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62345U -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 Google Patents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62345U
CN207262345U CN201720661828.0U CN201720661828U CN207262345U CN 207262345 U CN207262345 U CN 207262345U CN 201720661828 U CN201720661828 U CN 201720661828U CN 207262345 U CN207262345 U CN 207262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e
distribution element
incidenc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618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晨曦
尤诚培
肖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618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62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62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62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该配光元件包光出射面、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其中,第一入射面位于光学面的中部,第二入射面位于第一入射面的两侧,第一入射面与第二入射面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其中,第一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和与第一折射面连接的连接面,连接面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第二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和与第二折射面连接的全反射面,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折射后的光线,由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并使配光元件的配光角度更加汇聚,提高了配光元件的光学效率。

Description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安全环保、能耗较低、发光效率高的LED照明设备。
现在市场上的LED灯具或光源的发光面一般采用具有扩散效果的光学塑料。但是,由于灯具结构的限制,导致很多灯具的配光都不符合人们实际的需求。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增加一些光学配件(如透镜,反射器等)来达到改变灯具(或光源)配光的目的,但是这也大大增加了生成成本。
在现有的光学方案中,通过在灯具的发光面内部做微结构,并利用折射的原理将LED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从而实现小角度出光,这种结构的设计本质上是将凸透镜菲涅尔化(即锯齿化)。但是,采用该结构对于大角度的光线的折射效果较差,并且在大角度出光范围会产生很多杂散光,因此光束角很难做小,光学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光元件,具备靠近光源的光学面和远离所述光源的光出射面,所述光学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其中,
所述第一入射面位于所述光学面的中部,所述第二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入射面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
其中,所述第一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和与所述第一折射面连接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和与所述第二折射面连接的全反射面,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折射后的光线,由所述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所述第一折射面和所述第二折射面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射面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利用所述第一入射面中各锯齿的第一折射面对所述第一部分光线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后,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
所述第二入射面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利用所述第二入射面中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后,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折射至各锯齿的全反射面,再经所述各锯齿的全反射面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进行全反射,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全反射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每个锯齿中,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进行折射的第二折射面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夹角小于该锯齿的全反射面与所述光轴的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射面中部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两侧分别位于所述平面结构两侧。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为线性拉伸结构。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与所述光源的光轴重合或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光出射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光出射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非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中间位置偏离所述光源的光轴。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光源的光轴偏折一定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光源的光轴偏折一定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光线和所述第二部分光线之间互相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包括:
光源板,其上排布有多个光源;
与光源板固定连接的如上文提及的配光元件。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的两侧边向所述光源板方向延伸形成挡光面,以遮挡未射至所述配光元件的光线,并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挡光面与所述配光元件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组件,包括
上文所述的配光元件;
光源板,其上排布有多个光源;
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光元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配光元件,通过控制所述调节部的长度调节所述配光元件相对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所述光源板沿其纵长方向置于由所述配光元件、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与所述配光元件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配光元件的光出射面均为平面结构,所述配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偏折一定角度,通过控制所述调节部的长度以调节偏折角度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调节部包括:
延伸部,由所述固定部一端向远离其方向延伸形成;
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配光元件之间;
