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8226U -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 Google Patents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8226U
CN207228226U CN201720927793.0U CN201720927793U CN207228226U CN 207228226 U CN207228226 U CN 207228226U CN 201720927793 U CN201720927793 U CN 201720927793U CN 207228226 U CN207228226 U CN 207228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coil
power supply
normally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7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谊峰
陈明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927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8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8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82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变频电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变频电路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水泵电机、第二水泵电机和第三水泵电机。所述控制柜包括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并将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实现了恒压供水的灵活控制,并且容错率高。

Description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楼房楼层的增加,在用水高峰期时,由于市政管网的水压较低且波动较大,高层住户的用水便成了棘手问题。目前,恒压供水设备在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恒压供水设备旨在高层用户用水量增大或减少时,可对水管内水的水压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用户水管水压处于一个恒压值。目前,市面上所售卖恒压供水设备的控制柜通常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或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采集出水压力以及电气元件信号,并根据出水压力以及电气元件信号对接触器以及变频器频率进行调节,完成水泵电机的转速调整,从而实现恒压控制。但现有恒压供水设备存在调节不灵活、容错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变频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变频电路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水泵电机、第二水泵电机和第三水泵电机,所述第一水泵电机通过第一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二接触器和第一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电机通过第三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串联的第四接触器和第一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五接触器和第二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电机通过第六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七接触器和第二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第三接触器的线圈、第四接触器的线圈、第五接触器的线圈、第六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七接触器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柜,包括柜体和上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柜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并将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实现了恒压供水的灵活控制,并且容错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和防潮装置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和防潮装置的另一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和防潮装置的另一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柜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柜的器件布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电机与传动装置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升降电机与传动装置另一视角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标:10-控制柜;100-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10-压力传感器;120-变频电路;U2-第一变频器;U3-第二变频器;M1-第一水泵电机;M2-第二水泵电机;M3-第三水泵电机;KM1-第一接触器;KM2-第二接触器;QF1-第一空气开关;U4-相序保护器;QF2-第二空气开关;KM3-第三接触器;KM4-第四接触器;KM5-第五接触器;QF3-第三空气开关;KM6-第六接触器;KM7-第七接触器;130-变频控制电路;131-第一变频控制电路;KA1-第一中间继电器;132-第二变频控制电路;KA2-第二中间继电器;133-第三变频控制电路;KA3-第三中间继电器;134-第四变频控制电路;KA4-第四中间继电器;135-第五变频控制电路;KA5-第五中间继电器;136-第六变频控制电路;KA6-第六中间继电器;137-第七变频控制电路;KA7-第七中间继电器;Q1-第一热继电器;Q2-第二热继电器;Q3-第三热继电器;140-第一散热电路;141-第一散热风扇;142-选择电路;150-液位传感器;151-第一液位传感器;152-第二液位传感器;160-工作方式切换电路;SB1-第一开关;SB2-第二开关;SB3-第三开关;SB4-第四开关;200-柜体;210-柜门;220-操作面板;230-底板;300-防潮装置;310-第一湿度传感器;320-升降装置;321-升降电路;M4-升降电机;KM8-第八接触器;KA8-第八中间继电器;KM9-第九接触器;Q4-第四热继电器;KA9-第九中间继电器;322-升降执行装置;3221-传动装置;32211-驱动涡轮;32212-传动涡轮;32213-传动蜗杆;32214-联轴器;32215-升降组件;322151-滚珠丝杆;322152-滚珠花键;32216-导轨;3222-遮挡面板;323-升降控制电路;3131-第一升降控制电路;3132-第二升降控制电路;324-限位装置;SB5-上限位开关;SB6-下限位开关;330-温度传感器;340-第二散热电路;341-第二散热风扇;KA10-第十中间继电器;350-烘干装置;KA11-第十一中间继电器;360-第二湿度传感器;370-紧急控制按钮;SB7-第一控制按钮;SB8-第二控制按钮;U1-控制器;400-电力仪表;500-触摸显示屏;600-第一状态指示灯;700-第二状态指示灯;800-第三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包括控制器U1,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的压力传感器110和变频电路120。
所述压力传感器11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频电路12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10设置于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出水母管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110用于采集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出水母管的出水水压信息,并将所述出水水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U1,所述控制器U1用于接收所述出水水压信息,根据所述出水水压信息对所述变频电路120中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U1对所述变频电路120中变频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包括对所述变频电路120中变频器进行工作状态和停止状态的切换调节,以及当所述变频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对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U1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所述控制器U1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nit,CP)、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所述控制器U1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所述控制器U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公开的结构框图。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U1为PLC。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变频电路120可以包括第一变频器U2、第二变频器U3、第一水泵电机M1、第二水泵电机M2和第三水泵电机M3。
