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8792U -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18792U CN207318792U CN201721214287.3U CN201721214287U CN207318792U CN 207318792 U CN207318792 U CN 207318792U CN 201721214287 U CN201721214287 U CN 201721214287U CN 207318792 U CN207318792 U CN 2073187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face
- plated film
- capillary
-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裸光纤段的两端均切割成平面;裸光纤段的两端面分别为非镀膜端面和镀膜端面;非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相匹配;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相匹配;镀膜端面上镀有滤光膜;毛细管的内腔注满光学胶水;裸光纤段插入到毛细管的内部;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一端扣插入后与非镀膜端面相贴合;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另一端插入后与贴合在滤光膜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该链接结构极大限度地降低光纤滤光结构的连接成本,而且光纤的整体连接结体积更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用户对带宽和流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带动了光通讯的蓬勃发展,从而对通讯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单个激光器和探测器的速率也在应用中得到极大的提升;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的普遍应用,使得单根光纤中的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增多很多,光信号之间的串扰也变强很多,特别是PAM4技术的使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经AWG滤波后,还会掺杂其它无关的光信号余量,因此需要增加再次滤波功能。
目前已有的增加滤光性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模块内部光路安装一滤波片,可以起到滤波效果,另一种在模块的出纤端增加一个在线滤波器器件。这两种方法,结构都比较复杂,占用较大空间,成本高。
故有必要对现有滤光性能的光纤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它包括有待连接光纤一、毛细管、裸光纤段、滤光膜和待连接光纤二;所述裸光纤段的两端均切割成平面;所述裸光纤段的两端面分别为非镀膜端面和镀膜端面;所述非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上镀有滤光膜;所述待连接光纤一的直径、裸光纤段的直径和待连接光纤二的直径均与毛细管的内圆直径相等;所述毛细管的内腔注满光学胶水;所述裸光纤段插入到毛细管的内部;所述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一端扣插入后与非镀膜端面相贴合;所述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另一端插入后与贴合在滤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镀膜端面与裸光纤段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非镀膜端面与裸光纤段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的外部包裹有热缩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裸光纤段的两端均切割成平面;裸光纤段的两端面分别为非镀膜端面和镀膜端面;非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相匹配;镀膜端面与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相匹配;镀膜端面上镀有滤光膜;待连接光纤一的直径、裸光纤段的直径和待连接光纤二的直径均与毛细管的内圆直径相等;毛细管的内腔注满光学胶水;裸光纤段插入到毛细管的内部;连接光纤一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一端扣插入后与非镀膜端面相贴合;待连接光纤二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另一端插入后与贴合在滤光膜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毛细管内部的光学胶水通过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使待连接光纤一、裸光纤段和待连接光纤二固定在毛细管上;裸光纤段的端面上镀有滤光膜,实现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连接方法;用毛细管实现光纤段之间的对接;该链接结构极大限度地降低光纤滤光结构的连接成本,而且光纤的整体连接结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裸光纤段镀上滤光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待连接光纤一;2、毛细管;3、裸光纤段;301、非镀膜端面;
