电的电压值与第一电压的电压值之间的差值不能太大,因此,主电源模块只能采用低压大电流的输出方案,从而造成主电源模块的效率低且发热严重。
因此,现有的LED驱动装置中的主电源模块因采用低压大电流输出方案而存在效率低和发热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LED驱动装置中的主电源模块因采用低压大电流输出方案所存在的效率低和发热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驱动装置,所述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所述LED驱动装置还包括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模块及第二LED发光模块。
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四控制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接,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控制端相连接;
所述主电源模块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供电,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和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和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发光;或者,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发光,同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主电源模块,所述主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发光。
在本实用新型中,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模块及第二LED发光模块,LED驱动装置中采用辅助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避免使主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因此,主电源模块无需采用低压大电流输出方案,解决了主电源模块效率低且发热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示意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示意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图2所示的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100、主电源模块200、辅助电源模块300、无线控制模块400、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及第二LED发光模块600。
整流模块100的输出端与主电源模块200的输入端共接于辅助电源模块300的输入端,辅助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与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入端共接于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电源端;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出端与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接,主电源模块200的输出端与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入端相连接。
整流模块100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直流电,主电源模块200对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供电,辅助电源模块300对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和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无线控制模块400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无线控制模块4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和第二LED发光模块600发光。
具体的,整流模块100是型号为MB10F的整流桥堆;辅助电源模块300为非隔离降压恒压电路,该非隔离降压恒压电路采用ST公司的型号为VIPER12的芯片作为主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电源模块300为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避免了现有的主电源模块200为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主电源模块200可采用高压小电流输出方案,效率高,发热少。
图3所示的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100、主电源模块200、辅助电源模块300、无线控制模块400、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及第二LED发光模块600。
整流模块100的输出端与主电源模块200的输入端共接于辅助电源模块300的输入端,辅助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与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入端共接于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电源端;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接,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四控制端与主电源模块200的受控端相连接,主电源模块200的输出端与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出端与主电源模块200的控制端相连接。
整流模块100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直流电,主电源模块200对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供电,辅助电源模块300对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和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无线控制模块400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无线控制模块4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发光,同时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主电源模块200,主电源模块20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LED发光模块600发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电源模块300为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避免了现有的主电源模块200为无线控制模块400供电,主电源模块200可采用高压小电流输出方案,效率高,发热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LED驱动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相对应,主电源模块200为降压变换电路。
进一步具体的,主电源模块200可为隔离反激电路、非隔离BUCK电路、线性电路、或阻容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二LED发光模块600包括第四发光二极管D4和第五发光二极管D5。
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共接并形成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入端,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阳极共接形成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入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出端,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出端,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五发光二极管D5的阴极分别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具体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及第三发光二极管D3分别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及蓝色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D4和第五发光二极管D5分别为冷光二极管和暖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无线控制模块40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01、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
第一控制单元401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及第五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及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01的电源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电源端;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一控制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第五开关管Q5的输入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二控制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Q4的输入端及第五开关管Q5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二输出端、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三输出端、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输出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输出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第三开关管Q3的输出端、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及第五电阻R5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具体的,第一控制单元401为蓝牙控制单元,蓝牙控制单元采用高通公司的型号为CSR1010的芯片作为主控芯片;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及第五开关管Q5均为NMOS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LED驱动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LED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相对应,主电源模块200为调光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包括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及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二LED发光模块600包括第九发光二极管D9和第十发光二极管D10。