其中,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通过第一接触器KM1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二接触器KM2和第一变频器U2与供电电源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为三相电源,包括三根相线、一根中性线和一根保护线。所述三根相线为L1、L2和L3,所述中性线为N,保护线为PE。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的进线端还设置有第一空气开关QF1,在所述变频电路120或应用所述供电电源的其他电路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情况时,通过自动分闸实现自动保护,以增强所述变频电路120或应用所述供电电源的其他电路的安全性能。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开关QF1还串联有相序保护器U4,且所述相序保护器U4的常开触点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通过第一接触器KM1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二接触器KM2和第一变频器U2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一接触器KM1吸合,所述第二接触器KM2断开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在工频状态下运行,当所述第一接触器KM1断开,所述第二接触器KM2吸合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在变频状态下运行。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频器U2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通过第二空气开关QF2连接,以进一步增强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所述第二水泵电机M2通过第三接触器KM3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串联的第四接触器KM4和第一变频器U2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五接触器KM5和第二变频器U3与供电电源连接。同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泵电机M2通过第三接触器KM3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通过串联的第四接触器KM4和第一变频器U2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五接触器KM5和第二变频器U3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三接触器KM3吸合,所述第四接触器KM4和第五接触器KM5断开时,所述第二水泵电机M2在工频状态下运行,当所述第三接触器KM3断开,所述第四接触器KM4或第五接触器KM5吸合时,所述第二水泵电机M2在变频状态下运行。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频器U3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通过第三空气开关QF3连接,以更进一步增强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安全性能。
所述第三水泵电机M3通过第六接触器KM6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七接触器KM7和第二变频器U3与供电电源连接。同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水泵电机M3通过第六接触器KM6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七接触器KM7和第二变频器U3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如此设置,当所述第六接触器KM6吸合,所述第七接触器KM7断开时,所述第三水泵电机M3在工频状态下运行,当所述第六接触器KM6断开,所述第七接触器KM7吸合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在变频状态下运行。
所述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110采集的出水水压信息对所述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频器U2的模拟量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模拟量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变频器U2的模拟量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模拟量输入端连接。同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频器U3的模拟量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模拟量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频器U3的模拟量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模拟量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频器U2的运行信号触点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变频器U2的故障信号触点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同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频器U3的运行信号触点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变频器U3的故障信号触点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频器U2的开关量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和第四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与电源连接,当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闭合或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常开触点闭合时,所述第一变频器U2运行。所述第二变频器U3的开关量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五接触器KM5的常开触点和第七接触器KM7的常开触点与电源连接,当所述第五接触器KM5的常开触点闭合或所述第七接触器KM7的常开触点闭合时,所述第一变频器U2运行。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可以为24V电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可以为所述供电电源经隔离变压器变压提供的电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第五接触器KM5的线圈、第六接触器KM6的线圈和第七接触器KM7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110采集的出水水压信息对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第五接触器KM5的线圈、第六接触器KM6的线圈和第七接触器KM7的线圈的通电和断电状态进行切换,进而对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五接触器KM5、第六接触器KM6和第七接触器KM7的吸合状态和断开状态进行切换,最终对所述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实现对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第二水泵电机M2和第三水泵电机M3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以保证出水母管的出水水压恒定的同时,也提高了应用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恒压供水系统的容错率。
请结合参阅图4,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还包括变频控制电路130。所述变频控制电路130包括第一变频控制电路131、第二变频控制电路132、第三变频控制电路133、第四变频控制电路134、第五变频控制电路135、第六变频控制电路136和第七变频控制电路137。
