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9145U -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9145U
CN207249145U CN201721060715.1U CN201721060715U CN207249145U CN 207249145 U CN207249145 U CN 207249145U CN 201721060715 U CN201721060715 U CN 201721060715U CN 207249145 U CN207249145 U CN 207249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tat
main push
dropsonde
high altitude
towing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07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李树东
孙宝来
李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ezhen Ato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ezhen Ato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ezhen Ato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ezhen Atomospheric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07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9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9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9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涉及到高空科学气球、大气探测技术、GPS应用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领域。所述的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包括高空气球,高空气球的球体上部连接充气管,下部连接排气管,高空气球中充有氦气或者氢气,高空气球下方系由主缆绳,主缆绳上设置一主缆切割器,主缆切割器下方的主缆绳上悬挂有降落伞,降落伞上下方悬挂有气象传感器,仪器舱,所述的仪器舱,由舱体、下投式GPS探空仪、卫星通讯模块及天线、抛砂舱、下投舱、探空仪无线传输通讯模块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探测海域、山区、沙漠等较为危险的无人区域上空的大气状况,同时可以提高气象探测位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涉及到高空科学气球、大气探测技术、GPS应用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气象探测一般采用在地面释放挂载传感器的探空气球,用雷达跟踪并接收传感器回传的无线数据信号,从而采集到释放点当地的大气基本参数垂直分布情况的方法。但此方法所用的气球随风飘行,要探测某点相对较高海拔的大气参数无法实现。而且由于雷达的接收距离有限,无法探测海域、山区、沙漠等较为危险的无人区域上空的大气状况。当前虽然有平流层高空科学气球,但此类气球挂载能力一般,自身的对周围环境的探测能力不足,在下投探空仪时无法保证周围有一个稳定的气象环境,导致下投的探空仪可能会偏离预计探测位置,无法保证采集到预计位置的气象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探空仪无法探测海域、山区、沙漠等较为危险的无人区域上空的大气状况以及传统探空仪探测位置不难以精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包括高空气球,高空气球的球体上部连接充气管,下部连接排气管,高空气球中充有氦气或者氢气,高空气球下方系由主缆绳,主揽绳上设置一主缆切割器,主缆切割器下方的主缆绳上悬挂有降落伞,降落伞上下方悬挂有气象传感器,仪器舱,所述的仪器舱,由舱体、下投式GPS探空仪、卫星通讯模块及天线、抛砂舱、下投舱、探空仪无线传输通讯模块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高空气球为零压式高空气球,高空气球的容积为5000立方米,所述的高空气球球体采用抗低温高强度聚乙烯塑料薄膜经热压焊接制成,高空气球上还搭载有数据传输机。
优选的,所述的抛砂舱的下端还设置有出沙口控制阀,所述的出沙口控制阀至少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下投式GPS探空仪集成有气象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微控制器、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源等组成,所述的气象参数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周围大气环境的基本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仪器舱内的卫星通讯仪器。
优选的,所述下投式GPS探空仪的外部包有泡沫保温材料,外形为椭圆流线体,上部连接有小降落伞,下投式GPS探空仪的舱体采用保温性能好、有一定强度、自重轻便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切割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采用零压式高空气球,可以按照事前设定的高度在大气平流层平飞,并可利用不同高度风向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抛砂排气等手段,控制气球飘到预定区域,再下投探空仪,探测该区域大气温度、湿度、压力和风向风速等基本参数的垂直廓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采取了卫星中继通信技术,理论上可以探测地球上任何区域的大气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仪器舱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空气球,2、主缆切割器,3、降落伞,4、气象传感器,5、仪器舱,6、下投式GPS探空仪,7、卫星通讯模块及天线,8、抛砂舱,9、下投舱,10、探空仪无线传输通讯模块,11、出沙口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包括高空气球1,高空气球1的球体上部连接充气管,下部连接排气管,高空气球中充有氦气或者氢气,高空气球下方系由主缆绳,主揽绳上设置一主缆切割器2,主缆切割器2下方的主缆绳上悬挂有降落伞3,降落伞3上下方悬挂有气象传感器4,仪器舱5,所述的仪器舱5,由舱体、下投式GPS探空仪6、卫星通讯模块及天线7、抛砂舱8、下投舱9、探空仪无线传输通讯模块10组成。所述的高空气球1为零压式高空气球,高空气球1的容积为5000立方米,所述的高空气球1球体采用抗低温高强度聚乙烯塑料薄膜经热压焊接制成,高空气球1上还搭载有数据传输机。所述的抛砂舱8的下端还设置有出沙口控制阀11,所述的出沙口控制阀11至少有两个。所述的下投式GPS探空仪6集成有气象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微控制器、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源等组成,所述的气象参数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周围大气环境的基本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仪器舱内的卫星通讯仪器。所述下投式GPS探空仪6的外部包有泡沫保温材料,外形为椭圆流线体,上部连接有小降落伞,下投式GPS探空仪6的舱体采用保温性能好、有一定强度、自重轻便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切割制成。
