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4920U -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4920U
CN207254920U CN201720710011.8U CN201720710011U CN207254920U CN 207254920 U CN207254920 U CN 207254920U CN 201720710011 U CN201720710011 U CN 201720710011U CN 207254920 U CN207254920 U CN 207254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metal
fluid column
perisporium
portable soil
adsorp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00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群威
王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housand Ro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housand Ro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housand Ro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housand Roa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00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4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4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4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包括:收液柱及重金属吸附件,所述收液柱具有底部及与底部连接的周壁,所述周壁与底部围合成集液腔,所述周壁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金属吸附件放置在收液柱的集液腔中,多个土壤水导流孔横向穿插于所述内壁及外壁并导通收液柱内部的集液腔与外界,且土壤水导流孔的孔径由外到内渐变小,所述收液柱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与周壁固定连接以封闭收液柱的开口。籍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良,从而使得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且整体结构不但方便运输,也方便随身携带,在野外作业时十分方便快捷,易于操作。且吸附饱和后,吸附件可以取出更换里面的吸附材料以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成本降低,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污染生态治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背景技术
重金属离子,是指重金属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状态。重金属主要来自采矿、有色金属、电镀、电解、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工业,主要含有镉、锌、铜、铅等,其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随产生条件不同而不同。据统计,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排放到环境中的镉、铜、铅和锌分别达22000t、939000t、783000t 和135000t,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重金属进入了水体和土壤。重金属不能为生物降解,易于积累,最终通过生物富集途径危害人类的健康。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进行了研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稳定化、络合剂处理法、酸化溶出法、微生物淋滤法、分子键合稳定技术等,这些方法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环境中重金属的含量,但是上述办法中涉及到的相关去除设备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利于去除作业中进行转移和携带,在实际应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且易于携带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液柱及重金属吸附件,所述收液柱具有底部及与底部连接的周壁,所述周壁与底部围合成集液腔,所述周壁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金属吸附件放置在收液柱的集液腔中,多个土壤水导流孔横向穿插于所述内壁及外壁并导通收液柱内部的集液腔与外界,且土壤水导流孔的孔径由外到内渐变小,所述收液柱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与周壁固定连接以封闭收液柱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件为锥形,且金属吸附件半径由上到下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件可拆卸式式连接于收液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收液柱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吸附件的底部与安装槽卡配。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件的上部略小于收液柱的上部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收液柱呈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周壁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周壁相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附件为封闭式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一可开合的封闭部,所述中空结构中装填有吸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侧部或所述周壁的上部开设有气孔。
藉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在收液柱的周壁上横向设置多个土壤水导流孔,当将收液柱插在待治愈的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会迁移到收液柱外侧,由于土壤水导流孔外大内小的设计,因此在液压作用下,水分会通过收液柱的土壤水导流孔,进入集液腔中。重金属离子吸附件中的吸附剂对集液腔中水分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快速吸附,以起到净化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良,从而使得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且整体结构不但方便运输,也方便随身携带,在野外作业时十分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吸附饱和后,吸附件可以取出更换。且吸附件采用可开合的封闭结构设计,可以十分方便的取出里面的吸附材料,再进行进行解吸后,还可以循环利用,达到成本降低,环保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设计成锥形,可以较为省力的穿插入待治愈的土壤中,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的顶部具有盖体,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收液柱的集液腔中。且盖体侧面或者周壁的上部开设有气孔,以释放在吸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包括:收液柱1及重金属吸附件2,所述收液柱1具有底部5及与底部5连接的周壁,周壁与底部5 围合成集液腔4,所述周壁包括内壁7及外壁6,所述金属吸附件2放置在收液柱1的集液腔4内,周壁与底部5围合成集液腔4,多个土壤水导流孔3横向穿插于所述内壁7及外壁6并导通收液柱1的内部的集液腔4与外界(待治愈土壤),且土壤水导流孔3的孔径由外到内渐变小。本实用新型的收液柱1的周壁上横向设置多个土壤水导流孔3,当将收液柱1插在待治愈的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会迁移到收液柱1外侧,由于土壤水导流孔外大内小的设计,因此在液压作用下,水分会通过收液柱的土壤水导流孔3,进入集液腔4中。重金属离子吸附件中的吸附剂对集液腔4中水分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快速吸附,以起到净化作用。由于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在使用过程中,其下部插入到待治愈土壤中,而上部则通常外露于土壤之外,为了具有比较好的防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的顶部具有盖体8,可以防止雨水、灰尘等外物进入集液腔4中。又考虑到,在吸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体,为了利于气体排出,盖体8侧面或者周壁的上部开设有气孔9,且由于气孔在盖体8侧面或者周壁上,因此也能起到防止雨水的效果。且为了方便使用,盖体8与周壁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如两者通过扣合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改良,从而使得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且整体结构不但方便运输,也方便随身携带,在野外作业时十分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吸附件2为锥形,且金属吸附件2半径由上到下渐变小。所述金属吸附件2可拆卸式式连接于收液柱1内。具体为,所述收液柱1底部5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吸附件1的底部与安装槽卡配。所述金属吸附件2的上部略小于收液柱1的上部开口。如此通过上部的定位以及下部的安装,可以保证金属吸附件2稳定的安装在收液柱1内。
