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5617U -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5617U
CN207265617U CN201721362552.2U CN201721362552U CN207265617U CN 207265617 U CN207265617 U CN 207265617U CN 201721362552 U CN201721362552 U CN 201721362552U CN 207265617 U CN207265617 U CN 207265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
hole
suspension clamp
phase
spac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25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尧
吉承龙
苏宁
周林宁
王明靖
杜晓东
李邦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ong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ong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ong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ongha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25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5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5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5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相间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21、预绞丝22和套设在预绞丝22外的悬垂线夹23,其中,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固设有连接板211,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2;悬垂线夹23的两个夹持部231上开设有同心的第二连接孔232;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经由第一连接孔212和第二连接孔232,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由于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直接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而螺栓结构连接结构相对牢固、稳定,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相间间隔棒,不易出现间隔棒本体与悬垂线夹连接处断裂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相间间隔棒,是一种保持架空导线相间距离、抑制导线舞动和不同期摆动的装置。各相导线之间安装相间间隔棒之后,可以使各相导线之间的绝缘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保证了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
目前,常见的相间间隔棒主要通过碗头、球头金具将相间间隔棒本体与悬垂线夹连接。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相间间隔棒金具结构,主要包括:间隔棒框架1、线夹组件2、带环螺栓3、大碗头组件4、大球头短接头5、调节管组件6和阻尼橡胶7,间隔棒框架1与线夹组件2通过带环螺栓3连接,间隔棒框架1通过扩展连接孔连接有大碗头组件4,大碗头组件4为钢铸半球型结构,大碗头组件4通过螺栓与大球头短接头5紧固连接,大球头短接头与调节管组件6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调节管组件6的另一端与相间间隔棒本体连接(相间间隔棒本体在图1中未示出)。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连接金具,由于架空导线舞动时的张力主要集中在球头连接处,使得球头根部容易弯曲、断裂,球头根部断裂后,会使相间间隔棒失去保持架空导线相间距离、抑制导线舞动和不同期摆动的效力,可见现有的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差,对架空导线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以提高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从而保证架空导线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间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21、预绞丝22和套设在所述预绞丝22外的悬垂线夹23,其中,
所述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固设有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2;
所述悬垂线夹23的两个夹持部231上开设有同心的第二连接孔232;
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经由所述第一连接孔2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32,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悬垂线夹23的内侧敷设有缓冲部件233,所述缓冲部件23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32同心的第三连接孔237,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经由所述第一连接孔212、所述第二连接孔23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237,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连接后,所述缓冲部件233位于所述连接板211与所述夹持部231之间,且所述连接板211与所述缓冲部件233紧密接触。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211上与所述缓冲部件233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加工有若干个凸起217。
可选地,所述凸起217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和/或,所述凸起217与所述连接板211的表面平滑连接。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件233上设置有:供架空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34和供所述预绞丝22通过的若干个第二通孔236,所述若干个第二通孔236分布在所述第一通孔234的周围。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234内安装有自润滑轴承235,所述架空导线经由所述自润滑轴承23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4。
可选地,所述自润滑轴承235内设置有缓冲套24,所述架空导线在所述缓冲套24的包裹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4。
可选地,所述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还设置有均压部件213;所述均压部件213位于固设在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两个连接板211之间。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231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所述连接板211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连接孔232的数量与夹持部231上开设的所述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空线路结构,包括:架空导线和安装在所述架空导线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由于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直接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而螺栓结构连接结构相对牢固、稳定,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相间间隔棒,不易出现间隔棒本体与悬垂线夹连接处断裂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能够保证架空导线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相间间隔棒连接金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间隔棒本体2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间隔棒本体2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垂线夹23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悬垂线夹2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相间间隔棒的C-C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结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高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相间间隔棒,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21、预绞丝22和套设在预绞丝22外的悬垂线夹23。