工作原理:气球升空后,随着高度不断增加,浮升气逐渐膨胀,直至达到设计体积胀饱后,多余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保持气球内外气压基本相等,压差为零,所以称为零压式气球。由于气球升空高空和其体积、总重量(包括自重与载重)、浮升气体种类有着固定关系,所以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就可以控制气球达到预定高度。采用引导球事先测出气球轨迹,通过选择合适的气球发放位置,并利用抛砂排气等手段控制气球高度,就可以使气球到达预先设定的区域,下投探空仪。下投时,首先由地面观测站观测对平台系统上的气象传感器收集的高空气球周围大气环境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仪器周围大气环境数据符合下投气象传感器后,经互联网向卫星地面站送出打开下投舱的遥控指定,卫星地面站收到指定代码经卫星中继后传送到气球仪器舱。舱内的卫星通讯模块收到代码后,控制下投舱舱门打开将下投式GPS探空仪弹出,探空仪GPS模块搜索卫星,探空仪内的数据传输模块每秒1次向仪器舱内的探空仪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发送探空数据。数据通讯模块接到数据后,通过卫星中继,将数据传到卫星地面站,再经互联网将数据传到地面观测站。待地面观测站确认探空仪GPS模块定位后,再发出下投控制指令,经过此类步骤的数据通信后,控制下投切割器动作,切断系绳,将下投式GPS探空仪投下。下投后,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传感器直接采集大气中的数据,小降落伞张开,带着探空仪以设计速度下降。GPS模块实时对探空仪进行定位,通过不同时段的位置差分可以得到风向与风速数据。传感器实时探测温湿压等大气参数,通过微处理器处理得到相关数据。探空仪内的无线数传输模块把探测数据发回仪器舱,由仪器舱的卫星通信模块将数据通过卫星中继传回到卫星地面站,再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地面观测站。待探空仪全部下投后,根据需要,地面观测站在恰当的时间发出切割仪器舱指令,主缆绳切割器动作,切断主缆绳,降落伞与气球分离,带着仪器舱降落到地面。并根据仪器舱的GPS模块定位后通过卫星中继发送给地面站,引导回收人员回收仪器舱。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Claims (5)

1.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包括高空气球,高空气球(1)的球体上部连接充气管,下部连接排气管,高空气球中充有氦气或者氢气,高空气球下方系由主缆绳,主缆绳上设置一主缆切割器(2),主缆切割器下方的主缆绳上悬挂有降落伞(3),降落伞上下方悬挂有气象传感器(4),仪器舱(5),所述的仪器舱(5),由舱体、下投式GPS探空仪(6)、卫星通讯模块及天线(7)、抛砂舱(8)、下投舱(9)、探空仪无线传输通讯模块(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空气球(1)为零压式高空气球,高空气球(1)的容积为5000立方米,所述的高空气球(1)球体采用抗低温高强度聚乙烯塑料薄膜经热压焊接制成,高空气球上还搭载有数据传输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砂舱(8)的下端还设置有出沙口控制阀(11),所述的出沙口控制阀(11)至少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投式GPS探空仪(6)集成有气象参数传感器、数据采集微控制器、GPS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源组成,所述的气象参数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周围大气环境的基本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仪器舱内的卫星通讯仪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投式GPS探空仪(6)的外部包有泡沫保温材料,外形为椭圆流线体,上部连接有小降落伞,下投式GPS探空仪的舱体采用保温性能好、有一定强度、自重轻便的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切割制成。
CN201721060715.1U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Active CN207249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0715.1U CN207249145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0715.1U CN207249145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9145U true CN207249145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0715.1U Active CN207249145U (zh) 2017-08-23 2017-08-23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9145U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489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高空气球运行控制装置
CN108687810A (zh) * 2018-04-20 2018-10-2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切割气球的装置
CN109001844A (zh) * 2018-07-20 2018-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一种往返式气象探空气球
CN109292072A (zh) * 2018-08-22 2019-02-01 廊坊旭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雾霾检测装置
CN109406009A (zh) * 2018-11-13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多路大气温度测量装置
CN110133754A (zh) * 2019-06-26 2019-08-1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
CN110308499A (zh) * 2019-06-26 2019-10-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可回收复用的升降双程有效测量的气象探空装置
CN111189656A (zh) * 2019-11-01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一种浮空器搭载行星采样返回舱回收试验系统
CN111290051A (zh) * 2020-04-08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种沙漠气象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1487694A (zh) * 2020-04-22 2020-08-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下投式探测仪及探测系统
CN111516851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长时间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547224A (zh) * 2020-04-14 2020-08-1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高空气球安全控制和定位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1746775A (zh) * 2020-06-01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高空气球飞行方向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2925044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基于多浮空器的临近空间协同观测系统及协同观测方法
CN113156545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用于浮空平台的电场与磁场就位探测设备
CN113721307A (zh) * 2021-09-28 2021-11-30 黄兵 一种空投式气象探测和传输设备
CN113815837A (zh) * 2021-11-24 2021-12-21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悬浮式高空应急建筑平台结构
CN115016039A (zh) * 2022-05-30 2022-09-06 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灾害性天气相似个例推荐系统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7810A (zh) * 2018-04-20 2018-10-2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切割气球的装置
CN108687810B (zh) * 2018-04-20 2023-11-24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切割气球的装置
CN108594892A (zh) * 2018-04-27 2018-09-28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高空气球运行控制装置
CN109001844A (zh) * 2018-07-20 2018-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一种往返式气象探空气球
