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8619U -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8619U
CN207318619U CN201721186104.1U CN201721186104U CN207318619U CN 207318619 U CN207318619 U CN 207318619U CN 201721186104 U CN201721186104 U CN 201721186104U CN 207318619 U CN207318619 U CN 207318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ransmitting terminal
shell
tool shel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61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秀民
黄继轩
李文广
葛浩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61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8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8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8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检测装置。该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发送端装置、接收端装置和测试工装,所述发送端装置包括发送端壳体、发送端单片机、第一发送端接口和第二发送端接口,所述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壳体、接收端单片机、显示屏,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本体和第二工装本体,所述第一工装本体包括第一工装壳体和待测线束接口,所述第二工装本体包括第二工装壳体和检测仪接口。该线束检测装置,操作方便,便于携带,成本低廉,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了人工检测成本,而且运行可靠,提升了整车线束检测质量标准,缩短了整车线束安装周期,非常适合在维修现场对线束进行检测及故障排除,应用前景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研发速度的加快,整车线束也需要进行升级换代,目前在整车线束制作完成后,检测线束质量的手段相当落后,仅靠万用表、蜂鸣器或指示灯用手工逐点搭接,观察有否电、声或光信号来判断线束通断。
现有检测线束的方式,操作不便,增大了操作者的工作量,操作者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而国外研制的线束导通检测仪,多因价格昂贵,维修困难,很难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检测装置,解决现有的线束检测方式存在的操作不便,操作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发送端装置、接收端装置以及测试工装;
其中,所述发送端装置包括发送端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中的发送端单片机,在所述发送端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发送端接口和第二发送端接口,所述发送端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相连;
所述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壳体、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中的接收端单片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上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接收端壳体的顶端与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可插拔连接,所述接收端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信号线相连;
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工装本体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二工装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工装本体包括第一工装壳体,在所述第一工装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待测线束相适配的待测线束接口;所述第二工装本体包括第二工装壳体,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相适配的检测仪接口,所述检测仪接口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端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发送端壳体底座和发送端壳体上盖,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和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上。
具体地,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上还设有指示灯、发送端开关按钮、发送端通讯接口、保险按钮以及电源接口,所述的指示灯、发送端开关按钮、发送端通讯接口、保险按钮和电源接口分别与所述发送端单片机相连。
具体地,所述发送端壳体底座上设有挂耳。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显示部壳体和控制部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壳体上。
具体地,所述控制部壳体上设有接收端开关按钮和接收端通讯接口,所述的接收端开关按钮和接收端通讯接口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单片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装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工装壳体底座和工装壳体上盖,所述工装壳体底座与所述工装壳体上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待测线束接口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上盖上。
具体地,所述待测线束接口包括多个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装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工装壳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的下表面上,在所述检测仪接口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的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三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检测装置,通过测试工装连接待测线束,满足不同线束的检测需求,通过发送端装置对测试工装上连接的每个端子发送数据,通过接收端装置接收发送端装置所发送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再通过显示屏显示相应线号,运行可靠,提升了整车线束检测质量标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检测装置,将测试工装通过检测仪接口与发送端装置的第二发送端接口可拆卸连接,将接收端装置通过插接头与发送端装置的第一发送端接口可插拔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而且成本低廉,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了人工检测成本,缩短了整车线束安装周期,非常适合在维修现场对线束进行检测及故障排除,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检测装置中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检测装置中发送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检测装置中接收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检测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01:发送端壳体;101A:发送端壳体底座;101B:发送端壳体上盖;102:发送端单片机;103:第一发送端接口;104:第二发送端接口;105:指示灯;106:发送端开关按钮;107:发送端通讯接口;108:保险按钮;109:电源接口;110:挂耳;201:接收端壳体;201A:显示部壳体;201B:控制部壳体;203:显示屏;204:接收端开关按钮;205:接收端通讯接口;3:信号线;5:插接头;6:导线;401:第一工装壳体;401A:工装壳体底座;401B:工装壳体上盖;401C:螺钉;402:待测线束接口;403:第二工装壳体;404:检测仪接口;405: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发送端装置、接收端装置以及测试工装。
其中,所述发送端装置包括发送端壳体101以及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101中的发送端单片机102,在所述发送端壳体10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发送端接口103和第二发送端接口104,所述发送端单片机102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103、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相连。
所述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壳体201、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201中的接收端单片机202、以及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201上表面的显示屏203,所述接收端壳体201的顶端与信号线3的一端相连,所述信号线3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头5,所述插接头5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103可插拔连接,所述接收端单片机202分别与所述显示屏203、所述信号线4相连。
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工装本体通过导线6连接的第二工装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工装本体包括第一工装壳体401,在所述第一工装壳体401上设有用于与待测线束相适配的待测线束接口402。所述第二工装本体包括第二工装壳体403,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40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相适配的检测仪接口404,所述检测仪接口404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发送端壳体101包括相互扣合的发送端壳体底座101A和发送端壳体上盖101B,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103和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均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101B上。
其中,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101B上还设有指示灯105、发送端开关按钮106、发送端通讯接口107、保险按钮108以及电源接口109,所述的指示灯105、发送端开关按钮106、发送端通讯接口107、保险按钮108和电源接口109分别与所述发送端单片机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指示灯105能够显示所述发送端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通过所述发送端开关按钮106能够控制所述发送端装置的开闭,通过所述发送端通讯接口107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通过所述保险按钮108能够保护所述发送端装置的电路安全,通过所述电源接口109能够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其中,所述发送端壳体底座101A上还设有挂耳110,便于将所述发送端装置进行悬挂。