图3示出了间隔棒本体2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3可知,上述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固设有连接板211,并且该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2。可选地,如图3所示,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还可以设置均压部件213;均压部件213具体可以位于固设在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两个连接板211之间。均压部件213具体可以是一个环状部件,且该环状均压部件213的各个部分沿该环的径向对称。
均压部件213用于均衡、分散间隔棒本体21受到的张力,避免间隔棒本体21上出现应力集中,保护间隔棒本体21以及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处不被应力集中所破坏。
此外,如图3所示,间隔棒本体21还可以包括:芯棒216和固设在芯棒216外围的伞裙215,其中,芯棒216具体可以是复合相间间隔棒绝缘芯棒。
复合相间间隔棒绝缘芯棒是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引拔棒的简称,它是间隔棒本体21的骨架,起着支撑间隔棒本体21外围的伞裙215、保证间隔棒本体21的内绝缘、连接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金具(连接板211),以及承受机械负荷等多重作用,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一般在600Mpa以上,是普通钢材的2倍,陶瓷材料的5~8倍,并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耐化学侵蚀性,还有良好的抗弯曲疲劳,抗蠕变和抗冲击性。
伞裙215一般由硅橡胶制成,伞裙215主要起着保护芯棒216,遮挡雨雪,增大爬电距离和间隔棒本体21外绝缘的作用。伞裙215,具体可以以高分子聚合物硅橡胶为基体,辅以阻燃剂,抗老化剂,偶联剂等填料经高温高压硫化而成,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和迁移性,以及良好的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等性能,并且具有很高的污闪电压和耐碎性能,电压分布均匀,在同等条件下,硅橡胶制成的伞裙215的闪络电压是陶瓷材料制成的伞裙215的2倍以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一次性整体成型工艺制造伞裙215,成型后再进行硫化,硫化可以延长伞裙215的使用寿命。
连接板211与芯棒216的连接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同轴恒压压接工艺实现,并采用全自动声发射探伤检测系统进行合格性检测,因此可以保证连接板211与芯棒216的连接可靠性与稳定性。
芯棒216与伞裙215的接触界面上涂有偶联剂,增强了芯棒216与伞裙215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5示出了悬垂线夹2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悬垂线夹2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5和图6可知,悬垂线夹2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231和连接部238,两个夹持部231正对的一端通过连接部238连接形成U型的悬垂线夹23。更为重要的是,如图6所示,悬垂线夹23的两个夹持部231上开设有同心(或同轴)的第二连接孔232。
在实际应用中,夹持部231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连接板211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孔232的数量与夹持部231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相等。第一连接孔21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第一连接孔212的具体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者3个,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图5和图6中,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为2个。
再参考图2可知,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可以经由第一连接孔212和第二连接孔232,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
参考图7可知,螺栓结构25具体可以包括:螺栓251、螺母252和平垫和/或弹垫25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间间隔棒,由于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直接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相间间隔棒,不仅减少了相间间隔棒中包含的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安装复杂度,更为重要的是,螺栓结构连接结构牢固稳定,不易出现间隔棒本体与悬垂线夹连接处断裂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相间间隔棒的安全可靠性,能够保证架空导线的安全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悬垂线夹23的内侧还可以敷设缓冲部件233,并且,同两个夹持部231类似,缓冲部件233上也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孔232同心(或同轴)的第三连接孔237。
缓冲部件233具体可以由具有缓冲作用的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成。
这样,如图7所示(图7示出了图2所示的相间间隔棒的C-C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具体可以经由同心的第一连接孔212、第二连接孔232和第三连接孔237,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并且,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后,缓冲部件233位于连接板211与夹持部231之间,且连接板211与缓冲部件233紧密接触。
不难理解,在悬垂线夹23内侧设置缓冲部件233之后,架空导线舞动或摆动时,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处受到的张力可以得到缓冲,并且可以避免连接板211与悬垂线夹23的夹持部231直接接触时产生的较大摩擦力,保护连接板211不被磨损,因此,可以进一步地保证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的连接可靠性。
在悬垂线夹23的内侧敷设缓冲部件233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如图4(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间隔棒本体2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所示,固设在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连接板211上与缓冲部件233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可以加工有若干个凸起217,以增加连接板211与缓冲部件233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缓冲部件233尽可能大地缓冲架空导线舞动时,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处受到的张力,以提高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的连接可靠性。图7示出了带有凸起217的连接板211与缓冲部件233及悬垂线夹23的夹持部的连接效果示意图。
此外,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安装在架空导线上时,固设在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连接板211与带有高压电的架空导线很接近,并且连接板211与架空导线并非绝缘连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连接板211也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带电的连接板211上产生局部放电现象(电晕),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工在连接板211表面上的凸起217的表面可以为光滑的曲面(例如球面、椭球面等),和/或,凸起217与连接板211的表面平滑连接(例如通过导圆角平滑连接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考图6,如图6所示,具体可以在缓冲部件233上设置:供架空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34和供预绞丝22通过的若干个第二通孔236,并且,若干个第二通孔236分布在第一通孔234的周围,具体可以均布在与第一通孔234同心的圆环上。
