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8109U -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 Google Patents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8109U
CN207268109U CN201721236162.0U CN201721236162U CN207268109U CN 207268109 U CN207268109 U CN 207268109U CN 201721236162 U CN201721236162 U CN 201721236162U CN 207268109 U CN207268109 U CN 207268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eumatic membrane
membrane building
elevating lever
support rail
protec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61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out Dunrui Sports Cultural Invest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out Dunrui Sports Cultural Invest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out Dunrui Sports Cultural Invest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61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8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8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包括基座、升降杆和支撑横杆;多个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杆伸缩,支撑横杆设置在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横杆的电机,当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支撑横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本方案中,当气膜发生坍塌时,传感器给驱动机构发生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伸出,当伸出到顶端时,电机驱动支撑横杆发生偏转,进而去支持坍塌的气膜,给气膜建筑内的人员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气膜建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一套完整的气膜建筑系统还包括了照明系统和门禁系统。
气膜建筑结构靠内外气压差来支撑整个建筑。由于材料的柔性和结构固有的有效性和弧形的体形,没有受弯、受扭和受压的构件;
气膜建筑在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建筑的结构,导致发生坍塌,容易对气膜建筑内的人员造成压伤,降低了气膜建筑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膜建筑在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建筑的结构,导致发生坍塌,容易对气膜建筑内的人员造成压伤,降低了气膜建筑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气膜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膜建筑在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建筑的结构,导致发生坍塌,容易对气膜建筑内的人员造成压伤,降低了气膜建筑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中,包括基座、升降杆和支撑横杆;
多个所述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升降杆伸缩,所述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横杆的电机,当所述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所述支撑横杆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多个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杆伸缩,支撑横杆设置在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横杆的电机,当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支撑横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当气膜发生坍塌时,利用传感器给驱动机构发生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伸出,当伸出到顶端时,电机驱动支撑横杆发生偏转,进而去支持坍塌的气膜,给气膜建筑内的人员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气膜建筑的安全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基座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且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角落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基座,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基座,且每个所述基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升降杆和所述支撑横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的顶部呈弧形状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当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撑横杆启动时,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升降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至120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高度小于所述气膜建筑的高度,并大于20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的长度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300mm。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横杆通过转轴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横杆为伸缩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或气缸。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气膜建筑,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气膜建筑,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多个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杆伸缩,支撑横杆设置在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横杆的电机,当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支撑横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当气膜发生坍塌时,传感器给驱动机构发生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伸出,当伸出到顶端时,电机驱动支撑横杆发生偏转,进而去支持坍塌的气膜,给气膜建筑内的人员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气膜建筑的安全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升降杆可以与基座发生转动,使升降杆躺设在地面上,支撑横杆也是如此,可以在地面上设置有升降杆和支撑横杆的凹槽,发生坍塌时,驱动机构先使升降杆竖起,然后在进行伸缩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升降杆与支撑横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横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座;20-升降杆;30-支撑横杆;40-电机;50-驱动机构;100-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200-气膜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的升降杆与支撑横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横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100,设置在气膜建筑200中,包括基座10、升降杆20和支撑横杆30;
多个所述基座10设置在气膜建筑200内的地面上,每一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20,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0,所述驱动机构50能够驱动所述升降杆20伸缩,所述支撑横杆30设置在所述升降杆20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横杆30的电机40,当所述升降杆20伸出预定距离时,所述支撑横杆30在所述电机40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100,多个基座10设置在气膜建筑200内的地面上,每一基座10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20,基座1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50,驱动机构50能够驱动升降杆20伸缩,支撑横杆30设置在升降杆20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横杆30的电机40,当升降杆20伸出预定距离时,支撑横杆30在电机40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当气膜发生坍塌时,利用传感器给驱动机构50发生信号使驱动机构50驱动升降杆20伸出,当伸出到顶端时,电机40驱动支撑横杆30发生偏转,进而去支持坍塌的气膜,给气膜建筑200内的人员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气膜建筑200的安全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多个所述基座10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200内的地面上,且在所述气膜建筑200内的角落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基座10,在所述气膜建筑200内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基座10,且每个所述基座10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升降杆20和所述支撑横杆30。
在该实施方式中,这样的设计能够在气膜坍塌时留有更大的空间,可有效地避免对人员的压伤。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横杆30的顶部呈弧形状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横杆30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使在支撑气膜时,弧形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对气膜的扎伤,对气膜起到保护作用,可以对坍塌的气膜进行重复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所述升降杆20与所述支撑横杆30启动时,所述支撑横杆30与所述升降杆2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至120度。
所述升降杆20的高度小于所述气膜建筑200的高度,并大于2000mm。
所述支撑横杆30的长度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300mm。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对气膜起支撑作用时,支撑横杆30与升降杆20的夹角为90度时,能够避免扎破气膜,支撑横杆30与升降杆20的夹角大于90度小于120度时,仍然能够防止支撑横杆30扎破气膜,另外升降杆20的最大高度小于气膜建筑200的高度并大于2000mm,大于人体的平均身高,防止人员被压伤,另外,支撑横杆30的长度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300mm,可以有效地的气膜起到支撑作用,若支撑杆的长度过小则对气膜起不到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电机40设置在所述升降杆20的自由端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横杆30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横杆30为伸缩杆;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机40驱动转轴方便支撑横杆30打开,支撑横杆30为伸缩杆减小了支撑横杆30不用时的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机构50为驱动电机或气缸。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气膜建筑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种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10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气膜建筑200,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100,因此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具体而言,气膜建筑在供气不足难以维持气膜建筑的结构,导致发生坍塌,容易对气膜建筑内的人员造成压伤,降低了气膜建筑的安全,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多个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杆伸缩,支撑横杆设置在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横杆的电机,当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支撑横杆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当气膜发生坍塌时,传感器给驱动机构发生信号使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杆伸出,当伸出到顶端时,电机驱动支撑横杆发生偏转,进而去支持坍塌的气膜,给气膜建筑内的人员留出一定的空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气膜建筑的安全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然,升降杆可以与基座发生转动,使升降杆躺设在地面上,支撑横杆也是如此,可以在地面上设置有升降杆和支撑横杆的凹槽,发生坍塌时,驱动机构先使升降杆竖起,然后在进行伸缩动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设置在气膜建筑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升降杆和支撑横杆;
多个所述基座设置在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每一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一个升降杆,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升降杆伸缩,所述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横杆的电机,当所述升降杆伸出预定距离时,所述支撑横杆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发生偏转,用于支撑坍塌的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基座相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地面上,且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角落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基座,在所述气膜建筑内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多个所述基座,且每个所述基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升降杆和所述支撑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杆的顶部呈弧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支撑横杆启动时,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升降杆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度至12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杆的高度小于所述气膜建筑的高度,并大于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杆的长度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横杆通过转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横杆为伸缩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或气缸。
10.一种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
CN201721236162.0U 2017-09-25 2017-09-25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Active CN20726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6162.0U CN207268109U (zh) 2017-09-25 2017-09-25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6162.0U CN207268109U (zh) 2017-09-25 2017-09-25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8109U true CN207268109U (zh) 2018-04-24

