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51626U - 一种光纤直放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直放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51626U
CN207251626U CN201721248058.3U CN201721248058U CN207251626U CN 207251626 U CN207251626 U CN 207251626U CN 201721248058 U CN201721248058 U CN 201721248058U CN 207251626 U CN207251626 U CN 207251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verter
optical fiber
heat sink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80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杰明辉
龙建标
姚艳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etter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etter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etter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80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51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51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51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包括电路板和箱体,箱体内设容置腔,并在箱体上铰接一盖板,盖板设有一开口,容置腔中部设有一散热板,电路板装设在散热板上呈悬挂状设置,并在散热板的另一侧装设有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向外突出穿出开口,散热鳍片组与盖板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且散热鳍片组由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而成,相邻两个散热片形成散热区,散热区之间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电路板呈悬挂状装设在容置腔内,配合在盖板上设置开口,将散热板上的散热鳍片组穿过该开口延伸至箱体外,让散热鳍片组直接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及散热板上散热鳍片组迅速向箱体外传递出去,以降低箱体内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直放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直放站。
背景技术
光纤直放站是借助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直放站,利用光纤传输损耗小、布线方便,适合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可解决收不到基站信号的村镇、旅游区、公路等,以及可解决大型及超大型建筑物内的信号覆盖,用于要求较高的大型高层区域建筑物(群)、小区等场合。
目前光纤直放站主要由光纤近端机、光纤、光纤远端机(覆盖单元)几个部分组成。光纤近端机和光纤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RF单元)和光单元。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纤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纤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光纤远端机,光纤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RF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上行链路的工作原理一样,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至光纤远端机,再到近端机,回到基站。
随着通讯的迅猛发展,对于传输容量和覆盖范围要求越来越大,这也就对直放站的传输容量和传输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一旦数据传输量大了,直放站内的电器元件越来越复杂。而传统光纤直放站远端机一般采用铸铝箱体或铝型材箱体+散热器结合利用自然方式散热,存在散热速度较慢,效率不高,散热器空间较小,无法保护散热齿等不足,散热效果也不是很好,影响光纤直放站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现有的光纤直放站智能传输基站信号,而不能传输以太网信号,而以太网作为一种可传输大容量数据的网络,是一个很好的扩大信号覆盖度的选择,但是其发展却受限于线路架设的高成本,因此,如何解决光纤直放站的以太网信号传输,是提高光纤直放站输出传输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结构紧凑的光纤直放站,以解决上现有光纤直放站散热效果差且数据传输量小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直放站,包括电路板和箱体,所述箱体内设容置腔,并在所述箱体上铰接一盖板,所述盖板设有一开口,所述容置腔中部设有一散热板,所述电路板装设在所述散热板上呈悬挂状设置,并在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装设有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向外突出穿出所述开口,所述散热鳍片组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且所述散热鳍片组由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而成,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形成散热区,所述散热区之间相互连通。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天线、上/下变频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以太网模块、FPGA模块和光模块,所述天线通过所述上/下变频模块与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电性相连,且所述以太网模块和所述光模块分别通过所述FPGA模块与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电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上/下变频模块包括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上变频器通过所述数模转换器与所述FPGA模块相连,所述下变频器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FPGA模块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光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器和电光转换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电路板上还装设有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以太网模块和所述FPGA模块电性控制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MCU控制器采用STM32F107VCT6芯片,所述以太网模块采用IP175DLF芯片,所述模数转换器采用AD6643-250芯片,所述数模转换器采用AD9122芯片,所述FPGA模块采用xc7a100tfgg484pkg芯片,所述光模块采用SFP光模块。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散热板和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散热通风孔。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箱体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装设在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箱体内侧面。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导热胶或导热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将电路板呈悬挂状装设在容置腔内,配合在盖板上设置开口,将散热板上的散热鳍片组穿过该开口延伸至箱体外,让散热鳍片组直接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及散热板上散热鳍片组迅速向箱体外传递出去,以降低箱体内的温度,提高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散热鳍片上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将外界与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隔离,从而避免外界粉尘落入,影响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天线、上/下变频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以太网模块、FPGA模块和光模块,利用以太网模块连接外部以太网,而不占用备用光口,并通过上/下变频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与FPGA模块的连接,实现基站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合并与分离,以达到在无需线路架设的情况下,实现以太网信号和基站信号的传输,提高光纤直放站的数据传输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连接框图;