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131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和第一中间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二变频控制电路132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和第二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KA2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133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和第三中间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KA3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四变频控制电路134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和第四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KA4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五变频控制电路135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六接触器KM6的线圈和第五中间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五中间继电器KA5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136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七接触器KM7的线圈和第六中间继电器KA6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六中间继电器KA6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七变频控制电路137包括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五接触器KM5的线圈和第七中间继电器KA7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七中间继电器KA7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KA1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KA2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KM3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KA3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四接触器KM4的线圈通过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KA4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五接触器KM5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五中间继电器KA5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六接触器KM6的线圈通过所述第六中间继电器KA6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七接触器KM7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七中间继电器KA7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工频状态与变频状态的互锁、所述第二水泵电机M2工频状态与变频状态的互锁,以及所述第三水泵电机M3工频状态与变频状态的互锁,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131还串联有第二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变频控制电路132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一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和第四接触器KM4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133还串联有串联的第四接触器KM4的常闭触点和第五接触器KM5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四变频控制电路134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二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第三接触器KM3的常闭触点和第五接触器KM5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五变频控制电路135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三接触器KM3的常闭触点、第四接触器KM4的常闭触点和第七接触器KM7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136还串联有第七接触器KM7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七变频控制电路137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五接触器KM5的常闭触点和第六接触器KM6的常闭触点。
为了实现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过热保护,以增强所述控制柜10的安全性能,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器KM1和所述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通过第一热继电器Q1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KM3和所述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通过第二热继电器Q2连接,所述第六接触器KM6和所述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通过第三热继电器Q3连接。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131还串联有所述第一热继电器Q1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133还串联有所述第二热继电器Q2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136还串联有所述第三热继电器Q3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热继电器Q1的常闭触点、第二热继电器Q2的常闭触点和第三热继电器Q3的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热继电器Q1的常闭触点、第二热继电器Q2的常闭触点和第三热继电器Q3的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散热电路140,所述第一散热电路140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一散热风扇141和选择电路142。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41设置于所述柜体200第二侧壁。所述选择电路142包括并联的第二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第四中间继电器KA4的常开触点、第五中间继电器KA5的常开触点和第七中间继电器KA7的常开触点。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一变频器U2和所述第二变频器U3中至少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41即可通电运转,为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蓄水设备内的液位传感器15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有两个,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15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52,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51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5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连接。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51为浮球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蓄水设备内的最低水位,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U1,当检测得出所述最低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器U1控制所述第一水泵电机M1、第二水泵电机M2和第三水泵电机M3从运行状态切换为停止状态。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52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15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还设置有工作方式切换电路160,以对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工作方式进行切换,例如,将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从自动工作方式切换至手动工作方式,或从手动工作方式切换至自动工作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方式切换电路160包括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SB2、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所述第一开关SB1设置有第一选择通路和第二选择通路,所述第一开关SB1的第一选择通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以实现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自动工作,所述第一开关SB1的第二选择通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二开关SB2、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三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以实现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手动工作。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SB2、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为二档旋钮开关。
