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9124U -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9124U
CN207319124U CN201721231449.4U CN201721231449U CN207319124U CN 207319124 U CN207319124 U CN 207319124U CN 201721231449 U CN201721231449 U CN 201721231449U CN 207319124 U CN207319124 U CN 207319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detection
bit
module
conductive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1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idd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idd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idd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idd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1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9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9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91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检测装置持续耗电造成电能浪费的问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检测件,检测件具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连通部,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复位迫使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抵接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被检测件,被检测件抵接检测件的一端,通过压缩弹性部使得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分离,以断开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与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之间是否导电连通。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系统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便携式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维护也是其设计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但是非正常维护和开盖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重要机构遭受损坏,因此,用于防止电子设备因非正常维护而开盖的检测装置是电子设备的重要安全机构,其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开盖状态后对电子设备执行相应操作以达到保护电子设备的作用,另外,该种类型的检测装置不仅可用于在开盖检测中,也可以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某些重要零部件是否脱离设备,以便于及时对设备进行相应运作控制。
目前电子设备的检测装置都是在电子设备正常使用时处于连通状态,持续耗电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在盖体或者其他重要零部件脱落的瞬间断开电连接,设备内相应检测模块检测到该断电信号后对电子设备执行相应操作,这样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检测装置的持续耗电造成了电能的浪费,降低了设备的理想使用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电能浪费的检测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检测件;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具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连通部,通过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复位迫使所述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位及所述第二导电位抵接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被检测件,所述被检测件抵接所述检测件的一端,通过压缩所述弹性部使得所述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位及所述第二导电位分离,以断开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之间是否导电连通。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及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被检测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件为一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抵接所述壳体,所述导电连通部为邻近所述弹性部设置的导电台阶,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间隔处,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被检测件抵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件的弹性部为橡胶体结构或硅胶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检测件的导电连通部可以为一导电碳粒件、一导电泡棉件、一电镀金属件或者一涂覆有导电漆的导电部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任一种检测装置以及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且与所述检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运作。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开关机模块,所述开关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一警示界面模块,所述警示界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件、被检测件、电路板及检测模块,该电路板上间隔设有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该检测件具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连通部。正常使用状态下,该被检测件会压缩该弹性部,使得该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导电位及该第二导电位分离,此时,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处于导电断开状态;而在该被检测件分离于该检测件时,该弹性部弹性复位,会迫使该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抵接连接,此时,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处于导电连通状态。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其只有在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导电连通时,才会启动检测,进入检测状态并开始耗电,因而,其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同时,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可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本身的运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检测状态下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检测装置的检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100,该检测装置100包括电路板110、检测件120、被检测件130以及检测模块140,其中,该电路板1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该检测件120具有一弹性部121以及一导电连通部122,通过该弹性部121的弹性复位迫使导电连通部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抵接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该被检测件130抵接上述检测件120的一端,通过压缩弹性部121使得导电连通部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111及所述第二导电位112分离,以断开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该检测模块140与电路板110进行电性连接,该检测模块140用于检测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之间是否导电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该检测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50,电路板110及检测件安装于壳体150内,被检测件130与壳体150可拆卸式连接;该检测件120为一检测杆,该检测杆的一端设有弹性部121,该弹性部121抵接壳体150,而导电连通部122为邻近弹性部121设置的导电台阶,该电路板110上设有通孔113,该通孔113位于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间隔处,该检测杆120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13并与被检测件130抵接连接。
如图1、图3所示,当检测装置100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时,被检测件130连接于壳体150并压缩弹性部121,使得导电连通部122的两端分离于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进而使得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断开。如图2、图4所示,当被检测件130分离于壳体150时,检测装置处于检测状态,弹性部121弹性复位迫使导电连通部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抵接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而只有在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的导电连通时,电能才开始消耗,因此使用该检测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能消耗。