进一步的,所述收液柱1呈锥形,如此可以较为省力的穿插入待治愈的土壤中,且锥形还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在挤压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水分能够沿着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的外壁6迁移,进入土壤水导流孔3中。
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可以通过设置成不同的半径大小,或者不同的高度大小从而具有制作出不同的规格。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待治愈土壤的污染程度来选择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规格与控制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的分布密度。如同等大小或者深度的待治愈土壤,污染程度越大,所需要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规格越大或者分布密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具体为:设定土壤深度30cm,面积1m2的土壤质量,计算重金属含量,可淋洗游离态重金属含量,获得若设置1m2/根的吸附锥的话,吸附剂用量。如此可以即可算出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使用的规格和具体的数量。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吸附件2为封闭式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一可开合的封闭部,所述中空结构中装填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为凝胶等,凝胶装入中空结构内部,直接形成产品,最终制备出吸附件,用于吸附污水、污泥、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实践证实,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吸附污水、污泥、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使污水、污泥、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吸附饱和后,吸附件可以取出更换。且吸附件采用可开合的封闭结构设计,当吸附材料吸附饱和后,此时可以的取出里面的吸附材料,用解析液解析吸附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材料,一部分重金属离子从吸附材料中解析出来,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而且吸附件的外壳具有耐细菌侵蚀性,因此,整个吸附件具有可回收、持久利用性,避免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凡按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做的任何均等变化和修饰,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液柱及重金属吸附件,所述收液柱具有底部及与底部连接的周壁,所述周壁与底部围合成集液腔,所述周壁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金属吸附件放置在收液柱的集液腔中,多个土壤水导流孔横向穿插于所述内壁及外壁并导通收液柱内部的集液腔与外界,且土壤水导流孔的孔径由外到内渐变小,所述收液柱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与周壁固定连接以封闭收液柱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附件为锥形,且金属吸附件的半径由上到下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附件可拆卸式连接于收液柱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液柱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吸附件的底部与安装槽卡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附件的上部略小于收液柱的上部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液柱呈锥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周壁可拆卸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周壁相扣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附件为封闭式的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包括一可开合的封闭部,所述中空结构中装填有吸附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侧部或所述周壁的上部开设有气孔。
CN201720710011.8U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Active CN207254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011.8U CN207254920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0011.8U CN207254920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4920U true CN207254920U (zh) 2018-04-20

Family

ID=6191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0011.8U Active CN207254920U (zh) 2017-06-19 2017-06-19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49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078A (zh) * 2019-11-11 2020-03-17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078A (zh) * 2019-11-11 2020-03-17 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环境保护的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pliid et al. Leaching and degradation of 21 pesticides in a full-scale model biobed
CN103819233A (zh) 改性纳米碳联合草坪草及螯合剂阻隔富集堆肥重金属方法
CN104070058A (zh) 用于土壤Cd污染的化学-生物联用修复方法
CN207254920U (zh) 一种便携式土壤重金属吸附锥
CN211792789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施肥设备
CN210406112U (zh) 一种园林土壤酸碱度修复装置
CN111250536A (zh) 一种硫铁矿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装置
CN203048734U (zh) 城市雨水采集生态滤池
CN205035162U (zh) 一种改进型生物土壤除臭装置
CN201015318Y (zh) 一种自动供水花盆
CN205323529U (zh) 一种微生物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
CN205132196U (zh) 一种新型绿化环境的垃圾桶
CN207717408U (zh) 一种林业用土壤采集器
CN203492489U (zh) 一种粘性土壤中大规格乔木的种植机构
CN117399413B (zh) 一种极端酸性高含砷矿渣的修复方法
CN207649935U (zh) 一种小节肢类土壤动物分离定量收集装置
CN208200672U (zh) 一种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61988U (zh) 养猪场粪便污水生物过滤处理实验装置
CN207615357U (zh)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Hay et al. Leaching loss of NO 3-N and dissolved P from manure and fertilizer during turfgrass establishment
CN111960552A (zh) 含1,2-二氯乙烷、硝酸盐和硫酸盐地下水的模拟修复系统和方法
CN110619970A (zh) 基于酸性含铀废水处理的升流式厌氧生物双层滤池
Hu et al. Contamination character analysis of filling reclaimed soil with fly ash in subsided land
DE102013113848A1 (de) Mikroalgen-Kohlenstofffixierungssystem mit Energieeinsparungs- und Luftreinigungsfunktion
DE29921914U1 (de) Gefäß zur Aufnahme von Pflanzenerde oder auch zum Kompostieren organischer Abfäl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