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阳极及第八发光二极管D8的阳极共接形成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入端,第九发光二极管D9的阳极与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的阳极共接形成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入端,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阴极及第八发光二极管D8的阴极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输出端,第九发光二极管D9的阴极和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的阴极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输出端,第六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七发光二极管D7的阴极及第八发光二极管D8的阴极分别为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第九发光二极管D9的阴极和第十发光二极管D10的阴极分别为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具体的,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及第八发光二极管D8分别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及蓝色发光二极管,第九发光二极管D9和第十发光二极管D10分别为冷光二极管和暖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无线控制模块40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402、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及第八电阻R8。
第二控制单元402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分别与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第七开关管Q7的控制端及第八开关管Q8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二控制单元402的电源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电源端;第六开关管Q6的输出端、第七开关管Q7的输出端及第八开关管Q8的输出端共接于电源地,第六开关管Q6的输入端、第七开关管Q7的输入端及第八开关管Q8的输入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及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三控制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LED发光模块500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相连接,第二控制单元402的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为无线控制模块400的第四控制端。
具体的,第二控制单元402为蓝牙控制单元,蓝牙控制单元采用高通公司的型号为CSR1010的芯片作为主控芯片;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及第八开关管Q8均为NMOS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调光芯片的第一受控端和第二受控端为主电源模块200的受控端,调光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为主电源模块200的控制端,调光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第二LED发光模块60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相连接。
具体的,调光芯片根据控制单元所述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二LED发光模块600发光。调光芯片可为现有的LED调光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模块及第二LED发光模块,LED驱动装置中采用辅助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避免使主电源模块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因此,主电源模块无需采用低压大电流输出方案,解决了主电源模块效率低且发热严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驱动装置,所述LED驱动装置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对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第一直流电;其特征在于,所述LED驱动装置还包括主电源模块、辅助电源模块、无线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模块及第二LED发光模块;
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共接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受控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受控端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接,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四控制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受控端相连接,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主电源模块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供电,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对所述第一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第二直流电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和所述无线控制模块供电,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和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发光;或者,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发光,同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主电源模块,所述主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模块为降压变换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及第三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包括第四发光二极管和第五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并形成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形成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所述第四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五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及第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五电阻第二端共接于电源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模块为调光芯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包括第六发光二极管、第七发光二极管及第八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包括第九发光二极管和第十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形成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共接形成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七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及所述第八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为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九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十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为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及第八电阻;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输出端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输出端共接于电源地,所述第六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七开关管的输入端及所述第八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三控制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三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为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的第四控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芯片的第一受控端和第二受控端为所述主电源模块的受控端,所述调光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为所述主电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调光芯片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二LED发光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及所述第五开关管均为NMOS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七开关管及所述第八开关管均为NMOS管。
CN201721277602.7U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led驱动装置 Active CN207321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602.7U CN207321595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led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7602.7U CN207321595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led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21595U true CN207321595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7602.7U Active CN207321595U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led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21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784B (zh) 光源驱动电路
CN103471027A (zh) 可调色温的led光源组件
CN104159379B (zh) 一种led智能灯泡驱动电源
CN103442503A (zh) 一种调节色温的led光源系统及其色温调节方法
CN109618468A (zh) 一种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led灯电路
CN104427699A (zh) Led信号灯及其led驱动电路
CN103220856A (zh) 一种自适应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5961500U (zh) 恒压供电电源、智能可调光调色的led装置
CN207321595U (zh) 一种led驱动装置
CN201893979U (zh) 一种大功率高效恒流led驱动器
CN202018810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
CN104080231A (zh) 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CN102791063A (zh) 一种自调压led智能模块
CN203896539U (zh) 用于led照明的无需调光器的调光恒流驱动电源
CN203467037U (zh) 可调色温的led光源组件
CN207340238U (zh) 一种led灯控制电路
CN210274622U (zh) 一种led灯具及其led灯电路
CN107567148A (zh) 一种led驱动装置
CN209731659U (zh) Led驱动电路及照明灯
KR20110029626A (ko) 다양한 색온도(캘빈도) 구현의 led 램프 구동을 위한 집단조도제어용 전원공급장치
CN201904051U (zh) 一种节电led显示装置
CN111083852A (zh) 一种大功率脉冲恒流led驱动电源
CN205299364U (zh) 一种控制驱动一体化太阳能led路灯
CN205648119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107509281B (zh) 非隔离拓扑实现无线控制rgbw光源的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