不难理解,将穿设架空导线的第一通孔234设置在悬垂线夹23的缓冲部件233上之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缓冲架空导线舞动时给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处带来的张力,进一步提升了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通孔234内还可以安装一个自润滑轴承235,此时,架空导线经由自润滑轴承235穿过第一通孔234。由于自润滑轴承摩擦系数小、有适量的弹塑性,能将应力分布在较宽的接触面上,因此,在第一通孔234内设置自润滑轴承后,可以分散悬垂线夹23受到的张力,从而可以有效缓解架空导线舞动时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处受到的张力,提高了间隔棒本体21与悬垂线夹23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第一通孔234内安装自润滑轴承235后,虽然可以分散悬垂线夹23受到的张力,但是,当架空导线在风力的作用下舞动或摆动时,若架空导线与自润滑轴承235直接接触则会对架空导线造成磨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地在自润滑轴承235内设置一个缓冲套24,使架空导线在缓冲套24的包裹下穿过第一通孔234,以免架空导线受到磨损。缓冲套24也可以由橡胶或硅胶等具有缓冲能力的材料制成。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间隔棒本体21、预绞丝22、悬垂线夹23以及缓冲部件233等部件,还应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例如,预绞丝金具应符合GB/T 2314的规定,橡胶元件性能应满足DL/T 1098的规定,等等,具体请参阅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此处不再赘述。
经实际验证表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可以适用于10kV-220kV的架空线路,并且可以有效预防架空线路重要跨越处,因相间间隔棒失效导致的架空导线脱落引发的事故。
相应于上述相间间隔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架空线路结构,该架空线路结构可以包括:架空导线3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2。
其中,架空导线可以包括常规意义上的A、B、C三相架空导线中的至少两相。
具体如图8所示,可以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三相架空导线31、32与33之间安装两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2。
再如图9所示,可以在以“倒V字形”连接的A、B、C三相架空导线31、32与33之间安装两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2。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结构中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相间间隔棒,因此,该架空线路结构能够更好地防止或抑制因架空导线舞动或摆动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运行更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旨在说明各自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相间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21)、预绞丝(22)和套设在所述预绞丝(22)外的悬垂线夹(23),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固设有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2);
所述悬垂线夹(23)的两个夹持部(231)上开设有同心的第二连接孔(232);
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经由所述第一连接孔(2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32),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垂线夹(23)的内侧敷设有缓冲部件(233),所述缓冲部件(23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32)同心的第三连接孔(237),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经由所述第一连接孔(212)、所述第二连接孔(23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237),通过螺栓结构(2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与所述悬垂线夹(23)连接后,所述缓冲部件(233)位于所述连接板(211)与所述夹持部(231)之间,且所述连接板(211)与所述缓冲部件(233)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1)上与所述缓冲部件(233)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加工有若干个凸起(2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7)的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和/或,所述凸起(217)与所述连接板(211)的表面平滑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233)上设置有:供架空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34)和供所述预绞丝(22)通过的若干个第二通孔(236),所述若干个第二通孔(236)分布在所述第一通孔(234)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34)内安装有自润滑轴承(235),所述架空导线经由所述自润滑轴承(23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轴承(235)内设置有缓冲套(24),所述架空导线在所述缓冲套(24)的包裹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棒本体(21)的两端还设置有均压部件(213);所述均压部件(213)位于固设在所述间隔棒本体(21)两端的两个连接板(211)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31)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所述连接板(211)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连接孔(232)的数量与夹持部(231)上开设的所述第一连接孔(212)的数量相等。
10.一种架空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空导线和安装在所述架空导线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相间间隔棒。
CN201721362552.2U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Active CN207265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2552.2U CN207265617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2552.2U CN207265617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5617U true CN207265617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2552.2U Active CN207265617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5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1783C2 (ru)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ая опора для линии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и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ее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й траверсы
US8912437B2 (en) Suspension insulator and suspension insulator group
US3002043A (en)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CN201017729Y (zh) 交流特高压大跨越绝缘子金具串
CN207265617U (zh) 一种相间间隔棒和架空线路结构
CN206673533U (zh) 一种新型高压输电线路转角杆安装结构
US2374823A (en) Vibration damper for suspended wires and cables
CN111883302B (zh) 一种具有中间加强筋的电缆结构
US3342925A (en) Articulated crossarm assembly
CN103595005A (zh) 绝缘子式避雷器
CN103963666A (zh) 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终端锚固二次保护方案
CN204966180U (zh) V型双联单挂点四分裂悬垂串
US2683185A (en) Flexible suspension for high-tension cables
CN2914433Y (zh) 特高压输电线路双联悬垂串
US3296358A (en) Strut-suspension conductor support
CN202076055U (zh) 一种±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耐张串
US2858360A (en) Support of transmission lines having multiple conductors per phase
CN202434270U (zh) 线路用复合柔性阻尼绝缘子
CN216871682U (zh) 一种750kV均压环
CN207939165U (zh) 一种可伸缩输电线路跳线的伸缩单元结构
CN210629042U (zh) 一种用于ⅰ型悬垂串悬垂联板
CN208315229U (zh) 一种架空电缆
CN208422535U (zh) 单导线双联耐张复合绝缘子
CN202948791U (zh) ±500kV同塔双回线路用双挂点双线夹双联V型合成绝缘子串
CN109980592A (zh) 一种导线防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