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46617U - 一种万向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万向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46617U
CN207246617U CN201721007029.8U CN201721007029U CN207246617U CN 207246617 U CN207246617 U CN 207246617U CN 201721007029 U CN201721007029 U CN 201721007029U CN 207246617 U CN207246617 U CN 207246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member
connector sleeve
anticreep
section
linka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70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小俊
邹燕
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YANG FANGLAN GA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YANG FANGLAN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YANG FANGLAN GA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YANG FANGLAN GA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70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46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46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46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转接头,其包括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配合设置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可实现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实现周向360°旋转,可防止为调整角度过度扭曲软管造成软管泄漏,利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限制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轴向移动,并利用外防脱套的套设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外部,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组装保持在一起并限定在外防脱套内,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转接头可实现工作压力25Mpa,公称压力50Mpa的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的接头部分均可加工成活套接头,可根据各厂家的软管进行配套,适用性极强。

Description

一种万向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向转接头,属于高压管的连接设备零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高压气体的钢瓶来说,在对钢瓶内的气体进行充放气时,一般需要采用高压接头来实现连接软管与钢瓶接头的连接,目前这种接头需要具备抗内压强度大、耐高低温能力强、抗腐耐磨性能优越,且具有安装方便、输送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目前这种接头一般无法实现接头的转动作用,这就导致在连接软管连接在钢瓶上后,由于软管的转动,容易导致软管扭曲,进而对接头产生扭矩,轻则造成接头松动,重则造成接头受到高压作用损坏。目前虽然在某些其他场合出现了一些可转动的万向结构,但是,目前的万向接头一种是采用球形或者弧形的转动结构来实现,这种结构制造复杂,容易磨损弧面或者球面,进而造成接头损坏,另一种是采用螺栓或者其他结构将两端连接起来,这种结构转动不便,螺栓连接比较麻烦,而且也不适合高压接头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万向转接头,以便实现360°旋转即任何方向与钢瓶阀门对接着重解决了软管连接钢瓶的便捷性,可防止为调整角度过度扭曲软管造成软管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万向转接头,其包括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母槽的一端为母接头端,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为公接头端,所述转动件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之间可转动的卡接套设在一起;
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上,以便阻止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之间在轴向上脱离开;
所述外防脱套同轴套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外圆周上,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始终被保持套在外防脱套的中心通孔中;
其中,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结构相同,且组装后构成一整个圆柱筒结构,且该圆柱筒结构与所述转动件母槽和转动件同轴设置;
所述外防脱套被构造成在轴向上不能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母槽上设置有限制外防脱套轴向移动的限位件。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为卡簧,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卡簧固定槽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母槽包括一体设置的软管接头段、主体段和连接段一,其中,所述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接头段,所述主体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段一,所述软管接头段为锥形圆柱结构,且锥形圆柱结构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一与所述主体段之间的外圆周周向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一,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一内,所述主体段上靠近连接段一的一端设置有卡簧固定槽。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包括一体设置的钢瓶接头段、连接段二和连接密封头,所述连接段二的一端连接所述钢瓶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二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密封头,所述钢瓶连接段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瓶接头段与连接段二之间的外圆周周向上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二,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另一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二内,所述连接密封头伸入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连接段一内,且所述连接密封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O型圈定位槽,O型圈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段一与所述连接密封头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一,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另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二,所述卡接段一与卡接段二之间构设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被同轴的保持限制套在所述卡接槽内,以使得卡接段一和卡接段二限制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一的外径与所述连接段二的外径相等,且所述卡接槽的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轴向长度与连接段二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连接密封头的外径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内径。