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2922U - 触摸屏触控层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触控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2922U
CN207232922U CN201721086957.8U CN201721086957U CN207232922U CN 207232922 U CN207232922 U CN 207232922U CN 201721086957 U CN201721086957 U CN 201721086957U CN 207232922 U CN207232922 U CN 207232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assage
induction zone
passage
touch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69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天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ian (w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ian (w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ian (w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ian (w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69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2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2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2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触控层,包括本体、感应部、引线部导线部,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区、第二感应区、第三感应区,感应部的侧边设有驱动通信部,驱动通信部包括第一驱动通道、第二驱动通道、第三驱动通道、第四驱动通道、第五驱动通道和第六驱动通道,第二驱动通道、第三驱动通道、第四驱动通道和第五驱动通道的末端均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延伸板和粘贴板,导线部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连接点上均设有感应电容,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通过接收用户的触控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还可通过感应部接收用户的滑动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进而满足了用户对触摸屏触控层操作多样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触摸屏触控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触控层。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而触摸屏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质量,触摸屏以其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广泛的运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电子设备上,在触摸屏的使用过程中,触控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触摸屏触控层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控信号,并将触控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上显示对应的功能界面。
现有的触摸屏触控层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电极层,电极层上设有感应电容,当用户按压触摸屏触控层时,对应的感应电容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进而获取到了用户手指按压处的坐标,并将该坐标发送至FPC板,当该坐标上有对应功能图标时,FPC板控制触摸屏进入该功能图标对应的功能界面,例如当按压坐标对应的功能图标为拨号图标时,以控制触摸屏进入拨号界面。
现有的触摸屏触控层只能通过接收触控信号才能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进而导致操作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接收触控信号或滑动信号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功能界面的触摸屏触控层。
一种触摸屏触控层,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感应部、设于所述本体侧边的引线部和与所述引线部连接的导线部,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区和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区两侧的第二感应区、第三感应区,所述感应部的侧边设有驱动通信部,所述驱动通信部包括第一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通道内侧的第二驱动通道、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对称的第三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内侧的第四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三驱动通道内侧的第五驱动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五驱动通道内侧的第六驱动通道;
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三驱动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区和所述第三感应区电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均与所述第一感应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通道、所述第三驱动通道、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的末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延伸板和与所述延伸板连接的粘贴板,所述延伸板末端的宽度朝向所述粘贴板依序增大,所述导线部包括第一导线和与所述第一导线垂直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连接点上均设有感应电容,所述引线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
上述触摸屏触控层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区、所述第二感应区、所述第三感应区和所述驱动通信部的设计,以使可对用户的滑动信号进行接收,并将滑动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进入该滑动信号对应的功能界面,通过所述引线部和所述导线部的设计,以使可对用户的触控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触控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进入该滑动信号对应的功能界面,通过所述连接部的设计,以实现了所述感应部与所述驱动通信部之间的通常通讯,进而使得所述感应部感应到的滑动信号能正常的发送至FPC板,上述触摸屏触控层不仅可通过接收用户的触控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还可通过所述感应部接收用户的滑动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进而满足了用户对所述触摸屏触控层操作多样性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部的外侧设有地线,所述地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线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线朝向所述本体下端的顶角上设有倾斜引线,所述倾斜引线与所述本体底边之间形成一倾斜倒角,所述倾斜倒角的角度大于30°且小于60°。