图中:100、电路板;200、箱体;110、容置腔;210、盖板;211、开口;300、散热板;310、散热鳍片组;311、散热片;312、散热区;313、散热通风孔;314、散热扇;320、导热膏;110、天线;120、上/下变频模块;121、上变频器;122、下变频器;130、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1、模数转换器;132、数模转换器;140、以太网模块;150、FPGA模块;160、光模块;161、光电转换器;162、电光转换器;170、MCU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直放站,包括电路板100和箱体200,箱体200内设容置腔110,并在箱体200上铰接一盖板210,盖板210上设有一开口211,容置腔110中部设有一散热板300,电路板100装设在散热板300的一侧端面上,使得电路板100呈悬挂状设置与散热板300撒花姑娘,并在散热板300的另一侧端面上装设有散热鳍片组310,散热鳍片组310穿过开口211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组310与盖板210之间设有密封圈,且散热鳍片组310由多个散热片311间隔设置而成,相邻两个散热片311之间形成散热区312,散热区312之间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将电路板100呈悬挂状装设在容置腔110内,配合在盖板210上设置开口211,将散热板300上的散热鳍片组310穿过该开口211延伸至箱体200外,让散热鳍片组310直接与外界空气相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板100上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300及散热板300上散热鳍片组310迅速向箱体200外传递出去,以降低箱体200内的温度,提高电路板100上的电器元件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散热鳍片上设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将外界与电路板100上的电气元件隔离,从而避免外界粉尘落入,影响电路板100上的电器元件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将散热区312之间相互连通起来,从而可以使得处于开口211区域以外对应的散热区312内的热量可自动向开口211处对应的散热区312流动,从而以保证其散热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300和电路板上设有散热通风孔313,通过散热通风孔313,使得处于散热板300两侧的容置腔110内空气相互流通,从而进一步保证其散热效果。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在箱体200内设置有散热扇314,散热扇314装设在电路板100相对的箱体200内侧面,以加速容置腔110内空气流动,并在散热板300与电路板之间设有导热胶或导热膏320。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00上设有天线110、上/下变频模块120、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0、以太网模块140、FPGA模块150和光模块160。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天线110,用于耦合来自基站的射频信号以及向基站发射基站信号。
上/下变频模块120包括上变频器121和下变频器122,其中,上变频器121下变频器122用于将下行链路中的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上变频器121,用于将上行链路中的中频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
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0包括模数转换器131和数模转换器132,其中,模数转换器131用于下行链路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模转换器132用于上行链路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以太网模块140与外部以太网连接,用于控制以太网数据包的交换,以完成外部以太网与FPGA模块150之间的数据传输;FPGA模块150用于处理以太网信号,并进行基站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合并与分离,以及对数据进行并串/串并转换;光模块160用于对信号进行光电/电光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110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天线110通过上变频器121与数模转换器132电性相连,另一个天线110通过下变频器122与模数转换器131相连,且以太网模块140和光模块160分别通过FPGA模块150与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0电性相连。
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当下行链路工作时,天线110耦合来自基站的模拟射频信号,然后基站信号在下变频器122中转换为中频信号,然后进入模数转换器131中,通过模数转换器131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在FPGA模块150中与以太网信号合并,最后进入光模块160进行电光转换,进入光纤网络;以太网模块140接收来自以太网的信号,将其传输到FPGA模块150,以太网信号在FPGA模块150处理后与基站信号合并,最后进入光模块160,进行电光转换,进入光纤网络。
当上行链路工作时,来自光纤网络的信号首先在光模块160进行光电转换,然后进入FPGA模块150;在FPGA模块150里,信号分离为基站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基站信号进入数模转换器132中转换为模拟中频信号,然后进入上变频器121转换为模拟射频信号,最后由天线110发射;以太网信号进入以太网模块140,在以太网模块140的控制下发送到以太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直放站,通过在电路板100上设置天线110、上/下变频模块120、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0、以太网模块140、FPGA模块150和光模块160,利用以太网模块140连接外部以太网,而不占用备用光口,并通过上/下变频模块120、模数/数模转换模块130与FPGA模块150的连接,实现基站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合并与分离,以达到在无需线路架设的情况下,实现以太网信号和基站信号的传输,提高光纤直放站的数据传输量。