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柜10,所述控制柜10包括上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柜体200和防潮装置300。
所述柜体200包括柜门210和操作面板220,所述柜门210开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面板220设置于所述柜门210内侧且与所述操作窗口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开关SB1、第二开关SB2、第三开关SB3和第四开关SB4可以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220,以方便用户操作。
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的变频电路120设置于所述柜体200。
所述防潮装置300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310和升降装置320,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和升降装置32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降装置32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和升降装置320设置于所述柜体20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设置于所述柜体200的外部,所述升降装置320设置于所述柜体200的内部。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用于采集所述柜体200外部的湿度信息,并将所述湿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U1,所述控制器U1还用于接收所述湿度信息,根据所述湿度信息控制升降装置320升降以遮挡或暴露出所述操作面板220。
为了增强所述柜体200的防水防潮性能,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柜门210开设的操作窗口的边缘处套设有防水密封圈。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200包括顶壁和底壁,以及依次围设于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以形成矩形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柜体200的前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柜体200的左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为所述柜体200的后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为所述柜体200的右侧壁。所述柜门21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并且所述柜门210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水凹槽,该防水凹槽内嵌设有防水密封圈。请结合参阅图7,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柜体200还包括底板230,所述底板23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内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U1设置于所述底板230、第一变频器U2、第二变频器U3、第一接触器KM1、第二接触器KM2、第一空气开关QF1、相序保护器U4、第二空气开关QF2、第三接触器KM3、第四接触器KM4、第五接触器KM5、第三空气开关QF3、第六接触器KM6、第七接触器KM7、第一中间继电器KA1、第二中间继电器KA2、第三中间继电器KA3、第四中间继电器KA4、第五中间继电器KA5、第六中间继电器KA6、第七中间继电器KA7、第一热继电器Q1、第二热继电器Q2、第三热继电器Q3设置于所述底板23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装置300的第一湿度传感器310设置于所述柜门210外侧,所述升降装置320设置于所述柜门210内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320包括升降电路321和升降执行装置322,所述升降电路321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和所述升降执行装置322连接。所述升降执行装置322设置于所述柜门210的内侧。
请结合参阅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电路321包括升降电机M4,所述升降电机M4分别通过第八接触器KM8和第九接触器KM9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八接触器KM8的线圈和第九接触器KM9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电机M4分别通过第八接触器KM8和第九接触器KM9与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所述第八接触器KM8的线圈和第九接触器KM9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当第八接触器KM8的线圈通电,所述第八接触器KM8吸合,所述升降电机M4运行,并处于正转状态,当第九接触器KM9的线圈通电,所述第九接触器KM9吸合时,所述升降电机M4运行,并处于反转状态。
为了增强所述控制柜10的安全性能,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电机M4与所述第八接触器KM8和第九接触器KM9通过第四热继电器Q4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八接触器KM8、第九接触器KM9和第四热继电器Q4设置于图7所示的底板230。
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320还可以包括升降控制电路323。所述升降控制电路323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并联的第一升降控制电路3131和第二升降控制电路3132。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相线与所述第一升降控制电路3131和第二升降控制电路3132通过第四热继电器Q4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电路3131包括串联的第八接触器KM8的线圈、第八中间继电器KA8的常开触点和第九接触器KM9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八中间继电器KA8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控制电路3132包括串联的第九接触器KM9的线圈、第九中间继电器KA9的常开触点和第八接触器KM8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九中间继电器KA9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连接。由此,所述第八接触器KM8的线圈通过所述第八中间继电器KA8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所述第九接触器KM9的线圈通过所述第九中间继电器KA9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间接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实现所述升降电机M4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控制的基础上,还实现了所述升降电机M4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互锁。
请结合参阅图8、图9和图10,所述升降执行装置322包括传动装置3221和用于遮挡或暴露出所述操作面板220的遮挡面板3222,所述传动装置3221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M4和所述遮挡面板3222传动连接。为了便于使用者观察,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面板3222为有机玻璃面板。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3221包括驱动涡轮32211、传动涡轮32212、传动蜗杆32213、联轴器32214和升降组件32215。
所述驱动涡轮32211与所述升降电机M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涡轮32212与所述驱动涡轮32211啮合,所述传动蜗杆32213与所述传动涡轮32212啮合,所述联轴器32214设置于所述传动蜗杆32213的一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32215包括相互配合的滚珠丝杆322151和滚珠花键322152,所述滚珠丝杆322151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柜门210的内侧,另一端与传动蜗杆32213通过所述联轴器32214固定连接。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珠丝杆322151沿所述柜门210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滚珠花键322152套设于滚珠丝杆322151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面板220的背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3221还可以包括导轨32216,所述导轨32216设置于所述柜门210的内侧。所述导轨32216的设置数量为两条,且沿所述柜门210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操作面板220设置于两条所述导轨32216之间,位于所述柜门210与所述滚珠丝杆322151之间,且能够在所述滚珠花键322152的作用下在两条所述导轨32216之间沿所述柜门210的高度方向滑动。