302、镀膜端面;4、滤光膜;5、待连接光纤二;6、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它包括有待连接光纤一1、毛细管2、裸光纤段3、滤光膜4和待连接光纤二5;所述裸光纤段3的两端均切割成平面;所述裸光纤段3的两端面分别为非镀膜端面301和镀膜端面302;所述非镀膜端面301与待连接光纤一1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302与待连接光纤二5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302上镀有滤光膜4;所述待连接光纤一1的直径、裸光纤段3的直径和待连接光纤二5的直径均与毛细管2的内圆直径相等;所述毛细管2的内腔注满光学胶水;所述裸光纤段3插入到毛细管2的内部;所述连接光纤一1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2一端扣插入后与非镀膜端面301相贴合;所述待连接光纤二5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2另一端插入后与贴合在滤光膜4上;毛细管2内部的光学胶水通过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使待连接光纤一1、裸光纤段3和待连接光纤二5固定在毛细管2上;裸光纤段3的端面上镀有滤光膜4,实现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连接方法;用毛细管2实现光纤段之间的对接;该链接结构极大限度地降低光纤滤光结构的连接成本,而且光纤的整体连接结体积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镀膜端面302与裸光纤段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非镀膜端面301与裸光纤段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毛细管2的外部包裹有热缩管6;热缩管6对毛细管2和光纤进行保护。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毛细管内部的光学胶水通过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使待连接光纤一、裸光纤段和待连接光纤二固定在毛细管上;裸光纤段的端面上镀有滤光膜,实现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连接方法;用毛细管实现光纤段之间的对接;该链接结构极大限度地降低光纤滤光结构的连接成本,而且光纤的整体连接结体积更小;毛细管的外部包裹有热缩管;热缩管对毛细管和光纤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待连接光纤一(1)、毛细管(2)、裸光纤段(3)、滤光膜(4)和待连接光纤二(5);所述裸光纤段(3)的两端均切割成平面;所述裸光纤段(3)的两端面分别为非镀膜端面(301)和镀膜端面(302);所述非镀膜端面(301)与待连接光纤一(1)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302)与待连接光纤二(5)的连接端面相匹配;所述镀膜端面(302)上镀有滤光膜(4);所述待连接光纤一(1)的直径、裸光纤段(3)的直径和待连接光纤二(5)的直径均与毛细管(2)的内圆直径相等;所述毛细管(2)的内腔注满光学胶水;所述裸光纤段(3)插入到毛细管(2)的内部;所述连接光纤一(1)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2)一端扣插入后与非镀膜端面(301)相贴合;所述待连接光纤二(5)的连接端面从毛细管(2)另一端插入后与贴合在滤光膜(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端面(302)与裸光纤段(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镀膜端面(301)与裸光纤段(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2)的外部包裹有热缩管(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14287.3U CN207318792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14287.3U CN207318792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18792U true CN207318792U (zh) | 2018-05-04 |
Family
ID=62383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142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8792U (zh) | 2017-09-21 | 2017-09-21 |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18792U (zh) |
-
2017
- 2017-09-21 CN CN201721214287.3U patent/CN2073187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7118271A1 (zh) | 一种用于双链路传输的并行收发光模块和制作方法 | |
CN109613665A (zh) | 单模光纤与硅基光电子芯片端面的耦合封装结构及方法 | |
CN105247401A (zh) | 微型双向光学次模块 | |
CN108415130B (zh) | 一种八通道高速率光接收器件 | |
CN201812067U (zh) | 一种olt用单光纤双向光收发一体组件 | |
CN203535266U (zh) | 单光纤耦合的多波长光收发模块 | |
CN111474641A (zh) | 一种多芯光纤的扇出接头组件 | |
CN207181751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集成分光模块 | |
CN105824079A (zh) | 一种能实现光传输方向发生弯折的光纤阵列 | |
CN205210350U (zh) | 一种pwdm-pd耦合夹具及耦合系统 | |
CN103176246A (zh) | 包含连接器的多芯光纤 | |
CN206684343U (zh) | 一种多直径光纤非等间距的光纤阵列 | |
CN202837593U (zh) | 一种可插拔光滤波器 | |
CN103823274A (zh) | 一种基于球状光纤的马赫曾德尔光纤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7318792U (zh) | 一种内置滤光性能的光纤对接结构 | |
CN104536092A (zh) | 一种单片集成式多芯光纤分路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8506305U (zh) | 一种多波长合波光学模块 | |
CN206248883U (zh) | 光波分复用器 | |
CN208860999U (zh) | 微型光纤准直器 | |
CN205374807U (zh) | 用于小型波分复用器的封装结构 | |
CN105676350A (zh) | 一种阵列波导光栅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制备方法 | |
CN206400142U (zh) | 4×0波分复用器 | |
US10473856B2 (en) | Optical branching/coupling devic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odule | |
CN203069823U (zh) | 二路集成的2×4光分插复用器 | |
CN206248882U (zh) | 一种波分复用器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