进一步地,所述地线的上端中部断开,以分别形成第一子地线和第二子地线,且所述第一子地线的末端设有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地线末端倾斜连接的延伸线和与所述延伸线连接的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与所述第二子地线的末端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引线,两侧的所述第一引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驱动通道采用方波形结构,且所述第六驱动通道的两端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六驱动通道的内壁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区包括第一子感应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下方的第二子感应区,所述第一子感应区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形状相同,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上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和所述第一子感应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粘贴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和所述第二子感应区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区上设有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上设有显示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通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通信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触控层100,包括本体18、设于所述本体18底部的感应部、设于所述本体18侧边的引线部和与所述引线部连接的导线部,所述引线部的末端与触摸屏的FPC板电性连接,所述感应部用于感应用户的滑动信号,所述导线部用于接收用的触控信号,所述引线部用于将所述导线部检测到的触控信号发送至FPC板,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区10和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区10两侧的第二感应区11、第三感应区12,所述感应部的侧边设有驱动通信部20,所述驱动通信部20的末端与FPC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通信部20用于将所述感应部感应到的滑动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进而满足了用户对所述触摸屏触控层100操作多样性的需求。
所述驱动通信部20包括第一驱动通道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通道21内侧的第二驱动通道22、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22对称的第三驱动通道2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22内侧的第四驱动通道24、设于所述第三驱动通道23内侧的第五驱动通道25和设于所述第五驱动通道25内侧的第六驱动通道26。
请参阅图3至图4,所述第二驱动通道22和所述第三驱动通道23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区11和所述第三感应区12电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通道24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25均与所述第一感应区10电性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通道21、所述第二驱动通道22、所述第三驱动通道23、所述第四驱动通道24、所述第五驱动通道25和所述第六驱动通道26的设计,以使能将所述第一感应区10、所述第二感应区11和所述第三感应区12感应到的滑动信号及时的发送至FPC板。
所述第二驱动通道22、所述第三驱动通道23、所述第四驱动通道24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25的末端均设有连接部221,所述连接部221包括延伸板222和与所述延伸板222连接的粘贴板223,所述延伸板222末端的宽度朝向所述粘贴板223依序增大,以形成一扩张部224,进而分别提高了所述连接部221与所述第一感应区10、所述第二感应区11和所述第三感应区12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导线部包括第一导线14和与所述第一导线14垂直的第二导线13,所述第一导线14与所述第二导线13的连接点上均设有感应电容,所述引线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14和所述第二导线13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16和第二引线15。
所述引线部的外侧设有地线17,所述地线1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线16的长度,所述第一引线16朝向所述本体18下端的顶角上设有倾斜引线,所述倾斜引线与所述本体18底边之间形成一倾斜倒角,所述倾斜倒角的角度大于30°且小于60°,通过所述倾斜引线的设计,方便了所述引线部和所述地线17的铺线。
请参阅图5,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地线17的上端中部断开,以分别形成第一子地线171和第二子地线172,且所述第一子地线171的末端设有延伸部173,所述延伸部173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地线171末端倾斜连接的延伸线174和与所述延伸线174连接的定位线175,所述定位线175与所述第二子地线172的末端平行,通过所述延伸线174和所述定位线175的设计,防止了所述地线17的尖端放电,进而提高了所述触摸屏触控层100的使用寿命。
所述本体18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引线16,两侧的所述第一引线1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线14的两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区10包括第一子感应区102和设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102下方的第二子感应区101,所述第一子感应区102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101形状相同,所述第四驱动通道24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25上的所述连接部221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101和所述第一子感应区102电性连接。
所述粘贴板22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102和所述第二子感应区101的宽度,所述第一感应区10上设有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上设有显示图像。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感应区10、所述第二感应区11、所述第三感应区12和所述驱动通信部20的设计,以使可对用户的滑动信号进行接收,并将滑动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进入该滑动信号对应的功能界面,通过所述引线部和所述导线部的设计,以使可对用户的触控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触控信号发送至FPC板,以控制触摸屏进入该滑动信号对应的功能界面,通过所述连接部221的设计,以实现了所述感应部与所述驱动通信部20之间的通常通讯,进而使得所述感应部感应到的滑动信号能正常的发送至FPC板,上述触摸屏触控层100不仅可通过接收用户的触控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还可通过所述感应部接收用户的滑动信号以控制触摸屏进入对应的功能界面,进而满足了用户对所述触摸屏触控层100操作多样性的需求。