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121可采用橡胶体结构,亦可采用硅胶体结构。导电连通部122可以为一导电碳粒件,亦可以为一导电泡棉件,或者可以为一电镀金属件,还可以为一涂覆有导电漆的导电部件。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该便携式电子设备200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检测装置100及一控制模块210,该控制模块210安装于便携式电子设备200内且与检测模块140进行电性连接,以用于根据检测模块14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便携式电子设备200的运作。
从图5中可知,该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一电源模块220,该电源模块220与控制模块210进行电性连接,以用于在该控制模块210的控制下,根据检测模块140的检测结果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供电控制,具体地,在当检测模块140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时,控制模块210控制电源模块220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断电操作;而当该检测模块140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断开时,控制模块210控制电源模块220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供电操作。
从图5中可知,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一存储模块230,该存储模块230与控制模块210进行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模块210的控制下,根据检测模块140的检测结果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的系统数据进行存储控制。具体地,当检测模块140由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断开改变为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时,控制模块210控制存储模块230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存储系统数据操作。
从图5中可知,该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一开关机模块240,该开关机模块240与控制模块210进行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模块210的控制下,根据检测模块140的检测结果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开关机控制。具体地,当检测模块140由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断开改变为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时,控制模块210控制开关机模块240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执行关机操作。
从图5中可知,该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还包括一警示界面模块250,该警示界面模块250与控制模块210进行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模块210的控制下,根据检测模块140的检测结果对便携式电子设备200进行警示信息呈现。具体地,当检测模块140由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与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断开改变为检测到第一导电位111及第二导电位112之间的导电连通时,控制模块210控制警示界面模块250呈现警示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智能手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件、被检测件、电路板及检测模块,该电路板上间隔设有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该检测件具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连通部。正常使用状态下,该被检测件会压缩该弹性部,使得该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导电位及该第二导电位分离,此时,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处理导电断开状态;而在该被检测件分离于该检测件时,该弹性部弹性复位,会迫使该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抵接连接,此时,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处于导电连通状态。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其只有在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导电连通时,才会启动检测,进入检测状态并开始耗电,因而,其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同时,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可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本身的运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
检测件,所述检测件具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连通部,通过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复位迫使所述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位及所述第二导电位抵接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
被检测件,所述被检测件抵接所述检测件的一端,通过压缩所述弹性部使得所述导电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位及所述第二导电位分离,以断开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导电连通;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导电位及第二导电位之间是否导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及所述检测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被检测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件为一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一端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抵接所述壳体,所述导电连通部为邻近所述弹性部设置的导电台阶,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位与第二导电位之间的间隔处,所述检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被检测件抵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的弹性部为橡胶体结构或硅胶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的导电连通部为导电碳粒件或导电泡棉件或电镀金属件或涂覆有导电漆的导电部件。
5.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且与所述检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机模块,所述开关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警示界面模块,所述警示界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或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
CN201721231449.4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9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1449.4U CN207319124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1449.4U CN207319124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9124U true CN207319124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3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14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9124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9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080C (zh) 主备电源切换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7652A (zh) 关机节能系统及关机节能方法
CN204856504U (zh) 一种防水智能终端
CN102147670A (zh) 鼠标装置
CN104281465A (zh) 计算机及其唤醒方法
CN207743095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7319124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8700628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US20130200724A1 (en) Energy-saving control device and energy-saving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adapte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455773A (zh) 移动存储装置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01441505B (zh) 带节能控制的计算机电源装置
CN108366146B (zh) 一种手机防水型电路
CN108700626A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具有该检测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0487996C (zh) 使用者操作阻断装置
CN109526179A (zh) 用于电子设备拆机检测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电子设备
CN102298435A (zh) 电池模块及其管理方法
CN100353641C (zh) 一种基站系统的分级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01345950B (zh) 一种终端及实现方法
CN207318956U (zh) 电子手表
CN209086866U (zh) 一种计算机防断电装置
CN103245428B (zh) 变压器远程监控报警装置
CN109154795A (zh) 电子手表
CN211856851U (zh) 一种通讯模块的测试装置
JPH04334934A (ja) 電源装置
CN204406575U (zh) 一种防拆资产标签及资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