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9616U -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9616U
CN207299616U CN201720456813.0U CN201720456813U CN207299616U CN 207299616 U CN207299616 U CN 207299616U CN 201720456813 U CN201720456813 U CN 201720456813U CN 207299616 U CN207299616 U CN 207299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area
heat exchange
tube body
heat
hea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68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众锋
年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GGU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罗众锋
年介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罗众锋, 年介斌 filed Critical 罗众锋
Priority to CN2017204568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9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9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9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属于温度交换的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由带有排气管的筒体围成的换热区域、所述换热区域内包含有与所述换热区域连通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下方的所述换热区域内排列有若干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所述换热区域相互独立且在所述换热区域内完全反应。采用上述方案提供能对大型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冷凝器或蒸发器。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交换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能耗费用巨大,同时节能潜力也很大。传统空调系统中空调机组采用满液系统、液态分配降膜系统热泵机组。
现有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有的膨胀机构组成。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依次经历以下四个过程:(1)蒸发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不断蒸发变成气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产生制冷效果,同时将蒸发器的温度维持在跟蒸发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上。(2)压缩过程,从蒸发器中流出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其压力从蒸发压变为冷凝压力,过程消耗一定的机械功。(3)冷凝过程,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变成液体。冷凝器中的温度是和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4)节流过程,从冷凝器中流出的高压液体是无法直接用来制冷的,因此通过膨胀机构(节流阀或毛细管)的节流作用使制冷剂失压力变成低压液体,由于该过程产生冷效应,制冷剂温度也随之降低,重新变为低湿低压制冷剂液体。因此,制冷剂要不断经历蒸发沸腾气化,压缩升温升压,冷凝液化,节流降压降温,再蒸发的循环的过程。上述结构和原理主要应用于空调和空气能热水器中。
在大型空间内的温度转换的效率就很低下,无法对厂房等大型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能对大型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冷凝器或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发器,包括由带有排气管的筒体围成的换热区域、所述换热区域内包含有与所述换热区域连通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下方的所述换热区域内排列有若干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与所述换热区域相互独立且在所述换热区域内完全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管包括进气管、吸热管体、出气结构和延伸边;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吸热管体且贯穿所述筒体并与所述换热区域分离;所述出气结构和所述延伸边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表面,所述出气结构将所述吸热管体与所述换热区域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结构包括均匀排列在所述吸热管体下表面上的若干出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边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最上方与所述筒体固定的第一延伸边、分别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中部且在所述换热区域内留有一自由端的至少两个第二延伸边和向两侧张开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下表面上的至少两个第三延伸边。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边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的一端,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延伸边与所述吸热管体下表面之间存在一个80°-60°的夹角,且所述第三延伸边的自由端无限靠近所述筒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大型空间内的换热效率。整个换热区域的体积较大,首先其横截面积大,这样可以容纳大量的发热管,其次其长度长,这样可以使得发热管在换热区域内直线穿过的时候还能将热量交换完全。因为整个换热区域的体积较大,为了防止从出气结构出来的差值温度材料与众多发热管接触不均匀,通过在吸热管体上焊接延伸边来减缓差值温度材料的流失。吸热管体下表面上的若干出气孔能使的在换热区域内的发热管接触与差值温度材料接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仰视图;
图1、图2、图3和图4中,1-筒体,11-排气管,2-换热区域,3-吸热管,4-发热管,31-进气管,32-吸热管体,33-出气结构,34-延伸边,341-第一延伸边,342-第二延伸边,343-第三延伸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3和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包括由带有排气管11的筒体1围成的换热区域2、换热区域2内包含有与换热区域2连通的吸热管3,吸热管3下方的换热区域2内排列有300个根发热管4,发热管4与换热区域2相互独立且在换热区域2内完全反应。
筒体1水平放置在支架上的大型灌体,该筒体1的长度边平行水平面,排气管11开设在筒体1一端上部与换热区域2连通,吸热管3通过支架固定在筒体1上部处在换热区域2内,吸热管3为一个中空长方体,其上下表面由长度边和宽度边封闭而成,该长方体六个面中,两个表面积最大的表面中的其中第一表面面向发热管4,第一表面与换热区域2连通。