值得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160包括光电转换器161和电光转换器162,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00上还装设有MCU控制器170,MCU控制器170分别与以太网模块140和FPGA模块150电性控制相连,即通过MCU控制器170实现对以太网模块140和FPGA模块150的控制。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MCU控制器170采用STM32F107VCT6芯片,以太网模块140采用IP175DLF芯片,模数转换器131采用AD6643-250芯片,数模转换器132采用AD9122芯片,FPGA模块150采用xc7a100tfgg484pkg芯片,光模块160采用SFP光模块160。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以太网模块140对以太网数据的交换控制和FPGA模块150对数据的处理都由MCU控制器170控制;光模块160有两个,连接方式相同;模数转换器131有两个通道,而数模转换器132只有一个通道,若要采取双收双发模式接收基站信号,则需要两个数模转换芯片,两个芯片连接方式相同。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箱体,所述箱体内设容置腔,并在所述箱体上铰接一盖板,所述盖板设有一开口,所述容置腔中部设有一散热板,所述电路板装设在所述散热板上呈悬挂状设置,并在所述散热板的另一侧装设有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向外突出穿出所述开口,所述散热鳍片组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且所述散热鳍片组由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而成,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片形成散热区,所述散热区之间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天线、上/下变频模块、模数/数模转换模块、以太网模块、FPGA模块和光模块,所述天线通过所述上/下变频模块与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电性相连,且所述以太网模块和所述光模块分别通过所述FPGA模块与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电性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变频模块包括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所述模数/数模转换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上变频器通过所述数模转换器与所述FPGA模块相连,所述下变频器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所述FPGA模块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光电转换器和电光转换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装设有MCU控制器,所述MCU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以太网模块和所述FPGA模块电性控制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器采用STM32F107VCT6芯片,所述以太网模块采用IP175DLF芯片,所述模数转换器采用AD6643-250芯片,所述数模转换器采用AD9122芯片,所述FPGA模块采用xc7a100tfgg484pkg芯片,所述光模块采用SFP光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和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散热通风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装设在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箱体内侧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导热胶或导热膏。
CN201721248058.3U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光纤直放站 Active CN207251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8058.3U CN207251626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光纤直放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8058.3U CN207251626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光纤直放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51626U true CN207251626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5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8058.3U Active CN207251626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光纤直放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516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635A (zh) * 2018-11-12 2019-01-08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多路通道信号转换装置
CN115694589A (zh) * 2022-10-31 2023-02-03 北京鑫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融合数字分布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635A (zh) * 2018-11-12 2019-01-08 广州开信通讯系统有限公司 多路通道信号转换装置
CN115694589A (zh) * 2022-10-31 2023-02-03 北京鑫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融合数字分布系统
CN115694589B (zh) * 2022-10-31 2023-06-02 北京鑫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融合数字分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7778B (zh) 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扩展装置
CN206894631U (zh) 一种多通道Lora集中器及用该Lora集中器的IOT系统
CN207251626U (zh) 一种光纤直放站
CN205068378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串口装置
CN201528431U (zh) 基于远端一体化模块的cdma数字光纤直放站系统
CN202906912U (zh) 一种多模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CN106162670A (zh) 室内蜂窝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基站设备与天线装置
CN204305367U (zh) 一种应用于lte系统的家庭基站
CN209017074U (zh) 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poe交换机
CN106301660B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40g pos协转硬件实现结构
CN201789065U (zh) 一种有源一体化天线系统
CN102709710A (zh) 有源覆盖单元及由其组成的有源覆盖阵列
CN103781203A (zh) 无线路由器
CN21038117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铁塔poi
CN206757863U (zh) 一种三表集抄中继器以及系统
CN201976255U (zh) 射频拉远系统实现覆盖的3g无线区域中心
CN209030212U (zh) 一种NB-IoT数据传输模块和NB-IoT数据传输芯片
CN207075016U (zh) 一种融合型家庭网关设备
CN207603633U (zh) 电气安全系统物联网数据无线传输模块
CN202998109U (zh) 一种用于光纤直放站系统的一体化功率放大器和一种光纤直放站系统
CN207039636U (zh) 一种输电线路监测无线传感路由装置
CN201854450U (zh) 用于环境监测物联网的网关模块
CN202282867U (zh) 一种M-Bus系统的无线自组网节点
CN207184827U (zh) 一种n7x无线自组网模块
CN111356273A (zh) 一种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6

Address after: 362200 building 6, sanchuangyuan design and R & D center, 3001, south section of Shiji Avenue, Luoshan street,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Xint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n206, North building, Weiye building, Pioneer Park, torch hi tech Zone, Xiamen, Fujian,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SAN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