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0279U -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80279U
CN207280279U CN201721178602.1U CN201721178602U CN207280279U CN 207280279 U CN207280279 U CN 207280279U CN 201721178602 U CN201721178602 U CN 201721178602U CN 207280279 U CN207280279 U CN 2072802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or
heat sink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86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濮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o F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ao F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ao F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ao F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786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802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802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802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一端的第一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另一端的第二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上的第二散热装置及第三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散热结构的拆卸,当散热结构损坏或者散热效果无法达到要求时,仅需更换散热结构即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同时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能够充分的吸收周围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通过散热板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差,散热效率低,无法有效的满足散热的需求,并且无法实现拆卸,当散热结构损坏或者散热效果无法达到要求时,只能整体更换,浪费资源,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快速散热的散热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一端的第一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另一端的第二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上的第二散热装置及第三散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支撑块、连接杆,所述第一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架、收容于所述卡扣架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卡扣杆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位于所述导热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的若干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端部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凸块,所述第三散热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第三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板左右两侧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四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上的第三弹簧。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块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的下方,所述支撑块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安装孔。
所述卡扣架呈凹字形,所述连接板的右端收容于所述卡扣架内且与所述卡扣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导热板收容于所述方孔内,所述卡扣架顶靠在所述导热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块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散热孔。
所述散热框的纵截面呈弯曲状,所述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滚轮枢轴连接,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上,所述凸块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所述电缸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散热板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散热板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凹槽,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散热板枢轴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板顶靠在所述第四散热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散热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能够实现散热结构的拆卸,当散热结构损坏或者散热效果无法达到要求时,仅需更换散热结构即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同时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能够充分的吸收周围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1、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1一端的第一卡扣装置2、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1另一端的第二卡扣装置3、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1上的第一散热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4上的第二散热装置5及第三散热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连接板11、位于所述连接板11下方的支撑块12、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板11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板1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吸收热量,所述连接板1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111,所述方孔111呈方形。所述支撑块1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块12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11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块12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111的下方,所述支撑块12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杆1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3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安装孔131,所述安装孔131呈圆形且可供螺栓穿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卡扣装置2包括卡扣架21、收容于所述卡扣架21内的第一弹簧22。所述卡扣架21呈凹字形,所述连接板11的右端收容于所述卡扣架21内且与所述卡扣架21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卡扣架21可以在所述连接板11的右端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2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11的右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卡扣架21卡扣在所述连接板11上。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卡扣装置3包括卡扣杆31、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1上的第一定位杆32、位于所述卡扣杆31左侧的第二弹簧33、位于所述第二弹簧33左侧的第一固定杆34。所述第一定位杆3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3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31呈长方体,所述卡扣杆3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1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31可以左右移动,所述卡扣杆3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3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31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111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33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杆3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34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卡扣杆3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34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散热装置4包括导热板41、位于所述导热板4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42、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42上的若干第二散热板43。所述导热板41呈长方体,所述导热板41收容于所述方孔111内,所述卡扣架21顶靠在所述导热板41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31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41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块12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41的下表面上,从而对所述导热板4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导热板4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传递热量。所述第一散热板4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板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下端与所述导热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4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吸收热量。所述第二散热板4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散热板4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板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4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吸收热量,所述第二散热板43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散热孔43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散热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5包括散热框51、收容于所述散热框51内的第二固定杆5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52端部的滚轮53、设置于所述滚轮53上的凸块54。所述散热框51的纵截面呈弯曲状,所述散热框5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5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散热框51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散热孔511。所述第二固定杆5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滚轮5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53可以在所述第二固定杆52的端部旋转。所述滚轮53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带动其主动旋转。所述凸块54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53上,所述凸块54与所述滚轮53固定连接,所述滚轮54带动所述凸块54旋转时可以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起到散热的目的。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散热装置6包括电缸61、位于所述电缸61上方的推动杆62、位于所述推动杆62上方的第三散热板63、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板63左右两侧的连接块64、设置于所述连接块64上的第四散热板65、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65上的第三弹簧66。所述电缸6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61上设有开关,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安装的产品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实现与电缸61的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电缸61与所述导热板4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62的下端与所述电缸6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6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62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62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散热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板6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散热板6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传递热量。所述连接块64设有两个,所述连接块64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散热板65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散热板6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散热板65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凹槽,所述连接块64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散热板6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四散热板65可以围绕所述连接块64旋转,所述第三散热板63顶靠在所述第四散热板65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66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6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4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散热板65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四散热板6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杆13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目标产品上,螺栓穿过安装孔131固定在产品上。然后卡扣架21顶靠在导热板41上,所述卡扣杆31及支撑块12顶靠在导热板41上,从而对导热板41起到固定作用。然后打开与滚轮53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滚轮53带动凸块54旋转,进而可以促进空气的流动,起到散热的目的。然后打开电缸6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62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三散热板63随之不断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三散热板63上下移动时,所述第四散热板65围绕所述连接块64不断的旋转,从而可以促进空气的流动,并且可以充分的吸收周围的热量,所述滚轮53、凸块54、第三散热板63及第四散热板65的配合可以对周围起到充分的散热目的,凸块54带动空气流动的同时配合向上移动的第三散热板63及第四散热板65对热量的吸收,散热充分,并且导热板41、连接板11、第一散热板42及第二散热板43均可以吸收周围热量,进而对周围起到散热的目的。当第一散热装置4、第二散热装置5及第三散热装置6损坏时,可以将其更换,此时向右拉动卡扣架21,并且向左拉动卡扣杆31,使得卡扣架21及卡扣杆31顶靠在导热板41上,然后将第一散热装置4、第二散热装置5及第三散热装置6取下更换即可。至此,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散热器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8)