进一步来说,所述接收端壳体20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显示部壳体201A和控制部壳体201B,所述显示屏203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壳体201A上。
其中,所述控制部壳体201B上设有接收端开关按钮204和接收端通讯接口205,所述的接收端开关按钮204和接收端通讯接口205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单片机202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接收端开关按钮204能够控制所述接收端装置的开闭,通过所述接收端通讯接口205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工装壳体401包括相互扣合的工装壳体底座401A和工装壳体上盖401B,所述工装壳体底座401B与所述工装壳体上盖401A通过螺钉401C连接固定,所述待测线束接口402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上盖401A上。
其中,所述待测线束接口402包括多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型号和规格,从而满足不同线束的检测需求。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工装壳体403为矩形壳体,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403上设有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工装壳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404设置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403的下表面上,在所述检测仪接口40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连接螺栓40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其中,在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405的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三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404通过所述连接螺栓405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104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测试工装与所述发送端装置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是:
首先,将所述测试工装与所述发送端装置进行连接,将所述第二工装壳体403上的检测仪接口404与所述发送端装置上的第二发送端接口104进行对接,再通过拧紧所述连接螺栓405实现固定。然后,将所述发送端装置与所述接收端装置进行连接,将所述插接头5插接在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103上。将待测线束安装在所述测试工装第一工装壳体401上的接线端子上,分别打开所述发送端装置和所述接收端装置,开始线束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由所述发送端单片机102实时的对每一个接线端子采集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接收端装置,所述接收端单片机202根据通讯协议准确的接收所述发送端装置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在所述显示屏203上显示相应线号,完成线束检测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工作过程中,通过所述发送端单片机102采集接线端子的线束数据,将数据传输至所述接收端单片机202进行处理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的方法,均属于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常规操作方法,因此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并不涉及对方法的改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测试工装通过检测仪接口与发送端装置的第二发送端接口通过可拆卸连接,接收端装置通过插接头与发送端装置的第一发送端接口通过可插拔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安装操作,便于携带,成本低廉,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了人工检测成本,而且运行可靠,提升了整车线束检测质量标准,缩短了整车线束安装周期,非常适合在维修现场对线束进行检测及故障排除,应用前景广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端装置、接收端装置以及测试工装;
其中,所述发送端装置包括发送端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中的发送端单片机,在所述发送端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发送端接口和第二发送端接口,所述发送端单片机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相连;
所述接收端装置包括接收端壳体、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中的接收端单片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壳体上表面的显示屏,所述接收端壳体的顶端与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可插拔连接,所述接收端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显示屏、所述信号线相连;
所述测试工装包括第一工装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工装本体通过导线连接的第二工装本体,其中所述第一工装本体包括第一工装壳体,在所述第一工装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待测线束相适配的待测线束接口;所述第二工装本体包括第二工装壳体,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相适配的检测仪接口,所述检测仪接口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发送端壳体底座和发送端壳体上盖,所述第一发送端接口和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壳体上盖上还设有指示灯、发送端开关按钮、发送端通讯接口、保险按钮以及电源接口,所述的指示灯、发送端开关按钮、发送端通讯接口、保险按钮和电源接口分别与所述发送端单片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壳体底座上设有挂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显示部壳体和控制部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显示部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壳体上设有接收端开关按钮和接收端通讯接口,所述接收端开关按钮和所述接收端通讯接口分别与所述接收端单片机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工装壳体底座和工装壳体上盖,所述工装壳体底座与所述工装壳体上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待测线束接口设置在所述工装壳体上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线束接口包括多个接线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工装壳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工装壳体的下表面上,在所述检测仪接口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的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三螺纹孔,所述检测仪接口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发送端接口螺纹连接。
CN201721186104.1U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Active CN207318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6104.1U CN207318619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6104.1U CN207318619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8619U true CN207318619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38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6104.1U Active CN207318619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8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759B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设备调试方法及调试系统
CN108317290A (zh) 一种阀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9932638A (zh) 一种V8核SoC类器件SEE检测系统装置
CN207318619U (zh)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CN208076616U (zh) 使用便捷的地网导通电阻测试仪
CN208939953U (zh) 一种双向冗余环网通信测试损伤仪
CN104092499A (zh) 便携式无线光纤收发器
CN109902048A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便携式过程层报文分析装置
CN209264887U (zh) 一种免维护环流终端监测装置
CN208028902U (zh) 一种网络及通讯设备再制造信号衰减测试装置
CN207833305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装置
CN207380131U (zh) 一种智能电表的电压电流远程监测装置
CN207869460U (zh) 基于电力载波的照明智控面板
CN212202575U (zh) 一种风机系统控制柜
CN207164527U (zh) 远动通道检测装置
CN110719268A (zh) 一种厂站设备调试专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9677794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实时监测用智能控制箱
CN110261715B (zh) 电表对线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16649885U (zh) 一种用于菱镁产业的调峰数据转发装置
CN105159855B (zh) 一种电源分配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1606194U (zh) 一种基于gprs无线通信的分布式光伏数据监测系统
CN212085652U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巡检装置
CN211878465U (zh) 一种双电源柜
CN212137385U (zh) 一种智能型消防动力柜
CN215995432U (zh) 一种文物建筑智慧消防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