吸热管3包括进气管31、吸热管体32、出气结构33和延伸边34;进气管31连通吸热管体32且贯穿筒体1并与换热区域2分离;出气结构33和延伸边34设置在吸热管体32表面,出气结构33将吸热管体32与换热区域2连通。
进气管31开设在吸热管3的一端且处在第二表面上,进气管31向上延伸贯穿另一端的筒体1表面;吸热管体32出了进气管31和出气结构33之外,其余表面均封闭,也保证了温差材料能从进气管31进入吸热管体32,从出气结构33进入换热区域2,然后由换热区域2进入排气管11这样一个单向的循环。出气结构33包括均匀排列在所述吸热管体32下表面上的273个出气孔。
延伸边34包括设置在吸热管体32最上方与筒体1焊接的第一延伸边341、分别设置在吸热管体32中部且在换热区域2内留有一自由端的两个第二延伸边342和向两侧张开设置在吸热管体32下表面上的两个第三延伸边343。出气结构33设置在第三延伸边343之间。第三延伸边343与吸热管体32下表面之间存在一个70°的夹角,且第三延伸边343的自由端无限靠近筒体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包括由带有排气管(11)的筒体(1)围成的换热区域(2)、所述换热区域(2)内包含有与所述换热区域(2)连通的吸热管(3),所述吸热管(3)下方的所述换热区域(2)内排列有若干发热管(4),所述发热管(4)与所述换热区域(2)相互独立且在所述换热区域(2)内完全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3)包括进气管(31)、吸热管体(32)、出气结构(33)和延伸边(34);所述进气管(31)连通所述吸热管体(32)且贯穿所述筒体(1)并与所述换热区域(2)分离;所述出气结构(33)和所述延伸边(34)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表面,所述出气结构(33)将所述吸热管体(32)与所述换热区域(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结构(33)包括均匀排列在所述吸热管体(32)下表面上的若干出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边(34)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最上方与所述筒体(1)固定的第一延伸边(341)、分别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中部且在所述换热区域(2)内留有一自由端的至少两个第二延伸边(342)和向两侧张开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下表面上的至少两个第三延伸边(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结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三延伸边(34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1)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的一端,所述排气管(11)设置在所述吸热管体(32)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边(343)与所述吸热管体(32)下表面之间存在一个80°-60°的夹角,且所述第三延伸边(343)的自由端无限靠近所述筒体(1)。
CN201720456813.0U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Active CN207299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813.0U CN20729961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6813.0U CN20729961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9616U true CN207299616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27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6813.0U Active CN207299616U (zh) 2017-04-27 2017-04-27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9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u et al. Irreversible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desiccant wheel dehumidif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s using exergy
CN101482321B (zh) 超低温热泵热水器
CN106766355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Peng et al. Influence of heat recove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liquid desiccant and heat pump hybrid system
CN103615824B (zh) 一种基于膨胀功回收驱动的多温区冷量获取方法及装置
Fang et al. Cascade deep air dehumidification with integrated direct-contact cooling and liquid desiccant absorption
CN206113408U (zh) 一种可化霜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7299616U (zh) 一种冷凝器或蒸发器
CN208279905U (zh) 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闭式热泵干衣干燥系统
CN204787413U (zh) 一种板片蒸发冷凝式冷热水机组
CN208025928U (zh) 一种带蓄冷的太阳能吸附式冷库系统
CN203286741U (zh) 制冷装置
CN203595316U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105318596A (zh) 一种分离式热管室温磁制冷装置
CN201072287Y (zh) 带回热器的热泵干燥机
CN104515218A (zh) 空气源热泵固体吸附除湿的空调系统
CN203443002U (zh) 一种带气液分离器的双冷源空调
CN1259533C (zh) 热水驱动吸附式室内空调
CN208871895U (zh) 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制冷系统
CN208075367U (zh) 一种改进型螺杆盐水冷冻机组
CN103307677B (zh) 一种新型空调脱湿机组
CN208920648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04478565U (zh) 一种新型节能型风冷冷水机组
CN203443159U (zh) 一种带再冷制冷剂分流空调
CN204522704U (zh) 一种板式冷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0

Address after: 313000, Huzhou, Zhejiang, Anj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 Pu Industrial Park, the three phase of Zhejiang Valley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INGGU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Xunxian County Hebi City, Henan province 456250 Wei Xian Zhen before Cao Dian Cun No. 137

Co-patentee before: Nian Jiebin

Patentee before: Luo Zhong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