通过控制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连接部的长度调节所述配光元件相对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配光元件、所述固定部、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在沿其纵长方向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一凸边,所述两条第一凸边之间形成第一卡槽;
所述连接部在沿其纵长方向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二凸边,所述两条第二凸边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相对应;
所述光源板一侧边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另一侧边置于所述第二卡槽中,且与所述配光元件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光元件具备靠近光源的光学面和远离光源的光出射面,该光学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其中,第一入射面位于光学面的中部,第二入射面位于第一入射面的两侧,第一入射面与第二入射面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其中,第一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和与第一折射面连接的连接面,连接面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第二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和与第二折射面连接的全反射面,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折射后的光线,由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且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全反射原理,将普通的全反射透镜设置成光学面具备多个锯齿结构的配光元件(即将配光元件进行菲涅尔化),使从光源发出的小角度光线,在经过配光元件时由第一入射面折射后经光出射面射出,而对于大角度光线,在经过配光元件时由第二入射面对光线依次进行折射、全反射后经光出射面射出,从而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还使配光元件的配光角度更加汇聚,提高了配光元件的光学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结构简单,光学结构非常薄,便于生产加工,且成本低廉。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中的全反射透镜的光路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a或4b所示实施例的配光元件的配光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源模组的光路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光路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图7所示实施例的光源组件的配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光元件,应用于灯管、灯条等各类线性光源灯具中。参见图1a和图1b,该配光元件1具备靠近光源10的光学面11和远离光源10的光出射面12,光学面11包括第一入射面111和第二入射面112,其中,第一入射面111位于光学面11的中部,第二入射面112位于第一入射面111的两侧,第一入射面111与第二入射面112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其中,第一入射面111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1111和与第一折射面1111连接的连接面1112,连接面1112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第二入射面112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1121和与第二折射面1121连接的全反射面1122,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1121折射后的光线,由全反射面1122进行全反射。并且,第一折射面1111和第二折射面1121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全反射原理,将普通的全反射透镜设置成光学面具备多个锯齿结构的配光元件(即将配光元件进行菲涅尔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并使配光元件的配光角度更加汇聚,提高了配光元件的光学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入射面111可以接收光源1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01,利用第一入射面111中的各个锯齿的第一折射面1111对第一部分光线101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后,使得第一部分光线101的折射光线经光出射面12射出。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连接面1112与光轴103之间的夹角,其对光源1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01也具有折射作用。
在实施时,第二入射面112可以接收光源10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0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入射面112中的各个锯齿的第二折射面1121能够对第二部分光线102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得到第二部分光线102的折射光线。第二折射面1121将第二部分光线102的折射光线折射至各锯齿的全反射面1122,并经各锯齿的全反射面1122对第二部分光线102的折射光线进行全反射。各锯齿的全反射面1122对折射光线进行全反射后得到的全反射光线经光出射面12射出。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入射面112的每个锯齿中,对第二部分光线102进行折射的第二折射面1121与光源10的光轴103夹角小于该锯齿的全反射面1122与光轴103的夹角。即,第二入射面112的每个锯齿中对第二部分光线102进行折射的第二折射面1121相对于光轴103的倾斜度小于该锯齿全反射面1122相对于光轴103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光元件可以为透镜,该透镜的材质可以采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有机玻璃)、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玻璃等材质。其中,PMMA材质的透光率较好,但耐温性没有PC材质好,而PC材质的耐温性虽好,但其透光率没有PMMA好,玻璃的透光率和耐温性都比较好,但是其价格贵。因此,在选用配光元件的材质时,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求来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配光元件的材质不做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配光元件1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线性拉伸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如回旋型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配光元件1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全反射透镜,即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quanneifanshe,全内反射)透镜对光线的全反射原理。
参见图3,全反射透镜2具有远离光源20的光出射面22,靠近光源20的位于全反射透镜2中部的曲面21以及与曲面21分别连接的两个锯齿23。其中,光源2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201由曲面21折射后,经光出射面22射出,光源20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202由各个锯齿23的一锯齿面折射至另一锯齿面,再由另一锯齿面进行全反射后,经光出射面22射出。其中,经全反射透镜2的光出射面22射出的第一部分光线201和第二部分光线202均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光出射面22,从而光源20发出的光线经全反射透镜2配光后,得到的出射光线均匀且无杂散光。