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母槽的一端采用所述卡簧限制其轴向移动,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的另一端由所述转动件的钢瓶接头段限制轴向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软管接头段和钢瓶接头段的外表面上各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操作卡面,所述操作卡面为平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均采用Hpb59-1铅黄铜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配合设置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可以实现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实现周向360°旋转,进而任何方向与钢瓶阀门对接着重解决了软管连接钢瓶的便捷性,可防止为调整角度过度扭曲软管造成软管泄漏,同时,设置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利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限制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轴向移动,保证接头的连接性,并利用外防脱套的套设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外部,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组装保持在一起并限定在外防脱套内,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组装方便,可以适用介质:氧气、氢气、氦气、氮气、氩气等的各种高低压充装软管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转接头可实现工作压力25Mpa,公称压力50Mpa的连接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的接头部分均可加工成活套接头,可根据各厂家的软管进行配套,适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转接头的各个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转接头的各个结构组装后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转接头的各个结构组装后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转接头的B-B剖视图;
其中,1、外防脱套,2、卡簧,3、转动件母槽,30、软管接头段,31、主体段,32、卡簧固定槽,33、防脱连接卡槽一,34、连接段一,35、操作卡面,4、防脱连接套一,4’、防脱连接套二,40、卡接段一,41、卡接槽,42、卡接段二,5、O型圈,6、转动件,60、钢瓶接头段,61、连接段二,62、防脱连接卡槽二,63、连接密封头,64、O型圈定位槽,6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万向转接头,其包括外防脱套1、转动件母槽3、防脱连接套一4、防脱连接套二4’和转动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母槽3的一端为母接头端,所述转动件6的一端为公接头端,所述转动件母槽3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之间可转动的卡接套设在一起;
所述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3与转动件6上,以便阻止转动件母槽3与转动件6之间在轴向上脱离开;
所述外防脱套1同轴套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的外圆周上,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始终被保持套在外防脱套的中心通孔中;
其中,所述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结构相同,且组装后构成一整个圆柱筒结构,且该圆柱筒结构与所述转动件母槽和转动件同轴设置;
所述外防脱套1被构造成在轴向上不能移动。
其中,所述转动件母槽3上设置有限制外防脱套轴向移动的限位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方便的拆卸性,并保证限位效果,所述限位件选择为卡簧,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卡簧固定槽中,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限位结构。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了提高转动件母槽的连接与转动性能,如图1和图4,所述转动件母槽包括一体设置的软管接头段30、主体段31和连接段一34,其中,所述主体段31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接头段30,所述主体段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段一34,为了保证软管接头与软管的连接效果,所述软管接头30段为锥形圆柱结构,且锥形圆柱结构上设置有外螺纹,当然,作为一个更佳的实施例,还可以将软管接头加工成活套接头,以便提高万向接头的适用性,所述连接段一34与所述主体段31之间的外圆周周向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一33,所述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的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一33内,所述主体段31上靠近连接段一的一端设置有卡簧固定槽32。
再如图1和图4,作为与转动件母槽的配合结构,所述转动件包括一体设置的钢瓶接头段60、连接段二61和连接密封头63,所述连接段二61的一端连接所述钢瓶连接段60,所述连接段二6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密封头63,所述钢瓶连接段60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以便连接钢瓶连接头,所述钢瓶接头段与连接段二61之间的外圆周周向上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二62,所述防脱连接套一4和防脱连接套二4’的另一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二62内,所述连接密封头63伸入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连接段一内,且所述连接密封头6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O型圈定位槽64,O型圈5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段一与所述连接密封头的接触面上,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65为气体的流通通孔。
当然,作为一个更佳的实施例,还可以将软管接头加工成活套接头,以便提高万向接头的适用性,
作为与转动件和转动件母槽配合的结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一40,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另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二42,所述卡接段一40与卡接段二42之间构设成卡接槽41,所述连接段一34和连接段二61被同轴的保持限制套在所述卡接槽41内,以使得卡接段一和卡接段二限制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的轴向移动,所述防脱连接套二4’的结构与防脱连接套一4的结构相同,二者共同组成一个整个圆筒结构。
此外,为了保证连接可靠性,所述连接段一34的外径与所述连接段二61的外径相等,且所述卡接槽41的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轴向长度与连接段二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连接密封头的外径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内径。
其中,考虑到拆卸与安装的方便性,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母槽的3一端采用所述卡簧1限制其轴向移动,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的另一端由所述转动件的钢瓶接头段限制轴向移动。