1.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一端的第一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另一端的第二卡扣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上的第二散热装置及第三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支撑块、连接杆,所述第一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架、收容于所述卡扣架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卡扣杆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左侧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导热板、位于所述导热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的若干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端部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凸块,所述第三散热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第三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板左右两侧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第四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上的第三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支撑块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的下方,所述支撑块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架呈凹字形,所述连接板的右端收容于所述卡扣架内且与所述卡扣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的右端位于所述方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与所述卡扣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收容于所述方孔内,所述卡扣架顶靠在所述导热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卡扣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撑块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的纵截面呈弯曲状,所述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上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表面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滚轮枢轴连接,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上,所述凸块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散热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散热板设有两个,所述第四散热板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凹槽,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散热板枢轴连接,所述第三散热板顶靠在所述第四散热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散热板固定连接。
CN201721178602.1U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02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8602.1U CN20728027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78602.1U CN20728027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80279U true CN207280279U (zh) 2018-04-27

Family

ID=6198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860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0279U (zh) 2017-09-14 2017-09-14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802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12500U (zh) 制冷式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
CN207280279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散热器
CN105533845A (zh) 散热装置及智能保健衣
CN208595015U (zh) 斯特林原理便携式散热器
CN206946374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
CN20728027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器
CN20728401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结构
CN206877268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07280275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片
CN20775361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高压变频器
CN208386443U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09643214U (zh) 一种通讯器材用散热底座
CN204102055U (zh) 无风扇散热机箱
CN207197334U (zh) 一种新型的动态散热器
CN206134464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7280278U (zh) 一种改进的新型散热器
CN20740708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
CN205977372U (zh) 一种大马力拖拉机的散热装置
CN20645111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散热器
CN210135808U (zh) 一种平板热管回路散热模组
CN20762391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器
CN213335123U (zh) 一种制冷装置用散热底座
CN207556018U (zh) 一种智能冷热器
CN208708025U (zh) 一种楼宇自控巡查设备
CN208229359U (zh) 一种新型体育专用计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