参见图1a、图1b、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全反射原理,将普通的全反射透镜2设置成如图1a和图2所示的光学面11具备多个锯齿结构的配光元件1(即将配光元件1进行菲涅尔化),使从光源10发出的小角度光线,即第一部分光线101,在经过配光元件1时由第一入射面111的第一折射面1111折射后经光出射面12射出。对于从光源1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即光源10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02,在经过配光元件1时由第二入射面112的第二折射面1121对光线进行折射,并将折射光线经全反射面1122全反射后,由光出射面12射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既有效地减少了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也使配光元件1的配光角度更加汇聚,提高了配光元件的光学效率。
为了更加清楚地体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分别以两个不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配光元件进行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1a、图1b和图2,配光元件1为线性拉伸结构,且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对称图形,截面的对称轴(图1a、图1b和图2中均未示出)与光源10的光轴103重合或平行。当截面所在平面经过光源10时,截面的对称轴和光源10的光轴103重合,当截面所在平面未经过光源10时,截面的对称轴和光源10的光轴103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入射面111的中部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入射面111的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并且,第一入射面111的连接面1112与光轴103的夹角小于第一折射面1111与光轴103的夹角,即第一入射面111中的锯齿的齿尖朝向光源10的光轴103方向。
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入射面111中的第一折射面1111、连接面1112分别与光轴103的夹角,以及调节第二入射面112中的第二折射面1121、全反射面1122分别与光轴103的角度,可以使由光源1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01经第一入射面111的第一折射面1111折射后,再经光出射面12射出,射出的第一部分光线101互相平行,且均与光出射面12垂直。并且,还可以使第二部分光线102经第二入射面112的第二折射面1121折射,折射光线经全反射面1122全反射后,再经光出射面12射出,射出的第二部分光线102互相平行,且均与光出射面12垂直。
该实施例中,第一入射面111中的各锯齿相比于第二入射面112中的各锯齿,第一入射面111的各锯齿中的第一折射面1111与光轴103的夹角大于第二入射面112的各锯齿中全反射面1122与光轴103的夹角,且第一入射面111的各锯齿中连接面1112与光轴103的夹角大于第二入射面112的各锯齿中第二折射面1121与光轴103的夹角。
从图1a和图1b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光源10的光轴103来说,第一部分光线101为小角度光线,第二部分光线102为大角度光线,且光源10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为大角度光线。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光元件1对光源10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后,可以使各个角度的光线从光出射面12射出后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光出射面12,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还对光线进行了准直使经配光元件1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
实施例二
参见图4a和图4b,配光元件3为线性拉伸结构,且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非对称图形。在该实施例中,该配光元件3具备靠近光源30的光学面31和远离光源30的光出射面32,光学面31包括第一入射面311和第二入射面312,第一入射面311的中部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光源30的光轴303偏离一定距离。平面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入射面311的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第一入射面311的各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3111和与第一折射面3111连接的连接面3112,连接面3112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第二入射面312的各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3121和与第二折射面3121连接的全反射面3122,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3121折射后的光线,由全反射面3122进行全反射,并且,第一折射面3111和第二折射面3121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
第一入射面311中各锯齿的连接面3112与光轴303的夹角小于第一折射面3111与光轴303的夹角,即第一入射面311中的锯齿的齿尖朝向光源30的光轴303方向。在该实施例中,平面结构的两侧分布的第一入射面311的锯齿数量不均等和/或第一入射面311两侧分布的第二入射面312的锯齿数量不均等。
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入射面311中的第一折射面3111、连接面3112分别与光轴303的夹角,以及调节第二入射面312中第二折射面3121、全反射面3122分别与光轴303的角度,可以使由光源3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301经第一入射面311的第一折射面3111折射后,再经光出射面32射出,射出的第一部分光线301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偏折一定的角度a(图4a和图4b中均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夹角a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连接面3112与光轴303之间的夹角,连接面3112对光源3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301也具有折射作用。
并且,还可以使第二部分光线302经第二入射面312的第二折射面3121折射,折射光线经全反射面3122全反射后,再经光出射面32射出,射出的第二部分光线302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偏折一定的角度b(图4a和图4b中均未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夹角b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光线301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偏折的角度a可以等于第二部分光线302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偏折的角度b,即第一部分光线301与第二部分光线302平行。
参见图4a、图4b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过配光元件3配光后,得到的光线相对于光轴303的偏光角度范围约为-30度到0度。
从图4a和图4b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来说,光源30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301为小角度光线,第二部分光线302为大角度光线,且光源30发出的大部分光线为大角度光线。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光元件3对光源30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后,可以使各个角度的光线从光出射面32射出后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光源30的光轴303偏折相同的角度。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大角度光线的杂散光,还对光线进行了偏光配置,使经配光元件3射出的光线具有偏光效果,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洗墙灯具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4,该光源模组4可以应用于灯管、灯条等各类线性光源灯具中。