为了便于采用工具对接头进行连接在软管或者钢瓶接头上,所述软管接头段和钢瓶接头段的外表面上各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操作卡面35,所述操作卡面为平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均采用Hpb59-1铅黄铜材料制成。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组装时,只需将转动件母槽的连接段一和设置有O型圈的转动件的密封接头进行套接,使连接段一与连接段二同轴接触设置,然后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分别卡在防脱连接卡槽一和防脱连接卡槽二内,使得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限定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卡接槽内,之后,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外部套上外防脱套,并利用卡簧对外防脱套进行轴向定位,即可完成组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配合设置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可以实现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实现周向360°旋转,进而任何方向与钢瓶阀门对接着重解决了软管连接钢瓶的便捷性,可防止为调整角度过度扭曲软管造成软管泄漏,同时,设置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利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限制转动件与转动件母槽之间轴向移动,保证接头的连接性,并利用外防脱套的套设在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外部,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组装保持在一起并限定在外防脱套内,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组装方便,可以适用介质:氧气、氢气、氦气、氮气、氩气等的各种高低压充装软管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转接头可实现工作压力25Mpa,公称压力50Mpa的连接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的接头部分均可加工成活套接头,可根据各厂家的软管进行配套,适用性极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万向转接头,其包括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母槽的一端为母接头端,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为公接头端,所述转动件母槽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之间可转动的卡接套设在一起;
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上,以便阻止转动件母槽与转动件之间在轴向上脱离开;
所述外防脱套同轴套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外圆周上,以便将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始终被保持套在外防脱套的中心通孔中;
其中,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结构相同,且组装后构成一整个圆柱筒结构,且该圆柱筒结构与所述转动件母槽和转动件同轴设置;
所述外防脱套被构造成在轴向上不能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母槽上设置有限制外防脱套轴向移动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卡簧,所述卡簧卡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卡簧固定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母槽包括一体设置的软管接头段、主体段和连接段一,其中,所述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软管接头段,所述主体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段一,所述软管接头段为锥形圆柱结构,且锥形圆柱结构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段一与所述主体段之间的外圆周周向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一,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一内,所述主体段上靠近连接段一的一端设置有卡簧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一体设置的钢瓶接头段、连接段二和连接密封头,所述连接段二的一端连接所述钢瓶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二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密封头,所述钢瓶连接段的外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瓶接头段与连接段二之间的外圆周周向上构设有防脱连接卡槽二,所述防脱连接套一和防脱连接套二的另一端部伸入且卡设在所述防脱连接卡槽二内,所述连接密封头伸入同轴套设在所述转动件母槽的连接段一内,且所述连接密封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O型圈定位槽,O型圈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段一与所述连接密封头的接触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一,所述防脱连接套一的另一端构设有向弧形内壁凸出延伸设置的卡接段二,所述卡接段一与卡接段二之间构设成卡接槽,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被同轴的保持限制套在所述卡接槽内,以使得卡接段一和卡接段二限制所述连接段一和连接段二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一的外径与所述连接段二的外径相等,且所述卡接槽的轴向长度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轴向长度与连接段二的轴向长度之和,所述连接密封头的外径等于所述连接段一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母槽的一端采用所述卡簧限制其轴向移动,所述外防脱套朝向转动件的另一端由所述转动件的钢瓶接头段限制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段和钢瓶接头段的外表面上各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操作卡面,所述操作卡面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万向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脱套、转动件母槽、防脱连接套一、防脱连接套二和转动件均采用Hpb59-1铅黄铜材料制成。
CN201721007029.8U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万向转接头 Active CN207246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7029.8U CN20724661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万向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7029.8U CN20724661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万向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46617U true CN207246617U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80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7029.8U Active CN207246617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万向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466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0077A (zh) * 2017-08-10 2017-10-27 丹阳市方蓝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转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0077A (zh) * 2017-08-10 2017-10-27 丹阳市方蓝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转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8198Y (zh) 地上灌溉系统软管的通用接头
CN201723881U (zh) 一种活动接管
JP2013053656A (ja) 伸縮可撓管継手
CN207246617U (zh) 一种万向转接头
CN201273418Y (zh) 高压旋转管接头
CN107300077A (zh) 一种万向转接头
CN104455815B (zh) 一种挖掘机用锥密封管接头
CN201288908Y (zh) 一种刚性旋转接头
CN206369020U (zh) 一种自紧式风电用热缩连接胶管
CN106439287B (zh) 快速管件连接头
CN202718630U (zh) 固井水泥头快速连接卡箍
CN209654789U (zh) 一种可自由伸缩式地面内衬管线由壬连接接头
CN204083595U (zh) 一种二自由度气体管路直角接头
CN110159846B (zh) 一种管道连接接头
CN204164562U (zh) 一种柔性快速连接器
CN209839421U (zh) 一种防止尾管缠绕的气动接头
CN102313086A (zh) 螺套式钢塑复合管内胀连接结构
CN205065113U (zh) 一种软管总成
CN205716171U (zh) 一种异径三通管接头
CN202252455U (zh) 螺套式钢塑复合管内胀连接结构
CN208651858U (zh) 双壁波纹管
CN206347235U (zh) 一种软管快装管接头组件
CN206889892U (zh) 管接头
CN207646828U (zh) 污水管道防堵塞阀门
CN201772170U (zh) L型旋转快插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