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1797U -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1797U
CN207311797U CN201721305626.9U CN201721305626U CN207311797U CN 207311797 U CN207311797 U CN 207311797U CN 201721305626 U CN201721305626 U CN 201721305626U CN 207311797 U CN207311797 U CN 207311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ulsion device
waterproof
connecting rod
support plate
waterproof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056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金伟
易树平
潘建飞
毛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a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a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an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056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1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1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1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放置槽和流线型保护罩,流线型保护罩包括防水外壳以及设置在防水外壳内部的防水内壳,防水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与基座连接的固定密封垫,防水外壳的顶部安装有连杆通孔,连杆通孔与尾鳍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透光板,透光板的内侧安装有一组LED灯管。本实用新型采用防水外壳、防水内壳、设置的固定密封垫以及密封圈形成一体的防水结构,可以阻止推动装置在运行中水进入损坏推进装置放置槽内部零件,延长了使用寿命;LED灯管、防水外壳与防水内壳形成光源,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控制推进装置时,便于观察推进装置周围的环境,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仿生机器人具有航行噪声小,整体阻力低,隐身性能好,欺骗性强,突击能力强,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等特点,在海军装备建设和海洋开发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仿生机器人研制中推进装置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现有的实现方式对推进机理和性能的研究还很少,本实用新型在研究鱼类的推进机理和性能基础上,设计一种通用的仿生推进装置,实现仿生水下机器人灵活操纵的目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520470103.4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仿生机器人推进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动力推进单元领域,包括受力单元、施力单元、基座、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受力单元包括尾鳍、尾鳍连杆、旋转轴、永磁体和永磁体紧固框架;所述施力单元包括磁性线圈、铁芯和水密接插头。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水下仿生机器人推进装置,能够简化仿生机器人设计的难度,改进传统螺旋桨和尾鳍配合的推进方式,增加其实际应用性能,并解决水下供电与动力换向的具体技术问题,对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但是该水下仿生机器人推进装置,在水下工作时,水进入至装置内部,造成内部零件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在水下工作时,由于没有灯光,周围的可视范围小,不易控制,所以仍有改进的空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推进装置无保护措施和可视范围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放置槽和流线型保护罩,所述推进装置放置槽内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其中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基座的另外两侧安装有永磁铁固定架,所述永磁铁固定架的中央位置安装有铁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转轴孔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尾鳍连杆,所述尾鳍连杆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尾鳍,所述基座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流线型保护罩包括防水外壳以及设置在防水外壳内部的防水内壳,所述防水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基座连接的固定密封垫,所述防水外壳的顶部安装有连杆通孔,所述连杆通孔与所述尾鳍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的内侧安装有一组LED灯管,所述LED灯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电板,且所述LED灯管电连接于导电板上。
优选的,所述透光板与所述LED灯管之间设置有吸热板。
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壳与所述防水内壳均采用透明的PVC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旋转轴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电板与所述推进装置放置槽之间设置有散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采用推进装置和流线型保护罩整体为鱼形状,以仿生鱼的流线型壳体在水中运作,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防水外壳、防水内壳、设置的固定密封垫以及密封圈形成一体的防水结构,可以阻止推动装置在运行中水进入损坏推进装置放置槽内部零件,减少了损失,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的LED灯管、防水外壳与防水内壳形成光源,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控制推进装置时,便于观察推进装置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数据以及情报,再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操作,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线型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进装置放置槽;11、基座;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转轴孔;15、旋转轴;16、尾鳍连杆;17、尾鳍;18、永磁铁固定架;19、定位孔;110、铁芯;2、流线型保护罩;21、透光板;22、散热板;23、导电板;24、防水外壳;25、防水内壳;26、固定密封垫;27、LED灯管;28、吸热板;29、密封圈;210、连杆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放置槽1和流线型保护罩2,推进装置放置槽1内安装有基座11,基座11的其中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基座11的另外两侧安装有永磁铁固定架18,永磁铁固定架18的中央位置安装有铁芯110,第一支撑板12与第二支撑板13之间通过转轴孔14固定安装有旋转轴15,旋转轴15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尾鳍连杆16,尾鳍连杆16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尾鳍17,基座11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孔19;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均与旋转轴15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推进装置和流线型保护罩2整体为鱼形状,以仿生鱼的流线型壳体在水中运作,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防水外壳24和防水内壳25可以阻止推动装置在运行中水进入,损坏推进装置放置槽1内部零件,减少了损失,延长了使用寿命。