通过上述设置,当所述传动蜗杆32213旋转时,在所述联轴器32214的作用下,所述滚珠丝杆322151旋转运动,带动套设于该滚珠丝杆322151的滚珠花键322152沿滚珠丝杆322151的轴向方向运动,该滚珠花键322152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遮挡面板3222在两条所述导轨32216之间沿所述柜门210的高度方向滑动,以遮挡或暴露出所述操作面板220。
为了实现所述遮挡面板3222的上下限位,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执行装置322还包括限位装置324。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324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32216靠近所述柜门210顶部的上限位开关SB5和设置于所述导轨32216靠近所述柜门210底部的下限位开关SB6。所述上限位开关SB5与所述控制器U1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下限位开关SB6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装置3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30和第二散热电路340。所述温度传感器33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电路340包括供电电源相线和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二散热风扇341和第十中间继电器KA10的长开触点,所述第十中间继电器KA10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30用于采集所述柜体200内部的温度信息,并将该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U1,以使所述控制器U1根据该温度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散热风扇341的运转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30和第十中间继电器KA10设置于图7所示的底板230,所述第二散热风扇341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
为了增强所述控制柜10的防潮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装置300还包括烘干装置350,所述烘干装置350设置于所述柜门210内侧的底部位置处,且朝向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的接合处。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350可以为电热管。此外,为了增大烘干受热面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热管与所述柜门210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以保证良好的烘干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管与第十一中间继电器KA11的常开触点串联,并设置于所述供电电源的相线与中性线之间,所述第十一中间继电器KA11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十一中间继电器KA11设置于图7所示的底板230。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装置300还设置有用于采集柜体200内部湿度信息的第二湿度传感器360。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36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360设置于图7所示的底板230。
通过上述设置,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310采集柜体200外部湿度信息,并将该湿度信息发送至控制器U1,当所述控制器U1判断得出该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柜外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升降电机M4正转以使所述传动装置3221驱动所述遮挡面板3222上移,在触碰到所述上限位开关SB5时自动停止,从而遮挡所述操作面板220,当所述控制器U1判断得出该湿度信息小于预设柜外湿度阈值时,所述控制器U1又可以控制所述升降电机M4反转以使所述传动装置3221驱动所述遮挡面板3222下移,在触碰到所述下限位开关SB6时自动停止,从而暴露出所述操作面板220,如此所述控制柜10即可达到防潮的目的。
此外,当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360采集的湿度信息判断得出该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柜内湿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装置350即所述电热管开启对所述控制柜10内部进行烘干处理,但当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360采集的湿度信息判断得出该湿度信息大于预设柜内湿度阈值,且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330采集的温度信息判断得出该温度信息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即所述柜体200内部湿度大且温度高时,所述控制器U1可以控制所述烘干装置350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二散热风扇341开启,实现所述控制柜10的温度控制与散热,当所述控制器U1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330采集的温度信息判断得出该温度信息恢复至小于预设柜内湿度阈值,但根据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360采集的湿度信息判断得出该湿度信息依然大于另一预设湿度阈值,控制所述烘干装置350再次开启对所述控制柜10内部进行烘干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装置300还可以包括紧急控制按钮370,用于手动控制所述升降装置320的升降,具体为控制所述遮挡面板3222升降以遮挡或暴露出所述操作面板220。本实施例中,所述紧急控制按钮370包括第一控制按钮SB7和第二控制按钮SB8。所述第一控制按钮SB7设置于所述柜门210且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按钮SB8设置于所述柜门210且与所述控制器U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面板220设置于一矩形凹槽的槽底壁。此时,为了防止所述遮挡面板3222凝结水雾导致模糊,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凹槽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烘干装置350开启产生的热气通过该开口进入到所述矩形凹槽内部,有效预地防了所述遮挡面板3222表面由于凝结水雾而导致模糊的现象。
此外,为了便于用户直观的观测本实施例中上述供电电源电流大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柜10还设置有电力仪表400,所述电力仪表400通过电流互感器与所述供电电源的三根相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柜10还可以包括触摸显示屏500、第一状态指示灯600、第二状态指示灯700和第三状态指示灯800。所述触摸显示屏500的通讯端与所述控制器U1的通讯端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220。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所述触摸显示屏500修改控制器U1相应参数以及所述控制柜10的运行情况。所述第一状态指示灯600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相线和中性线之间,且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220,用于所述控制柜10的启动运行指示。