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通信部20a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驱动通道26采用方波形结构,且所述第六驱动通道26的两端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部261,所述第一驱动通道21的两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2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261与所述第六驱动通道26的内壁垂直,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261的设计,方便了所述驱动通信部20a与所述感应部之间的组装,进而提高了所述触摸屏触控层100的生产效率,所述第二定位部211底边与所述第二感应区11上的所述连接部221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部211的设计,方便了所述第一驱动通道21的组装定位,进而方便了所述驱动通信部20a的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触摸屏触控层100的生产效率。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感应部、设于所述本体侧边的引线部和与所述引线部连接的导线部,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区和设于所述第一感应区两侧的第二感应区、第三感应区,所述感应部的侧边设有驱动通信部,所述驱动通信部包括第一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一驱动通道内侧的第二驱动通道、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对称的第三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内侧的第四驱动通道、设于所述第三驱动通道内侧的第五驱动通道和设于所述第五驱动通道内侧的第六驱动通道;
所述第二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三驱动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感应区和所述第三感应区电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均与所述第一感应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通道、所述第三驱动通道、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的末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延伸板和与所述延伸板连接的粘贴板,所述延伸板末端的宽度朝向所述粘贴板依序增大,所述导线部包括第一导线和与所述第一导线垂直的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连接点上均设有感应电容,所述引线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部的外侧设有地线,所述地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引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朝向所述本体下端的顶角上设有倾斜引线,所述倾斜引线与所述本体底边之间形成一倾斜倒角,所述倾斜倒角的角度大于30°且小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的上端中部断开,以分别形成第一子地线和第二子地线,且所述第一子地线的末端设有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子地线末端倾斜连接的延伸线和与所述延伸线连接的定位线,所述定位线与所述第二子地线的末端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引线,两侧的所述第一引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通道采用方波形结构,且所述第六驱动通道的两端内壁上均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六驱动通道的内壁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区包括第一子感应区和设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下方的第二子感应区,所述第一子感应区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形状相同,所述第四驱动通道和所述第五驱动通道上的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子感应区和所述第一子感应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子感应区和所述第二子感应区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区上设有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上设有显示图像。
CN201721086957.8U 2017-08-28 2017-08-28 触摸屏触控层 Active CN207232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6957.8U CN207232922U (zh) 2017-08-28 2017-08-28 触摸屏触控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6957.8U CN207232922U (zh) 2017-08-28 2017-08-28 触摸屏触控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2922U true CN207232922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6957.8U Active CN207232922U (zh) 2017-08-28 2017-08-28 触摸屏触控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2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625A (zh) * 2018-12-28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625A (zh) * 2018-12-28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7458Y (zh) 一种具有双模式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CN20200333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102662524A (zh) 电子装置
CN204926044U (zh) 触摸屏
CN106775088A (zh) 触控装置
CN101582002A (zh) 电容式触摸屏
CN102033637A (zh) 触摸屏位置检测方法
CN105630258B (zh) 单层互容式触摸屏及触控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7232922U (zh) 触摸屏触控层
CN103049132A (zh) 触摸屏的单层电极布局
CN206489539U (zh) 触控装置
CN102645997A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109669571B (zh) 触控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04915045B (zh) 基于触控笔的触摸屏及其透明导电膜、触控移动终端
CN208389346U (zh) 触摸屏幕的游戏控制装置
CN110780773B (zh) 触控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3480481U (zh) 单层多点电容式触摸屏
CN209343316U (zh) 带触摸功能的移动空调功能显示面板
CN102662516A (zh) 一种触摸屏的电极布局
CN202275389U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电极连接结构
CN205015865U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具有该触摸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6209682U (zh) 一种大尺寸电容屏的导电层、大尺寸电容屏及显示装置
CN201749449U (zh) 一种双面玻璃贴合的电容式触摸屏
CN103105986A (zh) 一种触摸屏的电极布局
CN205050106U (zh) 用于触摸屏终端的智能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