CN109001844B (zh) * 2018-07-20 2021-0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一种往返式气象探空气球
CN109292072A (zh) * 2018-08-22 2019-02-01 廊坊旭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雾霾检测装置
CN109406009B (zh) * 2018-11-13 2023-08-2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多路大气温度测量装置
CN109406009A (zh) * 2018-11-13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多路大气温度测量装置
CN110308499A (zh) * 2019-06-26 2019-10-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可回收复用的升降双程有效测量的气象探空装置
CN110133754B (zh) * 2019-06-26 2023-11-0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
CN110308499B (zh) * 2019-06-26 2023-12-1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可回收复用的升降双程有效测量的气象探空装置
CN110133754A (zh) * 2019-06-26 2019-08-1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
CN111189656B (zh) * 2019-11-01 2022-03-2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浮空器搭载行星采样返回舱回收试验系统
CN111189656A (zh) * 2019-11-01 2020-05-22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一种浮空器搭载行星采样返回舱回收试验系统
CN113156545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用于浮空平台的电场与磁场就位探测设备
CN113156545B (zh) * 2020-01-07 2023-02-2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用于浮空平台的电场与磁场就位探测设备
CN111290051A (zh) * 2020-04-08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一种沙漠气象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11547224A (zh) * 2020-04-14 2020-08-1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高空气球安全控制和定位回收装置及方法
WO2021212832A1 (zh) * 2020-04-22 2021-10-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下投式探测仪及探测系统
CN111487694A (zh) * 2020-04-22 2020-08-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下投式探测仪及探测系统
CN111516851A (zh) * 2020-04-29 2020-08-1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长时间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746775A (zh) * 2020-06-01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高空气球飞行方向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2925044A (zh) * 2021-01-28 2021-06-08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基于多浮空器的临近空间协同观测系统及协同观测方法
CN113721307A (zh) * 2021-09-28 2021-11-30 黄兵 一种空投式气象探测和传输设备
CN113721307B (zh) * 2021-09-28 2024-03-12 黄兵 一种空投式气象探测和传输设备
CN113815837B (zh) * 2021-11-24 2022-02-08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悬浮式高空应急建筑平台结构
CN113815837A (zh) * 2021-11-24 2021-12-21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悬浮式高空应急建筑平台结构
CN115016039A (zh) * 2022-05-30 2022-09-06 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灾害性天气相似个例推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9145U (zh) 一种下投式探空仪高空气球搭载平台系统
CN101710189B (zh) 平流层气球下投探空系统
US82104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urricane surveillance from the eye
Vernier et al. BATAL: The balloon measurement campaigns of the Asian tropopause aerosol layer
Whiteman et al. METCRAX 2006: Meteorological experiments in arizona's meteor crater
Bonin et al. Observations of the early evening boundary-layer transition using a small unmanned aerial system
CN208760881U (zh) 探空气球的切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探空气球
CN103631250B (zh) 一种对天线俯仰轴跟踪精度进行地面测试的方法
CN205139117U (zh) 基于车载系留气球的大气污染垂直监测系统
Serke et al. Supercooled liquid water content profiling case studies with a new vibrating wire sonde compared to a ground-based microwave radiometer
CN207580143U (zh) 系留气球失控保护系统
KR20150106698A (ko) 테더존데 시스템 및 이의 관측 방법
CN110133754A (zh)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
Businger et al. Balloons as a Lagrangian measurement platform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CN107416172A (zh) 一种基于智能浮空器平台的全视角监控系统和方法
RU2486471C1 (ru) Измерительно-навигацио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ый на лед
JP3978156B2 (ja) 気象制御方法
Korolkov et al. Autonomous weather station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of meteorological profiles
CN111489628A (zh) 气候变化下的第三极环境监测模拟实验室
WO2023182921A1 (en) Methods, and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for obtaining meteorological data
CN209946419U (zh) 基于高空气球飞行平台的全天候下投气象探空设备
CN104698510B (zh) 一种基于系留气球探空仪的大气逆温层探测方法
CN101369028A (zh) 一种具有滑翔功能的探空仪系统
CN114945146A (zh) 一种机载抛洒式可分布组网式森林和草原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
Kim et al. Estimation of surface layer heat flux using the UHF sensor installed on UAV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