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6199U -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6199U
CN207296199U CN201721215775.6U CN201721215775U CN207296199U CN 207296199 U CN207296199 U CN 207296199U CN 201721215775 U CN201721215775 U CN 201721215775U CN 207296199 U CN207296199 U CN 207296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column
storm sewer
drainage pipeline
water drainage
rai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57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苏滇
张小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chuang times (Suzhou)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mes Engineering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mes Engineering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mes Engineering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157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96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6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6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包括结构柱以及预埋在结构柱内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道顶部穿出结构柱并与屋面汇流流道连接,雨水管道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出弯头,水平排出弯头一端从结构柱的侧表面穿出并且水平排出弯头两侧的结构柱内设置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可用面积的使用率,提高雨水管道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背景技术
建筑的屋面排水均是通过雨水管排到地面,雨水管通常固定在外墙或外立面柱上,但当建筑体量比较大时,如大型的商业,或有室内中庭时,雨水管需设置在室内,沿结构柱从屋面到地面,但雨水管外露在外面,非常用影响美观,如果把雨水管包在装饰内部,雨水管外露问题解决,但会造成柱子特别巨大,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可用面积的使用率,提高雨水管道的使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包括结构柱以及预埋在结构柱内部的雨水管道,所述雨水管道顶部穿出结构柱并与屋面汇流流道连接,所述雨水管道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出弯头,所述水平排出弯头一端从结构柱的侧表面穿出并且水平排出弯头两侧的结构柱内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管道包括若干依次旋接的过水管,相邻两个过水管之间设置有旋套。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沿结构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板截面结构为钢板或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柱外表面上设置有装饰板。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管道顶部上还设置有金属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滤网下方的雨水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柱的外表面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管道截面面积与结构柱截面面积之比为1:5-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雨水管道在结构柱浇筑时一并设置在内,能够在整个建筑空间中,雨水管道没有外露或仅有接近地面的出水口外露,而且不会造成结构柱巨大,这样即解决了排水功能,又不影响建筑空间且比较美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排出弯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结构柱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结构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包括结构柱1以及预埋在结构柱内部的雨水管道2,雨水管道顶部穿出结构柱并与屋面汇流流道3连接,雨水管道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出弯头4,水平排出弯头一端从结构柱的侧表面穿出并且水平排出弯头两侧的结构柱内设置有加强板5。
将雨水管道在结构柱浇筑时一并设置在内,结构柱浇筑结束后,雨水管能够被包覆在内部,稳定性好,不会掉落移动;且在整个建筑空间中,雨水管道没有外露或仅有接近地面的出水口外露,影藏效果好,不会造成结构柱巨大,这样即解决了排水功能,又不影响建筑空间且比较美观;在雨水管道穿出结构柱的部位采用两个加强板来稳定结构柱强度,不会因横向开口而出现受压不稳定的问题。
上述雨水管道包括若干依次旋接的过水管,相邻两个过水管之间设置有旋套且密封设置,保证雨水管连基础的密封性能,避免渗漏后对结构柱造成内部腐蚀和损伤。
其中,加强板沿结构柱长度方向设置,加强板截面结构为钢板或型钢,型钢可以为L型或凹型,能够有利支撑结构柱横向开口处,提高此处强度,保证结构柱的稳定性。结构柱外表面上设置有装饰板6,以提高美观度,装饰板与结构柱之间设置缓冲层,起到缓冲作用,在人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将磕碰伤害降至最低。
上述雨水管道顶部上还设置有金属滤网7,以挡住屋顶杂质进入雨水管道内形成堵塞。在金属滤网下方的雨水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在下雨时,雨水汇流会被流量计检测到,雨水汇流无法被检测到,说明金属滤网被堵塞,需要尽快清理,避免产生过多积水,对屋面造成伤害。
如图3所示,结构柱的外表面为圆形,如图4所示,结构柱的外表面为矩形,其中也可以为多边形。上述结构中,雨水管道可以设置在中心位置上,避免雨水管道受压不均匀而损坏。
为了保证结构柱的强度,雨水管道截面面积与结构柱截面面积之比为1:5-20,在此区间设置范围内,雨水管道能够有效承受,不会被过度挤压而出现损坏,并且也能够保证结构柱的强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以及预埋在结构柱内部的雨水管道,所述雨水管道顶部穿出结构柱并与屋面汇流流道连接,所述雨水管道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出弯头,所述水平排出弯头一端从结构柱的侧表面穿出并且水平排出弯头两侧的结构柱内设置有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道包括若干依次旋接的过水管,相邻两个过水管之间设置有旋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沿结构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板截面结构为钢板或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柱外表面上设置有装饰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道顶部上还设置有金属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滤网下方的雨水管道内设置有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柱的外表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道截面面积与结构柱截面面积之比为1:5-20。
CN201721215775.6U 2017-09-21 2017-09-21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Active CN207296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5775.6U CN207296199U (zh) 2017-09-21 2017-09-21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5775.6U CN207296199U (zh) 2017-09-21 2017-09-21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6199U true CN207296199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2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5775.6U Active CN207296199U (zh) 2017-09-21 2017-09-21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96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5137A (zh) 一种开放式幕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96199U (zh) 建筑用雨水排水管路
CN206503308U (zh) 一种空间三维可调的单元节能天窗系统
CN205935444U (zh) 石材平铺装屋面暗排水结构
CN206053156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0597770U (zh) 外幕墙压型钢板金属屋面天沟系统
CN206204992U (zh) 一种预制综合管廊节间可拆式防水节点构造
CN207847166U (zh) 集装箱立柱及集装箱屋顶组织排水结构
CN206529986U (zh) 一种房屋排水结构
CN208541949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降尘装置
CN20834715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带内排水装置的屋面板
CN20888485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铝单板屋面结构
CN219100527U (zh) 一种结合幕墙构件的金属屋面排水结构
CN205531037U (zh) 一种带拆卸式联用雨水斗的屋面板
CN206917104U (zh) 一种屋面透气孔保护体系
CN206625763U (zh) 一种建筑用内开门门槛的排水结构
CN205349095U (zh) 一种墙体与窗台相交接处收边防水结构
CN208056496U (zh) 一种阳光房的排水装置
CN207419831U (zh) 一种建筑用加固防护砖
CN2818996Y (zh) 隔热防腐排潮井室
CN21647595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屋顶防水结构
CN212201068U (zh) 一种干挂石材板装饰的钢雨篷结构
CN206636063U (zh) 一种提高雨水管可操作空间的侧入式雨水斗
CN220150706U (zh) 一种嵌入式雨水斗装置
CN207863302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断桥式阳光房立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City Industrial Park, No. 199 Lane Tinglan

Patentee after: Lianchuang times (Suzhou) Desig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City Industrial Park, No. 199 Lane Tinglan

Patentee before: TIMES ENGINEERING DESIGN &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