流线型保护罩2包括防水外壳24以及设置在防水外壳24内部的防水内壳25,防水外壳24的底部安装有与基座11连接的固定密封垫26,防水外壳24的顶部安装有连杆通孔210,连杆通孔210与尾鳍连杆1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9,密封圈29的内侧设置有透光板21,透光板21的内侧安装有一组LED灯管27,LED灯管2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电板23,且LED灯管27电连接于导电板23上,防水外壳24与防水内壳25均采用透明的PVC材料,LED灯管27、防水外壳24与防水内壳25形成光源,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在控制推进装置时,便于观察推进装置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数据以及情报,再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操作,简单易操作。
透光板21与LED灯管27之间设置有吸热板28,导电板23与推进装置放置槽1之间设置有散热板22,采用的散热板22和吸热板28可以减少LED灯管使用时发出的热量,防止高温损坏内部零件,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放置槽(1)和流线型保护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放置槽(1)内安装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的其中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基座(11)的另外两侧安装有永磁铁固定架(18),所述永磁铁固定架(18)的中央位置安装有铁芯(110),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3)之间通过转轴孔(14)固定安装有旋转轴(15),所述旋转轴(15)的中部垂直设置有尾鳍连杆(16),所述尾鳍连杆(16)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尾鳍(17),所述基座(11)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定位孔(19);
所述流线型保护罩(2)包括防水外壳(24)以及设置在防水外壳(24)内部的防水内壳(25),所述防水外壳(24)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基座(11)连接的固定密封垫(26),所述防水外壳(24)的顶部安装有连杆通孔(210),所述连杆通孔(210)与所述尾鳍连杆(1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9),所述密封圈(29)的内侧设置有透光板(21),所述透光板(21)的内侧安装有一组LED灯管(27),所述LED灯管(27)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电板(23),且所述LED灯管(27)电连接于所述导电板(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21)与所述LED灯管(27)之间设置有吸热板(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24)与所述防水内壳(25)均采用透明的PVC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均与旋转轴(15)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23)与所述推进装置放置槽(1)之间设置有散热板(22)。
CN201721305626.9U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Active CN207311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5626.9U CN20731179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05626.9U CN20731179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1797U true CN207311797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29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05626.9U Active CN207311797U (zh) 2017-10-11 2017-10-11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1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0643A (zh) * 2019-07-02 2019-11-2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无刷驱动的仿生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0643A (zh) * 2019-07-02 2019-11-2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无刷驱动的仿生机器人
CN110480643B (zh) * 2019-07-02 2021-06-08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无刷驱动的仿生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702A (zh) 一种用于波浪能网标灯的直线发电机
CN206691348U (zh) 一种rov推进器及rov
CN207311797U (zh) 一种水下环境监测机器人用推进装置
WO2023066219A1 (zh) 一种全向型水下机器人
CN202475995U (zh) 一种分体式室外led电源外壳
CN209037811U (zh) 一种开放式水下机器人
CN207268935U (zh) 一种屏蔽电机型crdm
CN201606853U (zh) 户外型大功率led条形灯具
CN204761273U (zh) 新型高温超导电机
CN107831381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力设备安全监测装置
CN209366430U (zh) 一种电控仿生蓝点魟水下推进器
CN203413531U (zh) 风光互补路灯
CN208508659U (zh) 一种微型空心杯电机
CN203300378U (zh) 电抗器线圈间隙强制空冷装置
CN209658351U (zh) 一种船舶用锂电池组的散热装置
CN202253922U (zh) 防辐射采暖板
CN207197710U (zh) 一种具有抗过载结构的压力变送器
CN206708097U (zh) 一种磁力泵组合法兰连接装置
CN103604087A (zh) 波浪能网标灯
CN208608825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防水结构
CN209382203U (zh) 一种利用风浪涌的多功能海上灯浮标
CN216750207U (zh) 一种可拆分式防水磷酸铁锂电池接头
CN205231973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7714215U (zh) 电线杆保护墩
CN204168452U (zh) 一种增强型wifi设备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