所述第二状态指示灯700和第三状态指示灯800与所述控制器U1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220,用于所述控制柜10的故障状态指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及控制柜10,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并将第一变频器U2和第二变频器U3分别与控制器U1连接,实现了恒压供水的灵活控制,并且容错率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柜10,通过在柜体200同时设置恒压供水控制装置100和防潮装置300,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实现了恒压供水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柜体200的防潮问题,降低了漏电与设备烧毁的风险,也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变频电路,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变频电路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水泵电机、第二水泵电机和第三水泵电机,所述第一水泵电机通过第一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二接触器和第一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电机通过第三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通过串联的第四接触器和第一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五接触器和第二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电机通过第六接触器与供电电源连接,以及通过串联的第七接触器和第二变频器与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接触器的线圈、第二接触器的线圈、第三接触器的线圈、第四接触器的线圈、第五接触器的线圈、第六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七接触器的线圈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变频控制电路、第二变频控制电路、第三变频控制电路、第四变频控制电路、第五变频控制电路、第六变频控制电路和第七变频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一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一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二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三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三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四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四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四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五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六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五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五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七接触器的线圈和第六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六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七变频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五接触器的线圈和第七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七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二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一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第四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串联的第四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五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四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第三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五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五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三接触器的常闭触点、第四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七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第七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所述第七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串联的第五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第六接触器的常闭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一热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器和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二热继电器连接,所述第六接触器和所述供电电源通过第三热继电器连接;
所述第一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所述第一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三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所述第二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六变频控制电路还串联有所述第三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所述第一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二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三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散热电路,所述第一散热电路包括供电电源相线与中性线之间串联的第一散热风扇和选择电路,所述选择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四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第五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第七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频器通过第二空气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变频器通过第三空气开关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还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一种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恒压供水控制装置,所述恒压供水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柜体。
CN201720927793.0U 2017-07-27 2017-07-27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8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7793.0U CN207228226U (zh) 2017-07-27 2017-07-27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7793.0U CN207228226U (zh) 2017-07-27 2017-07-27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8226U true CN207228226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77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8226U (zh) 2017-07-27 2017-07-27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8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53741U (zh) 一种预装式嵌入地下箱式变压器
CN108800484A (zh) 空调器电源控制电路、控制器及空调器
CN203654982U (zh) 空气感应型玻璃窗装置
CN201176673Y (zh) 采光通风天窗
CN2912435Y (zh) 电动窗帘控制系统
CN104266332A (zh) 空调器
CN207228226U (zh) 恒压供水控制装置及控制柜
CN108571250A (zh) 一种控制推拉式窗户开闭的装置
CN107246384B (zh) 控制柜及恒压供水系统
CN206929067U (zh) 控制柜及恒压供水系统
CN207149996U (zh) 一种智能型箱式变电站
CN207074808U (zh) 防潮装置及控制柜
CN206963237U (zh) 控制柜升降装置及防潮控制柜
CN2491826Y (zh) 周期浸润腐蚀试验箱
CN100395475C (zh) 电动球阀
CN208073217U (zh) 一种控制推拉式窗户开闭的装置
CN204611951U (zh) 集成吊顶超薄智能新型多功能电器
CN206957445U (zh) 一种外挂式窗户控制器
CN103485645B (zh) 一种玻璃窗、纱窗双自动开关器及装有双自动开关器的窗户
CN209413808U (zh) 一种阳台自动防雨装置
CN207340339U (zh) 防潮控制柜体及防潮控制柜
CN2703928Y (zh) 电动球阀
CN203594309U (zh) 一种自动开关窗装置
CN217363879U (zh) 一种粮仓多角度通风窗开关执行机构
CN205745546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组合阀门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