参见图2和图6,该光源模组4包括光源板41、与其固定连接的上文任一实施例提及的配光元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图1a、图1b和图2所示的配光元件1为例进行介绍),其中,光源板41上排布有多个光源1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配光元件1的两侧边向光源板41方向延伸形成挡光面42,以遮挡未射至配光元件1的光线,该挡光面42可以采用不透光材质,以保证光源模组4良好的出光效果。其中,光源10位于挡光面42与配光元件1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源板41和配光元件1可以采用螺钉、粘合、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两者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该实施例中,配光元件1为线性拉伸结构,相应的,光源板41也为长条形结构,该长条形光源板41上的多个光源10均匀排布,以使经配光元件1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
上文实施例二中提及,通过改变配光元件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中的锯齿结构,配光元件能够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后达到偏光效果。但是,单纯靠改变配光元件的锯齿结构的方式,配光元件通常能够实现对光线的小角度的偏光配置,而很难达到偏光角度较大的出光效果。为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源组件,该光源组件5可以应用于灯管、灯条等各类线性光源灯具中。
参见图7,光源组件5包括光源板51、支架52以及上文任一实施例提及的配光元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图1a、图1b和图2所示配光元件1为例进行介绍)。其中,光源板51上排布有多个光源511。支架52包括固定部521和调节部522,固定部521一端固定连接配光元件1,另一端连接至调节部522,调节部522另一端连接配光元件1,通过控制调节部522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配光元件1相对固定部521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光源组件5的偏光角度范围。
该实施例中,固定部521主要用于将配光元件1固定在需要使用该光源组件5的场合,例如,可以将固定部521固定在墙上、天花板上等位置。当然,还可以利用调节部522对光源组件5进行固定,即可以将调节部522固定在墙上、天花板上等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部521和配光元件1的光出射面12均为平面结构,配光元件1的光出射面12相对于固定部521偏折一定角度,通过控制调节部522的长度以调节偏折角度的大小。
参见图7和图8,当光源组件5的配光元件1相对于固定部521偏折的角度约为45度时,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过该光源组件5配光后,得到光源组件5对光线的偏光角度范围约为0度到130度,相比于图4a所示的配光元件3的偏光角度,大大增加了偏光角度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源板51沿其纵长方向置于由配光元件1、固定部521和调节部522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与配光元件1平行,固定安装在固定部521和调节部522之间。其中,调节部522还可以包括延伸部5221和连接部5222,其中,延伸部5221由固定部521一端向远离其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5222连接于延伸部5221和配光元件1之间。通过控制延伸部5221和/或连接部5222的长度,从而可以调节配光元件1相对固定部521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光源组件5的偏光角度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可选实施例中,为了使光源板51能够从光源组件5中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未将光源板51固死在固定部521和连接部5222之间,而是通过在固定部521和连接部5222上分别设置第一卡槽5212和第二卡槽5224,将光源板51可拆卸地固定在卡槽中。
具体的,在沿固定部521的纵长方向上设置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一凸边5211,以在两条第一凸边52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5212,并在连接部5222沿其纵长方向上设置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二凸边5223,以在两条第二凸边5223之间形成第二卡槽5224。并且,令第二卡槽5224与第一卡槽5212的槽口相对应。将光源板51的一侧边置于第一卡槽5212中,另一侧边置于第二卡槽5224中,实现对光源板51的固定。该实施例中,光源板51与配光元件1平行设置,以达到良好的出光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光源组件5整体更加的牢固可靠,还可以将配光元件1、固定部521、延伸部5221以及连接部522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同时这种设置方式也有利于光源组件5的生产加工。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部521、延伸部5221以及连接部5222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等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9)

1.一种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靠近光源的光学面和远离所述光源的光出射面,所述光学面包括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其中,
所述第一入射面位于所述光学面的中部,所述第二入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入射面与所述第二入射面分别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
其中,所述第一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一折射面和与所述第一折射面连接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将其所在锯齿与相邻的锯齿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入射面中的每一锯齿包括第二折射面和与所述第二折射面连接的全反射面,经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折射后的光线,由所述全反射面进行全反射;
所述第一折射面和所述第二折射面对光线的折射角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射面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第一部分光线,利用所述第一入射面中各锯齿的第一折射面对所述第一部分光线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后,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
所述第二入射面接收所述光源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利用所述第二入射面中各锯齿的第二折射面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进行其对应角度的折射后,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折射至各锯齿的全反射面,再经所述各锯齿的全反射面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进行全反射,使得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全反射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射面的每个锯齿中,对所述第二部分光线进行折射的第二折射面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夹角小于该锯齿的全反射面与所述光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射面中部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入射面的多个紧密排布的锯齿分别位于所述平面结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元件为线性拉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元件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与所述光源的光轴重合或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光出射面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与所述光出射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元件在垂直于其线性拉伸方向的截面为非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一入射面的中间位置偏离所述光源的光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光源的光轴偏折一定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光线经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后,各光线互相平行且均相对于所述光源的光轴偏折一定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光线和所述第二部分光线之间互相平行。