Family

ID=6195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6162.0U Active CN207268109U (zh) 2017-09-25 2017-09-25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8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097A (zh) * 2020-11-29 2021-02-26 恒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气膜建筑顶部承重防凹陷可调式顶升加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097A (zh) * 2020-11-29 2021-02-26 恒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气膜建筑顶部承重防凹陷可调式顶升加固装置
CN112412097B (zh) * 2020-11-29 2022-03-25 恒上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气膜建筑顶部承重防凹陷可调式顶升加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8109U (zh) 气膜建筑应急保护装置及气膜建筑
EP3725281B1 (en) Standing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ing workstation
CN208733502U (zh) 一种可调式工程路段警示牌
CN209106776U (zh) 一种平面设计模型展示装置
CN209248945U (zh) 防台风指示牌
CN204040525U (zh) 舱式睡眠床
CN204238382U (zh) 隐藏式充气保温墙系统
CN203634407U (zh) 气墙式无菌间
CN207228334U (zh) 气肋膜防塌支撑结构及气膜建筑
CN202446264U (zh) 一种手术方舱用吊塔
CN209187811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人工呼吸装置
CN102887303A (zh) 医用吊塔整体包装装置及方法
CN207559422U (zh) 充气式全绝缘环网柜的防护顶
CN209864050U (zh) 一种腹腔镜系统台车
CN107545854A (zh) 多媒体信息的户外分享展示装置
CN207228332U (zh) 气膜建筑用气囊及气膜建筑
CN207757619U (zh) 一种机械手可移动底座
CN207186793U (zh) 前后分体式手术床t型底座保护装置
CN208423556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箱式变电站
CN205802911U (zh) 一种智能语音自控消防云梯
CN220588543U (zh) 一种手术用头面部防压装置
CN111287788A (zh) 一种用于矿井下可紧急避难的安全屋装置
CN219763800U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翻身装置
CN214247023U (zh) 一种充气房的侧窗结构
CN204508631U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2

Address after: 51805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ot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42, No. 14, building 1, building 62, eight Li Zhua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1734

Patentee before: About Dunrui sports cultural investment (Beij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