13.一种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板,其上排布有多个光源;
与所述光源板固定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元件的两侧边向所述光源板方向延伸形成挡光面,以遮挡未射至所述配光元件的光线,并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挡光面与所述配光元件形成的容纳空间中。
15.一种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光元件;
光源板,其上排布有多个光源;
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调节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光元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配光元件,通过控制所述调节部的长度以调节所述配光元件相对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所述光源板沿其纵长方向置于由所述配光元件、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形成的容纳腔中,并与所述配光元件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调节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配光元件的光出射面均为平面结构,所述配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偏折一定角度,通过控制所述调节部的长度以调节偏折角度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延伸部,由所述固定部一端向远离其方向延伸形成;
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配光元件之间;
通过控制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连接部的长度调节所述配光元件相对所述固定部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光元件、所述固定部、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在沿其纵长方向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一凸边,所述两条第一凸边之间形成第一卡槽;
所述连接部在沿其纵长方向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两条第二凸边,所述两条第二凸边之间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相对应;
所述光源板一侧边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中,另一侧边置于所述第二卡槽中,且与所述配光元件平行。
CN201720661828.0U 2017-06-08 2017-06-08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Active CN207262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1828.0U CN207262345U (zh) 2017-06-08 2017-06-08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61828.0U CN207262345U (zh) 2017-06-08 2017-06-08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62345U true CN207262345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61828.0U Active CN207262345U (zh) 2017-06-08 2017-06-08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6234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590A (zh) * 2017-06-08 2017-10-13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CN108916822A (zh) * 2018-07-09 2018-11-30 上海彩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薄膜光学透镜、设计方法及照明装置
WO2020010748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上海彩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薄膜光学透镜、设计方法及照明装置
CN113900343A (zh) * 2021-10-19 2022-01-07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大角度车身投影光学系统
EP4299975A1 (en) * 2022-06-29 2024-01-03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A lens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6590A (zh) * 2017-06-08 2017-10-13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CN108916822A (zh) * 2018-07-09 2018-11-30 上海彩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薄膜光学透镜、设计方法及照明装置
WO2020010748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上海彩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薄膜光学透镜、设计方法及照明装置
CN113900343A (zh) * 2021-10-19 2022-01-07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大角度车身投影光学系统
CN113900343B (zh) * 2021-10-19 2023-10-27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大角度车身投影光学系统
EP4299975A1 (en) * 2022-06-29 2024-01-03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A lens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62345U (zh)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CN107246590A (zh) 配光元件、光源模组以及光源组件
US9297520B2 (en) LED device for wide beam generation
US8434912B2 (en) LED device for wide beam generation
CN104718410A (zh) 用于间接照明的光照设备
CN202521496U (zh) Led照明灯具用的微积分配光透镜
CN106195727A (zh) 光源模块
CN206875349U (zh)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CN104676472A (zh) 透镜组件及应用该透镜组件的灯具
CN208535649U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及透镜
CN200972083Y (zh) 透光镜座
CN207162440U (zh) 一种准直配光组件
CN104676467A (zh) 一种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led灯具
CN104566204B (zh) 具有聚光和泛光效果的透镜、灯组件和手电筒
CN208670913U (zh) 手电筒透镜及照明装置
CN102620181B (zh) Led配光光源、制作方法及其采用的实心透镜体
CN205842532U (zh) 一种配光元件、光源组件以及照明设备
CN107076376B (zh) 特别地用于道路照明的照明器
CN104718467B (zh) 具有棱镜元件的用于间接光照的照明设备
CN208652322U (zh) 一种分体结构的墙角灯
CN210485321U (zh) 一种控光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08652167U (zh) 灯具
CN220540928U (zh) 一种led雾灯
CN206831198U (zh) 一种led灯
CN210800738U (zh) 一种光学元件以及带有该光学元件的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